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4-03-24赵先军
赵先军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健康人的必备素质。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科教育质量,而且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地发展。新课改的目标就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加强教学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步调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知观。要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走出重知识教育,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的误区,以便使学生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而其的基本途径就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笔者就在化学教学上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几点做法,以作引玉之砖。
一、通过化学史教育,熏陶激励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挖掘化学教材中介绍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做出巨大贡献,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就会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和炼钢,介绍拉瓦锡、道尔顿、阿佛加德罗、门捷列夫的化学史实外,还要适时补充侯德榜、唐敖庆等中国化学家的辉煌业绩和奋斗精神。在教学时不仅讲其本身,而且要讲其发明、发现、创造的主体过程,“主体”就是创造知识的科学家、发明家等:“过程”就是知识的创造的具体经过。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学到科学知识,更对知识的创造者有了全面的了解,对其思想品德、人格、学识有了更深刻的把握,从中受到感染和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和顽强的钻研精神,激发学生崇高的理想动机。
二、以化学实验的潜移默化训练学生
培养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的加强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教学中利用实验研究化学问题,不仅能增强观察和分析能力,帮助学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化学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的教学目的,而且还可在其中贯穿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严格执行实验室守则,培养学生规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对公物的责任意识和人身安全意识;鼓励学生手脑并用、大胆创新,将实验误差减小到最大的限度,同时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统筹观念及动手能力;在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上要求学生作到周到严密、一丝不苟,强调观测和纪录应以事实为基础,绝不能乱凑数据、弄虚作假,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虚假的实验不会得出正确、科学的结果;虚伪的人不会得到真正的朋友和事业的成功。
学生本身对化学实验具有十分浓厚的兴趣。但是当他们在实验中遇到困难,如实验的失败与意外,或者对实验危险的惧怕,或是担心有毒药品要影响健康时,就不愿做实验,甚至不敢进实验室。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能光使学生停留在对实验的直接兴趣上,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对掌握化学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善于把有趣的实验现象和乏味的实验原理结合起来,以促成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彼此交替、相互转化,使学生真正喜爱化学学科。
三、开展意志教育
实践表明,复杂的化学学习过程的成功与学生的意志品质有着不可低估的密切关系。而成就意识更是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各种时机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使学生不断获得经过努力取得成功的心理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开展意志教育,应着眼于榜样的树立及创设锻炼意志品质的化学教学实践活动。
1. 树立榜样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介绍化学家们百折不挠攀登科学高峰的感人业绩,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例如在讲纯碱时,向学生介绍我国的化学家、制碱工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侯德榜为打破外国技术垄断,投入全部身心完成了氨碱法,并将其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公布与众的高尚人格。在讲解硝基化合物时,向学生介绍诺贝尔为研制硝化甘油,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去操作一个又一个实验的感人事迹。同时,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还要积极挖掘学生中刻苦学习而进步显著的先进事例,让学生受到教育,激励他们奋发图强、不怕困难的精神和形成坚持性、自制性、果断性等良好的意志品质。
2. 创设情境
使学生完成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在克服困难中积累经验,锻炼意志,是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又一重要途径。教师应抓住化学教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利用化学实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如,除按大纲和教材做好规定的实验外,可采用设计无机、有机系列实验,增加实验考核的权重,开放实验室,布置家庭实验,设计含有新信息的综合实验等方式,使学生在实验氛围中去探求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在获得发现的喜悦的同时,深刻领悟到化学学习既是一个复杂的认识和实践过程,又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劳动,只有具备坚韧的毅力、顽强的精神,善于控制自己的消极的情绪和行为,及时地调控自己的内外活动状态,才能实现学习目的。
四、多进行师生互动交流
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方式很多,如一句口头的表扬,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对学生来说都可能成为其学习的动力。学生有时候就是靠着与任课老师的那份感情来学习的,即“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与学生要多沟通,热爱他们,让他们有一份亲切感,喜欢上自己的课。平时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和学生多沟通。以便更好的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课后心理辅导是针对个别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障碍一时无法在课堂中消除时,教师应及时地在课后予以化解。我经常在作业本上给学生写上鼓励的话语,及时与学生交流。如对于有创意的解答,教师应予以肯定和鼓舞。我在其作业本上注上一个“好”“妙”字,大大激发了该学生在以后的解答中有更多的创新。对于有错误的,也从不打“”。因为学生一般不愿看到“”,只是给他找出出错的关键,并打上“?”或旁边注上评语,对有自卑倾向的学生经常写上:“有进步,加油!”,对一些成绩差的学生更应该尊重他们,利用激励性评语鼓励他们。对班里的每一位同学都给以充分地肯定,经常用一些鼓励的话跟学生交流,客观的认识每一位学生,并向他们提出近期发展的新目标。把成功、榜样、激励等延伸到课下,激发学生的自强心、自信心,从而形成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重要课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化学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使学生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作为教师要牢牢把握住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合格人才而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