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高校影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14-03-21刘卉青

艺术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启发媒介素养全媒体时代

刘卉青

【内容摘要】文章主要针对当下影视专业纪录片编导及分析等相关课程的教学案例,探讨纪录片教学从内容到形式上的新方法。在当下这样一个全媒体时代,高等学校影视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要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以及必备的影视媒介素养。在深入细致地分析和解读影视作品的基础上,获得对历史、现实、社会及人类的正确认知,达到审美情感的共鸣,并由此提升专业创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 人文精神 媒介素养 启发 互动式教学

一、全媒体时代的媒介特征

“全媒体”是新闻传播视野及媒介传播领域中的常用术语,主要是指借助互联网、手机电视、户外电视、3G等新兴媒介传播技术,融合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形态,所形成的全方位、融合式的媒介传播态势。当今时代无疑正处于这样一种全媒体日益盛行的情境之中。本雅明曾提及的“影像时代”“视听时代”“读图时代”已经日益成为人们所熟知的生活方式,当代大学生正是在这种影像资料纷繁复杂、各种文字和图像信息扑面而来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马尔库塞指出:“在大众传媒所造成的单向度社会中,古典的优秀艺术正在当代社会逐步失效,现代艺术所蕴涵的反抗精神正在被高度同一化,这其实是一种对自由与个性的扼杀。”①电影电视等影像资源唾手可得,大学生们已不再以一种充满仪式感和憧憬的心态去看电影或电视,这由此也导致了他们从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到观影心理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之下,高校的影视艺术教育及影视专业的课程设置,已不仅仅是技术、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健康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作为电影的最初形态,纪录片以其与生俱来的真实本性,一直承担着真实地展示现实生活、为人类发展史留下有迹可寻的资料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卢米埃尔兄弟最初在拍《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等纪录短片时的杂耍心理,还是罗伯特·弗拉哈迪在拍摄《北方的纳努克》时的忠实纪录心态,都体现了他们采取纪录片这一形态的共同目的:就是让电影在直观形态上更加接近生活,更具有真实性。随着纪录片拍摄技术及内容的日益丰富和完善,特别是电视这一传播媒介的出现,电视纪录片也成为纪录片领域的一种重要形态。只是当我们置身于“全媒体”的时代氛围之中时,无论是罗伯特·弗拉哈迪所建立的人类学纪录片风格,还是格里尔逊所树立的“我视电影为讲台”等纪录观念,都受到了“眼球效应”的极大冲击。当电影大片盛行,在带给人们银幕无穷无尽的视觉奇观的同时,也使摄影机不会说谎的“真实的神话”破灭,改变了电影的语言属性,并改变了观众的期待视野和观影心理。电影纪录片的非娱乐化特色使其沦为“故事片的穷兄弟”,同样,电视纪录片则更多向栏目化、专题化靠拢。为了增加对受众的吸引力,纪录片开始在不断的发展中演变成了对新、奇、特的追求,有时会一味地将视点放在对眼球的刺激上,这也容易造成受众的审美疲劳,混淆了纪录片的本来面目,使真实沦为附庸。

因此,在影视专业的纪录片教学中,对其进行从内容到形式上的改进就显得尤为重要。纪录片分析课主要包括纪录片欣赏和纪录片评析两部分。目标是引领学生了解纪录片,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理解纪录片的历史、基本特征,掌握纪录片的基本结构、基本分类和一般制作方法,并能综合运用理论分析纪录片,能够完成纪录片节目的前期策划与构思,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可以说,以往的影视教学往往更加强调学生的制作能力即技术方面的能力。但在当下电子技术发达,DV普及,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手持DV进行拍摄的时代,纪录片也从神圣的殿堂走进了民间大众,纪录片课程的教学目的理应更加强调学生对于纪录片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建立纪录片的真实与原生态意识。通过观看和分析各种不同类型的纪录片,让每个学生都能理解纪录片拥有其他形态的影视作品所无法取代的独特魅力,认识到纪录片是富有启发性和文化内涵的艺术,拥有认知世界和自我的强大功能。

二、人文精神下的影视媒介素养

在全媒体时代各种媒介的全面冲击之下,高校影视专业的教学,特别是影视作品赏析类型的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影视媒介素养,提高学生分析影视语言、解读影视语言等专业基础能力。同时,在正确解读影视语言的前提下,应透过表象尋找本质,注重挖掘其深层次的文化意义,体察多元的社会文化,开阔视野,提升对于文化的体察力和对于社会事件的洞察力,最终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和提升。

影视作品通过连续运动的图像、声音作用于受众的视觉和听觉两个通道。其直观可感的形象令许多人认为对于影视作品的掌握是无师自通的,人人都能看懂影视作品。但是如果要真正上升到艺术层面去解读影视作品,自然需要对影视语言及其结构进行专业、精密的读解,特别是那些隐晦地表达深刻主题的影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于影视作品的欣赏和接受还停留在浅层次的情节理解上,仅有少部分学生会从人物设置、结构及流派风格上进行分析。显而易见,如果对影视语言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就无法领会电影所传达的丰富内涵,更不用说去解读那些结构较复杂的影片了。例如,在维尔托夫的《带摄影机的人》这部纪录片中,就采用了“自我反射式”拍摄手法,二次曝光、多画格及动力蒙太奇的影像剪辑方式。如果仅以文学或戏剧的方式来解读这部纪录片,观众无疑会觉得眼花缭乱,或者仅仅认为这是生活的碎片化表达,难以剖析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同样,当他们面对印象派、先锋派、城市交响乐、超现实主义、人类学等各种流派风格的电影时,或许连最基本的故事内容层面的读解也难以进行。因此,影视专业的教学设计,需要广泛涉猎影视美学、大师研究、电影批评、视听语言、中外电影史等相关知识,避免学生因方法论及影视媒介素养的欠缺而导致认知的盲点。

结合纪录片分析这一课程,则需要在解读经典纪录片视听语言的同时,贯穿对于纪录片美学特性、发展简史及思潮流派的讲解,令学生深化对影视技术与艺术发展历程的认知,特别是对纪录片的各个流派,如超现实主义、人类学、真理电影、直接电影等流派风格和美学理念的领悟。同时,激发学生释放自己的情感,在分析纪录片作品的艺术内涵之上,分享其中所隐含的人文精神的演说快感,构建正确而稳定的价值观念。如《北方的纳努克》《话说长江》《望长城》等人类学纪录片,对其深刻内涵的解读要建立在考古、探险、民俗和历史的知识背景和研究成果之上;而对伊文思的《风的故事》的解读,则更需要对先锋电影、超现实主义、玄学与梦境等影视知识的熟知,才能准确把握其对于纪录片美学的开创性意义。纪录片分析课程的内容也可以与时代密切结合,针对当下影视艺术的发展趋势进行系统的现象梳理,力求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将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结合,拓宽学生的影视思维与文化理解。

三、《纪录片分析》课程设置的视域调整

影视艺术专业教学并非单纯地放映和观看影片,更要注重影片的示范性和对学生解读影片和分析影片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丰富和更新教学手段,规范有效的教学模式,并探索具有创新性的教学规律。

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笔者认为应对纪录片传统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

1.用启发式及互动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强调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是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法的核心。启发式教学法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这种教学方式相对于注入式、填鸭式教学而言,更注重对学生的启发诱导,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纪录片分析课为例:第一,在观摩经典纪录片之前,先提出关于影片背景、导演风格、视听语言特色等不同层次的思考话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摩、分析影片,之后以课堂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既可以侧重某个方面来谈,也可以综合阐释,教师加以适时的指引、总结,营造良好的学术讨论氛围,并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进行;第二,列出影片目录,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片目进行观摩和分析,并以专题报告的形式进行汇报。这对于拓宽学生对于纪录片的认知视野,夯实学生的知识结构,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都很有帮助。

2.通过以点带面的导演风格分析来激发创新

导演及其风格分析是纪录片分析课程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将某位电影大师的全部作品进行一一解析则过于复杂,应通过选择具有典型风格特征的作品进行分析。以世界纪录电影之父伊文思的纪录片为例,其在60多年的导演生涯中有60多部纪录片作品,风格多样,影响深远。在讲课过程中,可以选取其不同时代的代表作进行重点分析:上世纪20年代伊文思先锋纪录片的代表作《桥》和《雨》;三四十年代伊文思奔走在世界各地,支持世界正义事业的代表作《四万万人民》《西班牙土地》;二战后,在他人生的中段,带有反思和回归性质的《当塞纳河遇上巴黎》;70年代受中国政府之邀而拍摄的《愚公移山》;80年代末将超现实主义和玄学、梦境融入纪录片的封镜之作《风的故事》。由此,学生在震惊于其复杂多变的影像、风格各异的剪辑方式的同时,对导演的超越时代的想象力、对于人性的探讨、对于生命意义的求索等方面也津津乐道,对大师的艺术风范和美学风格记忆犹新。教师通过补充影片拍摄时的时代背景、业界看法及在理论史上的意义等话题,自然建立起学生对导演作品脉络的梳理及对导演在电影史上重要地位的理解。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纪录片分析的常见方式是从理论到案例,或从案例到理论。笔者认为,在理论教授与案例分析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适时插入实践教学环节。根据理论学习的进展情况,适时开展實践创作,鼓励学生自己进行纪录短片的创作,并与理论相互印证,通过对理论和案例的研究,有意识地避免叙事上的偏差。例如,在课堂上对《球的故事》《上海第三药店》与《中国》三部纪录片长镜头运动方式及解说词的使用进行比较之后,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就某一题目拍摄一部纪录短片,其中要使用到长镜头的记录方式。笔者从学生的课后作业来看,教学效果非常明显。学生作业中大幅度减少了对解说词的滥用,并明显地意识到了运动的长镜头的使用方式,并能够逐渐建构起自身对于蒙太奇的剪辑和长镜头理论之间各自优势的系统认识。

4.多媒体技术的灵活使用

全媒体时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当今时代是一个“图像霸权”“影像消费”的时代,纸质印刷媒介作为一种传统媒介越来越受到影像媒介的制约和挤压。当代大学生更侧重于图片阅读和影像阅读,也更乐于接受如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纪录片教学,应将影视视频资料与PPT文字展示、板书相结合,丰富教学手段。同时,在影片解析过程中配合精彩片段、拉片和截图相结合的方式,将理论和感性认知相结合。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整理和提供网络视频的地址,甚至建立远程服务器,进行教学资料和视频内容的上传、下载,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传播优势,以做到对教学进行扩展和补充。

注释:

①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59.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艺术与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张斐然)

猜你喜欢

启发媒介素养全媒体时代
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与重建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单词教学中的作用
穷也兼济天下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应对舆论新环境改革研究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