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转隐喻的歇后语认知解读

2014-03-20俸振海

关键词:歇后语谐音隐喻

俸振海

(中南民族大学 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像谜面(又叫语面),后一部分像谜底(又称语底)。它是由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创造出来的。歇后语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隐去作为谜底的后文,只保留作为谜面的前文,如以“泥菩萨过江”表示“自身难保”;二是前后文并列,如“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许多学者曾从不同视角对歇后语进行过研究,但大多只是局限在歇后语的语义结构、文化内涵、翻译等方面,少有学者从隐喻和转喻的角度对歇后语的认知机制进行分析。因此,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观和概念转喻观出发,探索歇后语的生成机制。

一、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

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是基于理想化认知模型(ICM)的不同映射。理想化认知模型(ICM)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理解世界过程中对某领域中经验和知识所形成的抽象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组织和表征结构。[1]ICM可分为四大类:命题模型、意象图式模型、隐喻模型和转喻模型。前两个模型构成ICM的主要内容和基础,后两个模型则是ICM的扩展机制。

(一)概念隐喻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是通过自身的经验来认识世界的。隐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存在于我们的语言中,也存在于思维和行动中。通过隐喻,人把对世界的认知结果即经验以概念的形式储存于大脑,与这些概念相对应的是隐喻表达形式。我们日常的概念系统本质上都是隐喻的。

隐喻是基于一种象似性的映射。它由两个认知域构成:一个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和一个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域。隐喻就是将始源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上,让我们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来构建和理解目标域。隐喻映射不是随意产生的,而是根植于我们的身体经验。一个隐喻映射一旦建立起来、为大多数语言使用者所接受,就会反过来将自身的结构强加于真实生活之上,从而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被实现。[2]

隐喻是从一个ICM向另一个ICM的映射,通过映射限定了两个ICM的关系。作为人类组织经验的工具,隐喻通过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认知另一领域的经验。通常,人们会利用相对熟悉或相对容易把握的经验领域,来理解相对不熟悉或较难把握的经验领域。因而“隐喻对人类认知活动的影响是潜在而深刻的,它是人类概念系统组织和运作的一个重要手段”。[3]

(二)概念转喻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转喻的认知本质。它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一种认知机制。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的本质与隐喻一样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手段,转喻是概念、思维层面上的问题,对于人类推理起着重要的作用。[4]正是基于转喻的概念本质和认知特征,认知语言学家称之为“概念转喻”。

根据Lakoff的观点,转喻是指在同一个ICM之内表述和理解“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认知现象,即可用一个部分来认识另一个部分或整体,或通过整体来认识部分,两者具有接触或邻近关系。[1]

Radden和Kövecses以ICM为理论基础,将转喻分为两大类:整体ICM与其部分之间的转喻和整体ICM中不同部分之间的转喻。第一大类中包括事件模型、范畴成员模型、范畴属性模型等7小类;第二大类中包括行为模型、因果模型等9小类。[5]

(三)概念隐喻与概念转喻的关系

束定芳认为隐喻和转喻的关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每一个隐喻都可以追溯到一串邻近的转喻关系”,即隐喻依靠转喻。另一种是隐喻和转喻有时可以共存在一个喻体中,因此“任何转喻都带有一点隐喻性,任何隐喻都带有一点转喻的特点”。[6]歇后语的构成离不开隐喻和转喻的共同作用。

二、歇后语的概念隐喻和转喻分析

关于歇后语的分类,众说纷纭,至今仍无定法。笔者将歇后语分为两大类:喻意歇后语和谐音歇后语。这两类歇后语包含了不同的认知机制。喻意歇后语下又分有三个小类:喻事类歇后语、喻物类歇后语和典故类歇后语;谐音歇后语分为音同类和音近类歇后语。

(一)喻意歇后语

喻意歇后语的前部分是比喻,表达的是具体、直观、形象的概念;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表达的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这类歇后语中有的以事为喻,有的以物为喻,有的以神话传说为喻,有的以史为喻。

1.喻事类

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就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例1:一口吞下个热红薯——难咽

在这个歇后语中,暗含了一个因果转喻。Kövecses指出因果关系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7]原因和结果相互关联,既可以用原因转指结果,也可以用结果转指原因。歇后语的第一部分描述了一件事情,第二部分则是这件事情造成的结果。如果想一口把整个热腾腾的红薯吃进嘴里,就会很难咽下去。“难咽”就是“一口吞下个红薯的结果”的结果。因此,这个歇后语是通过原因转指结果的转喻构成的。第一部分实际上是来源域,而第二部分则是目标域。一个来源域包含目标域的转喻内嵌在这个歇后语之中。

例2:撑竹篙进屋——直出直入

这个歇后语中暗含了一个行为转喻:方式转指行为。行为理想化认知模型包括施事、受事、工具、行为本身、行为结果、时间等,这些因素之间存在行为转喻关系。歇后语的第一部分描述了一个动作,第二部分则是这个动作的方式。因为竹篙是一根很长的竹竿,而门宽远没有竹篙长,因而竹篙不能横着进门,只能直进直出。直出直入就是撑竹篙进门的方式。然而,这一识解过程并没有只停留在字面义层面上。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的歇后语都是评价真实世界中的某类人或某种行为。这个歇后语并不是对这个行为进行描述,而是评论具有同样特征的人。“直出直入”的比喻义是说话直截了当。这一惯用比喻意义的激活需要隐喻思维。因此,这个歇后语的构成是转喻和隐喻共同作用的结果。

除此之外,像“摸着石头过河——稳稳当当”、“茶杯盖上放鸡蛋——靠不住”、“拆袜子补鞋——顾面不顾里”等也属于喻事类歇后语。

2.喻物类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类物件、动植物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了。

例3:井里的蛤蟆——没见过大世面

一只蛤蟆天天住在井里,从未出去过,只能看见井口上方的一小部分天空,不知道井以外的世界。然而,“见世面”的能力只有人才具备,是人的属性。根据Kövecses的观点,与动物相关的词汇获得隐喻意义的唯一方式是将人类的特征赋予动物,然后再将这些特征重新用于人。[7]因而,这个歇后语中含有一个概念隐喻:蛤蟆是人。在这个隐喻中,始源域是人,目标域是蛤蟆。人的一些特征属性赋予到了蛤蟆上。因而,蛤蟆可以“见世面”。然后,我们再把蛤蟆住在井底的特征放到人身上,就会发现坐在井底的人就像蛤蟆一样,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因而,“动物是人”和“人是动物”这两个隐喻共同构成了这个歇后语的语义。语底“没见过大世面”既是指语面的蛤蟆,也是一种隐喻的用法,形容那些见识狭窄而有盲目自大的人。

例4:九月里的甘蔗——甜到心

甘蔗通常在农历九月成熟,成熟的的甘蔗糖分含量高,所以从里到外都是甜的。在这个歇后语中,“甜”是成熟甘蔗的显著特点,因而语底中的“甜”用来指代成熟的甘蔗。所以是一个范畴-属性转喻。然而歇后语的第二部分出现的“甜到心”是人才有的感受。因为只有人和高等动物体内才有心脏这个器官,所以这里包含了一个隐喻:植物是人。根据Lakoff &Turner提出的大链条隐喻,[8]人们可以用人类的特点去理解植物。植物被赋予了人的属性,可以像人一样获得情感体验。“甜到心”喻指人感到非常幸福。因此,这个歇后语是转喻和隐喻共同作用的结果。

此外,喻物类歇后语还有“白毛乌鸦——与众不同”、“报时的雄鸡——不用催”、“出炉的铁水——沾不得”等。

3.典故类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文学作品、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

例5: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姜太公,即西周初的姜尚,又称姜子牙。姜太公用直钩不挂鱼饵垂钓,愿意上钩的鱼,就自己上钩。在事件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事件是由众多同时发生或相继发生的分事件组成的整体,分事件和事件整体之间相互替代产生事件转喻。歇后语的第一部分是一个事件整体。整个钓鱼事件应该包括一系列的分事件,准备钓鱼的工具(如鱼竿、鱼线和鱼钩等)、去到钓鱼场所、选好钓鱼位置、等待鱼上钩以及成功钓到鱼等。歇后语的第二部分是一个分事件。这里是运用了鱼上钩这个分事件来转指整个钓鱼事件。此外,这个歇后语还包含一个隐喻,即比喻人心甘情愿地上当。

例6:程咬金上阵——三板斧

程咬金是李世民手下的一员大将,他惯使一把板斧,头三下非常厉害,以后就不行了。歇后语的第一部分是一个行为,第二部分是实施这个行为所用到的工具。因而这里含有工具转指行为的转喻。此外,这个歇后语还用到了隐喻:把“三板斧”这一具体事实,引申到“人的本领不怎么样,就开头几下子,后来就差劲儿了”的抽象事实上,体现了从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过程。

此外,像“林冲上梁山——官逼民反”、“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白娘子遇许仙——千里姻缘一线牵”等也是从典故中衍生出来的歇后语。

(二)谐音歇后语

这类歇后语是基于音同(近)形异义异的语音隐喻之上形成的,Ivan Fonagy最先提出语音隐喻这一概念。他主要从语音和其所表达的意义的角度进行论述,并认为发音方式与其表达的情感意义相一致。[9]国内最早对语音隐喻进行介绍并探索的是李弘。她将语音隐喻看作是所指对象和能指对象的象似性问题,是语音层面的跨域喻指现象。她认为语音隐喻使用一个象征单位(一种音义关系)来喻说或激活人们头脑中的另一个象征单位。[10]谐音歇后语巧妙地运用了语音隐喻,在其后半部分采用同音字或近音字,使歇后语的意义一语双关。

1.音同类

音同类语音隐喻指的是利用语言文字相同的读音,不同的字形和语义,让一句话涉及两个概念域,从而形成一语双关的效果。

例7:老鹰捕食——见鸡(机)行事

老鹰寻觅猎物时,如果看到鸡就会马上捕捉。“机”与“鸡”谐音,属于不同的认知域,本歇后语用喻体“鸡”来跨域喻说本体“机”。见机行事意为“看准时机立即办事”;“见鸡行事”意为看见鸡了就下去抓。该歇后语正是通过“见机行事”和“见鸡行事”的谐音构成双关,并通过后者来突出前者。

例8:一头栽到煤堆里——煤(霉)到顶

这个歇后语的第一部分是一个行为,第二部分是这个行为的结果:煤灰全部沾到了头顶上。因而这是转喻的用法,即用行为结果转指行为。“煤”与“霉”读音相同,通过谐音关系,可以映射到另一认知区域,即比喻一个人很倒霉,非常不走运。所以这里又体现了隐喻的用法,把“煤”这一实体投射到更抽象的概念上面。

“老爷下轿——步(不)行”、“空棺材出葬——木(目)中无人”、“八十老翁练琵琶——老生常弹(谈)”也属于此类歇后语。

2.音近类

和音同类歇后语一样,音近类谐音歇后语利用读音相近但异形异义的文字来构建两个认知域,达到语音双关的目的。

例9:竹林里栽柏树——青(亲)上加青(亲)

竹子和柏树,这两种植物都是青色的。青色是竹子和柏树的共同特点,语底中用“青”这一特点代替竹子和柏树这两个整体,所以是青上加青。在范畴-属性理想化认知模型中,范畴定义通常反映其主要属性。因此,可以用整体范畴来表示主要属性,也可用主要属性来替代整个范畴。这个歇后语用到的是属性特征(青)转喻范畴(竹子和柏树)。“青上加青”除了反映语面中柏树和竹子的特征外,还在语底里隐喻了更深层次的含义:“亲上加亲”。这是运用“青”与“亲”谐音达到的语意双关。

例10:孔夫子的口袋——书袋(呆)子

孔夫子是藏书始祖,他在编订六书时,曾广泛搜集各国典籍。因而他的口袋通常都是用来装书的。这个歇后语表面上说的是装了很多书的书袋子,其实说的是书呆子。“袋”与“呆”谐音,语底通过物品“书袋子”这一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即人“书呆子”上。指的是那些死读书而不会灵活运用书本知识的人,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音近类谐音歇后语还有“一二三五——没四(事)”、“城隍庙里挂弓箭——射(色)鬼”、“吃饺子不吃陷——挑(调)皮”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隐喻和转喻大量存在于喻意歇后语和谐音歇后语中,它们不仅使语言通俗易懂、风趣幽默,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认知事物。勿容置否,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在歇后语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认知作用。喻意歇后语中只有极少数是单独基于概念转喻或概念隐喻形成的,大部分都是转喻和隐喻共同作用的结果;谐音歇后语都是在语音隐喻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一部分还包含有概念转喻的认知作用。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歇后语中的隐喻和转喻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歇后语的生成机制。

[1]Lakoff,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Mind[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68.

[2]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12.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38.

[4]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45.

[5]Kövecses,Z.Metaphor and Emotion:Language,Culture,and Body in Human Feel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150.

[6]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98-200.

[7]Kövecses,Z.Metaphor: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75,125.

[8]Lakoff,G & M,Turner.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172-180.

[9]Fonagy,I.Why Iconicity[A].In M.Nanny & O.Fischer(eds).Form Miming Meaning Iconicity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C].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9.

[10]李弘.语音隐喻初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3):70-74.

猜你喜欢

歇后语谐音隐喻
一起来说歇后语
勇闯长龙阵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谐音词里的民俗》
《活的隐喻》
谐音词的规则
歇后语
绝妙的数字灯谜
歇后语的拓扑解析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