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近三十年国内研究综述
2014-03-22王禹浪
王禹浪,许 盈
(大连大学 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622)
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乃至东北亚近现代历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事件,不仅对中日两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使东北亚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次战争以清朝的惨败而告终,不仅是持续30余年的洋务运动最后失败的标志,也是中国近现代民族觉醒的重要转换期。对本文把这三十年来国内研究成果分为三个阶段加以梳理,即1983-1993年为第一阶段,1994-2003年为第二阶段,2004-2013年为第三阶段。
一、1983-1993年间国内中日甲午战争研究综述
这一时间段内受到改革开放的影响,学术工作者们打破禁锢的思想,对于中日甲午战争的研究也开始走上正轨,之前较少涉及的领域在这期间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一)研究综述
首先,对于叶志超,丁汝昌,刘坤一,李鸿章等这些甲午人物的研究成果显著增多。在曾明的《评叶志超甲午平壤溃败》中对于叶志超“冒围北归”的时间问题,左宝贵是否曾派亲兵监视叶志超的问题,平壤溃败原因,叶志超是否奋力抗敌等四个问题做出详细论述。首先在谈到叶志超“北归”的问题时他明确指出《东方兵事纪略》中记载的时间是正确的,其次对于左宝贵派亲兵监视叶志超的论点,他予以明确的否认,再次平壤溃败的原因不能完全相信“枪炮子弹粮草均无”此种观点,最后他明确的指出叶志超的软弱性格是平壤溃败的一大原因。梁世灿在《论甲午战争时期的丁汝昌》中对丁氏的评价是“综观丁汝昌在甲午战争时期的主要表现,他算不上万个爱国将领,罪过大于他的一点功劳。”关捷在《刘坤一与甲午中日战争》中对于刘坤一在甲午战争中的活动做了评价,他说“对刘坤一在甲午战争中活动的考察,可以发现,他作为清朝封疆大吏的两江总督——钦差大臣,在甲午战争过程中,不仅关心战事,竭力主战,还能审查战局,布置兵力,组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辽南战役,反对签订不平等条约,反对割台,支持台湾军民的抗日斗争,这在清军高级指挥官中是很少见的。有的人说他与所有湘军官僚一样腐败无能,未免有些冤枉。”于明侠在《李鸿章应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主要责任》中从当时的国际环境入手,在谈到李鸿章时,说他在外交上妥协,军事上避让,他应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主要责任。
其次,对于甲午战争所产生的影响,许多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在戴逸的《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和意义》一文中他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受到了重大挫折,但能吸取教训,发奋努力。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戚其章在《甲午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一文中说到“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觉醒和增强了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一旦与‘振兴中华’为战斗目标的革命民主主义相结合,便成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巨大力量,大大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丁名楠在《略论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中谈到甲午战争的影响时着重论述了远东国际局势的改变。
再次,之前较少涉及的问题在这个时间段内许多学者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戚其章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分三个时间对台湾当地群众的反对割台,以及抵抗外来侵略者的英勇行为做了详细的论述,使得我们对研究甲午战争之台湾问题时又有了新的认识。对于朝鲜问题,南昌龙在《甲午战争前的朝鲜问题和中日关系》中做了详细的阐述,并把日本加强对朝鲜的侵略和当时的清政府希望通过“李鸿章——袁世凯——朝鲜政府”这种手段,加强对朝鲜的控制做出对比,凸显出朝鲜问题对于研究甲午战争的重要性。对于日本的间谍问题在这一时期也被提出,戚其章在《甲午战争前日谍在华活动述论》中说到“谍报工作对于日本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正如时人指出:‘(日本)十年来孜孜侦探,其遣间谍至我国者,或察政务之设施,或考江山之形势,无不了如指掌。’‘况敌散布奸谍于中国不知凡几,偶或漏泄,则尽知我军情,先发以制我,则倭人着着争先,而我则处处落后。’怪不得日本情报人士洋洋得意地夸称:正是借助于谍报工作,日本才能‘在二十七八年之役(甲午战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二)主要研究成果
1.相关论文有:
戚其章,《从甲午战争看洋务运动的性质及失败原因》,社会科学辑刊,1983(5);季平子,《甲午战争后期的议和活动》,社会科学战线,1983(4);戚其章,《建国以来中日甲午战争评述》,近代史研究,1984(4);戚其章,《甲午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东岳论丛,1984(1);戚其章,《甲午战争后保卫台湾之战》,东岳论丛,1984(4);南昌龙,《甲午战前的朝鲜问题与中日关系》,外国问题研究,1984(4);庄维民,《论甲午战争中的清军策略》,东岳论丛,1984(4);李侃,《甲午冲击在思想文化领域引起的变化》,近代史研究,1984(5);关捷,《刘坤一与甲午中日战争》,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4(4);王魁喜,《中日甲午战争与俄国的远东政策》,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5(2);丁名楠,《略论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2);姜铎,《中日甲午战争与洋务运动》,学术月刊,1985(6);于明侠,《李鸿章应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主要责任》,苏州大学学报,1985(3);梁世灿,《论甲午战争时期的丁汝昌》,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85(4);沈雨悟,《甲午战争与中国农业》,中国农学,1985(2);南昌龙,《略论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对朝鲜实行的保护国政策》,外国问题研究,1985(4);郭惠清,《试论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云南大学学报,1985(4);南昌龙,《日本在发动甲午战争中的阴谋活动》,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5(3);南昌龙,《甲午战争期间朝鲜人民的抗日斗争》,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6(2);梁宗其,梁楷麟,《两次中日战争的分析比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6(4);李刚,《论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转变》,西北大学学报,1986(4);杨立强,《中日甲午战争与清末军制改革》,军事历史研究,1987(1);叶昌纲,《中日甲午战争与英国》,晋阳学刊,1987(3);戚其章,《甲午战争前日谍在华活动论述》,晋阳学刊,1987(4);戚其章,《论甲午战争初期的帝后党争》,山东社会科学,1987(2);王燕梅,《试论清政府甲午战争期间与战后的借款》,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2);刘恩格,《试论甲午战争期间沙俄对日本的基本态度》,近代史研究,1988(3);邓元时,《甲午战争与中日两国的命运》,贵州文史丛刊,1988(2);梁义群,《甲午战争与清朝财政》,学术月刊,1988(5);王建华,《论清军的装备、训练、战术与甲午陆战的失败》,历史教学,1988(9);戚其章,《甲午战争的结局及其影响》,东岳论丛,1989(4);孙石月,石守鹏,《甲午战争对日本在华投资的影响》,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89(10);周育民,《甲午战后清朝财政研究(1894-1899)》,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4);南昌龙,《甲午战争与朝鲜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9(4);何平立,《略论李鸿章与甲午海战》,上海大学学报,1989(2);何平立,《论甲午战争中李鸿章“保船制敌”策略》,军事历史研究,1989(3);曾明,《论叶志超甲午平壤溃败》,近代史研究,1989(1);夏冬,《论中外战争的李鸿章》,近代史研究,1989(4);刘克祥,《甲午战争后自由的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4);戚其章,《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海军战略问题》,东岳论丛,1990(5);郑春奎,《试论甲午战后帝党集团的觉醒》,丽水师专学报,1990(1);梁景和,《俄国与甲午中日战争》,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0(5);梁义群,《甲午赔款与晚清财政大变局》,浙江学刊,1990(4);孙占元,《十年来中日甲午战争的回顾与展望》,社会科学研究,1993(3);戚其章,《中日甲午战争研究四十年》,历史教学,1991(2);戴逸,《甲午战争的影响和意义》,齐鲁学刊,1991(1);刘志坚,《后勤体制与甲午战争》,福建论坛,1991(3);张红,蔡泽军,《日本甲午战争时期的外交策略》,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1(3);苏晓东,马俊坚,《论海军,海战在甲午战争的地位和影响》,福建论坛,1991(5);戚其章,《论甲午战争期间的中外关系》,烟台大学学报,1992(2);杨志云,《影响李鸿章甲午主和的若干因素》,石油大学学报,1992(2);沈毅,《甲午战争后清朝海军论述》,辽宁大学学报,1992(4);潘茂忠,王智远,《日谍与甲午金州之战》,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2(1);张礼恒,《评甲午战前清政府的对朝政策》,安徽史学,1993(2);谢俊美,《再论甲午战争赔款问题》,第二届近百年中日关系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1993(1);姜铎,《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史林,1993(2)等。
2.主要著作有:
戚其章,《中日甲午战争》,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孙克复,关捷,《甲午中日陆战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庄鸿铸,《甲午战争和民族资本主义》,新疆大学出版社,1984年;赵元真,《中日甲午战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戚其章,《甲午战争九十年纪念文集》,齐鲁书社,1986年;戚其章,《甲午战争与近代社会》,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戚其章,《中日战争4:甲午中日战争档案》,中华书局,1993年等。(三)小结
1983-1993年间关于中日甲午战争的研究最突出的标志就是对个别甲午人物的成果颇多,对甲午战争所产生的影响研究更加深入,对台湾问题,朝鲜问题等之前较少关注的领域的研究也逐步增多。
二、1994-2003年间国内中日甲午战争研究综述
1994年作为甲午战争爆发一百周年的重要年份,意义重大,许多学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甲午战争又展开了一轮更加深入的研究。
(一)研究综述
首先,在这一时间段内对甲午战争所产生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
1.经济方面
在甲午战争之前,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和外债压力并不突出,但是《马关条约》的签订需要清政府赔偿日本两亿两白银,这一下子加重了清朝的经济负担。清政府财政不足以支付这笔巨额的赔款,一方面只能对国内百姓加紧剥削,使得百姓的生活更加艰苦,另一方面清政府需要向欧美列强大量借债,而这些欧美列强以此来控制清政府的各项经济命脉,从中勒索大量权益。如董平在《浅谈甲午战争对中日两国的影响》中说“甲午战争前,清政府的财政虽已日益窘迫,但经各方搜罗后还能勉强保持收支平衡,《马关条约》使清政府的财政状况顿时陷入无法收拾的绝境,大大加深清政府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依赖,成为列强借以在华争夺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发端;同时清政府加紧对国内人民的搜刮,激化了国内的社会矛盾。”李以学、王善友在《甲午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这篇文章中说“它们首先乘清政府无力偿付巨额赔款的机会,强迫它举借外债,趁机输出过剩资本。清政府先后向俄、法、英、德四国三次大借款,总计三亿两,连本带利六亿多两,其数额之巨大十分惊人。这三次外债的偿还期或三十六年,或四十五年,都附加了苛刻的条件,列强借此庞大债务攫取了大量权利,使中国处于列强的枷铐压榨下长期不能自拔,在财政上沦为帝国主义的附庸。”
《马关条约》中还规定要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地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设备,这正是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经济目的。欧美列强趁机以此为借口,更多地在通商口岸开矿设厂。如柳长毅在《论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纪念甲午战争一百周年》中说到“甲午战争之前,外国资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虽已出现,但一般投资较少,规模不大,并且没有法律依据。《马关条约》是第一个允许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设工厂、利用中国廉价原料、榨取中国人民剩余价值的不平等条约。自此,列强在中国开办工厂合法化规模化。1895年至1900年间,外国资本投资总额达到五亿二千万元,比1894年以前五十年的总和还多三十倍。1895年至1900年,外资新办工厂达933家,为甲午之前几十年总和的九倍。”
2.政治方面
甲午战争之后各个欧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如丛笑难在《甲午战争百年祭》中写到“甲午战争的结局,暴露了清朝政府的腐败和国防力量的虚弱,从此也改变了远东国际关系原有格局。自此以后,帝国主义列强都以中国为宰割对象,争先恐后地在中国掠夺利权,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短短几年里,就使中国陷入了被瓜分的格局。”胡绳武在《甲午战争的历史地位》中说“甲午战争不仅直接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耻辱,而且它迅速导致了西方列强在中国强占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妄图瓜分中国的狂潮。1897年11月14日,德国军舰强占胶州湾,以山东为势力范围;接着,俄国强租旅顺、大连,以长城以北为势力范围;法国强租广州湾,以两广和云南为势力范围;英国则强租九龙半岛与威海卫,以长江流域为势力范围。列强通过划分势力范围,企图瓜分中国已是活生生的事实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
3.思想方面
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对当时的中国人的一种极大的刺激,极大的震撼。在此之前中国只是在战争中输给欧美列强,但是现在居然输给了“蕞儿小邦”日本,这样的现实强烈地冲击了几千年来形成的民族优越感,更多的中国人开始从“天朝大国”的虚幻美梦中走出来,民族意识逐渐觉醒,爱国意识不断高涨,出现了“维新思想”,“革命思想”以及后来的“实业思想”等等,这些先进的思想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不断促进着中华民族的觉醒。如谢本书在《近代爱国主义思潮的升华——甲午战争前后爱国主义思潮演变的轨迹》中阐述说“甲午战争的直接后果是刺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迅速高涨。甲午战争中国失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瓜分危机迫在眼前。维新运动领导人康有为趁着入京会试的机会,联合各省应试的举人,于1895年5月2日联名上书请愿,对战争的失败痛心疾首,认为割地赔款大失民心,坚决反对马关条约,请求拒和、迁都、练兵、变法,提出了一套变法维新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它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激起了更大的爱国救亡热潮。1898年6月,光绪皇帝接受改良派的主张,宣布变法,在103天内,颁布了一系列维新诏令,从而掀起了变法高潮。变法虽然最后失败了,却对促进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戚其章在《甲午战争新讲》中说“甲午战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逐渐看出清朝政治制度的弊端,对洋务派尊奉的‘中学为体’也提出非议。他们认为,日本之所以在短短二十多年里迅速崛起,超过并打败中国,原因就在明治维新。因此,中国应当‘以强敌之师资’,‘改变祖宗之法’,即变封建地主阶级之法,图资产阶级之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改革,以期中国臻于富强之境,挽救瓜分之危机。”张欣在《试论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中提到“《马关条约》的签订不仅刺激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维新运动,同时也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海外初步形成。1894年春,孙中山在天津投书李鸿章失败后,开始放弃幻想,走上以武装革命变革中国政治的道路。他于1894年11月上旬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号召爱国志士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挽救危局’。紧接着,孙中山在1895年10月领导了‘乙未广州之役’,以武装斗争的形式迈开了民主革命的第一步。兴中会誓词和广州起义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派自形成之初就把爱国同革命结合起来,把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斗争结合起来,开创中国民族革命运动的新局面。”李文良、曹晓峰在《略论中国近代实业救国思想》中也说“鸦片战争,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民族危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纷纷探索救亡富国道路,一时中国大地涌现出众多社会思潮,‘实业救国’即是其中之一,它在救亡富国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其次,对黄海海战的研究更加的深入。黄海海战作为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第一次海上战争,最后的结果是在四个多小时的时间内,除了定远舰,镇远舰,靖远舰这几艘主力舰没有被打沉之外,其余船舰全部覆没,日本则在此次战役之后去得了黄海的制海权,为甲午战争取得胜利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很多专家学者一直把黄海之战作为甲午战争的热点问题来研究。唐德刚的《晚晴七十年》中指出当时北洋舰队的最大问题在于两点,一是没有新的船舰补充到海军之中,二是船舰之上没有快速火炮,并对“刘步蟾是因为胆怯和自私而改变队形导致失利”的说法进行了反驳,他指出了四点,一是泰勒尔并没有参加过北洋舰队当时的军事会议,他给上级写的信件和自己的回忆录并不属实,二是泰勒尔并没有真正看到舰队是如何变换阵型的,三是泰勒尔对于刘步蟾的恃才傲物怀恨于心,故而在信中和回忆录中有对刘步蟾的失真言辞,四是纵阵横阵各有优劣,不能听信片面之言。郑金淦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对于黄海海战的失利做了四点概括,一是刘步蟾由于胆怯,开炮过早,二是横向编队,队形失误,三是指挥权掌握在对于海军战术并不熟悉的德国陆军长官汉纳根手中,四是高级将领之间意见不一。
再次,许多学者把甲午战争对于清朝宗藩关系的影响作为重点领域进行了研究。比如宝成关,田毅鹏在《从“甲午”到“庚子”——论晚清华夷观念的崩溃》中说到“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传统的华夷体制失去了最后一个藩属国,朝鲜则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华夷秩序观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实体基础,走向最后的崩溃。”高强在《甲午战前清韩宗藩关系的强化及其后果》中以清朝政府在甲午战争之前对朝鲜的高压控制政策为切入点说到“从19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清政府力图强化对朝鲜的控制,但清政府为了强化对朝鲜的宗主权而采取的措施在很多方面是舍本求末的,它力图遏制日本在朝鲜势力膨胀的努力并没有收到多大的成效。因此,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之前对朝鲜所执行的政策基本上是失败的,并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林国亮在《试论近代中朝宗藩关系的瓦解》中说到“近代以来,随着近代条约体制对传统宗藩体制的冲击,东亚原来各种平衡的力量架构被打破,中国在西方列强势力的侵略之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了其在东亚的绝对优势地位,宗藩体制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中朝宗藩关系的瓦解也标志着传统的宗藩体制的瓦解。”
(二)主要研究成果
1.相关论文有:
施亚英,《中国的觉醒与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研究综述》,世界历史,1994(5);王春良,《甲午战争前后的远东国际关系》,烟台大学学报,1994(4);张志宇,《甲午战争的背景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日本问题研究,1994(3);戚其章,《甲午战争研究一百年的回顾》,历史教学,1994(7);苏生文,《甲午战争前后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的比较》,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4(1);李少军,《论甲午战争前夕中日统治者对形势的认识和判断》,武汉大学学报,1994(5);戴逸,《中日甲午战争的前因和后果》,历史教学,1994(7);戚其章,《甲午战争与中国近代化社会思潮的发展》,东岳论丛,1994(4);李文海,《纵横天下事,风雨百年心——甲午战争的历史启示》,求实,1994(15);张红军,《甲午战争与清军勇营制度》,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4(4);史滇生,《甲午战争与中国海军近代化》,军事历史研究,1994(1);李文海,康沛竹,《甲午战争与日本间谍》,清史研究,1994(4);石志新,《甲午战争对中国政治以及远东局势的重大影响》,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4);黄顺力,《甲午战争与近代社会思潮的转型》,厦门大学学报,1994(3);林庆元,《甲午战争研究(台北)》,1994(4);董建中,梁烈军,《甲午战争研究(北京)》,1994(4);胡绳武,《甲午战争的历史地位》,清史研究,1994(4);苏贵庆,《甲午战争百年反思》,盐城师专学报,1994(2);王楚良,施渡桥,《甲午战争中清军败北原因探析》,军事历史,1994(5);董平,《浅谈甲午战争对中日两国的影响》,近代史研究,1994(1);徐绍清,《论甲午战争前后中日危机意识的变化》,清史研究,1994(1);谢本书,《近代爱国主义思潮的升华——甲午战争前后爱国主义思潮演变的轨迹》,云南学术探索,1994(4);吴剑杰,《甲午战争与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武汉大学学报,1994(5);柳长毅,《论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的影响——纪念甲午战争100周年》,江汉论坛,1994(7);戚其章,《再论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清史研究,1994(4);王晓秋,《甲午战争百年祭》,神州学人,1994(10);杜耀云,《论甲午战争的时代特点》,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4(6);陈锦谷,《甲午战争与近代知识分子的觉醒》,福建论坛,1994(4);戴逸,《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4(10);李家振,《甲午战争百年志》,日本学刊,1994(5);杨祖秀,侯雪峰,《“征韩论”与中日甲午战争》,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4(1);戚其章,《乙未割台的历史背景》,历史研究,1994(6);安静波,《试论甲午中日战争与中国觉醒》,北方论丛,1994(4);尹福庭,《甲午战争的启示与教训》,清史研究,1994(4);赫坚,朱兴义,《论袁世凯与甲午中日战争》,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5(1);刘学照,侯颖芳,《日本的“脱亚入欧”与中日甲午战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5(6);许华,姜鸣,《中日海战的历史地位与军事意义》,福建论坛,1995(1);董蔡时,王建华,《关于甲午陆战中清军的武器装备》,江海学刊,1995(3);臧世俊,《甲午战争的国际背景》,学术研究,1995(6);张浩,《甲午战争中的日本间谍》,军事历史,1995(3);刘世龙,《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与清末政治》,史林,1995(2);戚其章,《从甲午战争的开始时间看日本侵朝侵华的战争责任问题》,抗日战争研究,1995(10);米余庆,《再论沙俄与甲午战争的关系》,南开学报,1995(2);张欣在,《试论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2);戚其章,《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人认识世界》,东岳论丛,1995(5);史习培,《甲午战后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福建学刊,1995(3);刘子明,《甲午战争与中国军事近代化》,江西社会科学,1995(4);李文良、曹晓峰,《略论中国近代实业救国思想》,华北电力大学学报,1996(3);田久川,《甲午战争赔款与日本经济近代化》,日本学刊,1997(3);金在善,《甲午战争以前中朝宗藩关系和中朝日对朝鲜藩属问题的争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7(1);戚其章,《甲午赔款问题实考》,历史研究,1998(3);车维汉,《甲午战争对日本经济的影响》,社会科学辑刊,1998(6);张红军,《甲午战争中日双方海军战略比较考察》,齐鲁学刊,1998(5);徐万民,王生怀,《甲午驻朝清军与朝鲜政府关系实考》,韩国学论文集,1998(1);熊宗仁,《甲午战争与戊戌维新运动》,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1999;商名臣,《甲午战争是日本推行“大陆政策”的重要步骤》,山东大学学报,1999(2);孙祥吉,《甲午战争北洋水师上层人物的心态——营务处总办罗丰禄家书解读》,近代史研究,2000(6);郭剑波,《试论甲午战争前日本对华的间谍活动》,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2);贾熟村,《李鸿章与甲午战争》,河北学刊,2000(5);刘申宁,《论方伯谦问题》,近代史研究,2000(3);郑师渠,《万国公报与甲午战争》,近代史研究,2001(4);叶文郁,《甲午战争时期英日地位的变换》,扬州大学学报,2001(5);尹小红,《李鸿章与朝鲜问题》,宿州师专学报,2001(4);李以学、王善友,《甲午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2001(6);高强,《甲午战前清韩宗藩关系的强化及其后果》,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1(2);关捷,关伟,《甲午清军五复海域失败原因新探》,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1(1);李娟芳,钟林,《甲午“高升号事件”经过情形考辨》,学术论坛,2001(2);黄尊严,陈德金,《明治天皇与甲午战争》,文史哲,2002(6);宝成关,田毅鹏,《从“甲午”到“庚子”——论晚清华夷观念的崩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1);林敏,《试论甲午战争前夕英俄的远东外交》,四川大学学报,2002(3);林国亮,《试论近代中朝宗藩关系的瓦解》,延边大学学报,2003(2);胡予琪,尹今欣,《甲午战前日本对华谍报活动述略》,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3(4);高强,《试论甲午战争前夜中、日、朝三国关系》,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3(1)等。
2.相关著作有: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远流出版社,1994年;郑金淦,《中日甲午战争》,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丛笑难,《甲午战争百年祭》,华夏出版社,1994年;戴逸,杨东梁,华立,《甲午战争与东亚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刘功成,《李鸿章与甲午战争》,大连出版社,1994年;林声,《甲午战争图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袁定基,《虎头蛇尾——中日甲午战争实录》,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许华,《甲午海祭》,华夏出版社,1996年;郝瑞庭,《甲午战争全景实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关捷,《史鉴:甲午战争研究备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三联出版社,1997年;季平子,《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戚俊杰,刘玉明,《北洋海军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戚其章,《甲午战争新讲》,中华书局,2001年;戚其章,《国际法视角下的甲午战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三)小结
这个时期学术界的视野更加的开阔,对中日甲午战争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的更加的透彻,对海战中的个别问题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结论,使我们对于海战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这一时期对于甲午战争对传统的宗藩关系所产生的影响的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从而使我们对于甲午战争的研究更加的全面。
三、2004-2013年间国内甲午战争研究综述
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新的史料被发现,学术界对于甲午战争的研究迎来一个新的高潮。
(一)研究评述
首先,在这期间对于北洋海军和黄海海战的问题研究成果颇多。在谈到北洋海军的问题时主要集中在揭露清朝海军实力的“伪”强大,姜鸣在《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中说“自从朝廷做出了优先发展北洋海军的战略决策后,中国的海军事业便出现了跛足而行的不平衡现象,因为这一战略的基础是建立在牺牲其他地区海防建设,来保证京师安宁的构想之上的。但是,即便对于北洋海军这朵娇纵独放的花朵而言,它的成长也是屡经风雨,渐成畸形,终究没有结出人们长久期待的果实。”在宗泽亚的《清日战争》中他说“清国近代军事变革的潮流中,缺少战略和战术意义上的远见,使清国在和日本的军备竞赛中逐渐落后。清国在引进西式武器过程中,没有章法、各自为政,进口装备种类繁多、五花八门,营中新旧兵器混杂情况严重。通过日本在平壤、九连城、缸瓦寨、辽阳、海城、牛庄、营口、田庄台等处的战斗中缴获的清军武器弹药统计可见,清军装备混乱状况十分严重。”在谈到黄海海战时,姜鸣在《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中对黄海海战北洋舰队的失利做了五点概括,一是丁汝昌完全不懂如何指挥海战和在海战开始后中断了对舰队的控制,使得舰队失去统一协调的能力,完全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最后陷人一片混乱。二是编队变阵的错误,以散漫的单横编队迎战日本单纵队进攻,三是“济远”、“广甲”等舰的临阵脱逃,四是军舰航速落后和弹药供应不足,五是训练水平和装备保养水平低下。
其次,以甲午战争前后的报纸为主要对象的社会舆论研究逐渐深入,陈鹏在《甲午战争期间的<申报>舆论》中以1894和1895两年间《申报》社论切入,探究此次战争,而尤着力其于其对国人心态和社会思潮的影响,并时时对照近代中国由传统而现代嬗变的宏观背景。姚颖冲在《甲午战争期间的<新闻报>舆论》中以当时上海的《新闻报》为研究对象,梳理和探究《新闻报》在甲午战争前后的报道与评论,进一步揭示了当时的报刊舆论、民众心理乃至社会思潮。徐建平在《甲午战争时期的天津<直报>及其对战后的舆论导向》以当时天津地区的《直报》发表的一系列关于甲午战争的报到,以及为挽救民族危机刊登的一系列倡导变法维新的文章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当时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和提出改造国民性,以及甲午战后倡导维新变法的思想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也有学者以当时日本国内发行的报纸为对象进行研究的。比如王美平在《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对华观的变迁——以报刊舆论为中心》中,以甲午战争之前日本国内《东京署新闻》《日本日日新闻》《时事新报》《自由新闻》等主要报纸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当时日本为发动甲午战争所做的舆论准备。
(二)主要研究成果
1.相关论文有:
史滇生,《甲午海军和甲午战争前的中国军事变革》,军事历史研究,2004(3);成明伟,《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4(6);陈鹏,《甲午战争期间的<申报>舆论》,华东师范大学报,2004(4);徐建平,《甲午战争期间的天津<直报>及其对战后的舆论导向》,历史档案,2004(3);柯平,《甲午战争与日本割台计划的实施》,东岳论丛,2004(3);王永江,唐韵娣,《论甲午战争与中日两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2004;白皋,《论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教训》,宁夏日报,2004-9-9;苏小东,陈美慧,《甲午战争110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学术界,2005(1);刘玉明,《勿忘甲午鉴古至今——甲午战争110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东岳论丛,2005(1);臧运祐,《甲午战争与近代日本的亚太政策》,社会科学研究,2006(3);姚颖冲,《甲午战争期间的<新闻报>舆论》,华东师范大学报,2006(4);苑爽,《试析甲午战争与东亚宗藩体系的解体》,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6);邓立勋,《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3);程利,《从战略思想看甲午战争清朝海军的失败》,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6);王铁军,《日本的中日甲午战争研究》,日本研究,2009(10);戴东阳,《中国驻日使团与金玉均——兼论金玉均被刺与甲午战争爆发的关系》,近代史研究,2009(4);关捷,闵园,《奕䜣在甲午战争期间的外交活动》,大连近代史研究,2009;蒋立文,《甲午战争赔款数额问题再谈》,历史研究,2010(3);张玉芬,《中日甲午战争对日本的影响》,天中学刊,2010(3);戚俊杰,《甲午战争的发生绝非偶然》,大连近代史研究,2010;杨柳,《甲午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兰台世界,2010(1);崔志海,《美国政府与中日甲午战争》,历史研究,2011(2);刘艳,安成日,《试论中日甲午战争与东亚宗藩朝贡体系的解体》,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2012;吴松芝,《从<马关条约>看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求索,2012(2);陈伟,盖玉彪,《甲午战争与中国近代军事法转型》,军事历史研究,2012(3);王美平,《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对华观的转变——以报刊舆论为中心》,历史研究,2012(1);王木,《高升号事件:中日甲午战争的导火索》,湖北档案,2013(11);王双印,《李鸿章的“和戎”外交与甲午战争的失败》,江西社会科学,2013(10);盖玉彪,陈伟,《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原因的新思考——基于战前中日战争准备的对比分析》,军事历史研究,2013(1)等。
2.相关著作有:
弘治,张鑫典,孙大超,《盛世之毁——甲午战争110年祭》,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姜鸣,《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三联出版社,2004年;关捷,孙复克,《中日甲午战争全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张声振,郭洪茂,《中日关系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石源华,《近代中国周边外交史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郑师渠,《中国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刘玉明,《辩证看甲午》,海军出版社,2005年;鸿鸣,于文汇,《甲午战争》,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林伟功,《日藏甲午战争密录》,中华出版社,2007年;商鸿志,《李鸿章与甲午战前中日的近代化建设》,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陈悦,《北洋海军船舰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宜文,文若鹏,《军费花园:甲午战争实录》,军事谊文出版社,2010年;陈悦,《沉没的甲午》,凤凰出版社,2010年;戚其章,《晚清海军兴衰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陈悦,《近代国造船舰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宗泽亚,《清日战争》,后浪出版社,2012年;陈悦,《野望:围堵中国的甲午一战》,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等。
(三)小结
2004-2013年间新的史料不断被发现,学者们的视野进一步开阔,对于间谍,报刊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对于北洋海军和黄海海战的问题研究更加的细致,大量视角新颖的著作不断地出版,如宗泽亚的《清日战争》,陈悦的《沉没的甲午》,姜鸣的《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等等,让我们对于甲午战争的认识更加得深入。
结语
综上所述,首先,这三十年来对甲午战争的爆发原因,战争进程和产生的影响等传统问题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对于学术界更好地研究甲午战争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参考资料。其次,新的史料被发现,使得研究者们的视野更加的开阔,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大,比如对甲午战争中日本间谍,报刊新闻方面的作用、甲午战争在东亚社会乃至世界史的影响等领域的研究也不断地增多。再次,当代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正在迎来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梦想,对于甲午战争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是:“勿忘国耻,鉴古知今”,对于甲午战争中清帝国失败的原因及其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经历的一系列的灾难的细节研究将会越加深入和具体。
然而,在学术界对于甲午战争的研究依然存在着许多质疑和争论,首先对于甲午战争的起因和性质等问题一直都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和难点。其次,对于日本“陆奥宗光”的外交政策,以及影响清日关系的破裂等方面国内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再其次,我国学者对于日本人在“旅顺制造的大屠杀”的真相与细节的研究还存在着许多遗漏。诸如上述在研究甲午战争的背景、过程、作用、危害、教训、影响中的细节等等;都是我们今后继续关注的重要方面。
[1]曾明.评叶志超甲午平壤溃败[J].近代史研究,1989,(1).
[2]梁世灿.论甲午战争时期的丁汝昌[J].松辽学刊,1985,(4).
[3]关捷.刘坤一与甲午中日战争[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4,(4).
[4]于明侠.李鸿章应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主要责任[J].苏州大学学报,1985,(3).
[5]戴逸.甲午战争的影响和意义[J].齐鲁学刊,1991,(1).
[6]戚其章.甲午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J].东岳论丛,1984,(1).
[7]丁名楠.略论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2).
[8]戚其章.中日甲午战争[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
[9]南昌龙.甲午战前的朝鲜问题与中日关系[J].外国问题研究,1984,(4).
[10]戚其章.甲午战争前日谍在华活动论述[J].晋阳学刊,1987,(4).
[11]董平.浅谈甲午战争对中日两国的影响[J].近代史研究,1994,(1).
[12]李以学,王善友.甲午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J].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2001,(6).
[13]柳长毅.论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纪念甲午战争一百周年[J].汉江论坛,1997,(7).
[14]丛笑难.甲午战争百年祭[M].华夏出版社,1994.
[15]胡绳武.甲午战争的历史地位[J].清史研究,1994,(4).
[16]谢本书.近代爱国主义思潮的升华——甲午战争前后爱国主义思潮演变的轨迹[J].云南学术探索,1994,(4).
[17]戚其章.甲午战争新讲[M].中华书局,2001.
[18]张欣在.试论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2).
[19]李文良,曹晓峰.略论中国近代实业救国思想[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1996,(3).
[20]唐德刚.晚清七十年[M].远流出版社,1994.
[21]宝成关,田毅鹏.从“甲午”到“庚子”——论晚清华夷观念的崩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1).
[22]高强.甲午战前清韩宗藩关系的强化及其后果[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1,(2).
[23]林国亮.试论近代中朝宗藩关系的瓦解[J].延边大学学报,2003,(2).
[24]姜鸣.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M].三联出版社,2004.
[25]宗泽亚.清日战争[M].后浪出版社,2012.
[26]陈鹏.甲午战争期间的<申报>舆论[J].华东师范大学报,2004,(4).
[27]姚颖冲.甲午战争期间的<新闻报>舆论[J].华东师范大学报,2006,(4).
[28]徐建平.甲午战争期间的天津<直报>及其对战后的舆论导向[J].历史档案,2004,(3).
[29]王美平.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对华观的变迁——以报刊舆论为中心[J].历史研究,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