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诊断及病因分析
2014-03-25,,
,,
(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医科,沈阳 110001;2.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107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诊断及病因分析
刘若实1,胡金凤2*,张杰1
(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医科,沈阳 110001;2.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方法 对107例“发热待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病例及诊断正确率。结果 107例中,102例做出了明确诊断,确诊率为95.3%;确诊的102例患者中,感染性疾病66例,占64.8%,非感染性疾病36例,占35.2%。结论 FUO的病因中,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远高于非感染性疾病,而非感染性疾病中,结缔组织疾病及恶性肿瘤所占比例较高;全面、详细的临床资料采集及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大部分不明原因发热可以明确诊断。
不明原因发热;病因;感染性疾病;诊断
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在临床中亦称“发热待查”,是内科临床常见病症,但因其病因复杂、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短期内常不能明确诊断,给临床医师带来很大困扰。我科于2008年11月—2012年11月以“发热待查”为入院诊断者107例,现将其诊断及病因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2008年11月—2012年11月以“发热待查”为入院诊断的住院病人共107例,男59例,女48例,年龄24~87岁。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9年我国在“全国发热性疾病学术研讨会”上对“不明原因发热”的定义: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38.5 ℃,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检及常规实验室检查后仍不能明确诊断者[1]。排除自限性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2]。
1.3 诊断方法 包括血清学和(或)细菌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体液或骨髓、组织活检,临床治疗反应。
2 结果
107例中,102例予以明确诊断,4例因自身原因自动放弃诊治出院,1例经完善检查及临床试验性治疗后仍未予明确诊断,终以“发热待查”为诊断出院。确诊的102患者中,感染性疾病66例(64.8%):其中,肺部感染25例,结核菌感染18例,溃疡性结肠炎11例,泌尿系感染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肝脓肿2例,真菌性感染1例。结缔组织病2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2例,成人Still病9例。恶性肿瘤10例:恶性肿瘤继发感染5例,恶性淋巴瘤3例,恶性肿瘤肿瘤热2例。其他5例:梅毒2例,药物性发热1例,贫血1例,中枢性发热1例。非感染性疾病36例,占35.2%。
3 讨论
3.1 病因分析 临床中,许多病因可致发热症状的发生,一般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类,其中感染性致病最为常见[3]。
在本次观察的FUO确诊病例中,感染性发热居多,共计66例,占64.8%,其中结核菌感染18例,占感染性疾病的27.2%。据文献[4]报道,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结核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中青壮年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这与恶性肿瘤、艾滋病、糖尿病等发病率上升及器官移植的增多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结核病的生化检查支持点比较少,加之结核菌培养、涂片阳性率低,除少数患者痰液、纤维支气管镜刷片找到结核菌或经皮肺穿刺活检见典型干酪样改变外,大多数结核病需经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方可确诊。
本次病例观察中,结缔组织病21例,占非感染性发热的58.3%,其中以成人Still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最为多见。发热是成人Still病最常见、最早出现的症状[5],该病无特异性诊断方案,至今仍未有公认的统一诊断标准,仅是建立在排除性诊断的基础上,须排除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其他风湿免疫病等[6]。
发热亦是恶性肿瘤患者常发的症状,其病因亦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此类患者感染性发热主要基于其免疫力低下,加之肿瘤破溃、糜烂或肿瘤生长压迫某些管腔进而导致引流不畅而使感染发生,一般热势较急,热度较高;而非感染性发热则是肿瘤组织坏死或其代谢产物的自身吸收所致,又称肿瘤热,一般热度较低,通常呈持续性低热状态,偶见高热,发热多数是有规律的于午后或傍晚开始,次日凌晨自动缓解,最高体温多不高于39 ℃,且相关检查无明确感染灶[7]。
本次病例观察中,恶性肿瘤致发热的患者亦有恶性淋巴瘤病例,恶性淋巴瘤是引起FUO的常见病因之一,因部分患者浅表淋巴结肿大不明显,如不累及骨髓,骨髓细胞学及活检亦不能诊断。如高度怀疑,应尽早行剖腹探查加脾切除活检术,如患者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可行诊断性化疗[8]。
在本次病例观察中,其他引起FUO的非感染性病因,还包括药物性发热、梅毒、贫血、中枢性发热。据统计,随着抗生素广泛、大量的应用,药物热已成为FUO的常见病因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因其往往先有感染,而用药之后出现发热症状,故两者较容易混淆。但药物热一般有恒定的潜伏期,给药后6~10 d发生,热型可为稽留热或弛张热,一般停药后48 h发热症状消退[9]。
3.2 诊断思路 FUO病因复杂多样,但只要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反复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及其对治疗的反应,必要时行诊断性治疗及组织活检,大部分可明确病因。1)病史采集。详细的病史询问是诊断FUO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措施。在FUO未明确诊断之前,必须定期、反复细致、系统的询问病史,这既有助于明确疾病发展过程中症状的变化,亦有助于发现遗漏的病史。2)体格检查。反复、全面及细致的体格检查是诊断FUO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大部分的FUO病例具有异常体征,有的比较容易发现,而有的则需要通过细致的体格检查才能发现。3)实验室检查。是诊断FUO最主要的手段之一,血、尿、便三大常规是最基本、易行、实用的检查,特别是血常规对FUO的定性及对血液系统肿瘤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血培养亦是诊断FUO的重要检查项目。上述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可行骨髓细胞学检查以明确或排除部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10]。4)影像学检查和内镜检查。X摄线、彩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及内镜检查已成为诊断FUO必要的工具。X摄线和彩超已作为常规检查,彩超常规部位包括肝、胆、脾、双肾、输尿管、膀胱,女性还应包括盆腔器官。心脏彩超对心包炎、心瓣膜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而CT和MRI则必要时使用,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
[1]盛瑞媛.全国发热性疾病学术研讨会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1999,38(11):63-64.
[2]范学工.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和处理原则[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9,8(4):228.
[3]倪秀兰,李晴,王爱华.发热常见原因分析[J].哈尔滨医药,2009,29(1):34.
[4]马锦玲,刘宏伟,程友琴,等.不明原因发热689例病因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0,9(8):587-589.
[5]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17,
[6]李仙龙,刘爽.不明原因发热患者122例临床诊断及病因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09,7(3):242-243.
[7]郭维,曹书立,秦志风.恶性肿瘤发热治验4则[J].新中医,2011,43(10):160-161.
[8]蒋锐,谢明,王龙,等.112例不明原因发热病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6):2293-2294.
[9]陈绍军.非感染性发热特点及诊断[J].中国临床医生,2003,31(12):9-12.
[10]周颖,袁博,马越,等.C6脑胶质瘤模型大鼠MRI影像学及形态学观察及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9(2):379-382.
Diagnosisandanalysisofpathogenesisfor107patientswithfeverofunknownorigin
LIU Ruoshi1,HU Jinfeng2*,ZHANG Jie1
(1.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01,China;2.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CM,Changchun 130117,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athogenesis of fever of unknown origin.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107 cases of the patients with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rom November 2008 to November 2012 in our department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In the 107cases,102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clearly and the diagnosis rate was 95.3%.In 102 cases,66 cases were infection disease,accounting for 64.8%;while 36 cases were non infectious diseases,accounting for 35.2%.ConclusionIn the etiology of FUO,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s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on infectious disease.In the cases of non infectious diseases,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 and malignant tumors accounted for a higher proportion.Through comprehensive and detailed clinical data acquisition and related auxiliary examination,most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can be clearly diagnosed.
fever of unknown origin;etiology analysis;infectivity disease;diagnosis
10.13463/j.cnki.cczyy.2014.04.067
全自动排烟智能温灸治疗床的研制(20120447)。
刘若实(1982-),男,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临床医学。
] 胡金凤,女,博士,教授,电话:0431-86172524。
R255.1
:A
:2095-6258(2014)04-0736-03
2014-0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