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和县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的几点思考
2014-03-20颜岸青余道年陈保中
颜岸青,余道年,陈保中
(1.南京大学 历史学系,江苏 南京210093;2.安徽无为英博中学,安徽 芜湖238361;3.安徽大学 历史系,安徽 合肥230601)
和县最早设县于秦朝,秦代九江郡即设有历阳县。班固《汉书·地理志》中也记载:“九江郡,秦置。历阳,都尉治。”[1]楚汉之际,项羽曾封范增为历阳侯,历阳即今和县之地。汉以后历阳县政治区划变更频繁,明代改历阳县为直隶和州,辛亥革命后改和州为和县,一直沿用至今。和县历史悠久,历史遗存较多。目前全县主要历史遗存有凤林禅寺、霸王祠、陋室公园、镇淮楼、文昌塔、万寿塔等。近年来,随着旅游经济的不断兴起,各地区加快了开发本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步伐,和县作为一座有着丰富历史文化遗存的地区,在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2013年7月,安徽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团队在和县调研了皖江历史文化。本文作为此次调研成果,主要围绕和县文物古迹现状、对和县旅游文化战略的建议、对和县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和县主要文物古迹考证
根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结果统计,和县共有大小不可移动文物133处,其中原有文物58处,新发现文物75处。本次考察调研,选取了在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方面有代表性的6处文物古迹,对其历史源流、保护现状进行考证,从而对和县整体历史文化遗存的现状有一个初步了解。
(一)凤林禅寺
历史源流:凤林禅寺位于和县善厚镇鸡笼山,距和县县城20公里。鸡笼山海拔818米,林木面积4 500公顷,有所谓“江北第一名山”之称。鸡笼山上建立寺庙历史悠久,自唐初开始,历代香火不绝,
保护现状:目前凤林禅寺现存建筑均为上世纪80年代后翻修的,保留了明清时期佛寺的建筑风格,寺内现存有民国13年(公元1924年)所题刻的《凤林禅寺碑记》碑刻一块。全寺占地面积180亩,目前禅寺有完整的山前牌坊、山门、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念佛堂、地藏殿、观音殿、斋堂等建筑群,依山而建,气势雄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依山而建的禅寺。凤林禅寺最大的特点是与鸡笼山景致相融合,沿山势而上,沿途还有三清殿、百岁缺、一线天、钟亭等景观,寓寺于山,清幽雅静。
(二)霸王祠
历史源流:和县历史文化资源主要有两大品牌,一是和县猿人遗址,二是为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之地。项羽乌江自刎,即在和县,因此历代文人墨客在和县都有对这段历史的文字遗留后世。新中国成立后,和县政府在乌江镇修建有霸王祠,以铭记这段历史。
保护现状:现存霸王祠为1986年修建,大殿内供着霸王和虞姬的神像,两旁木柱挂着清朝贡生范琴波的对联:“司马迁乃汉臣本纪一篇不信史官无曲笔;杜师雄真豪士灵祠大哭至今草木有余悲。”整个霸王祠规制按照一般帝王陵墓规制缩小修建,分为享殿和墓区两个部分,通往墓台的石板神道为古松掩映,旁立4对石人石兽,粗犷简约,有典型的明代雕塑风格,用以替代神道。墓台四周有仿白玉栏杆,中立“西楚霸王衣冠冢”碑石一方。墓成椭圆状,左侧有地下墓道,此外园区还立有抛首石、戏台和钟亭等建筑。
(三)文昌塔
历史源流:和县文昌塔,位于和县城小南门外的得胜河北岸,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600年),按《直隶和州志》所载,明万历进士焦竑曾著有《郭侯文昌塔记》。[2]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何飞凤曾重修文昌塔;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刘东甫也曾重修该塔,并书刻《重修文昌塔记》;抗战期间,文昌塔曾遭到战火破坏,但塔身仍保存至今。
保护现状:文昌塔高约30米,共7层,为砖木结构,外形为正六边形,塔门向南。新中国成立后和县人民政府屡次拨款进行维护,现为和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镇淮楼
镇淮楼位于和县县城东南,是原和县西城墙城楼之一,始建于明代,清代光绪年间,和州知州罗西畴曾翻修镇淮楼,现存城砖上刻有“知州罗西畴督造”的字样。
楼名由来:主要有两个出处。其一,据《直隶和州志》记载,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兀术侵犯和州,围城数匝。进士赵霖带领镇淮军(即乡军)从城中突围后,练兵备战,后一举收复和州城,受到南宋朝廷嘉奖,任其为和州镇抚使兼知州。[2]因此以其军号“镇淮”名该城门。其二,据《历阳典录》载:“楼之名不知所始,地据江岸,去淮尚数百里,镇淮之说,与义无取,然和县当江淮水陆之冲,左挟长江,右控昭关,梁山峙其南,濠滁环真北,为淮南之藩集、江表之保障。”[3]《读史方舆纪要》云:“自古以末,凡立国于金陵者,都以历阳为襟要;凡进军江南者,多由历阳横江渡大江,取采石,指向金陵”。[4]因此,有学者认为镇淮楼是泛指淮南的保障。这里的“淮”并非指淮河,而是指地势险要的淮南区域。
保护现状:目前镇淮楼只存城楼,两侧城墙都已拆除。与城楼一马路之隔的是原和县文庙遗址,文庙原建筑现已不存。城楼西侧为商业区,南侧为居民区,镇淮楼整体虽得到保护,但是没有像陋室公园那样,形成一个整体的历史文化氛围。
(五)万寿塔
历史源流:万寿塔还有“念母塔、念勒塔”等别名,该塔修建的具体年代现已不可考,关于万寿塔得名,余道年考证“据传为三国时孙权为母祝寿所建”。[5]
保护现状:万寿塔现址在和县高庄村,塔高约28米,共7层,塔身为砖木结构,万寿塔的形制,据余道年考证:“外形呈规则的正六边形,塔身每层均有拱形小门和佛龛,佛龛内为盘坐于莲花之上的砖雕佛像,每层具体佛像数目不等,共有佛像约200多尊。”[5]和县人民政府多次对该塔进行返修,现为和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塔身风蚀严重,急需进一步维修保护。
(六)陋室公园
历史源流:刘禹锡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穆宗长庆四年至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4~826年),刘禹锡曾任和州刺史。刘禹锡在和州刺史任上写下了著名的《陋室铭》,陋室因此闻名于全国。宋王象之所撰《舆地纪胜》载:“和州陋室,唐刘禹锡所辟,有《陋室铭》柳公权书。”[6]明代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和州知州黄公标补书《陋室铭》碑文,并建有梯松楼、半月池、万花谷、舞鹤轩、瞻辰亭、虚山亭、狎欧亭、临流亭、迎熏亭、筠岩亭、江山一览亭等,由于战乱,这些建筑现已不存。清乾隆年间,和州知州宋思仁重建陋室九间,民国6年(公元1917年),金保福补书并刻《陋室铭》碑一方。
保护现状:陋室公园可以说是和县保存最好的一处历史遗迹。1988年,和县人民政府在清代宋思仁修建陋室的基础上,重修陋室公园,面积50亩。重修的陋室公园恢复了明代黄公标修建的江山一览亭、望江亭、仙人洞、临流亭、履仙桥等建筑,并依山修建仿清镂花墙300米,建有牌坊门楼,坐北朝南、环境优雅,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以上6处和县主要文物古迹的调研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和县文化遗产整体保护是得力的。作为安徽省沿江地区为数不多的有着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县城,和县将每一处文化遗产都申报、设立为不同级别的文保单位,而且都设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维护。全县文化遗产保护呈现出良好的态势,根据和县旅游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和县政府正计划编制和县文化遗产开发利用规划,将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提升至旅游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这将对和县历史文化资源的进一步保护与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对和县历史文化保护开发的思考
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历史文化首要的作用是传承,传承的基础则是对文物古迹良好的保护。要平衡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政府更加重视文物古迹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形成历史文化氛围,如何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意义上多做文章,将历史文化资源变为和县的文化名片,在传承中求发展。
(一)保护不能局限于文物本身,侧重体现历史文化氛围
在和县现有的文物古迹中,陋室公园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县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较好地对自然风貌、历史文化和文物古迹三者进行了融合。陋室公园同时具有公园、文物古迹、自然景观三种功能,免收门票的措施也极大提升了陋室公园的生命力和文化价值。正如前文所述,相比于陋室公园,有些原本历史文化内涵极高的文物古迹,由于周边没有历史文化氛围的烘托,就成了一个个孤立或者人造的景点。例如镇淮楼,由于周围的商业开发,使得镇淮楼成为一个孤立的建筑,和周围的环境很不相称。霸王祠周边是工业用地,乌江镇也基本没有形成以楚文化、皖江文化为主的历史文化氛围。
文物古迹要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就不能是一个孤立的遗产,坐等收门票来实现发展,而是要将周围的环境整体建设为相配套的环境。“十三五”期间,马鞍山市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和项目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县在城市规划上可更侧重于围绕各景点打造人文景观。例如乌江镇的发展就不能与霸王祠所代表的历史文化相隔离,未来乌江镇可在市镇建设、道路改造、安居工程等项目建设上可围绕霸王祠打造楚文化品牌,形成楚文化的发展中心,将文化融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之中,将激发经济增长的活力。
(二)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意义
历史其实是对过去的一种再现,历史文化遗存更多是过去社会生活的一个实物缩影。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文物古迹在很多地方更多是作为一种资源在利用,而不是作为一种文化在传承。是不是将文物古迹进行一番修复,改造为旅游景点,就是完成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呢?其实不尽如此,文物古迹不是单一的作为一个实物存在,每一处文物古迹必然依托一种文化。以和县为例,陋室公园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城市公园,它还是中唐文学发展在安徽的一个缩影,更深一层来说,它所反映的陋室精神代表着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一种豁达、追求宁静自我的情怀。由此可见,历史文化内在的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精髓,这种精神的传承,才是文物古迹存在、保护的最重要意义。
地方政府在文物开发保护中,可以更多地重视历史文化本身,而不是强调文物古迹的旅游价值和经济意义。例如,和县可以有针对性地在中小学教育中突出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组织关于和县历史文化的学术研讨,通过教育、宣传、学术、旅游等多种形式,将和县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弘扬。这一点可以借鉴颍上县的做法。颍上每年都举办全国性的管子学术研讨会,这对当地历史文化精神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如果和县也能选取以项羽为代表的楚文化,以刘禹锡为代表的唐宋文化作为研究的对象,每年也能举办全国或者地区性的学术研讨会,必将对和县历史文化的研究和文化战略的实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对和县旅游文化战略的建议
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发展这三者之间没有根本矛盾,在文物保护做得比较好的西欧国家,文物古迹也都面向公众开放,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区。目前“十三五”战略已经开启,如何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和县特色的文化战略,“让躺倒的文化站起来,让沉睡的文化醒起来”,是现阶段和县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和走访交流,我们着重在融入“皖江文化”战略,树立“大文化”概念,融合自然、文化两种资源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一)整合文化资源,融入“皖江文化”战略
和县是皖江文化东向发展的最前沿,同时也是楚文化与吴越文化的交汇地,是南北文化的融合地。和县背靠马鞍山,紧邻苏南中心城市南京,可以说旅游开发的潜力是巨大的。南北通衢的区位条件也决定了和县文化的多元性,如果能较好地整合,必将成为皖江文化的一个亮点。目前和县文物古迹虽然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全县文化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例如像霸王祠这样的文物古迹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虽然文物本身得到了保护,但是其内在的历史文化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弘扬,周边的配套设施也没有跟上,名气虽大,却鲜见游客,这就说明和县在资源的整合与提升上还有不足之处。
2012年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加速崛起的生态强省,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将这“三个强省”与“美好乡村”建设一道作为安徽省在“十二五”后半程的主要发展战略。和县应尽早树立起“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链条化”的发展理念,将县域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才能在未来发展中抢占一席之地。目前安徽沿江各城市都在找准自己的文化定位,安徽省文化厅也将“皖江文化”作为一项文化战略进行打造,这就给和县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整合文化资源,融入“皖江文化”战略,对和县开发旅游文化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打造旅游文化品牌,树立“大文化”概念
何为“大文化”,其实就是针对和县县情,将贯穿和县2000年发展历史的文化进行整合归类,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归类不同的文化特色,同时将和县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打造大文化,将小资源整合为大历史,推动县域文化的开发利用,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从而有效地推动和县文化产业的发展。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和县文物古迹的特点是数量多,但是较为分散,整合力度不够。和县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非常明显,项羽在此乌江自刎、刘禹锡作《陋室铭》,可以说是无人不知。和县可针对文化资源多而分散的现状,设置诸如“楚文化路线”、“佛教文化路线”、“自然风光路线”等不同特色的旅游文化路线,把分散的资源“串起来”,以一个主题连贯多个景点:(1)楚文化路线:和县博物馆——乌江镇——霸王祠;(2)唐宋文化路线:陋室公园——镇淮楼——文庙广场——浣纱祠;(3)佛教文化路线:文昌塔——万寿塔——凤林禅寺——观音洞;(4)自然风光路线:天门山——善厚香泉——鸡笼山。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和县坐拥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是大量的资源处于闲置和沉睡的状态。和县下一步可通过编制详细的县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出台相应的政策,扶持一批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推进招商引资,引入投资主体对符合开发条件的文保单位进行整体开发,例如对鸡笼山的保护性开发,天门山、霸王祠、陋室公园、镇淮楼都可以借鉴这样的模式进行整体开发,把历史积淀、商业元素有机结合,推进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三)守住青山绿水,融合文化、自然两种资源
在调研中,研究生团队最大的感触是和县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青山绿水、风景秀丽,可以说是“处处是美景、到处皆盛景”。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香泉镇的自然泉水、天门山的大好风光让人流连忘返,古人讲究“天人合一”,正是强调了文化与自然的结合,这些都是和县取之不尽的自然财富。
根据和县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每年节庆,仅一江之隔的南京人满为患,但是来和县旅游的外地游客常年维持在低位,连马鞍山地区的游客都较少来和县。相比于历史文化资源吸引力的弱势,和县能吸引外地游客的反而是香泉、天门山等自然资源突出的景点。也就是说,和县有着名满天下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是在开发利用上却不如自然资源有优势。因此和县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要“守住这片青山绿水”,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作为和县的两张“名片”打出去,自然中蕴含着文化,文化中又显露着自然,双管齐下,共同推进和县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288.
[2]朱大申,高照.直隶和州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45,81,
[3]陈廷桂.历阳典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1:94-97.
[4]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96.
[5]余道年.和县历史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利用[D].合肥:安徽大学,2014.
[6]王象之.舆地纪胜[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