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笔下的时间意蕴
2014-03-25郭欣
郭欣
(哈尔滨师范大学 文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陶渊明的诗歌中,有许多描写时间的诗句,如“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些诗句中,都带有表示时间的词汇。无论是用时间直接名篇或是以时间为线索,这些诗歌中,无不充溢着对于时间的关注与感悟。本文试图从时间角度进入陶渊明诗歌,从陶渊明对于时间的述说,来解读其对于人生的感悟。
据逯钦立本《陶渊明集》统计,在陶渊明的125首诗歌中,除《述酒》、《命子》、《读史述九章》外,除去时间上重复的词语,其诗歌中表示时间的词共174个。其中,名词性词语所占比重最多,共计83个,形容性时间词语共36个,动词性时间词语有28个,副词性时间词语共27个。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的运用广泛丰富,而这些词语的运用,却并非出自偶然,而是诗人在时间运转、光阴流逝中,对于人生情与理的感悟与思索。
一、日月遂往,时不我待的用世之心
方宗诚《陶诗真诠》论曰:“但以渊明为隐逸人、旷达人,失之远矣!渊明盖志希圣贤,学期用世,而遭时不偶,遂以乐天安命终其世耳。”[1](P255)可见在陶渊明的人生中,不仅仅有安闲自在的田园生活,其内心深处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其感时忧国、奋力用世的人生感悟。
陶渊明这种用世之心在时间上的表现,是对于时间流逝、气力渐衰的忧惧感,以及“恐修名之不立”的紧迫感。陶渊明的诗歌中,时常流露出对于生命易逝的忧惧之感。这种忧生之情,成为陶渊明在诗歌中反复吟咏的对象。“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2](P80)表达了其对于时间流逝,年华渐老,气力衰退的担忧与恐惧。“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人生若寄,憔悴有时”,表达了其对于生命终结而流露出的焦虑与忧伤。在这些由时间语汇构筑起来的诗句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陶渊明的内心世界并非是永恒的静穆与淡泊,也有着对于生死的敬畏与无可奈何,而产生这种忧惧感的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恐修名之不立”的紧迫感和强烈的用世之心。陶渊明的内心深处,有着躁动不已的功业意识。面对时间的流逝,反观自己功业无成,一种强烈的无力感,便在其心头悄然滋生。陶渊明所表现出来的对于生命短暂的忧虑,与其说是出于对死亡的畏惧和无知,不如说是在有限的生命内,因其政治理想和社会抱负无法实现,而引发的年华逝去,功业未建的忧伤与焦虑。
嗟予小子,禀兹固陋。
徂年既流,业不增旧。
志彼不舍,安此日富。
我之怀矣,怛焉内疚。
这种忧生之嗟,既来源于其“徂年既流,业不增旧”的功业意识,又来源于其“志彼不舍,安此日富”的用世之心。尽管年华渐衰,但陶渊明这种追求功业的用世之心却并未停歇。诗人所忧虑的,并非是老之将至,年华不再,而是老没无闻,功业未建。于是,这种忧生之情与用世之心相互交织生发,从而形成了陶渊明诗歌中,面对时光坠往而壮心不已的用世之情。他如“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等诗句,无不在感慨时光流逝的同时,抒发了其强烈的功业意识。
陶渊明的用世之心,还表现在其对于少年情怀的回忆中。陶渊明有一些诗歌,通过少年往事的回忆,来抒发自己的用世之心。这表明,其在早年,便受了儒家传统入世思想的影响。“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表达了其少时积极用世,希望建功边塞的豪情壮志。“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表达了其意气风发,志怀高远的少年情怀。“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表现了其对于儒家经典的热衷与学习。这些诗句,都表现出陶渊明少年时期对于儒家思想的认同与接受。这种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思想意识,潜存于陶渊明的思想中,而这种用世之心,则往往通过时间的形式,表现在陶渊明的诗歌中。
龚自珍《己亥杂诗》云:“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3](P521)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与感时忧国的情怀,在陶渊明身上有着深刻的体现,形诸歌咏,便是陶渊明诗歌中所流露出的强烈的功业意识与用世之心。于是,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浑然静穆的陶渊明,也看到了一个时露激烈,充满忧生之嗟与奋力用世之情的陶渊明。
二、四时更迭,悠然其怀的人生态度
在那个时代,陶渊明是真正走进田园的人。他是诗人,是隐者,也是乡野农夫。他真正接触到了躬耕生活的苦与乐。在朝夕更迭,四时运转中,陶渊明体悟着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变迁,陶写着躬耕的辛苦与田家的欢乐。
在诗歌中,陶渊明通过时间的更迭,表现了田园生活的苦乐情怀。“斯晨斯夕,言息其庐。花药分列,林竹翳如。清琴横床,浊酒半壶”,描画了其归隐田园后,晨夕安闲,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描画了其回归田园后,呼朋引伴的诗酒生活。“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体现出其娴雅淡泊的生活情操。在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回归田园,质性自然的山水隐士,看到了陶渊明在田园中诗意的栖居,看到了回归自然后其内心深处散发出的喜悦与欢快。
而田园生活不独如此,与精神上的自由无拘和安然自得相伴而生的,则是物质生活的困苦与疲敝。“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描画出其夏日饥馑,寒夜无眠的窘迫生活景象。“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描画出其披星戴月的农耕生活。“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禾还”,描画了开春时节,劳碌而繁忙的劳动场景。田园生活也远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充满宁静和诗情画意,陶渊明时常也要面临着艰苦的劳作,担忧旱涝之年的收成。通过时间,陶渊明将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图景连接起来,展现了一幅幅苦耕图景。于是,我们既看到了陶渊明躬耕生活的艰苦与拮据,看到了潜藏在其自由精神下的生活的疲敝与困苦,也看到了陶渊明躬耕田园的苦与乐,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陶渊明,一幅真实的田园生活图景。透过这些苦与乐,我们还可以看到潜藏在其后的陶渊明的人生态度。汪藻《翠微堂记》云:“盖方其自得于言意之表也,虽宇宙之大,终古之远,其间治乱兴废,是非得失,变幻万方,日陈于前者,不足以累吾之真。故古人有贵于山水之乐者如此,岂与夫槁项黄馘、欺世眩俗者,同年而语哉!”[1](P54)的确,在田园生活中,陶渊明尽管过着“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生活,但他却以宁静淡泊的态度对待周遭事物,静守心灵的宁静。“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体现出其“乐琴书以消忧”,不戚戚于贫贱,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日夕气清,悠然其怀”,体现出其悠然自得,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通过这些以时间为线索连接起来的诗篇,在陶渊明平静而悠然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田园山水之间,悠然自得,陶然忘机的隐者,看到了劳苦耕种的农夫。同时,透过其田园生活的苦与乐,我们还看到了隐藏在这苦乐背后的陶渊明对待人生的态度:力耕田垄不以为苦,饥寒贫困不以累心,静守心灵的淡泊与宁静,安于贫贱,固守节操。
三、大化无穷,人生有限的哲学思考
陶渊明诗歌的独特魅力,不仅在于其描绘了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表达了隐逸闲适的思想;更重要的是,他的诗歌中充满了理趣,充满了对于人生哲学的思考与探问。这些充满理趣的哲学思考,来源于陶渊明对于生死的颖悟,对光阴无限与生年有限的感慨。在诗歌中,陶渊明也通过表示时间的词语,来传达其对于生命的哲学思考。
这种哲学思考,是对于生与死的认识,对于有神和无神的探问。在陶渊明看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有生必然有死,形没而神影尽灭;人们乐生恶死,苦拙卫道,追求永生,所有这一切都是徒劳的;生与死是大自然的必然规律,不会因为个人的意志而有所改变。陶渊明诗中有许多诗句,都通过时间的述说,表达了他这种对于生命的哲学思考。“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翳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表达了他对于人死万事皆空,人生终当归于空无的哲学感悟。“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表明了人生必然有尽这个终古不变的道理。这些诗句,无不体现出陶渊明对于生命的思考与认识。与其同期之人相比,其思理不可谓不高。
如果说,生死必然,人生有限,是陶渊明的哲学观;那么,顺任自然与及时行乐,则是陶渊明在这种世界观指导下而提出的方法论。当清醒地认识到生死千古必然的哲学理念后,面对短暂的生命,陶渊明寻找到了一种更好地生活的方式,即顺任自然,及时行乐。陶渊明的诗歌中,充满了对于这种生活态度的歌咏,如《酬刘柴桑》之“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如《杂诗十二首》之“倾家持作乐,竟此岁月驶”,再如《读山海经十三首》之“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这些诗句,都流露出陶渊明对于生死的了悟与达观:珍惜有限的时间,在短暂的岁月中及时行乐。此即“不以死生祸福动其心,泰然委顺养神之道也”[4](P56)。
陶渊明这种哲学思考,也体在其对待功名的态度上。既然人终不免一死,而死后又化为无形,那么,人们汲汲追求名利富贵又有什么意义呢?陶渊明鄙弃那种汲汲于名利而悖逆心意的做法。“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在陶渊明看来,在有限的岁月中汲汲于只能持续百年的名利,是不可取的。“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人生不过百年,一个人生前地位无论多么显赫,死后也不过是北邙山下的一抔尘土。陶渊明认为,人生短暂,功名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对于这些身外之物的执着,是不可取的。在诗歌中,凭藉时间意象,陶渊明构筑了一个独特的哲理世界,表达了其生死必然,死没无闻,应该顺任自然,及时行乐,摒弃名利的哲学观。
陶渊明的诗歌中有着浓厚的时间意识。其诗通过岁月流逝而功业无成的感喟,表达了其时不我待的忧生之嗟,奋力用世的功业之心;通过晨夕交替,四季更迭的变化,记录了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所呈现出的不同场景,描绘了其躬耕田园的苦与乐,表达了其宁静淡泊、安然自得的人生态度;通过对时间的直接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索,并将这种思考上升到哲学层面,进而认识到,生命有终,自古必然,因此,人应该在有限的岁月中,挣脱名利的羁绊,顺任自然,及时行乐。凭藉时间意象,陶渊明既彰显了自我情怀,同时也表达了其对于生命的理思。情与理的相互融合,相互生发,成就了陶渊明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陶渊明资料汇编[C].北京:中华书局,2004.
[2]逯钦立.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3.
[3]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
[4]罗大经.鹤林玉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