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巧入文
2014-03-21罗克松
罗克松
罗克松,教师,现居湖北大冶。
有人说,人类社会是由两个苹果造成的。一个苹果是牛顿发现的,带来了现代文明;另一个苹果是被亚当夏娃偷吃的,产生了文学艺术。诗歌正处于文学艺术宝塔的尖顶,是艺术中的艺术,而中国是诗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元曲,诗坛高潮迭起,名家辈出,异彩纷呈,璀璨夺目。浸润古典诗词,诗意栖居大地,是人们灵魂深处的渴盼。
而反观现实,当我们在现代文明的跋涉中疲惫不堪步履蹒跚时,何不从现代物欲中放逐自我,回归性灵?让我们心怀文化寻根冲动,回归传统民族文化,带着悠悠古韵,淡雅书香,不铺秦砖,就弄汉瓦,不说唐风,就道宋雨,或感叹文化,或文化感叹,以引发思古之幽情,遗世独立于当下。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更要以传承古典诗词,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语文老师此生最大的追求莫过于与学生在诗文的殿堂中同呼吸、共悲欢、上下求索,引领学生在诗文天地间飞翔,学习人文精神,感知人文魅力,挖掘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积淀,培育学生诗性灵魂。
不仅如此,古典诗句巧入文,还契合了高考《考试说明》中“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的作文要求,可谓一石多鸟,一举多得。
一、引诗入文
1.直接引用
古人云,浅者偷其字。语文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让学生把平时积累的古典诗词按一定的主题分类,写作时直接引用,信手拈来,为我所用,打造作文文艺范儿。如高考满分作文《今年花胜去年红》:
唐人眼中的花,妩媚而浓烈。“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里落英缤纷,很美。
宋人眼中的花,伊人憔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那里花烛照红妆,红瘦绿肥,很美。
清人眼中的花,飘零流水。“花谢花飞飞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那里的花,楚楚动人,也很美……
2.诗句阐述
直接引用是最简单易行的,但这种直白还是让人感觉幼稚,正所谓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引诗入文的第二个层次是诗词名句后面有一定阐述,表达式为:名言+意境。该层次重点在于名言的意境、思想、风格等的解说。意境的理解多数遵循传统的认知,但个人的感悟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往往更能出新意。如:
生命就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生命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懈追求,
生命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3.诗句变形
引诗入文的第三个层次是将诗句割裂,分开引用,或截取两句诗的部分组合在一句里。这一层次已经是比较灵活地运用了。如:
我沉浸“暗香盈袖”的“黄昏”,
我流连“灯如昼”的元夜“花市”,
我惊叹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
我陶醉“一川烟草满城风絮”的“梅子黄时雨”……
二、仿诗入文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实,依照古人诗句,在行文时恰当地加以仿写,用于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往往以一当十,或打造凤头,或画龙点睛。
如高考中考生依照苏轼的《江城子》仿写诗句,“夜来幽梦忽还乡,水汪汪,捕鱼忙。四寂无声,惟有馨风凉。料得年年思家时,明月夜,芦苇浜”,用在《家》 的末尾,有撞钟之效,余韵悠长。
其实,现代诗更易仿写,如: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今天起,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恪尽职守,坚守岗位
从今天起,关心环境与他人
我有一颗真诚的心,面对责任,四季如春
——《坚守责任》
三、化诗入文
春风化雨山山翠,妙诗入文神韵来。古代那些传诵千古穿越时空的诗句,无不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登高望远,推陈出新,“总把新桃换旧符”。如: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楚辞·招隐士》
——王维《山居秋暝》
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
——韩偓《懒起》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范仲淹《御街行》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李白《把酒问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
古代如此,今天亦然。如由周杰伦演唱方文山撰写的《菊花台》就不露痕迹的化用的古典诗词达十几首之多。
你的泪光 柔弱中带伤 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
——南宋无名氏民歌)
夜太漫长 凝结成了霜 是谁在阁楼上冰冷的绝望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雨轻轻弹 朱红色的窗 我一生在纸上被风吹乱
(碧户朱窗小洞房,玉醅新压嫩鹅黄,半青橙子可怜香。——毛滂《浣溪沙·武康社日》)
梦在远方 化成一缕香 随风飘散你的模样
(软衬三春草,托一缕香。——曹雪芹《红楼梦》)
菊花残 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花落人断肠 我心事静静淌(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
北风乱 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断 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文选》)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诗话》)
花已向晚 飘落了灿烂 凋谢的世道上命运不堪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李商隐)
愁莫渡江 秋心拆两半 怕你上不了岸一辈子摇晃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
谁的江山 马蹄声狂乱 我一身的戎装呼啸沧桑
天微微亮 你轻声的叹 一夜惆怅 如此委婉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
化用诗文是诗词入文的最高境界。“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不露痕迹,尽得风流。在高考作文中,聪明的考生总能够化用诗文,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1.化用诗意
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乐观》
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英气……
——《诗词人物》
2.化用诗境
古人云,高者偷其境。中国古典诗词的不朽魅力在于营造了优美的意境,使读者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如果在高考作文中为我所用,引诗入文,化用诗境,既营造了画面感,又增添了文艺范。如:
当江南的细雨霏霏飘洒,秦淮两岸香拥翠绕,是谁轻舞罗扇扑流萤,黯然伤怀于碧水秋云间的舴艋小舟?
当渭城的轻尘沾上衣襟,塞外的羌笛悠悠吹响,又是谁身披蓑笠狂歌大江东去,挑灯醉看吴钩犹利?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
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
——《东坡的明月》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急,梧桐雨,点点急。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
——《诗人·明月·黄花》
雏凤引吭音固软,新鹰展翅力何微。今朝林下勤伸羽,他日蓝天自在飞。只要正确引导学生巧用诗词,引用,仿用,或化用,定能在高考作文中挺立潮头,定能在文艺的天空展翅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