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建本科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战略及其措施
——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为例

2014-03-25

长沙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产学研学校教育

肖 遥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7)

国家最新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推进创业教育。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这为推进高等教育,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指明了方向。长沙市政府也先后出台了相关文件来支持和鼓励高校与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关于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意见》中指出要“鼓励和引导高等院校实施创业教育培训,将大学生创业技能培训逐步纳入课程设置和讲授范围,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综合素质。”长沙市委市政府还出台了《关于积极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 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暂行规定实施细则》,为解决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解决办法。我校作为新成立的本科院校,在积极适应社会需求,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迎合社会的需求和响应政府的号召,我校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措施来提升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 凸显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战略地位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学校与社会、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其基本内涵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从生产实践、科学研究中获得的直接知识有机地结合于培养过程之中,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来,学校立足办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本科院校和培养高素质本科职业人才的目标定位,逐步树立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办学理念,取得了显著成效。面对新形势,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确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首先,要认识到产学研合作教育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已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湖南省委省政府、长沙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任务。其次,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地方本科院校,更要看到产学研合作教育对于学校生存、改革和发展的积极意义,看到产学研合作教育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作用。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一方面能够及时准确把握市场脉搏,了解市场需求,不断推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另一方面,学校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科研单位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及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促进学校教育与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分离的问题,增强学生进入社会后的竞争力和适应性。同时,还能使学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促进科学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挥学校的决策咨询服务功能,发挥学校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服务水平。

近年来,学校制订了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系列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育人机制。各系部、各专业通过聘请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成立了专业咨询委员会,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新的应用型课程,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来说,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合作办学取得的成效还远远不够。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参与,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合作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和促进机制,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的积极性。因此,建议学校积极争取市政府的支持,由市政府牵头,与高新区或其他区县大中型龙头企业签署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建构校企、校地合作的桥梁。同时,建议市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政策引导,研究减免企业税收等激励性政策,为提高和保护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积极性建立制度保障,形成政府推动、产学研互动的长效机制。学校也要积极协调教学、科研、招生就业以及各系部的行动,建立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评价机制,积极拓展合作领域,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实现校企、校地互利、互动、共赢。

二 强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课程建设,优化专业学科结构

随着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位次不断前移,长沙在全国的综合影响力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目前,长沙正在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移升级,重点打造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烟草、新材料等产业,积极培育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数控机床、精密制造、环保节能、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将对长沙经济社会发展和未来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为学校人才培养和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契机。一方面,我们需要以长沙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特别是适应长沙地区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新材料、汽车等产业集群以及蓬勃发展的物流、文化事业等第三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裁撤部分社会需求不旺、招生就业情况不太好的专业。另一方面,需要积极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通过与区域内企事业单位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联合培养人才、共同开展科学研究等多种形式,探索和建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对接,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工作过程相对接,课程内容与产业(行业)要求相对接,人才、技术、设施等教育资源要素优化共享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以培养高素质的本科职业人才为目标,学校在构建学术性与职业性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增加实践课程比重,重视实习、实训环节教学的基础上,要继续加大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力度。鼓励各专业与企事业生产科研第一线的专家开展合作,引进和开发应用性、针对性、适应性较强的课程和教材。把生产管理的新知识、新理论引入课堂,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的内容体系,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的基本技能,增强就业针对性。要进一步推动学生学业评价制度的改革,改变传统的以一张试卷成绩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做法,实行知识、技能、能力的综合考核,建立以能力为主线的质量考核和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要引入社会评价机制,逐步建立由用人单位及行业团体和技能鉴定机构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三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学改革,促进校企、校地教学联动

教育的关键在教学,教学的关键在教师。为了推动教育发展,学校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教师队伍数量不断充实,职称、学历、学缘等整体结构不断优化,目前,我校已有专任教师986余人。其中教授72人,副教授189余人,有博士69人,硕士66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级、校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4人,省级骨干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8人,校级骨干青年教师培养对象70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教师队伍较好地满足了教学与人才培养需要。今后几年,根据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结合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在充实教师数量、优化结构、强化教师教学工作制度、完善教师教学考核机制的同时,要制订和落实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专业课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建设。要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双百工程”,即在3年内,输送100名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学习锻炼,并择优聘请100名来自企事业单位的工程师、设计师、工艺美术师、会计师等来校兼职教授专业课程。通过各种措施来建立一支适应本科职业人才培养要求的“双能型”的教师队伍。

近年来,各专业在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共建实习实践教学基地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我校建设了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2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1个,建设了校内、校外、海外实践教学基地多个。今后几年,我校要进一步积极探索和建立与企事业单位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实验室的新机制、新模式,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教学实训基地,与企业共建工程技术中心(或科研平台),建立教育与产业的互动机制。充分利用学校的科技、人才、文化、信息等资源优势,以实训基地为平台,以实验、实训中心为基础,通过提供技术服务,使学校与生产单位之间实现科技对接,为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未来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奠定基础,同时采取切实措施鼓励师生从企事业单位实际需要出发,与企业共同研究科研项目,鼓励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真题真做,开展真刀真枪的研究(设计),为企业解决实际难题。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院校与实习基地单位的共同发展,实现校企互利双赢。

总之,学校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学校新的生长点,在推动教育创新上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成果,为学校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力度,学校将不断地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为推动学校的发展壮大不懈努力。

[1] 姜健,杨宝夷,姜爱丽,等.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与时代特征[J].教学研究,2006,(3).

[2] 王怀宇,孟凡华.产学研合作:必由之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9,(12).

[3] 吴岩.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目标、新任务[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1).

[4] 张金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探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3).

猜你喜欢

产学研学校教育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学校推介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