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物史观社会历史发展的若干思想

2014-03-25糜海波

关键词:唯物史观生产力科学

糜海波

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发展好唯物史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文从以下方面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核心思想作一阐释。

一、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思想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已表明: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历史唯物主义称之为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前进,归根到底是由这两对矛盾的交互作用所推动。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有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要到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1]82-83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发展构成了历史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形成并实现于人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相对于后一对矛盾,前一对矛盾更为根本,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那么,它们又是如何相互作用来推动历史发展的呢?

首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生产或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人的生产都是以一定生产力水准为基础的生产。而要生产,人和人之间就不能不发生一定的关系,这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各种类型的、性质不同的生产关系。每一种生产关系的出现,都由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生产力既决定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也决定着旧的生产关系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还决定着生产关系所能变化的程度。这就是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其中生产力是内容和矛盾主要的方面,是生产关系的产生、变化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关系是形式,必须根据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来进行构建。一种生产关系只有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发展。

其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它就要求把旧的生产关系打破,另外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然而,生产关系并不是完全消极适应于生产力的,它对于生产力有以下反作用:当它适应生产力发展时,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反之将阻碍生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就决定了任何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组织和社会意识都不会一成不变、静止不前,而是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变化发展不断地加以调整、改革和完善。因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社会的面貌、历史的进程,也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社会发展。

唯物史观的生产力首要性原理找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解答了人类历史之谜。它依循历史发展自身的逻辑,把社会发展与人的需要及其实现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加以理解和实践,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因为生产力发展状况在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必须认识到社会主义具有民族性、多样性和阶段性。这是我们在新时期能够立足国情和现实,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唯物史观关于科学技术作用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实际上是把科学放在人对自然的一种能动关系上,从总体出发研究和认识科学这一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在《剩余价值史》中马克思更从一般意义上作出概括,提出:“科学是一种社会生产力。”[2]422这里的科学指的是知识形态上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能够转化为直接生产力。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抓住了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根本,并对科学的性质和社会职能,以及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作出了多方面的理论概括,提出了一系列的基本思想和观点。

第一,在唯物史观看来,科学是一种对社会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邓小平同志多次讲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种转化在自然科学领域表现为以知识和智力因素对生产力诸要素进行渗透。生产力的三个要素是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组成。首先,科学原理可以转化为技术发明,促进生产工具不断更新。其次,劳动者可以学习科学技术以提高劳动技能和劳动效率。再次,通过创造新方法、新工艺,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使技术渗透到物质要素中去,并和物质要素紧密结合,成为直接的生产力。因此,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无疑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不仅仅限于自然领域,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也能转化为精神生产力和劳动生产力,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作为一种生产力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并受到生产关系的制约。科学本身作为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没有阶级性,但它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应用却是有阶级性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支配,资产阶级利用、占有科学来剥削雇佣工人,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他们利用科学技术是为了私利。有时,为了竞争他们甚至会扭曲和抑制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有人责怪科学技术的危害,产生技术悲观论。其根源在于,他们没有看到科学技术的功能直接受到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的制约。科学技术只有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在先进的社会形态中,才会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就是要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改善社会关系,从而真正使劳动者在体力和智力上得到自由的发展,成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

第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科学以一定的方式在社会中发挥作用。一是和物质生产实践相结合,转化为物质生产力进入经济活动过程。二是与精神生产相结合,作为思想材料参加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多种精神产品,进入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精神生活过程。三是科学自身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过程,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总过程。根据唯物史观这一理论,我国积极实行了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而且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新社会发展观。我们只有用科学技术和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欣欣向荣、兴旺发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三、唯物史观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的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6。马克思是基于人的本质是由人的依赖关系到物的依赖关系再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发展过程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他的出发点和宗旨正是为了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在揭示人的本质的过程中,也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他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社会生活起源于劳动实践,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人们应该在社会实践中把握人和自然的统一、人和社会的统一。因此,人不仅是自己生活的主宰者,也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既是人们活动的结果,也是人们活动的本身。因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118-119这是历史唯物论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

马克思历来把共产主义 (当然也应该包括社会主义)的建立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联系在一起,认为共产主义是 “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自由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是在人类历史活动中得到形成和发展的,是人的认识及其实践活动呈现出的一种状态。作为自觉的能动的社会主体,人在本质上是追求自由的存在。人为了实现这种自由就必然要在实践中认识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规律,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唯物史观的自由概念不是满足人的片面需要,而是人的全面发展获得实现的能力和状态,是对客体与主体关系的正确把握和科学利用。只有在认识客观规律基础上运用客观规律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服务,人才能在这种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获得自由。它是人的内在尺度和客观外在尺度相互转化,相互统一的过程。

唯物史观认为,人的全面发展要依赖于人的自由发展,而人的自由发展则以自由时间的支配为前提。只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劳动实现了普遍化,劳动不再是人谋生的手段,而成了人的第一需要,才能获得足够的自由时间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全面自由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但要有一定的客观条件,而且要靠人这惟一的历史主体本身的主观努力。不仅个人的天赋素质对个性发展有影响,重要的是主体对客体必然性的认识要不断加深,这样人类才能不断地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总之,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才能成为个性自由发展的全面的人。只有在这个时候,“人终于成为自己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4]443。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成为党和国家的第一要务,但是不能把发展与经济增长简单地等同起来。在追求物质繁荣的同时,人们不能忘记自身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的性。因此,我们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和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而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一切可能的物质和精神条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中,使个人各方面的才能和能力协调发展。

四、唯物史观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

基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在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思想史上伟大的理论成就,科学社会主义不是靠所谓的主观幻想和逻辑推演而创立的,而是根据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得出的科学结论。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实际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分歧。

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普遍规律和基本方向,对于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继承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而且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也要经历若干发展阶段的思想。他认为应根据生产力发展程度,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实际状况来划分社会主义阶段。未来社会的发展远景应从“社会主义的初级形式”到“完全的”、“完备形式”的“发达的”社会主义。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定位的理论依据。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唯物史观必须同每一个国家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才能取得胜利,反之就会遭到挫折。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方法论的指导下,在社会实践中从本国国情出发,找出我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去开创历史的新业绩。

唯物史观基于物质生产是历史 “发源地”的认识,把实践主体的人民群众看作是历史的真正代表。因而,唯物史观也是群众史观,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的事业。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把人民群众看作历史的主体、主人,比作创造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因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3]104毛泽东也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5]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方式的主体。他们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变革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但这种创造活动本身又受到经济、政治和精神等历史条件的制约。唯物史观肯定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但并不因此而否定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个人的作用只有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中才能被确定。因此,我们应该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历史进步的基础,同时发挥个人的历史活动对人民群众实践的积极影响,充分发挥“社会合力”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推进作用。

总之,唯物史观区别于唯心史观的根本在于人们能够像认识自然发展规律改造自然一样,通过认识和研究社会发展规律来改造社会。因此,我们的一切工作和行为都不能肆意妄为,必须依据客观事物的规律缜密地决定行动方法和计划。只有依循着必然的规律去行动,我们才能够在工作中克服困难,获得真正的自由。科学的唯物史观就是在人类社会上面运用了辩证法的唯物论的方法。同时,我们又必须清楚在人类历史的各个时代里,有各种不同的发展规律,反对用一个模式来概括一切时代。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毛泽东选集:第3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生产力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岳麓版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唯物史观历史进步动力学建构的基础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科学拔牙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