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例偏执性精神病临床治疗观察
2014-03-25王天明
王天明
在临床医学中,偏执性精神病是比较少见的[1]。因为这种病症最为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妄想,因此容易与妄想型精神病,特别是精神分裂症混淆,而出现误诊情况[2]。本研究对1000例偏执性精神病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05年9月~2012年9月前来瑞金市精神病医院就诊的1000例偏执性精神病患者。其中,男468例,女532例;年龄26~53岁,平均年龄(36.21±7.36)岁;患者性格沉稳内向675例,占比67.5%,多疑偏执273例,占比27.3%,剩余52例患者性格开朗,占比5.2%。203例患者有家族精神病史。患者临床症状及发生误诊情况:1000例患者均出现妄想情况,部分患者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妄想。本研究中被害妄想症患者764例,关系妄想症566例,嫉妒妄想症162例;154例患者存在短暂幻听,103例患者存在思维散漫,9例患者感情抑制。本次研究中共134例患者出现误诊,129例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5例被诊断为郁抑症。
1.2 治疗方法 对偏执性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应在一定的药物基础上,侧重患者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增强认知法:偏执性精神病患者安全感较弱,敏感多疑,对于善意劝告也采取敌对态度,因此与患者的信任关系十分重要,在彼此信任的前提下开展感情交流,为其讲解其自身存在的病症特点、危害及缓解方法,使其对自身有一个系统、科学的了解,这是开展心理治疗的基础条件;(2)沟通训练法:鼓励患者对于其他人交往,与身边或周围的人交朋友,在不断的交往沟通中学习去感受别人的善意,逐渐学会相信别人;(3)自我治疗法:偏执性精神病患者思想比较极端,主要是因为其思维中非理性观念影响,所以,想要纠正这种偏执思想,要教会患者进行自我分析,找出非理性观念并对其否定;(4)纠正敌意法:偏执性精神病患者对周边环境和其他人存在浓重的敌意和不信任,医护人员要告知患者这种思想的错误和危害,通过自我提醒或正确思想的建立在减轻这种敌意。除上述方法外,在进行治疗期间还可以时常为患者提供轻柔的音乐,真诚、耐心、细心地陪伴患者,从而缓解其内心紧张情绪。经常与患者沟通,为患者讲解自身病症情况的治疗方式,在不断的潜移默化中将正确的思维方式印在患者大脑中。坚持治疗3个月,对治疗结果进行判定。
1.3 疗效评价标准 完全治愈:患者全部病状消除,恢复自知力,能够独立参与社会活动;效果显著: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很大程度上恢复,但仍存在部分问题;治疗有效:患者症状有改善迹象,但恢复程度不大,自知力有所恢复;治疗无效:患者症状无好转迹象甚至有恶化趋势。
2 结果
经治疗后,604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396例患者治疗有效,有效率达到100%。患者出院3个月后随访,692例正常服药,社会能力恢复至常人水平,其余患者在不同程度上减低服药量或已经停止服药,基本恢复正常社会能力。
3 讨论
偏执性精神病是一种以系统性妄想为基本病症的精神障碍疾病,也被称为妄想性障碍[3],如偏执狂(慢性偏执性精神病)、急性偏执性精神病以及感应性偏执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患者都有共同点,某种妄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存在,妄想内容大致固定,主要包括被害、疑病和嫉妒等,很多时候妄想内容都合乎逻辑,导致不明就里的人们对其信以为真;很少患者会出现幻觉,不存在其他精神病病状,也很难找出器质性原因[4]。目前,此病症病因尚未得到明确定论,也没有引起病理解剖学改变。精神病范围内,有多种精神病病症都存在妄想情况,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会出现无系统性、变化多样、内容荒诞不符逻辑的妄想;狂躁抑郁性精神病患者可能存在随情感的波动而出现的与之统一的夸张妄想、罪恶妄想、虚无妄想以及疑病妄想等。但是偏执性神经病患者存在的妄想联系现实情况,存在一定的逻辑性,但也不是因为强烈的心因造成,而且妄想内容基本上都比较系统化,在不涉及妄想部分基础上,患者具备完整人格,大体上保留社会适应能力[5]。这是此病与其他精神类疾病存在的最大差异,因此,为了避免误诊,在确诊患者病症时,要特别注意这一问题。
本次研究的1000例患者,经过3个月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后,有效率高达100%,且在随后3个月的随访中,大部分患者恢复正常社会能力水平。由此可见,通过合理有效的心理治疗和辅助性药物治疗,偏执性精神病患者治疗效果良好。
[1] 李忠杰,孙雪菲,邢佳鑫,等.偏执性精神分裂症患者GRIN1基因-855 G/C与-1140 G/A位点的遗传多态性[J].法医学杂志,2013(2):107-109.
[2] 王军,解慧蓉,王婧.偏执性精神分裂症误诊为旅途性精神病[J].临床误诊误治,2011(8):32-33.
[3] 苏丽华.42例反应性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2):214-215.
[4] 肖跃凤,刘梅,郭萍.住院精神病人服药不依从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内蒙古中医药,2013(27):161.
[5] 侯明如,蔡燕,徐慧明,等.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标准化操作规程的建立及临床应用[J].护理研究:上旬版,2013(10):3165-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