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的新生儿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2014-03-23郭凯娜

当代医学 2014年35期
关键词:先天性新生儿营养

郭凯娜

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的新生儿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郭凯娜

目的 探讨分析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的新生儿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30例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的新生儿围手术期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的新生儿经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24例患儿痊愈,4例患儿死亡。结论 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的新生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意义重大,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发生率。

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新生儿;围手术期护理

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属于一种先天性的肠道畸形,作为一种新生儿急腹症,是引发新生儿肠梗阻的一个常见原因[1]。据国外相关统计显示该病的发生率为1.3~2.9/万,国内相关统计显示该病的发生率为1/5000,与国外报道的发病率接近。早期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新生儿的死亡率较高,该病临床以手术治疗为唯一有效治疗方法,但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及术后营养的增强,死亡率下降明显,临床治愈率在90%左右[2]。本研究旨在探讨分析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的新生儿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以期为提高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手术治愈率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河南省郑州市儿童医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30例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的新生儿围手术期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7例,女13例。出生时间1~3 d。体质量2.3~3.5 kg,平均体质量(3.0±0.7)kg。正常儿20例,早产儿10例。21例患儿为先天性肠闭锁,9例患儿为先天性肠狭窄。所有患儿术前均在新生儿ICU病房接受护理。

1.2 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基础护理,患儿在出生后因无法正常进奶、持续性呕吐、腹胀等原因,会出现造成程度不同脱水症状及营养不良,所以患儿在进入ICU后护理人员应给予清洁皮肤、保暖护理,进行血气分析,及时对电解质紊乱进行纠正,电解质平衡后2~3 d后进行手术。营养护理,根据患儿的情况给予补充全血、血浆,同时给予补充氨基酸、蛋白质、脂肪乳等,以改善营养。术前准备,术前4 h禁食,给予10%葡萄糖静滴,防止出现脱水、低血糖,给予胃肠减压,在钡餐透视后以温盐水洗胃,将胃内容物、钡剂清除,减轻胃黏膜的水肿,取斜坡卧位,预防呕吐误吸发生[3]。

1.2.2 术后护理 转运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应使用暖箱以最快的速度将患儿转运至ICU,转运前准备好抢救箱、气囊、氧气袋等抢救工具,在转运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脸色、呼吸情况。患儿回到ICU后,立即给予呼吸机通气和心电监护。并给予全麻后的常规护理。体温护理,对于需要置于辐射台上的患儿,应增加20%~30%的补液量,对于置于30℃~32℃保温箱的患儿,应将湿度控制在65%~75%。因新生儿的体温调控能力较差,加之术后的抵抗力较差,所以极易出现高热,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儿的体温变化进行监测,并及时地给予处理。呼吸护理,由于新生儿发育尚不完全,在术后缺氧情况下极易出现呼吸衰竭、排痰困难、窒息。因此护理人员应保证患儿的呼吸道畅通,给予面罩吸氧或头罩吸氧,每隔2 h进行一次翻身、拍背,每6 h进行一次雾化吸入[4]。加强心电监护、通气与换气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护。及时检查患儿腹带包扎的松紧度,防止影响呼吸功能。对患儿的进行血气分析,及时对电解质紊乱进行纠正。肠道护理,术后给予胃肠减压,将胃管妥善固定,防止打折、脱落。给予抽吸结合,对于持续性负压吸引,结合注射器抽吸,根据患儿的腹胀情况、肠蠕动恢复情况来判断胃管通畅与否。详细记录胃管24 h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引流量,为补液提供参考。营养支持,由于患儿的身体机能发育尚不完全,手术创伤较大,所以需要给予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以提高抵抗力,促进切口愈合。在进食期间进行胃肠外营养给予,并注意静脉保护,预防液体外渗出现皮肤坏死。每天补液量为120~160 mL/kg,脂肪乳为1~3 g/kg,葡萄糖为10~12 g/kg,并及时补充微量元素、维生素。在拔出胃管后,给予试喂糖水,对腹胀、呕吐情况进行观察,逐渐过渡为母乳喂养。疼痛护理,由于新生儿的皮层兴奋性低,刺激耐受差,极易出现哭闹、惊厥,因此护理人员应尽量保持病房安静,对于长时间哭闹的患儿,可给予镇静剂镇静。切口护理,术后保持患儿切口干燥,注意观察患儿的切口有无渗血,如出现切口渗血,则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协助医生对切口进行重新处理,同时需要预防内出血情况发生。抗感染护理,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切口出现红肿切口,则可能发生切口感染,应采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体位护理,术后患儿清醒前应取头低足高侧卧位,防止发生呕吐误吸。清醒后取斜坡卧位,将上身抬高约30°[5]。

2 结果

30例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的新生儿经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24例患儿痊愈,4例患儿死亡。

3 讨论

发生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发生的原因可能与胎儿肠道受伤及肠系膜血管意外、肠系膜上动脉的发育异常、胚胎期肠道出现空化障碍、家族遗传因素有关[6-7]。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临床以肠梗阻为主要症状表现,出现腹胀、呕吐、便秘体征。临床诊断以腹部X线拍片检查和钡餐透视检查为主要诊断确诊方法。临床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以手术治疗为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术后仍存在较高的死亡率[8]。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的新生儿围手术期的护理异常重要,术前对患儿进行水、电解质紊乱纠正,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机体抵抗能力,给予胃肠减压,预防发生呕吐误吸。术后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给予转运护理、体温护理、呼吸护理、肠道护理、营养支持、疼痛护理、抗感染护理、体位护理等围手术期的护理[3],能够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对30例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的新生儿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24例患儿痊愈,4例患儿死亡。提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的新生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意义重大,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发生率。

[1] 杨巧玲,梁丽君,曹丽英,等.新生儿肠闭锁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7):616-617.

[2] 汤春林.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36例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8029.

[3] 杨占华,王平,周飞燕.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31例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6):8970-8971.

[4] 杨冬梅,赵霄霞,刘海英.人性化护理在内科中的实施及其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4):11-12.

[5] 黄津芳.人性化护理理念的建构与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5):558-559.

[6] 黄晓燕.内科病区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8,27(15):3744-3745.

[7] 张生,金先庆,李晓庆,等.先天性肠闭锁、肠狭窄120例临床分析[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1,10:273-276.

[8] 汤春林.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36例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8029.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5.074

河南 450053 河南省郑州市儿童医院手术室(郭凯娜)

猜你喜欢

先天性新生儿营养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