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辜鸿铭《论语》英译策略探析

2014-03-25刘宏伟

关键词:辜鸿铭中西文化英译

刘宏伟

一、引 言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典籍,蕴含着丰富的哲学与伦理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论语》英译历年受到西方传教士、汉学家及海内外华人的广泛关注。迄今为止,正式出版的《论语》英译本已达60多个,为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和推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而在众多《论语》译本中,辜鸿铭译本是海内外华人译者中最早也是最具影响力的译本之一。1898年,他打破儒家经典英译长期由西方传教士与汉学家垄断的局面,凭借其深厚的英文造诣与中国传统文化功底,首次独立完成《论语》英译工作,向西方世界介绍并推广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其《论语》英译活动不仅在中国近代,而且在整个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因此,在中国对外交往空前频繁,文化发展和对外传播高度重视的今天,探讨辜鸿铭《论语》英译的成功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目的与动机

要深入研究辜鸿铭《论语》英译策略及其成功经验,需从探讨辜鸿铭《论语》英译的目的与动机开始。

对以往西方传教士或汉学家译本之不满,是促使辜鸿铭英译《论语》目的与动机之一。辜鸿铭英译《论语》想法始于留欧期间。当时西方传教士马歇曼、理雅各等已节译或全译了《论语》。理雅各译本更是被奉为儒经英译的“标准译本”。辜鸿铭对理雅各译本不太满意,认为其译本没有反映出儒家文化的精髓;而且,译文过于冗长,对学术细节纠缠过多,对一般的西方读者吸引力不大。他在译序中明确指出:“理雅各博士出版的《中国经典》译本迄今已有40余年。现在哪怕对中国语言一无所知的任何人,只要耐心阅读理雅各博士的译文,都会禁不止感到其译文的确令人不满意”[1]vii。

辜鸿铭英译《论语》另一目的与动机是向西方传播中国优秀儒家传统文化。19世纪末的中国,大多知识分子追捧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极力否定。而辜鸿铭却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道德观念相当推崇。他曾公开声称:“中国文明和社会秩序是一个道德文明和真正社会秩序,它符合事物本性,因此不会消亡”[2]ii-iii。他甚至认为:“研究中国文化能够解决世界面临问题,能够把欧洲文明从溃败中拯救出来”[2]ii-iii。正是出于他对儒家传统文化的坚定信念以及捍卫儒家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与紧迫感,促使他英译《论语》向西方传播儒家传统文化,让西方人知道中国也有较高文明,它甚至可能比西方文明更为优越。

辜鸿铭英译《论语》的目的与动机还在于试图提升中国与中国人民在西方社会的形象。长期在西方国家求学的辜鸿铭深知,西方人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很深的偏见与误解。传教士与汉学家儒家经典英译质量不佳,是导致西方人误解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他希望通过重译《论语》等儒家经典,让西方人深入了解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形成道德责任感,以更文明的精神和态度对待中国和中国人民。他在《论语》译序中表示:“愿有教养有头脑的英国人在读完该译本后,能反思并检讨对中国人的固有成见,修正其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误解与偏见,改变与中国交往态度”[1]x。

三、主要策略

翻译策略是指为译者为达到特定的翻译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手段、方式的总和[3]17。辜鸿铭《论语》英译之所以成功,并在西方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就在于根据其翻译目的和动机的需要,采用了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具体包括:

(一)采用意译方法,追求动态对等

动态对等是指翻译时,从语义到文体,在接受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对等于原语的信息[4]12。动态对等注重的是语义和文体上的对等,译者应着眼于原文意义、风格以及文化内涵,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同时,它强调源语读者与目的语读者的心理反应相近[5]99。由于中西文化上的差异,导致原文与译文在语言表达、思维习惯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按照传统形式对等原则,采用逐字逐句翻译可能无法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辜鸿铭英译《论语》时,没有片面追求形式对等而“逐字对译”,而是采用了意译方法,追求译文与原文之间动态对等,力图使译文贴近西方读者的思维习惯。西方读者不太熟悉儒家文化核心词,如“仁”、“礼”、“义”、“君子”等,在英文中找不到完全对应词。他没根据字面意思直译,而按照他对儒家经义深刻理解,根据动态对等原则以及出现的不同语境与场合进行了灵活处理,如:

例1.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辜译:Confucius then went on to remark:“Is moral life something remote or difficult?If a men will only wish to live a moral life——there and then his life becomes moral.”

例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辜译:Confucius remarked,“A man without moral character cannot long put up with adversity,nor can he long enjoy prosperity.”“Men of moral character find themselves at home in being moral;men of intelligence find it advantageous to be moral.”

“仁”在《论语》中出现了 109次,是儒家传统文化最核心概念,如何将其成功翻译,被西方读者理解和接受,这是翻译的关键和难点。《论语》中孔子所阐述的“仁”在不同语境与场合含义并不完全一样,辜鸿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了灵活翻译和处理。如例1中的“仁”被译为“moral life”,例 2中的“仁”却被译成“moral character”。此外,在其他不同场合,他还分别将之译成 “men of moral character,a moral man,a pure moral life”等。

(二)利用归化手段,注重以西释儒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的两种主要翻译策略。归化法是指译者为了制造出透明、通顺的译文而将异域文本中的“陌生性”降低到最低程度的翻译策略;异化法是指译者为了故意对目的语文化的规范进行冲击而保留原作中一些“陌生性”的翻译策略[6]20。辜鸿铭英译《论语》时,为淡化原文陌生感,帮助西方读者理解儒家文化的思想内涵,适应西方受众接受心理出发,主要采用了归化翻译策略。他凭借其深厚中西文化修养,努力寻求中西文化共通之处,采用以西释儒方式,帮助西方读者理解儒家传统文化。一方面对于西方读者难以理解的儒家概念词或专有名词 (如人名、地名等),他采用西方术语进行翻译与解释,如将“天”译作“God”、“圣人”译作“saint”等;另一方面他引用西方读者熟悉的西方著名作家和思想家 (如歌德、爱默生、卡莱尔、阿诺德等)的名言、典故参证注释。他尽量使其翻译的内容与形式与西方读者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认知结构协调一致,符合西方读者接受心理。正如他在其译序中所说:“为使读者彻底理解文本内容,我们还增加了一些注释,引用了著名欧洲作家的话。通过增加这些欧洲读者所熟悉思想系列,以帮助他们进行理解”[1]viii。 如:

例3: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 (《论语·泰伯篇第8》)

辜译:Confucius remarked:“How toweringly high and surpassingly great in moral grandeur was the way by which the ancient Emperors Shun and Yu came to the government of the Empire,and yet they themselves were unconscious of it.”

Confucius remarked:“Oh!How great as a ruler of men,was Yao,the Emperor! ”

Note:Shun and Yu:The Isaac and Jacob of Chinese history:two men in early Patriarehic times in China who rose from the plough share to the throne(B.C.2255-2205 and B.C.2205-2197).

Yao:The Abraham of Chinese history.(B.C.2356-2258).

舜、禹、尧是中国历史上三个有名的部落首领,但西方读者不太熟悉,因此辜鸿铭用西方读者熟悉的 《圣经》 中著名人物 “Isaac”、“Jacob” 以及“Abraham”来注释,从而使西方读者发现人物的相似之处,更容易接受。

(三)运用增减技巧,力求流畅可读

增词法与减词法是两种非常重要的翻译技巧。增词法是指译者在翻译时,根据意义(或修辞)和句法的需要,适当增加一些词语来更为忠实通顺表达原文思想内容的翻译方法[7]57-58;减词法是指由于中外两种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出于译文行文习惯的和表达的需要,对原文某些不可译或重复的词语进行省略的翻译方法。在翻译过程中,为克服文化与语言的巨大差异,译者有必要发挥其主体性,按照语言要求及读者习惯,对原文进行必要的增删、解释、改动,以便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辜鸿铭《论语》在英译过程中,凭借其深厚的语言功底和中西文化修养,多次运用增译、减译等翻译技巧,使其译文流畅自然,语言生动地道。

例 4: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辜译:Confucius once remarked to a disciple,saying:“Have you ever heard of the six virtues and their failures?”“No,”replied the disciple.“Sit down then,”said Confucius,“and I will tell you”.“First there is the mere love of morality:that alone,without culture,degenerates into fatuity.Secondly,there is mere love of knowledge:that alone,without culture,tends to dilettantism.Thirdly,there is the mere love of honesty:that alone,without culture,produces heartlessness….”.

可见,辜鸿铭通过增加了主语、代词、连接词以及表示顺序的逻辑关系词(如first,secondly,thirdly)等,促使其译文连贯流畅。同时,他采用变化多端的主从结构或复杂句式,使用了remarked,replied,said以及 degenerates into,tends to和 produces等不同词汇表达,使其译文表达丰富多样,可读性极强。其译本广受西方读者欢迎,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

四、启示

研究表明,辜鸿铭积极从读者角度出发,灵活运用翻译策略,凭借其深厚中西文化修养,寻求中西文化共性及儒家传统文化普适性,使其《论语》英译成为了一个翻译模范,在西方思想界产生了极大影响,对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对于当前《论语》英译与文化对外传播具有重要借鉴价值与启示。

《论语》英译时,译者不仅应关注语言与形式之美,更要有读者意识。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而一切传播是为了效果。辜鸿铭英译《论语》之所以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就在于他积极从读者角度出发,采用了归化翻译策略。他时刻为西方读者,尤其为不熟悉中国儒家传统文化读者着想,努力加深读者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引发他们的共鸣和认同。他翻译的意向读者是受过教育的普通英国人,所以他努力按受过教育的英国人表达同样思想的方式进行翻译。为消除西方读者陌生感,他尽量去掉了某些中国专有名词,同时利用欧洲一些著名思想家言论对译文进行注释。“一种文化能否为其他文化所接受和利用,绝非一厢情愿能办到的。这首先要看该种文化 (文学)能否为对方所理解,是否能为对方做出有益的贡献,引起对方的兴趣,成为对方发展自身文化的资源,而被其自觉的吸收。”[8]7。 因此,为达到良好传播效果,典籍翻译不仅应关注语言与形式美,更应注重读者接受心理,积极从读者立场考虑,引发对方兴趣并能自觉接受。

《论语》英译不仅要尊重文化差异,更应寻求文化共通之处,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平等交流。不同民族文化中既存在着个性(特殊性),也有共性(普遍性),这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前提条件。外国人对一个民族文化的认同,首先是对这个民族文化中所存在文化共性的认同[9]3。儒家思想之所以得以在世界传播,并产生一定影响,就在于儒家文化具有文化普遍性。儒家文化思想中的最高人类价值是仁或人性,实际上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尊严,如:“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这里的“仁”为人类本性所固有,为人性的精髓[10]3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体现了这方面内容。辜鸿铭深谙儒学本质、透彻理解儒家文化思想的真谛。他在英译《论语》时,关注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共性。他通过“以西释儒”的方式,博得西方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接受,达到很好传播效果。因此,在《论语》英译时,不仅要注意文化差异,更应注重文化共性,力求做到“求同释异”。也就是说,要力求做到与西方读者固有观念,如认知结构和心理定势,尽量一致,这样才能被西方读者理解和认同[11]120。

辜鸿铭之所以能成功英译《论语》,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反响,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译者,与他拥有极高英汉语言造诣和深厚中西文化修养密切相关。辜鸿铭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一个华侨世家,母亲是西洋人,从小受过西式教育,13岁左右往欧洲留学,在西方共呆了11年。在欧求学期间,他专攻西方文学专业,广泛涉猎西方著作,涉及到文学、哲学、宗教、政治等诸多方面。他对弥尔顿、歌德、卡莱尔、阿诺德等人作品有深入了解。自1882年辜鸿铭偶遇马建忠后,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攻读儒家传统文化经典,经过自己二十年勤学不辍,奠定了其厚实中国传统文化修养[12]17-19。正是缘于其精湛中西文化修养,他在英译《论语》时,能深入比较中西文化异同,发现中西文化相通之处,灵活运用翻译策略与方法,有效传播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因此,要成功英译《论语》等典籍,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必须注重外语或翻译人才的中西文化修养提升。

五、结语

总之,辜鸿铭的《论语》英译不仅局限于语意信息传达,而是追求更高层次上的文化翻译。他十分注重西方读者的接受程度和理解水平,在英译《论语》增加了很多注释。虽从语言层面分析,它可能有失“忠实”,但从跨文化传播角度来看,它恰恰有效地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传播到了西方世界。可以说,其译文达到了更高层次的忠实,达到了更佳的翻译与传播效果,具有独特的跨文化传播价值。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推动了儒家“仁爱”、“和谐”、“诚信”、“中庸”等价值观念与传统文化思想在西方世界的传播,促进了西方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因此,在当前中国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我们应进一步挖掘辜鸿铭《论语》英译的价值。

[1]Ku Hung-ming.The Discourses and Saying of Confucius[M].Shanghai:Kelly and Welsh Limited,1898.

[2]Ku Hung-ming.The Universal Order,or Conduct of Life[M].Shanghai:The Shanghai Mercury Limited,1906.

[3]方仪力.直译与意译:翻译方法:策略与元理论向度探讨[J].上海翻译,2012(3).

[4]Eugene,A.Nida&Charles 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0.

[5]马会娟.奈达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6]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ps Invisibility[M].London and Routledge,1995.

[7]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8]乐黛云.比较文化与比较文学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9]李庆本.对外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设[J].湖南社会科学,2012(5).

[10]杨韶刚.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道德文化的教育反思[J].教育学报,2011(5).

[11]沈苏儒.对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五洲传媒出版社,2004.

[12]黄兴涛.文化怪杰辜鸿铭[M].北京:中华书局,1995.

猜你喜欢

辜鸿铭中西文化英译
基于新媒体专业能力培养的“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中西文化视阈下的《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最尊贵的中国人
从电影《推手》看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论马修·阿诺德对辜鸿铭文化思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