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钢琴作品中的个性化风格解析
2014-03-22刘明名
刘明名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沈阳 110015)
莫扎特钢琴作品中的个性化风格解析
刘明名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沈阳 110015)
古典音乐时期,音乐的作用较巴洛克时期相比已经发生了明显改变。巴洛克时期最为常见的教会音乐和宫廷音乐的半壁江山已被大量出现的音乐厅音乐所占据。在这个过程中,钢琴音乐这种器乐题材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自己内部风格上发生了些许变化。莫扎特作为古典时期钢琴音乐杰出的代表性人物,其自身在钢琴音乐的创作风格中创新性地融入了多种其他器乐体裁或形式中的音乐风格,为后人开拓了一条新的路径,而这也成为莫扎特个人钢琴音乐创作的浓重烙印。
莫扎特;钢琴音乐;舞曲风格
一、莫扎特之前,音乐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其风格、体裁之间的联系
在音乐会音乐这种表现形式的发展过程中,英国人真可谓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历史上第一个在此过程中获利的音乐会便是一位小提琴家兼作曲家约翰班尼斯特于1672年在伦敦白神父区所举行的。不可否认,18世纪中期,在城市的迅速发展和相对富有人群不断增长的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金钱的方式参与到社会文化生活的大家庭中去,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与时尚。这时,音乐厅举行的晚间音乐会已经与流行小说、通俗戏剧等文化艺术形式一起,成为了18世纪丰富与繁荣人们业余文化的一个新景观。
从作曲家的角度来来看,他们为这些社会的中产阶级创作了大量的器乐独奏、重奏等作品供其消遣娱乐,这些器乐作品的演出场所常常是在家庭、酒馆或集市中。这不仅促使了音乐家们的社会地位开始逐渐提高,也加速了保护人或赞助人这种音乐产业当中最主要关系的没落。所以,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那时的历史就是和我们现在所身处时代的一个缩影。
在巴洛克时期,一首音乐作品的风格几乎是完全没有变化的,这些作品一般是以一个舞蹈主题作为动机,从头至尾贯穿于整个作品之中。而到了古典时期音乐却与之不同,尽管一首作品也可能由一种舞蹈节奏或是某些性格主题开始,但是随着动机的发展与乐思的变化很快就会引出新的主题,并且不断地进行着变化。这种变化到了古典时期,音乐风格的变换非常迅速,体裁也特别宽泛,从严肃的教堂风格到轻盈的舞曲等都是作曲家们手中的创作素材。有趣的是,作曲家们在音乐体裁或风格转变的时候一般都不会将其标记在乐谱之上,而是由当时的演奏者们心领神会地演奏,他们之间在这件事上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接下来列举的便是古典时期最为常见的几种音乐体裁。
二、莫扎特钢琴音乐中所包含的各类音乐风格
小步舞曲:小步舞曲(Menuet)是一种起源于西欧民间的三拍子舞曲,速度中庸,最开始流行于法国的宫廷之中,因其舞蹈的步伐较小而得名。由于其风格雍容典雅,所以经常用于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场景。到了19世纪前叶,这种体裁慢慢被交响曲、奏鸣套曲作为第三乐章使用,而后又被谐谑曲所代替。但仍然有众多的小步舞曲“隐姓埋名”于古典时期的音乐之中,如莫扎特《F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
波兰舞曲:在肖邦之前,波兰舞曲和瑞典的波尔斯卡舞曲(polska)在风格和创作技法上很相似,都有
很多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可见两种舞曲是同出一源的。其实从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再到浪漫主义时期,巴赫、泰勒曼、莫扎特、肖邦等许多作曲家都曾创作过波兰舞曲,这个时期的波兰舞曲的演奏速度相对较慢,节奏也较平稳。如莫扎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二乐章主题,即是很明显的这种波兰舞曲风格。
吉格:吉格最早是一种活泼欢快的民间舞蹈——而这种舞曲音乐的基本元素,发源地是16世纪的英国,和今天的爱尔兰舞曲、苏格兰乡村舞曲有很大关联。吉格舞曲最初是2/4拍,但为了使其适应各种各样的拍子进而将其分组,其中包括单拍吉格(singlejigs)、滑动吉格(slipjigs)、轻吉格(lightjigs)和三拍吉格(treblejigs)。例如,在莫扎特的《降E大调第六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降B大调第八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等,都有吉格舞曲风格的出现。
加沃特:据说是源于居住在多凡的加沃特民族。16世纪起由民间舞蹈演变为巴洛克风格的宫廷舞,是16、17世纪宫廷大臣跳的一种古老的法国宫廷舞,一般排在小步舞曲之后。在进入宫廷以前,它在民间的表现形式是一种较为轻快的轮舞,队形为闭合或打开的圆圈,每个圆圈都由一对技巧高超的舞者领舞。如莫扎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中变奏曲的主题。
布雷:起源于法国乡间的一种音乐形式,旋律以轻松欢快的形式为主,常常在人们劳动之余为更好的放松心情所使用,人们甚至将一种甜品的名字也命名为布雷,可见它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如莫扎特的《g小调第十钢琴奏鸣曲》中的第一乐章都采用了布雷风格韵味。
对舞:正如名字一样,是人们在舞蹈的过程中所发掘的一类音乐体裁,来自于民间的乡村,曲调轻快有活力,如同人们一起舞蹈时的景象一样,如莫扎特的《g小调第七钢琴奏鸣曲》的终曲乐章等。
西西里舞曲(田园曲):意大利西西里岛的一种古老舞曲,起源于17、18世纪,常常出现在以巴赫和科雷利为代表的器乐和声乐作品中,到了古典主义时期,西西里舞曲已经非常盛行。莫扎特在其歌剧《魔笛》中所创作的女高音咏叹调都曾运用西西里舞曲风格;还有在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第四幕苏珊娜的咏叹调“Dehvieni,nontardar”、歌剧《伊多梅纽》中的合唱“Placidoèilmar”、《A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变奏曲中的主题部分都采用了西西里舞曲的创作手法。
除此之外,还有诸种取材于民间素材且富有异域风情的舞曲。
塔兰泰拉:源于意大利南部的民间舞蹈,以对舞为基础、集体舞为主要表现形式为主的一种舞蹈表现形式,舞蹈特点是腿部动作丰富多变,并且节奏强烈、急促。音乐一般为6/8或3/8拍。舞者在表演过程中手持铃鼓,边舞边击,场面十分热烈。值得一提的是,塔兰泰拉舞蹈的来源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十四世纪中叶,位于意大利南部的塔兰托城一带出现一种奇怪的传染病,疾病是被一种名为塔兰泰拉的毒蜘蛛咬伤所致,受伤者只有疯狂地跳舞直至大汗淋漓,才能将体内毒素排除,塔兰泰拉舞蹈的名称由此产生。如莫扎特《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华尔斯坦”》第三乐章的插部,变运用了塔兰泰拉的音乐风格。
上面列出的都是较为常见的舞曲体裁。其实,到了古典主义音乐时期,许多业余演奏者和听众不再满足于一部作品由始至终都由一种舞曲所组成,对于音乐作品中风格多样性的需求也使得这一创作方式不再流行,并且到了古典主义时期,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其他的音乐体裁或风格,并非都由由舞曲构成,包括以下所列出的几种音乐风格:
骑士音乐:在18世纪的典礼、打猎和战斗等活动中,在奏鸣曲、进行曲或协奏曲的首乐章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进行曲和号角音乐这类音乐形式,常常会听到与这些与贵族骑士活动相关的音响效果,快速双拍子的进行曲中经常附带着干脆的附点音符是这一体裁的主要特点之一,所以也非常容易辨认:
而在其他音乐中狩猎曲算得上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它往往是以6/8拍子的形式出现,迅速、热烈。如莫扎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中的的第一乐章和海顿《e小调钢琴奏鸣曲》中的第一乐章。
个性化风格:除了之前所提到的两种音乐体裁之外,我们还可以从莫扎特的作品中欣赏到许多从古典音乐表现出来的其他个性化风格。
歌唱风格:这类音乐风格有着相对缓慢的旋律,是一种犹如歌唱般的音乐风格,通常以快速的音符来伴奏。
土耳其音乐:是一种具有浓厚的异国情调并且速度较快的进行曲节奏,三角铁、铙钹、定音鼓和短笛的使用是其音乐风格的主要特征。它主要模仿的是土耳其军乐队跟随使者一同前往欧洲国家时的场景。其中最为典型的作品便是莫扎特《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的中部和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土耳其风格”。
风笛和摩塞塔风格:是一种一直持续着低音,模仿嗡嗡声音,同时,以旋律配上一些较为简单的舞曲和歌曲为表现形式的音乐风格。
善感风格:这种音乐风格在巴洛克音乐晚期的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德国它被称作善感风格。引领这一趋向的作曲家是老巴赫最小的儿子卡尔·巴赫,到了后来,许多杰出的作曲家也常常借用者一风格进行创作。
狂飙突进风格:狂飙突进是来自于文学创作中的词汇,原出于克林格(FriedrichMaximilianKlinger,1752—1831)的戏剧《狂飙突进》。这类音乐风格特别擅长描绘比较激动的情绪,比如莫扎特《G大调第十钢琴奏鸣曲》中第一乐章的展开部,里面采取了许多不协和音或半音进行的方式,以此来与优雅、平静的旋律作对比。
幻想风格:幻想风格与之前的善感风格和狂飙突进风格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主要特征就是在旋律有规律的连续进行时将旋律突然打断,如上面提到过的莫扎特的《d小调幻想曲》,善感风格和幻想曲的特征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传统复调风格:顾名思义,这一风格与传统一词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与教堂音乐之间,它具有严谨而明显的复调风格,与前文所提及的其他各种风格相比可谓大相径庭,并且它很善于模仿和自由对位。前面的几种风格都属于华丽风格,而传统复调风格更注重音乐创作本身的规范。
协奏风格:这类音乐风格往往是指在一部独奏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全奏与独奏相互交替的风格。也许是因为莫扎特特别钟情于协奏曲这一音乐创作体裁,在其所创作的的钢琴奏鸣曲中,协奏风格非常常见,莫扎特在1777年在曼海姆旅行演出时为曼海姆作曲家坎纳比希的女儿所创作的《C大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例1)就大量的运用了协奏风格的创作手法。
三、莫扎特将各类音乐风格融入其钢琴奏鸣曲中的创作动机
在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中,我们可以看到非常丰富的各类音乐风格融入在里面,这充分证明了莫扎特天才般的创作才能和作品内容的多样性,我们从中看到这里不仅有协奏风格一方面,之前所提到的很多舞曲或体裁在莫扎特的奏鸣曲中都可以很容易找到。莫扎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呈示部就是一个例子,在这首作品中,就好比万花筒般炫丽多彩,仅在呈示部所转换的风格就有20次之多,当然,莫扎特并不是多种风格交替运用的鼻祖。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了多种音乐风格都体现在了莫扎特所创作的音乐中,这虽然是由海顿、贝多芬共同创造的,但在莫扎特的音乐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就比如前面的《C大调钢琴奏鸣曲》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协奏风格之中还加入了两种风格以及其他的一些音乐风格。
到了18世纪后期的欧洲,钢琴这门乐器逐渐的进入到了中产阶级人们的家庭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他们的家庭中钢琴就是剧院、教堂的替代品,它就好比是一个小型乐队。但无论怎样,钢琴肯定与人声或乐队的音响无法相提并论,所以它就需要利用其他的舞台艺术形式来弥补先天在声音上的不足。这就是那个时代很多作曲家都喜欢将不同风格的音乐体裁同时融入一部作品之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只要细细地品读西方音乐史,我们会发现古典时期会形成这种创作风气还存在着另外一种答案。音乐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与诗歌和戏剧等文学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音乐在最初的阶段就是为诗歌或戏剧服务的,比如中世纪时期的素歌和17世纪中后期的意大利歌剧。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音乐就是以这些形式为自己的“平台”,在“合作”的过程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结构,而后音乐继续发展,最终将诗歌和戏剧这些“平台”遗忘,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与灵魂,显然这是人类意识的一种集体忘却。其实,还有一种说法可以解释古典时期单一乐章中风格的多样性:即在音乐这个大家庭里诞生的新成员之后(如交响乐、室内乐和奏鸣曲),在之后不断发展发过程里,它们曾经利用过的创作方式和方法也就逐渐开始被忘却,就好像歌词被“忘记”了,只记得曲调;舞蹈动作“忘记”了,还记得配乐一样。
不过,正如前文所述,中产阶级对音乐文化的迫切需求与渴望是古典时期音乐作品在单一乐章中融汇多种音乐风格这一创作风气出现的重要原因,而中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在资本主义中不断攀升、以致最后终于从贵族和教会手中夺取到了也可享受文化艺术的这个“特权”,这是人类社会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在欣赏不同时代的社会、不同类别或不同风格的文化艺术作品的同时,其实也在不断的思考着不同时代社会风貌的特点。在这一点上,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在不断的印证着。
[1]贾克·阿达利.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M].宋素凤,翁桂堂,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70-75.
[2]钱仁康.莫扎特书信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28-32.
[3]钱亦平,王丹丹.西方音乐体裁及形式的演进[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42-45.
[4]苏皮契奇.社会中的音乐:音乐社会学导论[M].周耀群,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16-24.
[5]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3-10.
【责任编辑 李 菁】
J614
A
1674-5450(2014)05-0183-03
2014-05-08
刘明名,女,辽宁沈阳人,沈阳音乐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