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的困境和转机
2014-03-24査小千
査小千
摘要:在当代网络普及的环境下,语文教育承受着巨大的冲击:信息的泛滥摧毁了学生们的阅读耐性,优劣不分地囫囵吞枣会蚕食学生们的艺术品位,浅尝辄止地阅读方式不断弱化学生们的艺术感觉。同时,大量的网络流行语会侵染学生们的表达态度和语言规范,不断削弱他们的语言创造力。然而,复杂的网络环境对本就处在困境中的语文教育来说,又未尝不是一次契机。它不但为语文教学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和文学鉴别的机会,同时也为语文学科人文性的落实增加了砝码。
关键词:语文教学;网络环境;困境;契机
当代社会的信息化发展,使得网络作为全新的媒介真正进入社会各个阶层。这种不可逆转的全球信息资源网络化趋势,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位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教育更是如此。而在各个学科中,人文学科特别是语文教育受到的冲击尤为剧烈。这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信息爆炸下语文教学的困境
1.阅读材料泛滥化
信息的膨胀,看似给了人们无限的选择空间。实际上,无限的选择就等同于无从选择。铺天盖地、秒秒都在增殖的信息,使得本来辨别能力极其有限的中学生眼花缭乱、流离辗转。这些信息所组成的阅读材料有真有假,有美有丑,有恶有善,有俗有雅,龙蛇夹杂,芳臭合混。这些材料未经分辨地一股脑涌进尚未成熟的心灵,后果可想而知。对于语文学习来说,也有着极大的危害:
首先,网络阅读由于信息量的巨大,阅读材料可选择性的夥多,包括图像阅读的强势替代性,浅阅读成为主流,“以简单轻松、不做过多思考的方式进行的一种较为浅层次的阅读,这种阅读有时候甚至以娱乐性为终极追求”。这种浅尝辄止的阅读方式久而久之必然会对学生的思维和表达习惯发生影响。使得学生在阅读时只注重简单的信息获得,不再追求思考的快乐。
其次,使得学生失去辨别文学作品优劣等级的能力。只有经过优秀文学的熏陶,才能培养出高等级的文学感知力。而好的作品,往往具有一定的进入难度,需要一定的审美过程,还要经过相当时间的回味和思索。这与网络时代的浅阅读势同水火。如果浅层次阅读成为了学生的阅读习惯,真正优秀的作品会被冷落和隔绝,那么损失的不单是阅读者,优秀的创作者也将失去信心。
再次,艺术感觉的弱化。文学的审美体验,有着朦胧、感性的特征。创作上的“言不尽意”、“余味曲包”,欣赏上的“不求甚解”、“以心会心”,都不能奢望网络文学能表达和传递。网络阅读往往着重于检索与浏览,缺乏传统阅读中的“涵咏”、“体味过程。语文教学一旦脱离了这样的审美感知和艺术理解,便会变得面目可憎。
另外,惯性读图对学生形象思维会产生侵蚀作用。如果习惯于看图片、动漫和网络视频,热衷图像文化,疏离文本文字,而长期荒废通过文字凝结画面的能力,学生的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便可能渐渐麻木甚至枯竭。除此之外,海量信息的旁逸斜出,容易使学生注意力散逸,从而养成浮躁的阅读心态,对传统教育中潜心体味、专注赏析、耐心琢磨这样一些优良传统有着严重的负面冲击。
2.语言的流行化
陈原先生说,“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是词汇,它常常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变化。”[1]网络语言是依托网络而产生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为大量青少年学生所钟爱。网络语言有其优秀的地方,但也有极其糟糕的一面,对语文教育产生消极的影响:
首先,良莠不齐的网络语言环境不利于学生文化底蕴的塑造。网络语言代表的是一种流行文化,其中粗俗的、糟粕的部位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语言观甚至价值观,使之变得浅薄和庸俗。网络语言中涌动着的粗俗化的浊流,更因为中学生较为压抑、沉闷的整体心理环境,极其容易被接受和发扬。而恶毒攻击、随意谩骂、矢口造谣的言语,愤世嫉俗、冷漠调侃、宁为小人不为君子的心态,便会在这种语言和价值生态下渐渐形成。这显然与真正的阅读和教育南辕北辙。
其次,一味求新求快的网络语言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网络表达追求及时快速,因而充斥着大量的错字别字,语法上也常常随意简化和扭曲,远离规范。中学生长期浸淫在这种语言环境下,会助长他们散漫浮躁的习气和随意生造篡改语言的不良习惯。另外,网络语言的口语化、通俗化以及浅阅读的状态,使得学生容易产生对传统语言的抵触情绪,因而对文言作品、古典诗词、经典著作产生隔膜。
网络语言的危害在于其盲目接受性,广大青少年学生常常跟随着一波又一波的网络流行语的潮流,而失去了本身的判断,也失去了创造美好语句的动力。我们常常看到学生的微博、空间千篇一律地写着“待我长发及腰”、“不看你就out了”、“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等等,不免感叹流行力量的强大和语文教师的无力。
可见,在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冲击下,阅读、写作等语文教育的各方面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网络环境与语文教育的契机
从应试教育的困境到素质教育的困境,从传统课堂的恶性循环困局到新课堂的难于严格执行的尴尬,语文教学从未曾真正地顺利过。当代的网络环境的复杂化看似给语文教育的困难雪上加霜,然而反过来看,又何尝不是一次柳暗花明的契机呢?网络环境不但在硬件上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关于这一点,许多研究者都有论述,本文不再赘述。更重要的是,在“软件”领域,网络信息时代也为我们语文教育提供了契机。
1.信息甄别和价值重塑的时机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堂不仅要有工具性作用,也要实现人文性的作用。中学阶段正是理性辨别能力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信息爆炸到令人无所适从、价值观往往随波逐流的网络环境下,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就瞬间突出了。
陈钟梁老师说:“语文教学的本质是终身教育。不管遇到怎样的风,都不要让学生的人生之舟迷失在网络信息之海里。”[2]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他们能在信息的海洋里自由摄取而不是被信息牵着走做好准备。信息素养就是通过文本阅读与网络提取,培养学生熟练高效并且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运用网络表达、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并能将其转化为自主的学习与交流的能力。
这同时也和理性而独立的价值观有关。在复杂多端的网络话语的侵蚀中,能保持自己的见解,表达自我的意愿,不被流言裹挟,不被激愤支配,不被假象蒙蔽,不被偏执驱使,这是人文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在这方面有所努力,“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种工作未必立刻凑效,但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独立精神的种子,迟早会开花结果。
2.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的时机
网络语言并非一无可取,它们往往轻松、幽默、新鲜、接地气。如果能汲取其中的优点,而摒弃其粗俗、浅薄之处,对学生的语文表达也会有所增益。如果语文教师能引导学生发现网络用语的闪光点和粗陋之处,不但能增强学生对网络语言的免疫力,提高其语言修养和鉴别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得他们对规范的语言表达会有更加直观和深刻的印象。
3.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和文学鉴别的机会
“语文学习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语言实践本身,无论是语言训练还是思维培养都是如此。……而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语言积累和思维实践的美文。……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语言积累和思维能力。”[3]
美文水平也有等级高下之分,网络上的大量作品使得文学作品也有了可以比对的空间。语文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够带领学生比较、鉴别不同层次的文章,推敲、涵咏其文辞、意蕴,分析其高下得失,不但能增强学生的对文学作品的鉴别能力,还能提高其眼界,为他们自己的创作等级奠定高地。
参考文献:
[1]陈原:语言与社会生活[M].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19页。
[2]陈钟梁:《机遇与挑战——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思考》,2002年汉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研讨会发言稿。
[3]姚远、徐世东、袁磊:《语文思维及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