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生产力特性再探

2014-03-20

关键词:生产力生产信息

孟 盈

在我国理论界以往的概念中,信息生产力特指科学投诸机器设备之中,转化为直接占用自然现象的方式,也即“科技生产力”。这也是我们谈到马克思论述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时的说法和认识。现在,信息从知识的掩盖下走出来,在生产过程中逐渐显露出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生产力发展中,信息表现出巨大的能动力量。在具体的信息传播作用中,信息中“生产性的知识信息力量”成为指导实践的决定性因素,通过与生产、生活的具体行为结合释放信息价值。换句话说,信息技术的作用大大增强,可以和生产相关联,成为一种“直接的生产力”或直接的“述行的”(performative)力量,也就是所谓的“行为知识力量”(尼科·斯特尔,1998)。信息越发显出经济组织系统效应的“倍增器”功能,成为一种最活跃、发展最快、增值最快的生产力,主导了社会的发展方向。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信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继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后,“信息生产力”的提法已被普遍接受。

目前,我国关于信息生产力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信息生产力的生产工具特性的研究上,即从网络和网络信息的特征来概括,总结出信息生产力“虚拟性、渗透性、扩散性”(左新斌 等,2004),以及“高智能化与网络化、全球范围运行”(孙海芳,2007)等特性。本文认为概括信息生产力的特征,不能仅仅从网络信息的特征来概括,而应该以信息生产力的基本特征来全面概括。此外,考虑信息生产力的特性,也不能仅从传统生产力的特征思考,还应该从信息生产力内涵的扩展来考虑。信息生产力之所以新,之所以从传统生产力的要素之中独立出来,不同于传统生产力,是因为它在生产力的内部特质、外部延展等方面都突破了传统生产力的概念。认识信息的本质和特性,对了解信息生产力的作用方式,研究信息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功能,推进我国“新四化”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一、信息生产力的新特性

信息生产力是一种新质态的生产力,信息生产力的劳动者是信息劳动者,生产工具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手段,信息劳动者通过信息劳动资料对信息进行采集、创造、处理和使用等生产活动。与以往的生产力相比,信息生产力体现出以下特性:

第一,信息生产力突破了物质局限,是全面的生产力。

首先,信息生产力突破了以往生产力的物质局限,是全面的生产力。信息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成为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力量。“信息生产力是以信息的创造、采集、处理和使用为主体而不是以开发和利用物质资源与能量资源为主体的生产力,这是当代信息生产力最为本质的特点。”(万雪梅,2008)

马克思(2001,1998)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工业一起对整个自然界进行了革命改造,结束了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幼稚态度以及其他幼稚行为。”马克思主要强调的是物质生产,社会生产力也主要指物质生产力,即使提到科学,也主要指自然科学或者与社会生产结合的科学,而不是指社会科学。所以,按照我国以往流行的认识,生产力就是人类征服或改造自然的能力。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受工业时代局限形成的看法,让人们误以为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越强,生产力就越高。但在信息时代,信息服务业的生产对象已经不再直接是自然物,而是创造与利用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业生产的那些生活性、社会性软件(如Web2.0的许多软件),许多成分与改造自然无关,而是信息产品。“改造自然以造福人类的活动,无疑仍然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但在此基础上,当代人类生产活动已经开始拓展到新领域——创造与开发人文信息资源。它与改造自然的活动一起,构成了今天人类生产活动的总体。”(鲁品越,2001)也就是说,以往的生产力主要是物质生产,而现在信息生产力既涵盖了物质方面的生产,也涵盖了包括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的信息生产。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资料的丰富,恩格尔指数的降低,马克思原来所说的维持生存的生活资料的重要性越来越低,文化生活和精神消费则越来越重要。就像马斯洛需求理论所说的,人们满足了生存需要、安全需要之后,开始重视社交需要和自我的实现。曼纽尔·卡斯特(2006)说:“历史才刚刚开始。此时我们所理解的历史乃是指这样一个时刻,即经历了数千年与自然的史前斗争(首先是求生存,然后是征服自然)之后,我们的物种所达致的知识与社会组织水平已容许我们生活在一个根本上是社会性的世界之中。这是一个新存在的开端,事实上也是信息时代的开端,其独特之处乃是文化相对于我们生存的物质基础获得了自主性。”正是这样的历史需求,正是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信息生产力的推动,历史才出现了这样的转折。信息生产力既涵盖了物质领域的生产,又发展了精神方面的生产;既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又满足了精神需求。正是信息生产力的新特质,使生产力发展到新阶段。信息生产力在生产力的内涵上比传统生产力所扩大的部分,即精神领域生产、文化领域生产的部分,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新趋向,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转折。

第二,信息生产力各构成要素发生了变化。

首先,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手段和传播媒介作为生产工具,是信息生产力的存在方式,乃至社会运转的基础。“不同质态的生产力区分是以生产工具为标尺的。因此,信息生产力中的首要的信息内涵则是信息工具。”(周延云 等,2006)在传统生产力中,生产力要素主要是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组成的。而信息生产力是由信息劳动者、以电子形式存在的信息和信息传播媒介构成的,这是信息生产力的存在形式。生产力(productive force)的本意是指人类生产的力量(force),而不是生产的“能力”(capacity),二者语义明显相异,传统生产力概念用“能力”来定义“力”,至少是不精确的。信息生产力更能体现这种生产的力量,直接作用于生产。这是信息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构成方式的本质不同。人类在信息生产、传递过程中的传播媒介,在现代的表现形式是电脑网络系统。与历史上不同质态生产力中的生产工具相比较,它不再是孤立的实体性存在,而是一个具有反馈功能的、网络节点式的互动即时性网络系统。

另外,信息生产力的劳动对象发生了变化。传统生产力是人(不管是体力工人还是管理者)与生产资料结合作用于劳动对象,并且这劳动对象主要指物质的自然世界。而以电脑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生产力则决定了信息劳动者的劳动对象的数字化、信息化。在信息生产劳动中,主要是人对信息的搜集、管理、加工、创造。在实体劳动中具有三维性的有形劳动对象,在网络的基础上皆以“0”与“1”这种无形方式在磁盘中存储、转化,并以光速在光纤网络中传输。这不仅提升了信息处理的数量、质量及速度,同时也增加了各种信息组合的可能性几率。“与传统工业生产力的机械化特征相比,高度智能化与网络化是信息生产力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孙海芳,2007)

第三,信息生产力实现了生产自动化向自觉化发展。

生产从自动化到自觉化,这是信息生产力的另一大特点。通过物联网技术的渗透和应用,生产实现了从自动化向更高阶段——自觉化,或称智能化的发展。从生产自动化到生产自觉化,实际上是人从肢体到头脑的外化。

简单来说,生产的自动化是指在机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预,而是按照生产的预期目标实现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使设备能够自动生产。而生产的自觉化则是将信息技术与工业生产连接在一起,通过将具有环境感知能力的各类终端、基于泛在技术的计算模式、移动通信等不断融入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使机器在生产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例如信息的收集、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生产的自觉化也可称为生产的智能化,实际上是“物化的智力”在生产中的运用。如果说生产自动化是对人体力劳动的取代,那么生产的自觉化则是对人在生产过程中的脑力劳动的扩大、延伸和部分取代。

通过生产的自觉化,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制造效率和产品质量得以大幅提高,原材料、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得以大幅降低甚至无足轻重,超越时空局限的分布生产、再生低碳、网络共享的经济模式得以实现,这也是人类社会实现绿色能源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条件。如约翰·奈斯比特(1984)所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我们的经济才有史以来第一次可以建立在一种不仅可再生且能自生的重要资源上,再也不会发生资源枯竭的问题了。”

综上,信息一直是社会中的一种基本资源,信息生产力也并不是信息社会独有的产物,而是作为一种基本的生产力,一直贯穿人类生产活动历史。信息生产力比以往传统的生产力有很多本质的变化,这些新特质形成了信息生产力相比传统生产力的优势。这个生产力反映了人类社会生产力从物质生产为主向文化生产、精神生产的根本转变,体现了人类未来生产力的根本走向。

二、信息生产力在信息社会中的核心作用

信息生产力在世界范围内是核心生产力。对我国来说,目前最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力并存,要想实现弯道超越,尤其需要大力发展信息生产力,通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搭建高速信息通道,实现各领域的信息化。信息生产力已经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也是国家安全的保障。作为信息社会的核心生产力,信息生产力具有高度智能化、网络化特点,在产业发展中具有倍增器的作用,对实现生产智能化、引领社会生产力方向、沟通断裂的社会阶层都具有核心和关键作用。

第一,信息生产力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可带动国家经济迅速发展。

由于信息生产力在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上的变革,信息生产力具有虚拟性、倍增性、渗透性等特点。信息生产力不会像其他生产力那样在生产中消耗和消失,通过信息生产力的作用,能使社会资源、人力进行集成,体现出极大的倍增器作用,这是信息生产力对比以往生产力的巨大优势。信息生产力渗透到社会各领域,尤其在经济领域渗透性更明显。上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以年20%的速度增长,成了世界各国的朝阳产业和国力增加的加速器。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信息产业的带动下,国内生产总值从8.9万亿元增至56.9万亿元,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经济质量逐步优化。

第二,信息生产力可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组织变化。

“信息技术的这些特质与功能决定了信息生产力对人类社会的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如对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投资结构、贸易结构等一系列经济结构的优化作用,对自然资源的优化利用,改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素质及协调性等。”(孙海芳,2007)在信息产业的带动下,技术密集型企业、信息化企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和调结构的先头军,国内产业结构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向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共同发展的转变。目前,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逐渐深入,服务平台作用日益凸显。传统企业已经借助互联网沟通线上线下的碎片化渠道,开展网络营销、社会化营销、在线客户服务等业务,在线业务成为企业新的发展模式和利润增长点。社会各种劳动资料在信息生产力的作用下联成了一个具有正负反馈功能的、网络化节点式的、有机的互动网络体系,对促进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模式等都有重要意义。

第三,信息生产力的发展可带动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信息化生产力是高度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生产力,在信息生产中,固化生产资料和金融资本对信息生产力的意义相对变小,劳动者信息素养直接决定了其生产释放的信息价值,决定了信息转化为信息产品效率的高低,这就要求信息劳动者具备与时俱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正如尼葛洛庞帝在其《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指出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变革人类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娱乐方式。”信息生产的推广和渗透将推动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劳动者经由工业生产力时期的文化型劳动者占主体,变成了以科技型劳动者为主流,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与简单重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专业化技术能力的提高与创造性知识的生产上。”(孙海芳,2007)

第四,信息生产力可以沟通断裂的社会阶层,促进社会稳定。

今天,帕森斯简单的“二元社会”,即“传统”和“现代”这种二分法已经很难形容我们所处的社会。从还处于“乡土社会”的村镇,到各种“技术开发区”“高新软件园”林立的大都市,我们可以看到从农业社会到工业、信息社会,人类文明历史上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群体所处的社会分层也处于模糊和变动之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社会各阶层的断裂和重构,在此激烈的变革过程中,群体间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经验共识,也就很难形成认同和集体意识。而在信息生产力的作用和带动下,网络得以迅速铺开,网络社会中的信息传递和互动可以超越时间和地域界限,重建族群交流和沟通的基础,完成分工协作和资源流通,通过信息的分享和传递形成新的文化认同、价值规范和共享记忆,联接断裂的社会阶层。信息生产力在发展中,还能帮助政府通过电子服务平台实现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通过社会的信息化、电子化、数据化更好地进行社会管理和服务。

三、信息生产力在我国发展的现实路径

日前,国家信息中心发布《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2014》,指出当前世界正处于工业生产力为主向信息生产力为主的变革中。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信息化在这“新四化”中处于基础、全局地位。要想发展信息生产力,必须从信息生产力的特性出发,结合我国国情,走中国化的信息生产力发展之路。

第一,在我国发展信息生产力,首先要坚定信息产业,特别是生产性信息服务行业的龙头地位。在我国信息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是否将信息生产力作为第一生产力、核心生产力发生过怀疑和动摇。在信息生产力时代,占据信息生产力发展制高点对我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将直接决定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大力发展信息生产力是实现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变革的迫切要求。生产性信息服务行业是其他各行业的科技平台和物质基础,各级政府应将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搭建信息高速通道,同时注意信息安全管理。越是精密、重要的部门,信息化程度越高,信息生产力起的作用越是决定性的,一旦出现问题就是一场灾难。

第二,通过信息生产力对产业结构和生产组织的调整作用,完成产业结构由重到轻、产品结构由粗到细、劳动力由体力到智能的转型。通过信息生产力由内而外的变革力量,实现由“企业信息化”向“信息化企业”、“网络社会化”向“社会网络化”的转变。

第三,提高信息化程度的关键是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素养和道德文化素养。伴随信息化的发展,一方面应普及信息技术,提高人民使用信息化工具进行生产生活的能力;一方面应通过国家级的宽带信息化战略,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到各个地区、层级,通过广泛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让信息化深入民众生活的各个角落。

鲁品越.2001.生产关系理论的当代重构[J].中国社会科学(1):14-23.

马克思.2001.资本论[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53.

马克思,恩格斯.1998.《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第2期上发表的书评[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54.

曼纽尔·卡斯特.2006.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441.

尼科·斯特尔.1998.知识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50-151.

孙海芳.2007.信息生产力的特征及意义分析[J].科学社会主义(1):132-134.

万雪梅.2008.信息生产力探析[J].学术交流(5):180-182.

约翰·奈斯比特.1984.大趋势[M].梅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2.

周延云,李琪.2006.生产力的新质态:信息生产力[J].生产力研究(7):90-92.

左新斌,彭志忠.2004.信息生产力特性研究[J].经济师(5):7-8.

猜你喜欢

生产力生产信息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订阅信息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展会信息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