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

2014-03-20

关键词:大众文化解构后现代

佴 康

(南京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210009)

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着存在理由、话语权、有效性等三大困境”。[1]“后现代思维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超越”,[2]后现代主义的贡献,便是不满足于稳定的、中心式的基础,极力地寻求人类理解的阐释性基础,讲究关联性、对话性、多元化,以期更充分地提示各种可能的意义,从这方面出发,后现代有可能成为革新和建构的积极力量。处在这一背景下,需要找到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后现代思想、后现代教育学中的很多哲学理念和方法论,如“大众文化”、“对话交往”、“解构创新”等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有着深刻的现实借鉴意义。

一、大众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导方式

大众文化是后现代思潮的重要特征之一。这种文化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旨在使大众获得感性娱乐”。[3]当今时代,电子媒介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大众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提供了快捷而广阔的途径。而电子媒介的重要特点就是用图像符号替代了非具象性的符号,由于它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大大缩短了人们的知觉与符号之间的距离,因而也消除了文字那种需要通过接受教育才能理解的间接性。“传媒深深地理解受众的喜怒哀乐的情感世界,并能与之产生共鸣,将受众的视线收之麾下。”[4]容易使人们荒废思考,而沉溺于对于刺激的消费,淹没于本雅明所说的“震颤”感受之中。大众传媒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每个角落,并且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相当大的影响。应该看到,大众媒体毕竟是一种载体、一种场所,是影响力的放大器,但影响力的指向不是由媒介决定的,而是由其承载的话语指向所决定的,如同扩音器可以放大扩散声音,而决定不了话语的内容。

大众文化的背景下,应该借助新媒体的力量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传导方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多以理性逻辑分析为主,缺少活泼的实例和渗入年轻人内心的标语性话语,给人以严肃感和距离感。“主流话语”在进入网络等大众话语场中,由于其精英的姿态,有时反而会处在“失语”的状态。大众传媒利用传播优势影响舆论导向,有人称之为与立法、行政、司法并列的“第四权力”,不容小觑。[5]大众文化的优劣之辩,归根结底是不同思想在大众媒介上的话语权争夺问题。与其因噎废食,不如借助大众媒介具象、易接触等优势,借力打力,让积极价值观融入其中,消除大众文化和主流话语的明显界线。

新媒体的兴起“带动着想像和认识活动的转移。这转移包括了一种不同的人文内涵,即接受世界并作出相应反应的方式的转变。”[6]22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作出相应转变。一是要在网络、电视等媒介上重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有意识地引导和发言,让积极的价值观点和消极文化进行透明平等的辩论,发出理性声音,争取更多话语权;二要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图像的力量,动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实践体验式教育方式,将生动事例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教学内容可见、可感、可触,加快加深学生对于文字符号的理解;三要警惕图像信息和大众传媒的轰炸而淹没了自我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加强指导,有意识中断视觉依赖,设置教育环节让学生对于所看到信息进行讨论、思考,还原思维过程,将具象转变成其自己的思想观念。

以微博、BBS、博客、微信等网络传播载体为代表的自媒体(WeMedia)和微媒体近年来发展迅速,它们受到了大学生们的热烈欢迎。这一现象的背后涌动的正是后现代思潮。利奥塔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对一切宏大叙事(元叙事)的怀疑,真实的生活存在于每个自我个体和微小的事件之中。[7]而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传导方式往往是宏大叙事的方法,用很多术语来建构思想教育内容体系。有些学生只能认知这些话语的“能指”,对于术语死记硬背,却对这些话语真正表达的“所指”不甚了了,对于这些话语和大学生的生活、未来发生着怎样的联系并不能心领神会。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帮助他们重建起“能指”和“所指”的关系连接。自媒体和微媒体有着“传播主体去中心化”、“传播方式交互性强”、传播即时快速等特点,给每个平凡大众发声的机会,也是年轻人参与社会的途径之一。[8]这种最能贴近生活的思想传播载体,最能将各种概念的“所指”生动鲜活地呈现出来。

大众文化的兴起,预示着更多互动教育平台的涌现。利用这些平台更多展示积极的一面,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鲜活的事件和现象的讨论中,促进“官方舆论”和“民间舆论”的互动,培养拥有积极价值观的学生“意见领袖”进行引导,建立党支部、团支部、社团微博等“红色”自媒体阵地,更好地指导学生理解生活,进行积极的价值判断。也有利于对身边事物进行展现和剖析,将价值观概念的“能指”和“所指”真正联系起来,将“现有”和“应有”联系起来,去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使命:“使人们实现从‘现有’到‘应有’的转变”。[9]在这样一个人人都可以发出声音、展现思想的时代,只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惧挑战,建立在新媒体上的公信力,就可以使真理在讨论中越辩越明,使学生在交流中心服口服。让大众媒体为我所用,在众声喧哗中博得自己的听众。

二、对话交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师生关系

“对话”和“交往”是后现代思潮的又一个主要特征。行为理论家哈贝马斯强调整个世界是建立在人们的互动交往之上的。后现代主义虽然重视意义的流动性,但更倾向于事物之间深刻的关联性,相信任何事物的意义是无法从该事物本身知解的,而只能从它与某个东西或别的什么东西之间的关系中领悟出来。[6]148因此,后现代教育学认为真理的源泉不存在于个人或某个集体,而是存在于人们之间对话与交流中。加拿大教育家史密斯指出,后现代教育应是一种阐释性教育学,是一种“存在教育学”,“就是教人去面对首要的和身旁的事物。”[10]进行思想教育的关键不仅仅是灌输“正确的价值观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认识到“价值观和我们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的职责不是定义,不是立法,而是指出事物之间的联系,提出创造性的建议,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担当起文化调解人而不仅仅是传授者或干事的角色”,[6]88其职责不是让大学生被动“接收”教育,而是带着开放的态度,不断寻求新的途径,将学生带入对于积极价值观的日益深入的理解之中。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还是“以教师为中心”(gericentric),然而后现代教育转向个人切身的体验世界,强调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是第一重要的,强调师生互动,师生关系不是事先决定好让学生成为教师希望的样子,而是通过交往方式接受师生对于彼此的局限性,而不只是想象中的可能性。师生之间相互引导,臻于成熟,相互于现在中贡献各自的才干,而绝对不能预先设定一个永久的结构。[11]

后现代的师生之间应该是主体交互性的关系,有的学者将后现代世界描绘成大乘佛教里所描绘的一张因陀罗网,其中所有成员就像一颗颗宝石一样,无限反射着其他成员的身影,人们之间的关系便是“同时存在的互联身份和互为因果关系。”[6]206教师的责任不仅是将自己的想法反射给学生,更是不断反省、提高自身修养,“努力使自己能反射他人之光”,而且更重要的是能看见并接受到学生对教育者的反射。真知灼见便在这无数的反射之中自然涌现。

“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12]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一个让学生体知价值选择的过程,必须植根于学生的生命体验、生活经验中,而不是公布有预设正确答案的科学知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就更不能局限为“讲”,而应当成为一种约定:“教师指出一条路,学生经由此路能够理解并能进入他(她)自己的那个活着的、流动的传统中去。”[6]230这里所说的传统既不是无理性的,也不是无生命的,而是基于教师和学生对于生命体验、社会事件进行讨论、解释,从而得到的综合感知。这个角度说,思想政治教育最不应该使用照本宣科的教育模式,教材只是起到讨论大纲或补充材料的作用而已,因为“智慧并不是包含在文本里面,而是存在于对文本的阅读中……智慧乃是文本间性(intertextuality)的问题。”[6]243对文本间性的把握就是对事物关联性的把握。一个称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师指导的应是生活智慧,而不是教材文本本身,因此应该更多地以对话、讨论、体验的方式进行,在思想政治课中大量增加主体研讨和实践体验的环节,在公平交流的话语场中潜移默化地建立思想认知。

在互联网和多媒体的冲击下,有学者称“知识外在化导致机器部分地取代了教师的功能。”[11]史密斯称,“知识爆炸其实是知识的解体”,原因是“人们无力理性地将所显示的全部信息包容进一个框架里去”,[6]226就算储存网络本领再大,现在仍处于信息不全的阶段,而谁具有对信息重新整理的能力,他才能真正接受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教师能够促进学生的这种能力 ,那么就可以说教师接受并经得起知识外在化的这一挑战。[11]这种教育不是传递已知,而是探索未知的过程,“激发出内在于不稳定性之中的创造性潜能”,[13]223将训练学生成为的积极创造者,而不是预定真理的被动接受者。这一知识探索过程构成了一种新的师生关系,即学生可能对教师的权威“延缓不信任”,[13]227而教师需要迎接学生的质疑和挑战,与学生一起探索师生所达成的共识,并在探索过程中得到学生的信任。在价值观的教育的过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来自对话和反思。同样,学生对充斥于各种媒体的海量信息进行补充、联接、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也会在交流和反思中促成,并进而促进思想认识上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三、解构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文化

解构也是后现代思潮的一个重要特征。解构主义在反逻格斯中心主义的道路上不断摆脱权威的束缚、打破传统的框框,去追求最大程度的自由与新意。大学生身上的确存在解构冲动,但剔除解构思潮的负面因素,其中不乏存在对新事物的追求,对现代性不合理结构的批判。从这个角度上讲,解构精神契合青年大学生的自立的心理需求。

解构和创新有着密切的关联,甚至有着部分交集,解构不仅是摧毁,更是一种多元化的建设。解构主义奠基人德里达认为,任何事物都在进行着“差异运动”,并在此过程中进行解构,解构的核心概念是“延异”,是“延”和“异”两个概念的集合,是一种运动中的存在,是融合中的突破,是继承中的革新。“这即是解构的构成:……是那些过去的历史遗迹与异质性、与那些全新的东西、与某种突破之间的张力运动。”[14]解构运动是一种既拆解又建构、在拆解的同时进行建构的活动。[15]创新精神已成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着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整个过程和解构精神息息相关。首先,创新始于问题,看到和提出一个创造性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更重要。[16]可以说问题的发现和选择对于创新活动具有决定意义和战略性意义。然而创新问题的发现,是要基于对于原先认知进行解构的基础上的,利奥塔认为“怀疑”即是科学社会进步的“结果”,也是“前提”。要在寻常中看出不寻常,要在“原以为是”的习惯中看出新的可能性,就要持有解构主义的批判精神。只有先学会质疑,才能学会发现问题。另外,创新不仅依靠知识和智力,更是要依靠“建立在高度发达智力基础上的创造力的高度发展”。[17]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创新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挥。应该顺应或激发学生的解构冲动,合理引导,鼓励其敢于求异、敢于想象、敢于质疑权威、敢于超越他人,才能在思维王国里的遨游中有新结果。当然,鼓励创新并不等于放任学生停留在解构的狂欢中。创新和解构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在批判基础上有目的的建立,而后者往往忽视目的性,容易通向否定终极所指的混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有意识引导学生把解构冲动和创新意识结合起来,关键是树立创新目标和分解创新的科学步骤。让学生学会“批判”、“怀疑”、“嘲笑”的同时,也要学会“建树”、“重构”、“创建”。教育者需要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学术专业实践等创新实践平台,制定鼓励创新的机制,营造创新文化,提出适合学生成长和学习的创新命题。

后现代思想中的“注重过程”、“对话交往”、“解构创新”、“大众文化”等等理念和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有着十分深刻的现实借鉴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并应用于实践。在理论结合实际过程中,需要科学有效的过程控制和引导机制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对此,必须正视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与时俱进,开辟蹊径,在日常实践中完善教育机制,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

[1]张坚强,杜苏.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创新[J].江苏高教,2004(4):78-81.

[2](德)威尔什.后现代主义[C].世界文论[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22.

[3]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7.

[4]拾景炎.“快乐至上”新闻思想的人文审视[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7(6):83-87.

[5]周琪.机遇与风险——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文化环境中的二重境遇[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9):37-39.

[6](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7](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M].车槿山,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4.

[8]汤力峰,王学川.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12(3):10-14.

[9]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

[10]David.G.Smith.Trying to Teach in a Season of Great Untruth:Globalization,Empire and the Crises of Pedagogy[M].Rotterdam NL:Sense Publishers,2006:54.

[11]杨晓.后现代教育学中的师生关系重构[J].教育科学,2004,20(5):48-50.

[12](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读书 生活 新知三联书店,1991:30.

[13](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4]Derrida.Deconstruction in a Nutshell:A Conversation with Jacques Derrida[M].New York:Fordham University Press,1997:6.

[15]肖锦龙.解构理论“自由游戏”论辨伪[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5):65-73.

[16](德)M·韦特海默.创造性思维[M].林宗基,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138.

[17]郭广生,肖念.着力学习改革推进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1(23):29-31.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解构后现代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还原
解构“剧本杀”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90后现代病症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于强 保持真实,从生活中解构设计之美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