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穴降压夹治疗1级高血压

2014-03-21平懋华余国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耳廓高血压病耳穴

平懋华,郭 霞,张 岭,余国辉,方 勇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武汉430050)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1]。我国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对高血压普遍采用降压药物治疗,易出现头痛、面部潮红,干咳及恶心等不良反应,且有时出现血压不能稳定控制的现象[2]。对于1级高血压,采取中医外治疗法,在达到控制血压目的的同时,还能减少服用药物的不良反应。耳穴降压夹是根据中医耳穴理论,压迫耳背降压沟治疗高血压病的医用器具。2012年4月—2013年11月我院中医科对108例1级高血压患者采取耳穴降压夹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8例均为2012年4月—2013年11月到我院中医科门诊或住院诊治的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1级高血压诊断标准[1]:收缩压140~159 mmHg和(或)舒张压90~99 mmHg。男63例,女45例,平均年龄52.29岁,平均病程29.29个月。在治疗期间,按接诊时间随机分组,耳穴组55例,药物组53例,2组年龄、性别、血压值、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药物治疗 对照组口服依那普利片(5 mg× 16片,扬子江药业生产),5 mg/次,2次/d,连续口服15 d。

1.2.2 耳穴治疗 耳穴组患者用降压夹(专利号: 200420076784.8)交替夹在双耳的降压沟上,3次/d,15 min/次,持续治疗15 d。

1.3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开始治疗后,每早8:00及下午4:00,由专人使用固定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并于停止治疗后继续测量血压,测量时间与治疗时一致,继续监测7 d。记录所有血压数据,对比其血压治疗前后的差异,疗效差异,停止治疗后,治疗效果持续性的比较。

1.4 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高血压病的评判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虽未降到正常,但已下降20 mmHg或以上,须具备其中1项;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到10 mmHg,但已降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 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 mmHg以上,须具备其中1项;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录入及统计学分析均在SPSS 2l.0统计软件上进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s) mmHg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s) mmHg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别 例数 收缩压 舒张压耳穴组 治疗前治疗后组55 152.34±4.68 95.24±3.64 128.52±6.25# 74.68±4.95#药物组 治疗前治疗后53 150.57±6.47 96.02±3.57 130.49±7.64# 72.94±5.38#

2.2 2组临床降压效果比较 见表2。

2.3 2组降压效果持续性比较 见表3。

表2 2组临床降压效果比较 例(%)

表3 停止治疗后第1、3、5天血压变化比较(±s) mmHg

表3 停止治疗后第1、3、5天血压变化比较(±s) mmHg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收缩压 舒张压152.34±4.68 95.24±3.64耳穴组治疗前停药后1 d停药后3 d停药后5 d 55130.26±5.25# 78.38±5.95# 135.51±2.31# 84.56±4.31# 151.57±4.49 96.26±4.87药物组治疗前停药后1 d停药后3 d停药后5 d 53 150.57±6.47 96.02±3.57 143.54±4.36# 85.62±5.21# 148.24±6.85 95.15±4.01 152.31±3.36 97.17±3.76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脑卒中、冠心病和肾衰竭等的重要危险因素[3-5]。1级高血压是高血压病发展的初级阶段,如果不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其发展为2、3级高血压和脑卒中、冠心病、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将大大增加[6]。因此对1级高血压的积极防治落实到临床实践中,并探索一条经济,绿色,可持续的防治方法,是有效控制高血压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日益增长的关键。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属绿色治疗,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价廉,方法丰富多样。“内病外治”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7]。近年来,应用外治法治疗高血压病取得了较大进展,与西药降压相比,外治法具有毒副作用小、简便易行、价格低廉等特点。在种类繁多的外治法中,针对耳穴的研究最多,也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各类疾病。耳穴贴压和刺激能调整阴阳,疏经活络,调和气血,安神定志[8]。而且操作简单,方法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9]。中医认为,“耳为宗脉之所聚”。《丹溪心法》:“盖十二经脉上络于耳。耳廓是人体的一个缩微图,人体的各个部位均在耳廓上有对应的固定位置,当人体有病时,常会在耳廓上的相应耳穴处出现反应,刺激这些相应的反应点及穴位,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在高血压患者当中,多数患者出现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10],高血压病的产生与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异常增高,而副交感神经紧张性相对降低有关。降低和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是降低血压的主要环节。耳廓的组织胚胎学和神经解剖学的研究表明,耳廓部与人体其他部位不同,具备有特殊的神经分布。即耳甲区和耳背沟有舌咽、迷走神经感觉纤维的分布,构成迷走神经耳支的周围突与舌咽神经和面神经的耳支组成混合支,主要分布于耳甲腔和耳背降压沟区[11]。耳穴降压夹治疗1级高血压病的方式就是刺激耳背降压沟区,以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以及抑制交感神经的异常兴奋状态[12-13]。

本研究结果提示,耳穴降压夹对1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能显著降低,并达到正常值范围。与常规降压药物的效果相比较疗效基本相当(P>0.05)。但在停止治疗后,耳穴降压夹体现出良好的疗效持续性,与药物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1级高血压是高血压病的早期阶段,患者初患该病,多数因病情不重,不愿意长期吃药控制血压。耳穴降压夹有着使用简便,疗效明显,持续性好,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尤其适用于1级高血压患者。

[1]孙菁,周进祝.内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57.

[2]林红霞,黄彤,李晓玲,等.穴位按摩及耳穴贴压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 (9):38-40.

[3]方勇.降压夹治疗高血压病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5,27(6):50-51.

[4]张秀丽,张艳玲.耳穴埋豆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3):82-83.

[5]马丽,尚玉红,何佳.耳穴贴压辅助疗法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江苏中医药,2011,43(11):56-58.

[6]杨华,杜文建,刘静,等.1级高血压人群社区综合干预效果的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5):2931-2933.

[7]黄金元,赵雅靓.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近况[J].中医外治杂志,2012,21(3):56-57.

[8]王轶岩,赵长凤,李岩.针刺加耳穴贴压治疗脑卒中后抑郁76例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4): 549.

[9]黄小冬,傅立新.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1,31(2):154-155.

[10]马春明.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及其机制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3,33(7):681-682.

[11]高昕妍,朱兵.耳穴降压沟电脉冲刺激治疗高血压病疗效分析[J].中国针灸,2005,25(7):474-476.

[12]陈阳,乔振虎.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5):687-688.

[13]扎瓦德,宋美扬,郭长青.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优势[J].吉林中医药,2009,29(5):383-384.

猜你喜欢

耳廓高血压病耳穴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搓耳
——护肾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浅谈耳廓缺损的法医学鉴定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
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