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是“周游”列国吗?

2014-03-20韦志成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周游列国斯文仁政

韦志成

新近读到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文化基础教材》,关于《孔子的生平及其成就》中,把孔子55岁辞官带着学生到列国去推行仁政、德政主张的历程称之为“周游”。这个说法实际上承袭了历史的一个盲点,以讹传讹,以至于今。如果持此说教育青年学生,将流毒甚广,不可不正本清源。

持“孔子周游”说的,屡见书卷报端。比如:

1.胡适在1912年2月以《孔子》为题,在《第一章 孔子略传》中说:“后来因为他(孔子——引者注)的政策不行,所以把官丢了,去周游列国。他在国外游了13年,也不曾有行道的机会。”①胡适肯定地指出,孔子是去“周游列国”。

2.鲍鹏山在2009年以《孔子:人类之子》为题,谈到孔子的身世时,“他周游列国,颠颠簸簸……他最终失败了。”②鲍鹏山还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讲,同样是说孔子“周游列国”。

3.曲春礼《孔子传》,以形象的笔法写孔子准备离开鲁国时,“对学生们说:‘我此番出游少说也得三五年,你们要刻苦学习,切莫荒废了学业。”③传记交代得清楚,孔子是“出游”,也就是外出游览,漫无目的。

4.中国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对“周游”词条的解释是:“周游,到各地游历,游遍:孔子~列国。”④它不仅解释了“周游”的意思,而且以“孔子周游列国”作为范例予以规范理解,这就把孔子“周游列国”钉在了历史的时光柱上。

诸如此类,还有在某些郑重的孔子思想研究的学术会上,众学者也异口同声,说孔子“周游列国”。这就把孔子“周游列国”当成了事实,铁板钉钉地固定起来。

诚如《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所谓“周游”是“到各地游历,游遍”,那“周游列国”就是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游览,直至游遍了天下,游山玩水,悠哉游哉,该多轻松、多惬意呀。联想到现代人的旅游,坐高速火车,乘豪华轮船,登波音飞机,舒服享受。“周游”中吃营养,睡健康,玩开心,潇洒浪漫。而出国游,面对异国风情,更是如梦如仙。究其史实,孔子是这样的“周游”吗?

不是的。要搞清楚孔子到列国去的目的,把三个问题弄清楚就行了。首先,孔子离开鲁国的原因是什么?从有限的孔子年谱文本搜猎,孔子离开鲁国的真正原因是,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从政理想,即仁政、德政主张。孔子55岁那年已经为官五年,由于政绩卓著,官阶从中都宰擢至大司寇,执行代理宰相职务。应该说,孔子在鲁国的“官”做得大,仅在国君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顺风顺水,有享不尽的荣华,受不尽的富贵。但是,孔子为什么要辞官离开鲁国呢?就为两件事:一是为了推行仁政。他与权贵们政见不同,削“三桓”,“堕三都”,强化君权,触犯了贵族的既得利益,他们对孔子怀恨在心。二是外交上得罪了齐国。在与齐国“夹谷之盟”中,由于孔子得力的外交策略,从礼仪上震慑了齐国,从而收复了鲁国的失地。为此,齐国为离间孔子与鲁君的关系,选送美女80名,花纹马120匹及其它财物,从此鲁国君臣迷恋歌舞不理朝政,致使朝纲混乱。孔子屡谏未果,加之春祭不按规定的礼仪将祭肉分给臣僚,是可忍也,孰不可忍!孔子愤而挂冠树上,辞官离走。所以,孔子离开鲁国是为了追求“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对鲁国很失望,他来不及告别妻子亓官氏,也来不及与儿子孔鲤见一面,毅然带着颜回、子路、子贡等学生离开鲁国。可见,孔子离开鲁国是一种自觉的与不仁不义、不礼不德的权贵们彻底决裂,是一次政治上的公开的反抗。在鲁国的边境上,按照礼制孔子一行停留下来了。此时,他眷念故国,心情复杂,是去还是留?自己已经55岁了,还能做什么呢?他只有一个目的,“克己复礼为仁”,一定要恢复周礼!为了实现周礼的政治理想,推销仁政,寻觅知音,不妨四处奔走寻访吧。显然,孔子离开鲁国是为了践行自己理想的“道”。“道”在《论语》中出现60次,孔子述“道”有44次,他在思想上求道、谋道,在心理上忧道、守道,在行为上传道、弘道,直至“朝闻道,夕死可矣”。道是什么?“道之本,仁义而已矣”,就是实行“仁政德治”。孔子就是带着这样的理想而奔走他乡,怎能说他是漫无目的的“周游”呢?

其次,孔子到各国去究竟做了什么?考察孔子到列国的行踪,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考辨》说,“孔子自定公13年春去鲁,至哀公11年而归,前后14年。而所仕惟陈蔡两国,所过惟曹宋郑蔡。”路途中经过或停留过的地方,有记载的还有匡、蒲、陬乡和楚国,特别是楚国是他寄予厚望的国家。他来到列国,就是为了宣传仁政理想,以求有“用我者”。例如,来到卫国,他首先跟学生讲治国三步走,“庶——富——教”,一个国家先要发展人口,当时经济发展落后,人口是生产力的标志,谁的人口多谁就生产力强。继而使老百姓富裕起来,让他们逐步走向温饱型的小康;然后对老百姓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

他每到一个国家,就觐见君王,寻访贤达,拜见尊长,去讲述仁政,或者传扬先王之道“斯为美”,或者根据对方询问,有问必答,集中到一点,以传播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的圣德为主。然而,他最不能忘怀的是传播古代文化,“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即使在生命攸关时刻仍不忘记“斯文”。有次,孔子从卫国去陈国经过匡地,结果被当地人认为是杀害匡人的阳虎来了,把他团团围住,学生们非常紧张,以为孔子在劫难逃。但孔子镇定自若,神态安详,一身英雄风骨,临危不惧:“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5》)这一段话震古铄今,动人心魄。他对天长吁,坚信“天之未丧斯文也”,把个人的生死已经与“斯文”的存亡紧密相连,一种文化生存的悲情与个体生命的感受合而为一,传承和弘扬“斯文”就成为他生命价值的全部。“斯文”是什么?“斯文”就是文化,就是文化传统。人在囧途的厄难中,竟有如此胸襟和境界,岂能付之轻飘的“周游”?

第三,他在途中受尽了人间的灾难。他最先来到卫国,孔子坦陈,如果有人起用我来主持国家政事,“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一年便差不多可以了,三年一定见成效。可是,卫灵公老迈昏庸,对孔子的政治主张毫无兴趣,于是就有了“子见南子”,挟孔子乘车招摇过市,受其侮辱。后来卫国内乱,卫灵公听信谗言而生疑,孔子担心获罪,仓皇中把煮在饭锅里的米捞起来就逃跑,淘米水滴了一路,这就是“接淅而行”的由来。在逃难中,他与学生走失了,孤零零地站在郑都外城的东门,学生找不到孔子,到处打听,一个郑人告诉子贡说,“东门那里站着个人,额头像唐尧那样开阔,脖子像皋陶那样结实,肩膀像子产宽广,腰以下比大禹矮三寸,憔悴颓唐的样子就像一条丧家狗。”子贡找到了孔子,把这话转述给他听时,他说,说我的形象不对,说我像条丧家狗,说得对呀。这就是“丧家之犬”的来历。他四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屡遭碰壁;漂泊无依,有国难回,有家难归;但他乐观旷达,自嘲幽默,不坠其志。孔子14年的颠沛流离,栖栖惶惶,席不暇暖,奔走于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国家之间,九死一生,为着理想而奔波,为着传播真理而长征,岂止是轻飘的“周游”而了之?

至于途中宋人伐树,欲置死地而后快;匡人围困,陷于囹圄;在蒲迫盟,受尽屈辱;陈蔡绝粮,竟饿了7天7夜,差点命赴黄泉!他疲于奔命,天下哪有这样朝不保夕搭上性命的“周游”?然而,就在他遭遇接二连三的厄运中,天地间挺立起一个巍巍的脊梁!一个看门人被感动了,说他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其心可鉴可坚!他奔波于列国,推销“为政以德”的仁政,用14个春秋的光阴,毫不懈怠地拼搏,成就了中华民族的硬骨头精神,可敬可佩!他为着传播真理,实现“其为东周”的政治目标,他的行为人类历史上是一次史无前例的伟大的长征,可歌可泣!

因此,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持谨慎的态度,对孔子离开鲁国到列国去,直白地记述事实,所用的词语是“遂适卫”、“将适陈”、“过蒲”、“至楚”、“反于蔡”等,这些词语纪实的是行踪,是四处奔走的国家,没有一丝一毫“周游”的痕迹,更没有游览观光的的记述。

那么,考察孔子的思想,对他到列国去的行为,如果非要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的话,我觉得用“寻访”是恰当的。他带着“内圣外王”的理想,去寻找知音,去访贤问圣,去寻觅志同道合者,恳求有君王贤臣启用自己,采纳自己的政治主张,实现以德治国的目的。他推销“仁义”,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游说,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拜求,唯望有明主圣君出现。他的治国理想、大政方针,在《论语》中有详细记述,那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地写着,“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他在传圣人之道,他在播仁义之种,他在迷途中顽强地寻访,他在困惑中艰难地求生,他在千辛万苦的竭蹶中寻找“用我者”,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人格精神。如同他在阐释《周易·乾卦》的象词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就是自强不息的榜样。所以,“周游说”既违背了事实,也抹杀了孔子的精神境界,无论如何是站不住脚的。如果承认了孔子“周游”,那就意味着对孔子政治理想的彻底否定,对孔子思想及其伟大历程的亵渎,对孔子人格品质的污蔑。历史已经误解了几千年,难道还要继续误解下去吗?一言以蔽之,孔子不是“周游”列国,而是“寻访”列国。

————————

注释

①蔡尚思主编:《十家论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2页。

②鲍鹏山:《历史的多维透视》,京华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

③曲春礼:《孔子传》,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年版第285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773页。

[作者通联:江汉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周游列国斯文仁政
周游列国
周游列国
周游列国
斯文细胞
“斯文”即“斯德”:《论语》“斯文”新诠
浅论孟子的仁政与井田制、性善论思想
孟子“仁政”思想对构建和谐世界的意义
孟子说仁德
斯文哥阿豪
周游列国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