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三磨”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14-03-24李龙祥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教研

李龙祥

摘要:在所有办学资源中,教师是最重要的资源。“三磨”教研重在“磨课”、“磨题”、“磨人”,落实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实效,力求于把教师从繁重的教育教学负担中解脱出来,实施科学、优质、高效的教学方式,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学科课程标准的把握、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对“人”的因材施教的关注上,在教研过程中历练、提升自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三磨”教研;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是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的焦点;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要求,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建设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任务迫切,责任重大,意义深远。面对着新课程的巨大变革与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目前提升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教师要更迫切地需要通过自身积极努力投身于教育教学中,在教育实践的优化发展中不断提高自我,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从成熟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在实践探索与理论学习中改变自己固有的观念和行为模式,创新思维,构建适合师生共同发展的和谐教育。

新课程背景下学校亟需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教育,努力践行减负增效提质的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行学校以发展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但是,一线教师的再教育长期以来处于“灌输——接受”式培训,组织者即教育者,教育者即教授者,学习形式单一,受训者被动。“三磨”教学,即“磨课”“磨题”“磨人”。“三磨”教学基于“教育重建,以教师为本”的校本研修,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试图通过以学习者为本,以项目为载体,以合作研究为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采用合作、探求、比较的方式,使教师再教育更具有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使教师在“三磨”教研活动中自主学习、不断激发创新精神。

“三磨”教研活动包括以下内容:

一、“磨题”:是促进教师把握学科知识能力的重要手段

“磨题”形式:

①“磨”高考真题。做题,即把考点所涉及的最近五年高考试题做一遍。做到认真辩题、努力编题。明确考什么、怎样考,探究考查的意图及高考命题规律。

②“磨”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把握学科标准,明确近年高考要求的变化点、特别是新增点,认真考察高考的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要求,认真研究《考试说明》提供的样卷和题例。

③把好练习、试题质量关。注重错题回放、双基题和重点题,不搞题海战术。做到出卷前,要明确检测的目的,讨论明确影响学生学科成绩提升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理清自身学科教学中存在问题,有效解决的办法是什么?出卷时,对外地试卷或网上下载的资料不原本翻印,要根据目前教与学的实际精心选辑,准确控制难易度,面向全体学生,有计划安排,做到人人参与,注意教师新老搭配,禁止单人作战。考后,科任教师及时批改,做好质量分析,查阅出分数背后的教学问题,增强讲评的针对性、有效性,保证每章节或单元过关。

二、“磨课”:是教师课堂施教能力提高的主要手段

1.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在上课内容的编排上,做到因材施教。也即能依据课标、考纲和学生实际施教,做到在“知识点”中找学生“疑点”,依据学生“疑点”进行教学。在上课方式上,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依据学生的思维状况进行教学设计,把学生的“疑点”转化为课堂练习。在上课有效性上,努力保证疑点击破,章节过关,同时关注各种类型的学生,实现不同类型学生的差异发展。

2.要求教师有研究课堂的能力

从“一堂好课的标准”出发,不断反思自身课堂教学,每节课上完后能找出自己课堂的“精彩”与“遗憾”,并及时修正自身的教学。能客观、科学地评价他人课堂教学状况,有能力汲取、借鉴一定区域内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

三、“磨人”是实现高考目标的关键手段

1.“磨人”的形式:落实两种“补差”

相对拔尖学生,以某次阶段性考试进入班均前几名的学生,进行缺腿学科补差。较严重偏科学生:根据成绩比对,锁定对象进行缺腿学科补差。

2.总体要求做到“五必”

有课必问、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辅、有辅必查。做到“全批面辅”,练习试卷每次全批全改;每周至少面对面辅导1次,并帮助分析学生薄弱学科知识与思维缺陷的成因,并关心学生身心健康。

四、“三磨”教研的关键问题和切入点

1.通过“三磨”教研试图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两层皮的问题,即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互脱离的问题,被动与主动的问题,客体与主体的问题,使教师成为教育的主体,能够在自身的教育培训中具有“三强”能力。

2.通过“三磨”教研立足校本实际,以学校课程建设、课堂实践和课题研究为切入点,组织教师参与其中,紧扣学校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三磨”教学,深入各式案例实证研究,探索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提质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磨”教研的重点,教师教育素质与学校内涵发展提升相结合,以此把教师教育的根基落实在基础教育之中,集“磨课、磨题、磨人”此“三磨”为一体,建章立制,规范运用,形成科学高效的“三磨”管理制度,建立合理公平的优质课堂评价机制和优秀教师考核及奖励方案。设计、构建教师教育培养与实践新方案,探索、归整教师专业发展新途径,努力形成、建设学校高效教育科研新格局,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内涵,有效落实素质教育,既具有操作性,又具有普适性。

“三磨”教研的创新点,在研究视角上,摒弃教师教育研究纯理论学习,重点探索教师“三强”能力的形成规律,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化与学校内涵发展。

“三磨”教学把教师教育的主动权还给学校、还给教师,把教师教育的实践性放在首位,把新课程实施中关键性问题,即把“三磨”活动提到教师教育层面,给予教师教育有效开展很大的发展空间。“三磨”教学研究密切联系教研组、备课组与教师,提出要立足于教育实践,从教师实际出发,起点低,坡度缓,寻求课程、课堂、学生和课题研究中的各个突破点开展教师教育,使教师教育为学校教育服务,为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服务。这样有利于教师教育联系教育发展实际,理解和实践新课程,有利于把理论学习和教学实效相结合,有利于培养有思想、有能力和有效率的专家型教师。通过开展“三磨”教学,坚持从解决目前教学主要问题出发,引导不同教师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形成各有千秋的教学特色和异彩纷呈的教学风格;深入挖掘优质课堂的教学基本规律,探求出符合各自学科的“一堂好课的标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探索,形成新的认识再实践的过程,真正使“三磨”教研活动成为教师成长的平台,为学校打造“三强”教师队伍服务,有效提升学校的教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磨”教学在于教学与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路径,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历程的各种问题,关注教师对待课程、课堂、课题、学生的不同反应与对策等。通过“三磨”教学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聚焦课堂、关注学生,组织开展“三磨”教学与研究活动。通过“磨题”,促进教师把握学科知识的能力;通过“磨课”,提高教师课堂施教的能力;通过“磨人”,为学校实现教育质量目标服务。开展“三磨”教学正是在努力“实现课堂研究从注重结果转向注重教学过程的科学性与学生差异发展上来”,探寻出可操作的有效教学途径,进一步促进广大教师专业的发展,培养一批把握学科能力强、课堂施教能力强、教育科研能力强的“三强”教师队伍,浓厚“求真”的校园教研氛围,更好更快地实现学校办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发展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互联网+”背景下普惠教研的实践与探索
教育实习与教师专业发展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