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拓展中国公共外交的必要性
2014-03-25徐进
徐 进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北京10004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将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公共外交作为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被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成为指导中国外交工作未来发展的新理念。2012年8月,外交部新闻司公共外交办公室正式升格为“外交部公共外交办公室”;2012年12月31日,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成立。这些新变化标志着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在中国外交新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外交体系建设,逐渐拓宽我国的外交主体力量。
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了公共外交时代。2009年7月17日在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胡锦涛主席首次将“公共外交”提升到外交全局的战略高度。而2010年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可堪称为“公共外交的大舞台”,展现给世界人民一个真实的中国,传递中国好声音。2011年胡锦涛主席访美首次访问海外孔子学院,首次公开强调与公共外交相关的议题。此后,在国内掀起了研究中国公共外交的热潮。
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外交需要新的理念进行导航。在“共筑中国梦、助推世界梦”的中国拓展公共外交作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理念,已然成为我国未来十年外交工作的必然选择。中国公共外交的根本目标是要充分发挥公共外交“润物细无声”的效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化解对中国的疑虑,减少中国和平发展的阻力。
一、公共外交是中国特色外交思想的延续与升华
中国的公共外交历史悠久,作为一个跨文化交流的民心工程,可追溯到毛泽东时代的民间外交。但从实践意义上讲,公共外交是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快要结束时才引入中国外交领域。我们所熟知的民间外交、熊猫外交、名人对外演讲等政府外交之外的各种对话方式都属于公共外交范畴。公共外交可谓是“一种古老的现象,一门年轻的学问”。
(一)新中国公共外交的历程与特点
纵观中共外交史,中国历届领导人都非常重视争取外国民心的工作,外交思想与外交实践都体现着公共外交的内涵,只不过在各级领导意识中还没有形成“公共外交”这样一个专门术语。
早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公共外交的实践活动就已开始,可追溯到1936年7月16日,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在陕北保安村接见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美国医生乔治·海德姆,并接受了斯诺的现场采访。“这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公共外交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目的也是为了通过提供事实,进行观点沟通,消除误解,说明事情真相,扩大共产党的影响。”[1]斯诺回去后,在北平美国领事馆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详细讲述了他的西北之行。1937年10月,Red Star Over China(《西行漫记》)一书在伦敦出版,向世界详细介绍了中国革命以及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联合统一战线的主张。此书出版后反响很大,海内外民众第一次正确客观地认识了中国革命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面貌,吸引了一大批优秀进步青年、外国医生、学者、记者主动来到延安支持中国革命。由此看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外交尝试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导向作用。
建国初期,中国的外交究竟是指国家和国家间的关系,还是人民和人民间的关系?外交工作的开展是以国家为对象,还是以人民为对象?作为新中国的杰出外交家,周恩来总理答道:“就外交工作来说,则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外交是通过国家和国家的关系这个形式来进行的,但落脚点还是在影响和争取人民,这是辨证的”,“我们要团结世界各国的人民,不仅兄弟国家的人民,就是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资产阶级国家的人民,我们也都要争取”[2]。1963年9月,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著名的“两个中间地带”理论,明确指出“我们无论国内、国外,主要靠人民,不靠大国领袖。靠人民靠得住”[3]。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坚定不移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在国家主权与人民外交之间“叩基两端”,为新中国外交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建国初期,国家一穷二白,没有雄厚的国力基础作后盾,单靠公共外交很难在世界舞台上站住脚跟,人言微轻,更不可能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国家形象。此外,这个时期公共外交没有任何章法,意识形态色彩较浓,其影响具有无法抗拒的局限性。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对外宣传工作主要以解释中国的大政方针为主,逐渐淡化了建国初期开展外交工作时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邓小平同志提出,在对外交往中“左中右,上中下,大中小或三教九流都有可以来往,工作对象从过去的对口友好组织,发展到政治、经贸、学术和文化等各界,充分发挥人民外交的优势”[4],倡导超越意识形态及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新型外交。
1990—1993年间,作为中国从事民间外交工作的重要团体——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4次访美。中国代表团成员同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前总统卡特以及美国各界要人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同时,中国还先后邀请美国联邦参议员范因斯坦、旧金山市长乔丹等知名人士访华,促使他们能够有机会切身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真实情况,为官方外交作有效的配合。
(二)当代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的新趋向
步入新世纪,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中国已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面对中国的崛起,西方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恶意中伤中国。面对复杂的外部舆论环境,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中国向世界人民传达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
当代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更加专业化、具体化。其一,在政府外交中,公共外交及相关机构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其地位在大幅提升。2009年7月17日,胡锦涛同志在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着重强调了公共外交的重要性,第一次将“公共外交”提升到外交全局的战略高度。他指出,“开展好公共外交是新形势下完善我国外交布局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开拓方向。努力引导国际舆论客观看待我国发展,增进外部世界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树立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这表明,中国公共外交的重点逐渐开始向创建完整科学的公共外交体系转变。2009年10月,外交部成立“新闻司公共外交办公室”,构建中国公共外交综合协调机制;2012年8月,“新闻司公共外交办公室”正式升格为“外交部公共外交办公室”。其二,我国专业的公共外交队伍组建起来,活动形式更加丰富。2010年8月,由资深外交官和专家学者组成的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成立,旨在向国内外公众介绍、解读中国外交政策和发展理念;2011年8月,外交部成功举办了《中国外交2010》画册首发式暨首届蓝厅音乐会,为中国公共外交植入了更多的艺术元素;2012年12月31日,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成立。
中国的公共外交由建国初期较为单一的民间外交思想逐渐发展成今天相对系统的公共外交体制机制,无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届领导集体外交思想的连续性。同时,公共外交也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工作的理念创新,体现了中国外交行动的自主性,是时代发展新变化对中国提出的新要求。
二、公共外交地位的提升是应对国际形势新挑战的战略需要
中国作为一个21世纪的超级大国,已经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世界看到了中国这位巨人的微笑,同时也注意到他越来越健壮的肌肉。无论中国如何谦卑,都会被恶意中伤或者被曲解为“不怀好意”“笑里藏刀”。
(一)外部国际舆论的挑战
面对中国的崛起,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感到空前的恐慌与担忧。西方战略界受固有的冷战思维与心态的支配,评估中国的未来发展趋势时他们不由自主地会陷入非此即彼的极端。约翰·米尔斯海默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使其生存几率最大化的最好的方法是成为本地区的霸主。”他预言,未来的“中国将比20世纪美国面临的任何一个潜在霸权国都更强大、更危险”[5]。美国以此作为理论依据,在对华政策上也基本在“遏制”与“接触”的天平上摇摆,满腹偏见地认为中国的崛起必然会直接威胁到美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在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怪圈中越陷越深。2013年5月28日,中国军方智库——军事科学院国防政策研究中心发表的《战略评估2012》认为,美国加快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目的在于抑制中国。
在西方人眼中,中国无论何时都是一颗“定时炸弹”,其背后的潜台词是不同程度的“中国威胁论”。王晓德认为,“美国媒体一向标榜‘客观公正’,但很少从正面报道中国,相反则对中国进行恶意中伤、歪曲、丑化或‘妖魔化’。只要稍微浏览一下美国各大报刊,就会发现美国社会强烈的反共情结在舆论上暴露无遗。”[6]偏见往往比无知更可怕!中国强大起来,就引起了各国的无端猜忌和抵制;全球油价飙升,西方媒体就大肆叫嚣“中国能源威胁论”;加强国防建设本是我国的内政问题,却被曲解成“是在为霸权主义铺路”;对落后发展中国家的无偿援助,也被毫无根据地扣上了“中国新殖民主义”的帽子。种种言论都折射出西方国家试图牵制、打压中国的“酸葡萄心理”,严重歪曲了中国和平外交战略方针的内涵与实质。
“无知引起推测与偏见。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理解中国人民的经验,不管可以产生什么结果。这就意味着既要同情又要做出客观的评价,既要统观全局又要有批判的精神,一边力求了解真实的情况。”[7]342-343面对西方对中国的种种误解,我们理应通过积极交往和柔性推销国家形象,告诉世界“我是谁”,传递中国好声音。
(二)国家软实力的博弈
放眼全球,软实力已成为21世纪综合国力之外的竞技场。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率先提出“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之战”是一场“寂静的革命”。美国每年投入近600万美元,加大对中国社科系统的渗透力度,企图逐渐改造中国思想和颠覆意识形态,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面对新形势、新变化,中国绝不能对其长期采取“鸵鸟政策”,而是要积极应对,增强“免疫力”,筑牢“防火墙”。铸造中国软实力的过程,不能浅显地视为是对其他国家主动公关的过程,而是一个让自身更加美好的有效途径。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公共外交地位的提升显示了中国开展外交工作思维的科学调整,把握了未来外交的行动脉搏。新时期的中国外交应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我国对他国政府的外交工作与对他国民众的外交工作齐头并举,同时推进。开展中国公共外交,既有民间主动参与,亦有政府意志主导,将体现中国利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观对外输出,为世界人民提供平台,使他们能有机会了解真实的中国,以此创造“民意基础”。
2014年,国际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中国周边安全局势愈发严峻。冷战结束已有20多年,但冷战思维仍像幽灵一样在中国家门口游荡。西方最多把中国看作是“买单时call来的小伙伴”,处于“战略十字路口”的国家。2013年,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先后出访了亚非欧美四大洲22个国家,接待64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来华,同300多位外国政要会见交流。中亚之行,习近平主席首提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中国与中亚人民规划了“新思路”,描绘了“新丝路”。中国领导人用实际行动向世界传递着“实现中国梦,共筑世界梦”的中国好声音。21世纪的中国所追求的是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梦。因此,新时期新阶段的公共外交是中国应对国际形势新挑战的新型外交战略需要,也是共筑世界梦的应有之义。公共外交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摒弃西方恶意鼓吹的“中国威胁论”的心理根源,正本清源。
三、公共外交的加强是促进中国自身发展的时代要求
21世纪的中国如何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打破“国强必霸规律”,走好和平发展道路,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党的十八大报告向世界传递了明显信号——21世纪新时期的中国外交将越来越不是“表态外交”。中国理应转变外交思路,增强忧患意识,主动“走出去”,丰富公共外交形式,创造“国外民意基础”,积极塑造大国形象,展现负责任大国风范。
(一)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
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着重指出,今后的工作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做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大国不在于一个国家的面积之大,经济实力之强,而在于它的国际威信之高。国际威信来源于一个国家对世界所做出的贡献和肩负的责任。新时期推进公共外交工作,向外传播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有利于促进中国自身进一步发展。这与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及的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相辅相成。
在胡锦涛主席2011年访美活动中,公共外交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创造了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的四个“第一次”:第一次公开强调与公共外交有关的议题;第一次访问海外的孔子学院——芝加哥孔子学院;第一次参观美国中资企业;第一次以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形式向世界介绍中国。积极宣传国家形象是中国公共外交的重要一环。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自2011年1月17日在美国首播以来,共播放约8400次。通过国家形象宣传片让世界认识中国,有利于美国普通公众更直观、更立体地了解真实的中国。公共外交需要多说话、说明白话,设法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好声音,让外界不仅知晓中国具体的人物和大事,也能感受中国正视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
西方对于中国的猜疑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从我国方针政策的善意度到网络黑客的真实身份,大量令中国人哭笑不得的批判和质疑纷纷涌来。2001年3月,美国各大报刊刊登的一份报告称,46%的受调查者认为美籍华人有向中国政府泄露美国国家机密的嫌疑,32%的人认为美籍华人对中国的忠诚度超过对美国的忠诚[8]。美国民众对中国的真实情况极其缺乏了解,往往仅凭本国政府所宣传的负面形象盲目从众,这是社会心理学所称的“羊群效应”。这反映出中国对外交流的窗口仍过于局限单一,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传媒把持着国际麦克风,对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是极为不利的。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届届政府班子的更迭就如同是“流水的兵”,但国外的民众乃至社会是连续的、不变的,是“铁打的营盘”。民众对中国的认识和态度往往会对政府的决策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新时期的中国公共外交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塑造好中国形象。
(二)加强对外人文交流
孔子学院被视为中国与世界对话的窗口、人文交流的平台。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挂牌。截至2010年10月,全球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它们广泛地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在国内共有61所高校和机构参与孔子学院的合作办学,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和招募志愿者。孔子学院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开辟中国公共外交新渠道,提升国家软实力,维护中国和平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孔子学院的建立是对“中华文化世界行”的最好诠释。赵可金教授在《软战时代的中美公共外交》中提出“中华文化美国行”,主张有针对性地借鉴美国对华公共外交的经验和做法,倡导“文化搭台,外交唱戏”理念。我们可以通过推进人文交流,展现中华文明的内在魅力,让西方的主流社会了解中国的社会主流,逐步扭转中西间的“传播逆差”与“形象逆差”,帮助外国民众了解“东方和平主义”的外交内涵,改善他们对华的认识与态度,从而为西方国家推行合理的对华政策夯实民意基础,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在对外交流中,应该多讲中国故事,谈中国的发展实际,聊中国的百姓生活,让国外民众去细细品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各美其美”即彰显各国特色;“美人之美”指求同存异;“美美与共”指“和平共处,天下大同,齐心共圆世界梦”。其实,“大多数西方人还是希望了解和接近中国的,我们应看到主流趋势,增强自信心,努力为增进东西方理解出一份力”[9]。费正清先生曾言:“为了在人类前途未卜的环境中共同生存下去”,中国与其他国家“必须在她们过去彼此如何交往的共同历史中,找出可以共同理解的领域”[7]434。世界发展日新月异,中国新时期的公共外交将助推中国梦,大有可为,任重道远。
[1]周幼马.毛泽东、斯诺与“公共外交”[J].公关世界下半月,2010(9).
[2]周恩来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52.
[3]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43-344.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0.
[5]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543-344.
[6]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395.
[7]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4版.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8]王文.争辩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84.
[9]傅莹.重视公共外交[J].今日中国论坛,2009(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