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舌尖上的“美味数学”

2014-03-21赵玉梅

小学教学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竖式儿童情境

赵玉梅

就像人的生命的能量及活力来源于不断补充营养,儿童学习的动力往往来自于好奇和兴趣。在数学学习上,如果这两方面都做好了,那么儿童学习数学就会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路在何方?我联想到平时烧菜,这不就是既要让孩子喜欢吃,又要吃得有营养吗?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我想,教学与烹饪肯定有许多相通之处。于是在数学教学中,我大胆开展了“舌尖上的美味数学”的尝试,借鉴烹饪对于营养的意义,注重采用陌生化的手段,创新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儿童的生命活力,大大促进了儿童的成长和进步。

一、精挑细选择“食材”,巧思慢构活备课——优选儿童心声指数高的数学素材

俗话说,好材出好菜。要烧出一份好菜,首先要选择好食材。数学教学同样如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挑选和设计教学内容。由于教材的统一性,教师的实际教学往往千篇一律,数学课堂难以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儿童的好奇和兴趣往往来源于对认识对象的陌生性,他们对未见过、不熟悉的东西,常常会产生好奇,发生兴趣。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要仔细阅读不同的教材,认真比较例题,分析其具体内容、知识背景、呈现方式的异同和优劣,而且要认真了解和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心理、情感态度。通过两方面的综合分析,挑选最能反映数学知识本质、儿童心声指数高、最能焕发生命活力的东西作为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学习目标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在实际教学中,还应关注学生在认识分数的过程中能否形成部分与整体的从属关系。不少老师的教学设计都是基于创设分东西的情境,引导学生回忆起平均分的知识。比如,老师提出我有一个蛋糕,想要分给两个小朋友,应该怎么分呢?答案几乎千篇一律,是平均分。在这里我们收获了我们需要的答案,却丢失了孩子的心声。这是一个情境,却是一个我们制造出来的亚特兰蒂斯。所以我常想:如果答案总是千篇一律,那一定是我们问了不该问的问题。

有这样一个绘本故事,它来自于美国儿童作家斯图尔特·J.墨菲的《给我一半》,很好地展示了孩子面对这个问题的真实心声,书中以兄妹两人分披萨、果汁、饼干时的内心活动,乃至于由于贪心带来的儿童战争。本书在台湾地区被很多老师推荐为初步认识分数的教材。出于好奇,我也尝试将这本绘本作为教学素材引入了课堂,随着故事中男孩说“我给了你一半的披萨,你也必须给我一半的果汁”,女孩则回答“在我喝光之前我会留一点点给你的”,学生们嘴角露出窃窃的微笑。随后伴随着班上孩子的大笑:“书本中的弟弟与姐姐爆发了战争,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当出现“我们最好各自清理一半,有这么多事情要做,我们花一半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孩子们又有了思考的神情。

如果要说哪种情境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更有帮助,我真无法判断。不过我总想:异口同声不是活力,就如树林中小鸟的歌唱一般。要保持课堂活力,备课时我们需要不停地给孩子们寻找能够产生代入感的情境,这就是课堂的正能量。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的变化,这样的寻找永不停息。

二、“煎炒煮炖”显身手,讲练辩做活课堂——采用陌生化指数高的探究方法

同样的食材选择怎样的烹饪方式才能出更好的美味,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课堂教学法的选择中。比如,有这样一个让老师又恨又爱的问题:“孩子懂了怎么教?”可能会引起误会:懂了还要教什么?其实这个问题还能引申出“有多少孩子懂了,孩子懂到什么程度了”等一系列问题。如果硬要学生忍住那一口甜,那一定是一节讲着无趣听着也无聊的课,放开让学生百家齐鸣,对于不懂的孩子来说收获的只能是一锅大杂烩。

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就是一节典型的课。学生们对于放大和缩小有说不尽的话,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懂的。实际上仔细聆听,大多数学生懂的是变大与变小,不是数学意义上的放大和缩小。这样的时候,我们的课堂就面临两种教学组织上的选择,常见的就是教材中采用的方法。

出示主题图:

观察比较这两个长方形,在小组里讨论变化后的长方形的长与原来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学生交流后汇报,变化后的长方形的长与原来长方形的长的比是2:1,宽也是2:1。

这种方法就是让学生冷下来,去重新认识放大与缩小。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是一种直观感受,不会涉及数量关系,而直接寻找数量关系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放弃原有的生活经验,从新的角度去理解放大与缩小,回避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不得不重新开始。

而另一种处理方法,在课堂之初就放手让学生进行对一张同学的照片进行放大的操作。

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操作结果,特别是比较夸张的变形,让学生体会到放大或缩小的意义。

学生们的作品精彩纷呈,有的画成长8、宽4,长12、宽6,长16、宽8,更有的长宽同时放大1.5倍,长6、宽3的。

接着,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判断哪些作品是变形的,哪些是不变形的放大?它们的长和宽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得出结论: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几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的对应边长的比是几比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几比1的比放大。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直面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成了与刚才不同的选择,数量关系的给出就更顺理成章。获得知识有千万条路,如果都来自课堂那就一定有人走错了路。学生原有的知识毫无疑问属于课堂上的正能量,但偏偏很多时候会被视为课堂上的负能量,究其原因往往是对“我”有用的就是有益的,这样的思想主宰着课堂,但我们要牢记,课堂终究不是“我”的,而是“他们”的。

三、“油盐酱醋”出味道,喜怒哀乐有情感——激发波动指数高的数学体验

生命化的课堂就是一场盛宴,前者是属于情感的,后者是属于味觉的。当有人要你用表情来形容语文课和数学课,你能想到什么?微笑、悲伤、激昂、沉重,对,这些都属于语文课,留给数学课的印象,大概只有那紧锁的眉头。怎样让我们的数学课也拥有这些生动的表情呢?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这个问题,获得怎样的情感远不如以怎样的情感获得来得现实。

二年级《认识除法竖式》一课中,学生的认知冲突异常明显,如果教师能够加以引导,学生一定会呈现出丰富的情感表现。

第一种教学:老师出示情境,把8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到几个?让学生尝试写出除法竖式。大多数学生列出了第一种竖式,也有少数列出了第二种。

在汇报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出现的第二种“另类”的竖式感到不解,并明显表现出不接受的心态。“这是什么东西?”“怎么写的?”“太麻烦了。”这样的话语充斥着课堂。接下来,老师就利用正确的竖式,耐心地进行分析,学生一步步地认可了新的除法竖式。

其实,如果思考学生的语言,你会发现,在这里对于两个竖式,学生的好恶表现得极其彻底。第一种竖式是学生思考的结果,是他们的创造。创造与制造的不同之一往往就是对作品的情感。

第二种教学:情境创设如第一种设计,同样也产生了学生捍卫自己作品的意识。老师如何既包容孩子的情感,又让孩子找到正确的方法呢?老师接着创设情境,9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几个?用竖式表示出来。学生们开始用他们的成果进行再创造。

至于剩余的1,则出现了不同的表述方式,有写在2的后面,也有写在9或者4的后面。不同的结果再次让孩子们产生了争论,同时对自己的创造产生了一丝怀疑。这时,老师再一次请来刚才的“另类”竖式,解释其意义之后,尝试着利用它解决第二个问题。孩子们发现,列出的竖式是统一的。老师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觉得用哪种竖式来计算除法更合适呢?”学生们在依依不舍的情绪下,还是选择了正确的方法。

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经历了创造时的喜、争论时的怒、自我否定时的哀,这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体验。

新视角下的数学教学,是追求儿童生命活力的数学教学。无论是对于每天要在课堂中待几小时的学生,还是未来要在课堂中待几十年的老师而言,都是具有非凡意义的,因为我们都是要在课堂中精彩生活,而不是简单地活着!endprint

就像人的生命的能量及活力来源于不断补充营养,儿童学习的动力往往来自于好奇和兴趣。在数学学习上,如果这两方面都做好了,那么儿童学习数学就会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路在何方?我联想到平时烧菜,这不就是既要让孩子喜欢吃,又要吃得有营养吗?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我想,教学与烹饪肯定有许多相通之处。于是在数学教学中,我大胆开展了“舌尖上的美味数学”的尝试,借鉴烹饪对于营养的意义,注重采用陌生化的手段,创新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儿童的生命活力,大大促进了儿童的成长和进步。

一、精挑细选择“食材”,巧思慢构活备课——优选儿童心声指数高的数学素材

俗话说,好材出好菜。要烧出一份好菜,首先要选择好食材。数学教学同样如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挑选和设计教学内容。由于教材的统一性,教师的实际教学往往千篇一律,数学课堂难以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儿童的好奇和兴趣往往来源于对认识对象的陌生性,他们对未见过、不熟悉的东西,常常会产生好奇,发生兴趣。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要仔细阅读不同的教材,认真比较例题,分析其具体内容、知识背景、呈现方式的异同和优劣,而且要认真了解和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心理、情感态度。通过两方面的综合分析,挑选最能反映数学知识本质、儿童心声指数高、最能焕发生命活力的东西作为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学习目标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在实际教学中,还应关注学生在认识分数的过程中能否形成部分与整体的从属关系。不少老师的教学设计都是基于创设分东西的情境,引导学生回忆起平均分的知识。比如,老师提出我有一个蛋糕,想要分给两个小朋友,应该怎么分呢?答案几乎千篇一律,是平均分。在这里我们收获了我们需要的答案,却丢失了孩子的心声。这是一个情境,却是一个我们制造出来的亚特兰蒂斯。所以我常想:如果答案总是千篇一律,那一定是我们问了不该问的问题。

有这样一个绘本故事,它来自于美国儿童作家斯图尔特·J.墨菲的《给我一半》,很好地展示了孩子面对这个问题的真实心声,书中以兄妹两人分披萨、果汁、饼干时的内心活动,乃至于由于贪心带来的儿童战争。本书在台湾地区被很多老师推荐为初步认识分数的教材。出于好奇,我也尝试将这本绘本作为教学素材引入了课堂,随着故事中男孩说“我给了你一半的披萨,你也必须给我一半的果汁”,女孩则回答“在我喝光之前我会留一点点给你的”,学生们嘴角露出窃窃的微笑。随后伴随着班上孩子的大笑:“书本中的弟弟与姐姐爆发了战争,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当出现“我们最好各自清理一半,有这么多事情要做,我们花一半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孩子们又有了思考的神情。

如果要说哪种情境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更有帮助,我真无法判断。不过我总想:异口同声不是活力,就如树林中小鸟的歌唱一般。要保持课堂活力,备课时我们需要不停地给孩子们寻找能够产生代入感的情境,这就是课堂的正能量。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的变化,这样的寻找永不停息。

二、“煎炒煮炖”显身手,讲练辩做活课堂——采用陌生化指数高的探究方法

同样的食材选择怎样的烹饪方式才能出更好的美味,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课堂教学法的选择中。比如,有这样一个让老师又恨又爱的问题:“孩子懂了怎么教?”可能会引起误会:懂了还要教什么?其实这个问题还能引申出“有多少孩子懂了,孩子懂到什么程度了”等一系列问题。如果硬要学生忍住那一口甜,那一定是一节讲着无趣听着也无聊的课,放开让学生百家齐鸣,对于不懂的孩子来说收获的只能是一锅大杂烩。

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就是一节典型的课。学生们对于放大和缩小有说不尽的话,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懂的。实际上仔细聆听,大多数学生懂的是变大与变小,不是数学意义上的放大和缩小。这样的时候,我们的课堂就面临两种教学组织上的选择,常见的就是教材中采用的方法。

出示主题图:

观察比较这两个长方形,在小组里讨论变化后的长方形的长与原来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学生交流后汇报,变化后的长方形的长与原来长方形的长的比是2:1,宽也是2:1。

这种方法就是让学生冷下来,去重新认识放大与缩小。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是一种直观感受,不会涉及数量关系,而直接寻找数量关系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放弃原有的生活经验,从新的角度去理解放大与缩小,回避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不得不重新开始。

而另一种处理方法,在课堂之初就放手让学生进行对一张同学的照片进行放大的操作。

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操作结果,特别是比较夸张的变形,让学生体会到放大或缩小的意义。

学生们的作品精彩纷呈,有的画成长8、宽4,长12、宽6,长16、宽8,更有的长宽同时放大1.5倍,长6、宽3的。

接着,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判断哪些作品是变形的,哪些是不变形的放大?它们的长和宽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得出结论: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几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的对应边长的比是几比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几比1的比放大。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直面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成了与刚才不同的选择,数量关系的给出就更顺理成章。获得知识有千万条路,如果都来自课堂那就一定有人走错了路。学生原有的知识毫无疑问属于课堂上的正能量,但偏偏很多时候会被视为课堂上的负能量,究其原因往往是对“我”有用的就是有益的,这样的思想主宰着课堂,但我们要牢记,课堂终究不是“我”的,而是“他们”的。

三、“油盐酱醋”出味道,喜怒哀乐有情感——激发波动指数高的数学体验

生命化的课堂就是一场盛宴,前者是属于情感的,后者是属于味觉的。当有人要你用表情来形容语文课和数学课,你能想到什么?微笑、悲伤、激昂、沉重,对,这些都属于语文课,留给数学课的印象,大概只有那紧锁的眉头。怎样让我们的数学课也拥有这些生动的表情呢?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这个问题,获得怎样的情感远不如以怎样的情感获得来得现实。

二年级《认识除法竖式》一课中,学生的认知冲突异常明显,如果教师能够加以引导,学生一定会呈现出丰富的情感表现。

第一种教学:老师出示情境,把8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到几个?让学生尝试写出除法竖式。大多数学生列出了第一种竖式,也有少数列出了第二种。

在汇报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出现的第二种“另类”的竖式感到不解,并明显表现出不接受的心态。“这是什么东西?”“怎么写的?”“太麻烦了。”这样的话语充斥着课堂。接下来,老师就利用正确的竖式,耐心地进行分析,学生一步步地认可了新的除法竖式。

其实,如果思考学生的语言,你会发现,在这里对于两个竖式,学生的好恶表现得极其彻底。第一种竖式是学生思考的结果,是他们的创造。创造与制造的不同之一往往就是对作品的情感。

第二种教学:情境创设如第一种设计,同样也产生了学生捍卫自己作品的意识。老师如何既包容孩子的情感,又让孩子找到正确的方法呢?老师接着创设情境,9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几个?用竖式表示出来。学生们开始用他们的成果进行再创造。

至于剩余的1,则出现了不同的表述方式,有写在2的后面,也有写在9或者4的后面。不同的结果再次让孩子们产生了争论,同时对自己的创造产生了一丝怀疑。这时,老师再一次请来刚才的“另类”竖式,解释其意义之后,尝试着利用它解决第二个问题。孩子们发现,列出的竖式是统一的。老师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觉得用哪种竖式来计算除法更合适呢?”学生们在依依不舍的情绪下,还是选择了正确的方法。

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经历了创造时的喜、争论时的怒、自我否定时的哀,这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体验。

新视角下的数学教学,是追求儿童生命活力的数学教学。无论是对于每天要在课堂中待几小时的学生,还是未来要在课堂中待几十年的老师而言,都是具有非凡意义的,因为我们都是要在课堂中精彩生活,而不是简单地活着!endprint

就像人的生命的能量及活力来源于不断补充营养,儿童学习的动力往往来自于好奇和兴趣。在数学学习上,如果这两方面都做好了,那么儿童学习数学就会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路在何方?我联想到平时烧菜,这不就是既要让孩子喜欢吃,又要吃得有营养吗?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我想,教学与烹饪肯定有许多相通之处。于是在数学教学中,我大胆开展了“舌尖上的美味数学”的尝试,借鉴烹饪对于营养的意义,注重采用陌生化的手段,创新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儿童的生命活力,大大促进了儿童的成长和进步。

一、精挑细选择“食材”,巧思慢构活备课——优选儿童心声指数高的数学素材

俗话说,好材出好菜。要烧出一份好菜,首先要选择好食材。数学教学同样如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挑选和设计教学内容。由于教材的统一性,教师的实际教学往往千篇一律,数学课堂难以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儿童的好奇和兴趣往往来源于对认识对象的陌生性,他们对未见过、不熟悉的东西,常常会产生好奇,发生兴趣。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要仔细阅读不同的教材,认真比较例题,分析其具体内容、知识背景、呈现方式的异同和优劣,而且要认真了解和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心理、情感态度。通过两方面的综合分析,挑选最能反映数学知识本质、儿童心声指数高、最能焕发生命活力的东西作为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学习目标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在实际教学中,还应关注学生在认识分数的过程中能否形成部分与整体的从属关系。不少老师的教学设计都是基于创设分东西的情境,引导学生回忆起平均分的知识。比如,老师提出我有一个蛋糕,想要分给两个小朋友,应该怎么分呢?答案几乎千篇一律,是平均分。在这里我们收获了我们需要的答案,却丢失了孩子的心声。这是一个情境,却是一个我们制造出来的亚特兰蒂斯。所以我常想:如果答案总是千篇一律,那一定是我们问了不该问的问题。

有这样一个绘本故事,它来自于美国儿童作家斯图尔特·J.墨菲的《给我一半》,很好地展示了孩子面对这个问题的真实心声,书中以兄妹两人分披萨、果汁、饼干时的内心活动,乃至于由于贪心带来的儿童战争。本书在台湾地区被很多老师推荐为初步认识分数的教材。出于好奇,我也尝试将这本绘本作为教学素材引入了课堂,随着故事中男孩说“我给了你一半的披萨,你也必须给我一半的果汁”,女孩则回答“在我喝光之前我会留一点点给你的”,学生们嘴角露出窃窃的微笑。随后伴随着班上孩子的大笑:“书本中的弟弟与姐姐爆发了战争,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当出现“我们最好各自清理一半,有这么多事情要做,我们花一半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孩子们又有了思考的神情。

如果要说哪种情境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更有帮助,我真无法判断。不过我总想:异口同声不是活力,就如树林中小鸟的歌唱一般。要保持课堂活力,备课时我们需要不停地给孩子们寻找能够产生代入感的情境,这就是课堂的正能量。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的变化,这样的寻找永不停息。

二、“煎炒煮炖”显身手,讲练辩做活课堂——采用陌生化指数高的探究方法

同样的食材选择怎样的烹饪方式才能出更好的美味,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课堂教学法的选择中。比如,有这样一个让老师又恨又爱的问题:“孩子懂了怎么教?”可能会引起误会:懂了还要教什么?其实这个问题还能引申出“有多少孩子懂了,孩子懂到什么程度了”等一系列问题。如果硬要学生忍住那一口甜,那一定是一节讲着无趣听着也无聊的课,放开让学生百家齐鸣,对于不懂的孩子来说收获的只能是一锅大杂烩。

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就是一节典型的课。学生们对于放大和缩小有说不尽的话,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懂的。实际上仔细聆听,大多数学生懂的是变大与变小,不是数学意义上的放大和缩小。这样的时候,我们的课堂就面临两种教学组织上的选择,常见的就是教材中采用的方法。

出示主题图:

观察比较这两个长方形,在小组里讨论变化后的长方形的长与原来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学生交流后汇报,变化后的长方形的长与原来长方形的长的比是2:1,宽也是2:1。

这种方法就是让学生冷下来,去重新认识放大与缩小。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是一种直观感受,不会涉及数量关系,而直接寻找数量关系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放弃原有的生活经验,从新的角度去理解放大与缩小,回避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不得不重新开始。

而另一种处理方法,在课堂之初就放手让学生进行对一张同学的照片进行放大的操作。

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操作结果,特别是比较夸张的变形,让学生体会到放大或缩小的意义。

学生们的作品精彩纷呈,有的画成长8、宽4,长12、宽6,长16、宽8,更有的长宽同时放大1.5倍,长6、宽3的。

接着,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判断哪些作品是变形的,哪些是不变形的放大?它们的长和宽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得出结论: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几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的对应边长的比是几比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几比1的比放大。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直面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成了与刚才不同的选择,数量关系的给出就更顺理成章。获得知识有千万条路,如果都来自课堂那就一定有人走错了路。学生原有的知识毫无疑问属于课堂上的正能量,但偏偏很多时候会被视为课堂上的负能量,究其原因往往是对“我”有用的就是有益的,这样的思想主宰着课堂,但我们要牢记,课堂终究不是“我”的,而是“他们”的。

三、“油盐酱醋”出味道,喜怒哀乐有情感——激发波动指数高的数学体验

生命化的课堂就是一场盛宴,前者是属于情感的,后者是属于味觉的。当有人要你用表情来形容语文课和数学课,你能想到什么?微笑、悲伤、激昂、沉重,对,这些都属于语文课,留给数学课的印象,大概只有那紧锁的眉头。怎样让我们的数学课也拥有这些生动的表情呢?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这个问题,获得怎样的情感远不如以怎样的情感获得来得现实。

二年级《认识除法竖式》一课中,学生的认知冲突异常明显,如果教师能够加以引导,学生一定会呈现出丰富的情感表现。

第一种教学:老师出示情境,把8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到几个?让学生尝试写出除法竖式。大多数学生列出了第一种竖式,也有少数列出了第二种。

在汇报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出现的第二种“另类”的竖式感到不解,并明显表现出不接受的心态。“这是什么东西?”“怎么写的?”“太麻烦了。”这样的话语充斥着课堂。接下来,老师就利用正确的竖式,耐心地进行分析,学生一步步地认可了新的除法竖式。

其实,如果思考学生的语言,你会发现,在这里对于两个竖式,学生的好恶表现得极其彻底。第一种竖式是学生思考的结果,是他们的创造。创造与制造的不同之一往往就是对作品的情感。

第二种教学:情境创设如第一种设计,同样也产生了学生捍卫自己作品的意识。老师如何既包容孩子的情感,又让孩子找到正确的方法呢?老师接着创设情境,9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几个?用竖式表示出来。学生们开始用他们的成果进行再创造。

至于剩余的1,则出现了不同的表述方式,有写在2的后面,也有写在9或者4的后面。不同的结果再次让孩子们产生了争论,同时对自己的创造产生了一丝怀疑。这时,老师再一次请来刚才的“另类”竖式,解释其意义之后,尝试着利用它解决第二个问题。孩子们发现,列出的竖式是统一的。老师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觉得用哪种竖式来计算除法更合适呢?”学生们在依依不舍的情绪下,还是选择了正确的方法。

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经历了创造时的喜、争论时的怒、自我否定时的哀,这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体验。

新视角下的数学教学,是追求儿童生命活力的数学教学。无论是对于每天要在课堂中待几小时的学生,还是未来要在课堂中待几十年的老师而言,都是具有非凡意义的,因为我们都是要在课堂中精彩生活,而不是简单地活着!endprint

猜你喜欢

竖式儿童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循理入法 以理驭法
关注教材文本中言语表达的“序”
乘除法竖式内容这样调整是合理的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弄脏的竖式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