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昶诗词中的禅学意味
2014-03-21董睿
董 睿
( 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王昶(1725~1806 ),字德 甫,号 兰泉,又 号 述庵,江苏青浦人,清代文学家,金石学家,同时也是藏书家。著有诗文集《春融堂集》六十八卷,编纂《湖海文传》七十五卷,《湖海诗卷》四十六卷,《明词综》十 二 卷,《国 朝 词 综 》四 十 八 卷 等,并 辑 录《金石萃编》一 百 六 十 卷,其 中 存 有 千 种 石 刻,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一、诗学思想是王昶诗词中的禅学意味的前提
王昶的诗学思想在《蒲 褐 山 房诗话》里对其他诗人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一是应注重个人情感和内心体会;二是应提倡敦厚平远之风。
( 一) 应注重个人情感和内心体会
王昶这一诗学思想与其自身经历及诗词风格变化有关。他早年 虽 官职不 低,但在入 大 小金川的同 年 早期,即乾 隆 三十 三 年 (1768)年,因 进 言不当而被革职,这一挫 折 为他日 后 诗词的 风格变化打下基础。随后王 昶戎马 九 年,战场 上 出生入死,自己的诗词风格也变得豪放雄劲,虽仍旧带有一贯的温和敦厚之 感,却愈 发 开阔旷 朗。由是在诗学思想上,王昶推己及人,把个人情感和经历融入作品当做了重要的一点。
他言苏加玉“性极好 游,凡遇 名山故 迹,必登临吟啸而去。故集 中所 作,极 为卓 越”[1]。苏 加玉是清朝时期诗人,少时师从邹以敬学诗,成年后游历多处名山大川,因此篇什愈发丰富,同时诗词风格多见豪旷疏朗。王昶在这句对苏加玉的评价中认为,因苏加玉极为卓越的所作,和他“性 极好游”有着分 不 开 的 关 系,也 体 现 了 他 注 重 个 人 经历和感情对所作诗词的影响。
王昶还言 曹 秉 钧“为 人 冲 和 恬 雅”,又 言“诗材清隽,在钱、柳、韦之间。”[1]。曹秉钧是清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性格平和恬淡,尤其善于画梅 花,并 且 工 于 诗 词,诗 词 无 论 是 风 格 还 是 选材,大多 都 是 清 雅 隽 永,著 有《藤 花 老 屋 诗 钞 》。王昶在对曹秉钧的评价中,也有这样的观念,曹秉钧的为人即是冲和恬 雅,因 此一定 程 度上影 响 了他的诗词创作,使 得 他的诗 词风格也 更多得偏 向清隽,也可以和钱、柳、韦这三位相提并论。
( 二)应提倡敦厚平远之风
王昶早年于沈德潜门下学诗,甚得沈德潜青睐。“吴中七子”之名便是来自于沈 德 潜 所选七人作品作辑录的《吴中七子诗选》。王 昶受沈德潜影响颇深,并且一直推举标榜沈德潜之诗词为正道之作。因此,王昶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沈德潜敦厚平远这一诗风,同时也将这一点加入自己的诗学思想之中,更成为了评定诗词的标准之一。
沈德潜作为清朝的著名诗人,师从叶燮,在论诗的方面主张格调,即日后的“格调派”。同时他也提倡温和敦厚的诗风,并且诗歌中大多关于教化或者歌功颂德之作,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反应个人感情或者民间疾苦等。
比如格调派认为“温柔敦厚”是“极则”,应该严格遵守。诗歌不适合太过于激昂。因为诗歌的主要功用是“理性情,善伦物,感鬼神,设教 邦 国,应对诸侯 ”[2],所 以,人 们 作 诗 的 态 度 就 应 该 是“怨而不怒”,“中正和平”。
因此,作为高举格调派大旗的王昶,将作诗应走敦厚平远之风当做了自己的诗学思想中很重要一点。从个人情感出发,看重本身体会,同时作诗应讲求敦厚平远,这 一 切其实 本 身就具 有一定的禅学意味,同时也为王 昶诗词 能 够具有 禅 学意味提供了一个思想前提。
二、诗词风格是王昶诗词中禅学意味的基础
王昶作为沈德潜得意门人之一,不论是诗学思想还是诗词风格都受到了沈德潜的影响,同时他也继承了沈德潜的“格调 派”的理论,不仅自己将理论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并且对其进行了宣扬和光大。
在王昶的诗歌中,很大程度 地体现 了 格 调 派的特点。王昶的诗 歌大多都 是敦厚 平 和,这不 仅符合沈德潜对他的教导,同 时 也符合 了 当时的 社会风气。因为在当 时,敦厚 平 远的诗 风 是最为 正统的诗风。但 是 王 昶 对 于 沈 德 潜 的“格 调 派 ”诗词风格的继承可以说是 扬弃,虽然他 并 未批判 过沈德潜的风格,不过作为王昶本人来讲,他的诗词风格里有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大多从自我本体的感情和际遇出发,抒 发作者 的 个人情 感。这一点 从他的诗词风格变化中就能看出来。
王昶在从军期间曾经做过一 部 诗词集《劳 歌集》,在这部诗词中,辑录的作品多有 豪 迈狂放 的风格,一扫之前温软宁和,敦厚平远的味道,而且相对之前大多用来吟咏 景致,抒发对 友 人的惦 念怀恋等主 题。《劳歌 集 》中 的 诗 词 一 概 慷 慨 激 昂地呼啸不平之气,既有对战场风光的惊叹,也有抒发疾苦之作。
《劳歌集》并不完全代表王昶的诗歌 风 格,但是这本诗集和其他诗集风格的不同,充分表明了王昶的诗词风格是受自身的际遇和所见影响的。同时,也正是因为这戎马九年,在日后王昶的诗词创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所言的禅学意味不仅是指幽谧的环境、安稳寂静的妙趣,同时还有平和悠远的心,这在王昶的一些作品中都可以看出。
三、王昶诗词中禅学意味的表征
王昶流传 下 来的 诗词 在清 朝 诗 人 中 并 不 算多,其本人也因于诗歌评论上更有建树且专于金石研究,因此不算高产,且并未达到很高水准。但是王昶诗词自带的独特风格以及其诗词中体现的禅学意味,却极为吸引人。
王昶的诗 学思 想主 张 诗 词 带 有 个 人 情 感 而作,同 时提倡敦厚平远之风,而他的诗词 也 属 于“雅词”一类,更是 继 承 了沈公的风格,虽 无 太多激昂壮烈之作,却安宁悠远,耐人寻味。
( 一)禅学意象
王昶在诗词中,选取寺庙、古佛等具有浓重禅学意味的意象,运用 清 淡的笔 墨 营造出 平 和静逸的气氛。当然他本 身 就极擅 七言律诗 的创作,诗词风格敦厚平和,因此禅学意味更 加 浓厚,如《湖中晚归简齐侍郎次风杭编修大宗》:
杳杳昏钟隔 浦 清,夕 阳欲下 断 霞明。鸟 归 疏柳禅镫上,人散回塘钓艇横。
云树萧疏藏 野 寺,烟 波迢递 绕 江城。 习 池 不共山公赏,独对寒流待月生[3]。
该诗首 联 开 头 七 个 字 便 以“杳 杳 昏 钟 隔 浦清”一句点出大概时间点,但是钟 为何处 之 钟,声音为何杳杳,都难以分辨,只能大概感受到此诗所想要表达的一种意境:静、远、和 三 字足 矣。而 诗的第二句提到“夕阳欲下断霞明”,词句除了再次强调是黄昏之时 的 情境之 外并非特 别出彩之 处,但是一个“断”字,再次迎合了首起七个字所营造出的静、远、和之意味。
颔联选用了常见的对仗来进行感情和视角的过渡,用“鸟”与“人”相对,并且都是或归或回,然后插入疏柳、池塘等表达安宁之感的意象,同时化用“野渡无人舟自横”一句,通过“钓艇横”来表达人群散去,空剩 一泓池塘 的寂寥 之 感。同时 也与首联中的气氛相呼应,显得愈发静、远、和。
颈联进行了视角转 换,王 昶作为 观 景 者 将 目光投向了远处的云树 和烟波,此时 作 为主要 意 象的野寺出现了,它掩藏在疏落的树丛之后,隐隐绰绰。同时黄昏之 时 弥漫的 水汽围绕 了整个江 城。颈联不仅继承了前面两联所描写的静、远、和的氛围,同时还用远处的 野 寺和环 绕的烟波 为本诗增添了一丝神秘而静谧的气息。
尾联“习 池 不 共 山 公 赏,独 对 寒 流 待 月 生 ”,此中习池指得正是湖北襄阳城白马山南麓的习家池,化用了王安 石《寄 张 襄 州 》中 的“遥 忆 习 池 寒月生”的 典 故。王 安 石 诗 词 中 表 示,自 己 在 遥 远的地方思念和朋友一起在习池的寒月下垂钓的情景,以此来表示 对 友人的 思 念。而 王 昶巧妙 地 化用此典,不仅写出了对朋友的惦念,同时也以“独坐”之态,“寒流”、“月”的意象,烘托出了别样寂静的氛围。
此诗从头至尾均凸显出一种静、远、和的氛围,并且选取了极具代表性的禅学意象,通过寒月独照、古寺老钟等,描绘出了一副寂寥中带有禅意的画面,也体现出了王昶此时所带有的一颗清澈幽宁的心。
王昶所选取的禅学意象并非奇怪冷僻,而是与前人所作诗词一样选择了普通意义上的禅学意象,但是通过他自己对于典故的准确汲取和巧妙化用,再结合他一贯敦厚平和的诗风,充分表现了诗词中所蕴含的禅学意味。
同样选取了一定禅学意象的诗还有《同门人杨星标吴廷韩游佛峪》。此诗为古体诗,篇幅较普通七言律诗长一些。诗词内容如下:
斗柄在戌寒始威,荒郊草木萋以腓。腾腾晓日明晴晖,相于二子驰骖騑。
镵天山色横翠微,鸟道诘屈人迹希。路旁栝柏莽十围,山鸟惊觉鸣且飞。
閕然野寺开双扉,青红古佛长而颀。画壁荒怪无是非,山僧迎客病已痱,香积索寞缠蛜蝛,厥辞怪伟无刺讥。
落叶飒沓飘秋衣,游兴颇极振策归。嗟哉胜地空依稀,安得卜筑来耕耭[3]。
佛峪,位于龙洞山的东南侧,环境优美静谧,在北侧半山腰处还有一处古刹名为“般若寺”。同时山壁蔓藤丛生,山间灵泉淙淙,崖壁的佛殿西侧还有石刻,不仅工艺精致而且与周遭景物极为相合。王昶此诗便是与门人同游佛峪时所作。
诗的前八句全部用来描写所见佛峪的自然精致,前四句王昶将“荒郊草木”和“明晴辉”一起描写,开始颇有几分虚靡颓委的感觉,却在下一句被朗朗晴日的光辉所扫光。后四句开始描写山天一色,翠色夺人,但是道路无人,鸟儿也静默于此。紧接着写出山鸟被惊,且鸣且飞,一静一动,动静相宜,愈发地突出了佛峪此地环境的清幽。
再六句王昶已经与门人来到寺庙前,看“野寺”、“古佛”、“画壁”、“山僧”,四个极具代表意义的意象接连给出,这四个意象本来就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和禅学意味,接连出现不仅点名了诗人所在的位置同时也为本诗增添了一丝幽谧之感。
最后四句王昶和门人已经准备离开佛峪,此时落叶沾衣,王昶突然萌生了一股想要在此胜地筑房、躬耕了却一生的想法。
若说前面所举例的《湖中晚归简齐侍郎次风杭编修大宗》一诗是通过静逸的环境和王昶本人安宁平远的心来让人觉出禅意,本诗最后两句“嗟哉胜地空依稀,安得卜筑来耕耭”则是直接将希图避世之心写出。结合王昶本人境遇,许是宦场沉浮、戎马经年,本已萌生退意,不过一见胜境如此,陡然将心意宣之纸上。
(二)禅学主体
王昶的诗歌中有一些是直接以寺庙这样本身便富有禅学意味的主体当作吟咏对象,将寺庙以及寺庙所处的环境当做描述的主要内容,题材也大多为借景抒情。
短诗《雨后同斗初企晋来殷过支硎山寺》便是直接描写王昶及其友人游览硎山寺之时看到的景致。诗词如下:
杳杳白云合,空山欲暮天。青松滴疏雨,碧涧响寒泉。
风度竹房磬,镫明茅舍烟。爱看林际月,流影照溪田[3]。
硎山寺,今名中锋禅寺。在江苏苏州西郊不算很远处的支山上,距今已经一千六百多年。硎山寺不仅香火旺盛,同时也有着极为秀丽幽深的景色,直到现今,纵使寺庙很多其他功用已经不再,但是美景依旧。很多文人墨客对其进行了描写和吟咏,其中比较有名的当属唐朝诗人刘长卿的《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
王昶在自己的这首诗中,也将硎山寺当做了主要的吟咏对象。此诗为五言律诗。首联用远处的景致点明了当时诗人及友人所在硎山寺的时间——傍晚。一句“杳杳白云合”将视角一下放到了远处,极目所至正是白云低垂,互相依连,欲与地连的景致。而第二句开头一个“空”字,不仅写出了硎山寺所在地界的幽静清宁,同时也烘托出了本诗的感情基调。
颔联王昶将视角拉近了一些,看到了近处的青松和山涧,用“青松滴疏雨”和“碧涧响寒泉”两句,生动且贴切地描绘出一副松树青翠、山涧流泻的美景,还配上一弯泉水涌动的声音间或夹杂着雨水疏疏落落的滴答。不仅有着色彩清晰的秀致景象,同时还用并未明确描写出来的声音从侧面衬托出整个硎山寺环境的清幽。
颈联的视角比之颔联显得愈发开阔,王昶已经将自己的目光投注在了竹房和茅舍上。在诗人的眼中,风吹过竹房之后便消散了一般,而自己可看到的是袅袅的茅舍的炊烟。此处王昶所选取的主要意象仍旧是静物,但是又有处于动态之中的,比如已磬的风,还有烟,动静相合,并未给人以喧闹繁杂或者热闹熙攘之感,反而以动衬静,让人愈发觉得此处幽静安宁,心也不由得静了下来。
在尾联中诗人直接将时间点推到了新月初上,此诗也不过短短四联十六句,但是却已经由傍晚近暮一直到了月亮高挂,景致的秀丽和氛围的静谧,让诗人忘却了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行进到了林间,在斑驳的树林间看到了月亮以及那流泻下来的月亮的光影映照了整片溪流边的田地。整首诗就在这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味道中结束了。
若要论起写景的诗歌,王昶的这首诗并非是能够流传千古的上佳之作。但是此诗却在将硎山寺作为吟咏对象的情况下,充满了禅学的意味。
首先是对于除了吟咏对象之外的意象的引用,“空山”、“疏雨”、“寒泉”、“竹房”、“林际月”、“流影”无一不或从正面或从侧面表现出环境的幽静清宁;其次诗词采用了五言律诗,言简却意无穷;最后诗词虽然篇幅很短但是从黄昏未至已经到了夜晚,而在王昶的语句中,除却景物的变化之外,似乎浑然未觉,表现了他的心就如同这四处的景物一样安静,他的心境也如同所处的环境一样静谧。
王昶另外一首以寺庙为吟咏主题的诗是长诗《大文殊寺》。他早年在朝为官,虽然中间经由革职一事,但大体上也算畅达亨通,加之少年即有诗名,亦算得志。所以尽管王昶诗词主张敦厚平远之风,亦有语句丰美之作,表现在对景物的描写中,不过寥寥数句即可得高于语句之外的开阔旷朗的情景。而王昶咏景诗的佳作便是这首《大文殊寺》,此诗篇幅较长,以“五岳泰华衡恒蒿”开头,起笔便极为大气雄浑。
此诗中的大文殊寺应该是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五台山大文殊寺,该寺宇坐北朝南,占地面积极大,约有5 180平方米,寺庙的殿内供奉着宗喀巴像、十面观音像和文殊菩萨等。同时在寺庙的墙壁上还有着栩栩如生的壁画。其彩塑和壁画的水平在当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称得上是色彩和创意俱佳。
《大文殊寺》全诗总共有352字,44句。此诗将大文殊寺当做最主要的描述对象,语句顺畅,文辞兼美,篇幅宏大。此诗多用于赞颂寺庙的宏伟壮丽,沉浸在一种初见神迹的惊讶和感叹之中,少有更深层次的情感流露。但是即便如此,王昶的字里行间仍保持着一颗安宁平和的心。只不过与之前所举例子相比,禅学意味少了很多,只能从个别语句中隐隐感觉到。
作为清朝诗坛的重要人物,同时也是格调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王昶将个人的经历和情感融入到诗词的创作当中,极为注重个体的内心感受。他不仅做到了风格上的敦厚平远,同时也通过对幽静氛围的营造和对个人安宁心境的表达,使得他的诗词具有了禅学意味。
通过发掘王昶诗词中所带有的禅学意味,能够让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分析这位格调派中流砥柱的诗词作品,甚至从一个新的方面来了解他的为人和生平。这样不仅能够使王昶的作品更加富有内涵和可挖掘性,也能够使他整个人物在清朝诗坛上变得更加立体丰满起来,从而给以后其他研究王昶的学者提供新的思路,更全面地了解王昶及其作品。
[1]王昶.蒲褐山房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2]沈德潜.说诗晬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徐世昌.晚晴簃诗汇[M].北京:中华书局,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