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进步的“体现观”与技术收敛测度指标构建

2014-03-20张保胜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4年10期
关键词:哈罗德偏向测度

张保胜

(1.商丘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2.商丘师范学院豫鲁苏皖接合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商丘 476000)

技术进步的“体现观”与技术收敛测度指标构建

张保胜1,2

(1.商丘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2.商丘师范学院豫鲁苏皖接合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商丘 476000)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动力作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区域间技术收敛是实现区域间经济收敛的必要条件。文章从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的分类出发,剖析了外生与内生、体现式与非体现式、资本偏向和劳动偏向等概念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给出了技术收敛的测度指标体系。文章认为,当前关于技术内生和外生的研究并没有与技术进步的“体现观”结合起来。新古典增长理论中所指的技术进步主要是非体现式的技术进步。内生增长理论中的体现式技术进步主要是体现在资本或劳动力中的技术进步。所以,技术收敛的分析应该在经济收敛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体现在资本和劳动力中的技术和没有体现在要素中的技术,建立相应的测度指标体系。这种测度技术收敛的方法与一般性的技术收敛测度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对相关的产业技术政策、人力资本流动政策以及产业转移等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产业技术;技术进步;技术收敛;技术经济

在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中,对技术进步作用的关注是必不可少的。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内生增长理论,技术进步表现为由外生到内生的转变。但是,不管是外生技术进步,还是内生技术进步,很多学者很少关注“技术”的具体“形态”和载体,仅仅将其看成是一般性的技术。后来,随着人们对中性技术进步、体现式技术进步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形态逐步地具体化,使得经济增长政策和技术政策有了更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另外,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角度来看,经济学家们一直在探讨一个问题:一个相对比较贫穷的地区是不是世世代代会贫穷下去,一个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比较富裕的地区是否会一直保持相对的富裕?换句话说,区域之间收入的不平衡(或不平等)现象是否会一直持续下去?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对于经济学研究者来说是有吸引力的,对于那些关心社会福利和公共政策制定的人来说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这个问题就是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引起经济学家关注的不同区域或经济单位之间的收敛问题。

如果把技术问题与经济收敛问题结合起来,便会产生另外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研究主题。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基础,那么区域间经济收敛必然有赖于区域间的技术收敛。显然,区域间技术收敛的研究意义不言自明。那么,区域间的技术收敛应该如何全面地而深入地研究,则取决于如何界定具体的技术形态和类型,也就是技术收敛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以上分析,文章试图从技术进步的类型分析着手,构建技术收敛的测度指标体系。第一部分分析了非体现式技术进步;第二部分分析了体现式技术进步;第三部分给出了技术收敛的指标体系及其研究思路。

一、非体现式技术进步

新古典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被认为是独立于资本和劳动力两种生产要素的外生变量。希克斯、哈罗德和索罗在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时,根据各自的假设将技术进步分为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和中性技术进步。但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技术进步,都是假定独立于劳动力和资本的,也就是“没有体现在资本和劳动力之中”,所以也可以称为非体现式技术进步。

1.希克斯的分类

希克斯关于技术进步的论述开始是在1932年的《工资理论》中提出的[1]。他假定在K/L=k不变的条件下,通过考察资本对劳动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动态变化情况,对技术进步进行了分类。具体来说:

如果把边际技术替代率动态化,则当d(MRTSKL/dt)>0时,说明技术进步是资本偏向型的(或者说是劳动力节约型的),也就是说随着技术的进步,资本的边际产出与劳动力的边际产出的比值是递增的,或者说是在同一个等产量线上增加一单位资本所能够替代的劳动力是增加的;当d(MRTSKL/dt)<0时,技术进步是劳动偏向型的(或者说是资本节约型的),也就是在同一个等产量线上增加一单位资本所能够替代的劳动力是递减的;当d(MRTSKL/dt)=0时,技术进步是中性的,即在同一个等产量线上增加一单位资本所能够替代的劳动力是不变的。

如果从两种要素的产出弹性角度进行分析,由于K/L是假定不变的,可以将上述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式子进行简单的变形,以便得出更为清晰的结论:

这里α是资本的产出弹性,β是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在K/ L不变的条件下,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动态特性就与α/β的动态特性完全相同。即当技术进步的时候,资本的产出弹性大于劳动力产出弹性的时候,技术进步就是资本偏向型的;资本的产出弹性小于劳动力的产出弹性的时候,技术进步就是劳动力偏向型的;资本的产出弹性等于劳动力的产出弹性的时候,技术进步就是希克斯中性的。

2.哈罗德与索罗的分类

哈罗德在其《动态经济学》中对希克斯的技术进步分类进行了批评,认为其在技术进步分析中处于一种静态的思维体系,“似乎并未去解决究竟应把要素的供给设想成一个什么状态的问题”[2]。简单地说,哈罗德认为,从动态的角度分析,技术的进步会使要素的边际产出发生变化,从而也会使要素的供给和产出发生变化,进一步会使要素的价格发生变化。这种动态的变化是希克斯技术进步分类中没有考虑的。在谈到中性技术进步时,哈罗德认为:“把中性技术发明的流定义为一个要求资本增长率与它所产生的收入增长率相等的技术发明,似乎是最简单不过的事了。如果技术发明的流要求资本以较大的速率增长,那么它便是节约劳动的或者是费资本的。反之亦然。[2]”所以,哈罗德关于技术进步的分类是在资本产出比(K/Y)保持不变条件下分析资本的边际产出的变化得到的。如果d(FK/dt)>0,技术进步为资本偏向型;如果d(FK/dt)<0,技术进步为劳动力偏向型;如果d(FK/dt)=0,技术进步为中性的。

同样,如果从要素产出弹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在K/Y不变的条件下,我们做以下变形:

也就是说,FK的动态特性与资本产出弹性α的动态特性相同。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有α+β=1。按照上述哈罗德技术进步的分类,存在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资本产出弹性变大,劳动力产出弹性减小;存在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时候,资本产出弹性减小,劳动产出弹性变大;存在中性技术进步的时候,二者并没有发生变化。可见,哈罗德的分类与希克斯的分类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致性。

索罗关于技术进步的分类与哈罗德的分类是相对应的。他分析的是在资本产出比不变条件下劳动力边际产出的变化情况。分析方法与哈罗德的分析完全相同。

3.希克斯技术进步与哈罗德技术进步的关系

图1 希克斯技术进步与哈罗德技术进步的关系

李荻用图形给出了希克斯技术进步与哈罗德技术进步的关系[3]。如图1所示,直线y=k/v为资本产出比v固定条件下的人均产出直线,k为人均资本或者要素密集度,f(k,t)到f(k,t1)体现了技术进步前后的人均产出。k1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从A到B的变化为希克斯技术进步,从A到C的变化为哈罗德技术进步。具体到技术进步的类型,则取决于A点和B点切线斜率的对比以及A点和C点切线斜率的对比。另外,根据希克斯、哈罗德和索罗研究技术进步类型时的相关假定,可以推导出具有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为Y=A(t)F(K,L),哈罗德中性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为Y=F(K,AL),索罗中性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为Y=F(AK,L)。

二、体现式技术进步

1.相关研究进展

非体现式技术进步测度的典型代表就是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很多文献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动态研究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郑京海和胡鞍钢的研究发现,1996-2001年我国TFP年均增长率为0.64%,呈现明显的低增长趋势。很明显,TFP的这种低增长趋势与GDP的高增长明显不符。Isaksson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考察,发现很多发展中国家TFP贡献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下降的趋势[4]。从表面上看,TFP的低增长以至于负增长与经济的高增长是矛盾的,实际上存在的问题是TFP仅仅测度了非体现式技术进步,并没有考虑体现在资本和劳动力内部的技术进步。所以,近年来有部分文献研究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问题。例如王林辉和董直庆对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以TFP测算的技术进步无法替代一般的技术进步,主要问题是无法体现资本形成过程中所包含的技术进步[5]。

尽管有一些文献研究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但对于劳动力体现式技术进步的专门研究则比较少。可能是因为内生增长理论本身已经把人力资本内生化到了生产函数当中,而人力资本的作用本身也就是技术体现在劳动力中的结果。在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的研究中,Hornstein等人专门提到了劳动体现型(Labor-embodied)技术进步问题,并对资本体现型、劳动力体现型和非体现型技术进步进行了对比[6]。

关于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测度指标,主要是利用C-M指数[7]、不变质量价格指数[8]或生产函数估计等方法进行的计算。劳动力体现式技术进步的测度指标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研究文献,只有一些与内生增长理论相关的研究。

2.内生与外生、体现与非体现:简要的评论

根据上述分析,目前文献对于TFP的非体现特性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在TFP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资本体现型技术进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但是,很多文献并没有很清楚地界定“资本体现(Capital embodied)”与“资本偏向(Capital biased)”的区别,只是简单地把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理解为资本体现型技术进步,把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理解为非体现型技术进步。这种理解并没有真正地把技术的外生和内生概念与技术进步的体现观结合起来。

具体来说,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技术被作为外生变量而独立于资本和劳动力,也就是说,不管生产函数是什么形式,通常会有一个参数A来表示技术。那么,从函数本身的含义就可以看出,技术因素A既没有体现到资本K中,也没有体现到劳动力L中,即使按照希克斯、哈罗德和索罗的分析存在资本偏向或者劳动力偏向,我们也不能认为技术“体现”到了劳动力和资本当中。只能认为这种“游离”于资本和劳动力之外的技术更有利于促进资本的效率或者劳动力的效率。从这种意义上说,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技术应该都是非体现型的。

内生增长理论则不同,著名的AK模型虽然也有资本K,但却假定资本的边际产出并非递减,而且也不满足稻田条件。这种资本的边际产出非递减特性,也正是把“技术”因素纳入K的结果,当然这种可能包括人力资本、知识、纯技术等。在具有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单部门模型Y=AKαH1-α中,人力资本H被看作是工人数量和人力资本的乘积,显然“知识”这种技术因素体现在H之中。可见,不管是资本体现型还是劳动体现型技术进步,都应该是真正体现到要素之中的。

三、技术收敛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1.收敛的内涵

Sala-i-Matin在研究经济收敛问题时首次把经济收敛分为β_收敛和σ_收敛,其中β收敛又分为绝对β_收敛和条件β_收敛。如果落后经济体有着比发达经济体较快的增长速度,我们就说经济体之间存在着绝对β_收敛。模型表示如下:

这里yi,t表示第i个经济体t时期的人均实际GDP,yi,t+T表示第i个经济体t+T时期的人均实际GDP,模型的左边表示时期t和t+T之间经济体i人均实际GDP的增长率。如果回归结果得到β<0,则说明经济体之间表现出了绝对β_收敛。

σ_收敛是指多个经济体之间实际人均GDP的分散程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趋于下降。用公式表示为:σt>σt+T,这里σt是ln(yi,t)在时间t时刻不同经济体之间的标准离差。也可使用y离散系数(y的标准差除以均值)进行衡量。

绝对β_收敛和σ_收敛有着紧密的关系。因为如果经济体之间存在着σ_收敛,往往意味着经济体之间的人均实际GDP水平的离散程度逐步减少,也就是他们之间的人均实际GDP水平越来越接近,这必然意味着初始时期人均GDP较小的经济体在T时期内有着比富裕经济体(人均GDP较大)更快的增长速度,也就是存在着绝对β_收敛。所以,σ_收敛必然导致绝对β_收敛。但是,如果存在绝对β_收敛,是否就一定存在σ_收敛呢?这是不一定的。因为绝对β_收敛意味着落后经济体有着比发达经济体更快的增长速度,如果在一段时期内,这种增长速度差异导致经济体间人均实际GDP更为接近,那么就同时表现为σ_收敛;如果经过一段时间,落后经济体的快速增长导致其人均实际GDP大大超过了原来的发达经济体,也可能出现经济体间GDP由相互接近又变成差异很大的情况。也就是说,在整个T时期,可能出现σ_收敛到σ_发散的情况。所以,绝对β_收敛是σ_收敛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初始资本水平存在着跨国差异是新古典模型收敛分析的主要假设。但如果一个初始资本水平低的经济体处于稳态水平,其增长率为零;另一个初始资本水平高的经济体其资本水平低于稳态水平,就会有正的增长率。这样两个经济体之间仍然不会收敛。可见,相同的稳态水平是研究经济体之间收敛的前提条件。于是,条件β_收敛就应运而生了。从模型角度来看,就是在原有收敛分析的模型中加入一个条件变量,这个变量就是为了保持经济体之间的稳态条件不变。比如Sala-i-Matin给出了下面的非线性模型:

这里,X就是条件变量,如果β的估计结果是负的,说明存在着条件收敛。至于用于表示稳态条件X变量的文献存在着差异,有技术水平、储蓄率、教育水平、制度等诸多因素。

2.技术测度指标体系与技术收敛

技术收敛的测度与实证研究使用了与经济收敛相同的收敛分析方法,只是使用了相应的技术指标。根据上述技术进步类型的不同,相应的研究技术收敛问题的技术指标也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指标体系。

具体来说,首先把技术进步类型分为体现式技术进步和非体现式技术进步,体现式技术进步又分为资本体现式和劳动体现式。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可以采用C-M指数、不变质量价格指数、生产函数估计等方法计算相关指标;劳动体现式则使用人力资本指标,具体可以用企业技术人员、工程师以及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数量等测度。对于非体现式技术进步,可以分为资本偏向型、劳动偏向型和纯技术进步。资本偏向型技术可以使用设备专利或者生产专利数量测度;劳动偏向型技术使用教育水平指标,包括中小学毕业生人数、高校毕业生人数等;纯技术则是既不偏向于资本也不偏向于劳动力的技术,可以用区域一般性的R&D投入数据。其中,TFP的变化包含了资本偏向型、劳动偏向型和纯技术进步三个方面(见表1)。

有了技术进步类型分类和相应的技术测度指标,就可以根据上述关于经济收敛内涵的分析并结合表1中的各种技术测度指标来研究技术收敛问题。具体来说,可以将技术收敛分为体现式技术收敛和非体现式技术收敛。体现式技术收敛分为资本体现式技术收敛、劳动体现式技术收敛;非体现式技术收敛分为资本偏向型技术收敛、劳动偏向型技术收敛和纯技术收敛。这种对不同技术收敛类型的研究与TFP收敛研究和广义的技术收敛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既可以了解技术收敛情况的内部结构,又对相应技术领域的技术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表1 技术进步分类与技术测度指标

四、政策意义

首先,资本体现式技术收敛的研究对于产业资本转移政策的制定具有指导价值。产业资本转移是产业转移的核心。当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往往片面追求项目和资金,忽视了项目本身对地区经济的长远推动作用。从本质上来说,承接产业资本转移应该有利于促进本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本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所以,资本的技术含量是在产业转移中应该优先考虑的因素,在产业转移政策制定中应该考虑本地区的技术水平、要素禀赋,有针对性、分层次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优惠政策。

其次,劳动体现式技术收敛的研究对于我国人力资本转移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如果我们把上述产业资本转移看作物化技术转移的话,人力资本转移则是智力资本的转移。一方面,地区人力资本引进应该充分考虑定向人才培养、定向人才支援、人才引进激励、人力资本回流等政策的制定;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物质资本转移对人力资本转移的牵引作用,对伴随物质资本转移而产生的人力资本转移,要制定和单纯人才引进相一致的激励政策;最后,要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创造人才引进的环境,逐步实现被动人才引进向人才的自动流入转变。

最后,对于非体现式技术收敛问题,需要考虑产业技术专利、地区教育水平、R&D投入等要素。所有这些要素都是一个地区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要件。也就是说,实现一个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优先考虑R&D政策体系、多层次的区域教育发展规划以及专利保护政策的合理制定。

[1]Hicks,John.The theoryofwage[M].London:Macmillan,1932.

[2]哈罗德.动态经济学 [M].黄范章译,商务印书馆,1981:65.

[3]李荻.技术进步与要素收入分配[J].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2.

[4]Isaksson A.Pr oductivity and ag gr egate g row th:A g lo bal picture[J]. UNIDOWorkingPaper,2007:1-56.

[5]王林辉,董直庆.我国资本体现式和非体现式技术进步贡献率:来自纺织业的经验证据 [J].财经研究,2010(36),8:78-89.

[6]Andreas Hornstein,Per Krusell,Giovanni L.Violante.The effects oftechnical change on labor market inequalities[J].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Richmond,workingpaper 04-08,December 20,2004.

[7]Szirmai,Adam,M.Timmer,R.Van Der Kamp.Measuringembodied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n textiles:The core machinery approach[J].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Workingpaper,2001:1-18.

[8]Krusell Per,Lee Ohanian,Victor Rios-Rull and Giovanni Violate.CapitalSkillComplementary and Inequality[J].Econometrica,2000,68:1029-1053.

(责任编辑:HLT)

"Embodied View"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 Measurement Index

ZHANG Bao-sheng1,2
(1.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llege,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Shangqiu Henan 476000,China;2.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in Joint Area of Yu,Lu,Su and Wan,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Shangqiu Henan 476000,China)

The rol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economic growth and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has been the topics of economic research.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of economic convergence.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researches of the embodied and non-embodied technological progress,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exogenesis and endogeny,embodied and non-embodied form,capital biased and labor biased,and further gives the measurement index system of 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This paper argues that present studies about technological exogenesis and endogeny don't combine with embodied views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neoclassical growth theory mainly refers to non-embodie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Embodie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the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refers to technological progress embodied in labor and capital.So,analysis of 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 should consider technologies embodied in labor and capital and non-embodied in factors of production,and corresponding index system has to be built.This way has obvious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general 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 measurement.We can understand internal structure of 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 and it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the industrial technology policies,the policies of human capital flow and the policies of industrial transfer etc.

Industrial technology;Technological progress;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Technological economy

F062.4

A

1004-292X(2014)10-0030-04

2014-06-04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2BJY023);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项目(2011A790018);2013年度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张保胜(1970-),男,河南滑县人,博士后,教授,主要从事产业技术经济与区域技术创新研究。

猜你喜欢

哈罗德偏向测度
三个数字集生成的自相似测度的乘积谱
R1上莫朗测度关于几何平均误差的最优Vornoi分划
8~12岁儿童抑郁与认知重评的关系:悲伤面孔注意偏向的中介作用*
《一个人的朝圣》:在路上,重拾遗失的美好
“偏向”不是好导向
非等熵Chaplygin气体测度值解存在性
Cookie-Cutter集上的Gibbs测度
哈罗德的帽子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生活中的爱与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