APP下载

一流学科建设需要一流实验室作为支撑

2014-03-25辉,张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年3期
关键词:高水平仪器设备一流

凌 辉,张 媛

(北京大学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北京 100871)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学科建设的水平从根本反映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1]。实验室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高水平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高水平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是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的重要通道,是展示高校科技水平的标志和对外科技合作的窗口。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将促进学科发展、学科的交叉融合、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和高水平人才培养[2]。近年来,北京大学以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实验室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为一流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学科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内涵

学科(discipline)具有二重含义:第一是指知识体系或学术分类,第二是指为培养人才而设立的教学法科目。我国国家标准GB/T13745—92《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将学科定义为“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建设中的“学科”通常含有这两种意义特征[3]。

学科建设一直是现代大学发展的主题,学科建设的灵魂是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学科建设的关键是凝聚学科学术队伍;学科建设的保障是争取科研项目成果;学科建设的根本是抓好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平台是建立科研创新基地;学科建设的活力是健全运行管理机制[4]。

(1) 学科方向建设。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在所有的学科上达到一流。因此,高校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根据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学校实际情况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学科发展方向,确立合适的学科发展数量。按照一般的要求,每个学科还要设立若干个具有传统优势和时代特色的研究方向,还要注意学科的交叉渗透,不断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

(2) 学术队伍建设。学术队伍建设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学科建设必须依靠学术队伍来实现。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学术队伍,就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学术队伍的建设必须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包括年龄结构、能力结构、学历结构等。在学术队伍建设中,要特别注意发挥学科带头人的领头作用。

(3) 学科基地建设。学科基地主要是指实验室、资料室等,学科建设中要加强基地建设,要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在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方面,也要与一流学科建设相适应。

(4) 学术成果建设。学术成果的体现是立体的、多级的,主要指科研立项、课题经费、发表的专著和论文、发明专利以及各类成果的获奖等。一流学科的建设成就要在上述诸方面得到全方位拓展和体现,并且能够持续地发展。这就要求学科带头人精心组织、协调学科组成员,紧紧围绕学科方向开展科研立项,积极寻求学科新的生长点,紧密结合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实践活动开展学术研究[3]。

(5)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构建高水平的人才体系是一流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要结合本学科的培养能力,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在培养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人才方面充分发挥作用[3]。

(6) 学术环境建设。要积极开展与相关学科、国内外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联合攻关,强固学科的生命力;积极开展和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提高科研学术水平。

2 高水平大学必须拥有高水平的学科

学科水平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核心因素,彰显了一所大学发展的内涵和价值。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一定拥有高水平的学科[5]。近期,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的一级学科进行了第三次整体水平评估。此次评估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由5 000余位专家历时一年完成。学科评估旨在为参评单位了解学科现状、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提供客观信息;为学生选报学科、专业提供参考;方便社会各界了解有关学校和科研机构学科建设状况。

北京大学参评学科48个,排名前三位的学科35个,其中排名第一的学科有16个,均居全国高校之首。北京大学排名第一的学科有:数学、物理、化学、地球物理、力学、中文、外文、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哲学、政治学、艺术理论、基础医学、药学、护理学。排名前三位的学科还有:理论经济、应用经济、社会学、法学、大气科学、天文学、生物学、地理学、地质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心理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统计学、公共管理[6]。北京大学人文社科类学科基础雄厚,继续保持并巩固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自然科学类学科建设实力强劲,与近年学校各级实验室的建设密不可分,尤其是物理学、力学、化学、基础医学及药学等学科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当前,北京大学正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奋斗目标,而世界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的学科作为基础,一流的学科建设又需要一流的实验室作为支撑[7]。因此,北京大学需要更加注重实验室建设。

3 实验室在一流学科建设中发挥支撑性作用

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在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与开发、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8-9],其建设水平标志着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学科发展高度、专业建设实力、社会认可程度和办学层次[10],代表着我国实验室建设的一流水平,在一流学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性作用。

3.1 一流实验室的建设内容

一流实验室是高水平人才、先进仪器设备、优质科技成果和项目的有机结合体,其建设必须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实验室建设包括实验室定位、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仪器设备管理、人才培养、实验室成果建设、实验室环境建设。

高校一流实验室建设的定位,应该根据实验室发展目标,从教学科研能力、人才队伍、实验场地以及其他同类实验室技术水平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也要依据学校的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学科发展、实验教学任务以及社会服务需要,强化实验室的功能、目标和发展计划[11]。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是实验室建设的核心,是实验教学和科研创新的生力军,是实现一流实验室功能的根本保证。实验技术人员应是操作、维护仪器设备并能够改良创新其功能,促进技术研发、工艺创新和工程实现的重要人才,应该具备高新、复合的技能和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仪器操作、仪器改进、实验技术开发与运营管理的能力[12]。

除实验技术人员外,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科研人员对仪器设备的要求和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一流实验室在收获卓越科研成果的背后,是高精尖仪器设备的支撑[13]。一流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目标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更好地发挥仪器设备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工作中的作用。

在实验室环境建设方面,除了要有高水平学术交流、技术合作之外,还应包含实验室的安全建设。

综上可见,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实验室建设关系紧密,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2 一流实验室支撑一流学科建设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实验室在支撑学科建设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各级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和学校投入大规模资金建设的重要教学科研基地,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开展重要科学研究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强有力支撑。以北京大学为例,目前拥有自然科学类重点实验室54个,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8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6个、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2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6个。此外,还有1个国家实验室正在筹建中。北京大学全国排名第一的学科,都有一个甚至多个重点实验室作为依托(见表1),而重点实验室数量最多的化学学科排名更是跻身世界前列,在全球排名第19位(2012年9月ESI排名),可见重点实验室为北京大学获取学科建设卓越成就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表1 北京大学全国排名第一的自然科学

表1(续)

4 结束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前教育部长周济院士曾在中外大学校长会议上强调:高水平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场所,实验室的数量和水平是一所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标志。高水平人才、先进仪器设备与优质科研成果是实现科技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的“三驾马车”,而我国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就是“三驾马车”的有机结合体。因此,建设世界一流的实验室,应当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选择。

[1] 张红霞,高抒.国际比较视野下中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的全面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3(4):11-19.

[2] 周鹏,赵娇洁.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 促进高校学科发展[J].科技咨询导报,2007(25):239.

[3] 李敬玺,周宏,徐兆栋,等.学科建设及其在我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9):48-49,51.

[4] 薛绯,金涵.大学内涵式发展下学科建设内容及措施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6):118-120.

[5] 冯冰虹,王素军,王桂香.药理学学科建设在学校加快内涵发展背景下的几点思考[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21):119-122.

[6]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EB/OL].(2013-01-29)[2013-12-09].http://www.chinadegrees.cn/xwyyjsjyxx/xxsbdxz/index.shtml.

[7] 赖燕玲.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高学科建设水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6):27-30.

[8] 侯亚彬,刘瑾,白宪臣.发挥依托和支撑作用 全面提升重点实验室建设水平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2):151-153,159.

[9] 王超.国内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8):210-213.

[10] 赵志强.以学科建设和创新实践指导高校实验室建设[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2,4(4):52-53.

[11] 曹蓓.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3(3):30-31.

[12] 王文涛,张杰军,董诚.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仪器高技能人才评价指标研究[J].中国基础科学,2012(4):31-32.

[13] 黄凯,周勇义,张新祥.大型仪器应用技术培训对其使用效益发挥的促进作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2):166-167.

猜你喜欢

高水平仪器设备一流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