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四个Y”翻译标准及质量评估之“三个有利于”原则

2014-03-20王青

武陵学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译者译文原文

王青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 541006)

论“四个Y”翻译标准及质量评估之“三个有利于”原则

王青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 541006)

纵观翻译史,翻译标准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时至今日,翻译标准问题仍处于“百家争鸣”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中西方传统翻译标准概括而言即“四个Y”标准:“诣”“易”“一”“依”,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翻译质量评估的“三个有利于”原则,在指导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翻译标准;“四个Y”标准;“三个有利于”原则

迄今为止,翻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经走过了相当长的一段路程,在历经考验后,渐渐趋于成熟,被人们所认同和接受。翻译标准这一问题一直是专家学者们研究和讨论的热点话题。古今中外学者对何为翻译标准、怎样确立翻译标准以及为什么要确立翻译标准等一系列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在实践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和分析这一问题,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但是,时代在变迁,宇宙万物都在运动,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翻译标准作为客观存在的事实也不例外。于是,在总结发现中西方翻译标准问题的不足之处后,笔者从实际出发,对其进行重新审视,提出了具备时代特征和符合读者要求的“四个Y”标准:“诣”“易”“一”“依”,从多方面考虑,赋予其新的性质和特点。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原则,从原文内容、文本类型以及读者因素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考察,试图找出一条科学合理评估翻译质量的方法。笔者认为,要使翻译理想化,必须实现翻译标准与翻译质量评估两者的有机结合。

一 中西方传统翻译标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自人类开始语言活动以来,翻译作为文化交流活动的媒介也随之出现,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谈到翻译,不得不提到翻译标准,它作为翻译理论的核心,是翻译实践和翻译评估得以进行的依据,长期以来是翻译家和译论家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学者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我国用文字记载的翻译,始于佛经翻译[1]。最早提出翻译标准的翻译家当推东晋的道安(公元314~318年),他提出“五失本三不易”说,要求“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主张直译法,对佛经翻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唐代的大翻译家玄奘认为翻译必须音不讹、语不谬,才能义不失、理不乖,并提出了“五不翻”的论述。玄奘的“不翻”就是用音译,音译即不翻之翻。他具体提出了五种情况不翻,即神秘语、多义词、中国没有的物名、久已通行的音译以及为宣扬佛教需要的场合[2]。对近代翻译理论影响最大的非严复的“信达雅”标准莫属,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首次提出,即忠实于原著、笔译流畅、文字典雅。20世纪30年代,林语堂在其《论翻译》一文中提出了翻译的三个标准,即忠实标准、通顺标准和美的标准,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译者的三种责任,第一是译者对原著作的责任,第二是译者对中国读者的责任,第三是译者对艺术的责任。他认为,只有具备这三个条件,才能算得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翻译家。在中国的译学史上,提出翻译标准的翻译家还有很多,比如马建忠的“善译”,鲁迅的“宁信而不顺”,傅雷“重神似而不重形似”的翻译观,钱钟书的“化境说”等等,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家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的修辞学家、演说家西塞罗,他所提出的“解释员”式翻译和“演说家”式翻译,即没有创造性和具有创造性的翻译,确定了翻译中的两种基本方法,从而开了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之先河[3]。谭载喜先生在他的《西方翻译简史》一书中对西方传统翻译理论做了详细而全面的介绍①。

从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中西方传统的翻译理论可以看出,传统翻译标准既有优点又存在不足。它的缺点在于:其一,过分强调对原文内容的忠实性和译文与原文的对等性,只重视语言层面的研究,具体表现在对原文的意义和形式的关注,主要研究在微观层次达到“忠实”与“对等”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其二,翻译标准绝对化,即典型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把翻译问题过于简单化,忽略了翻译行为与其所发生的语境之间的密切联系,用翻译的绝对标准评判翻译作品的好坏,造成许多翻译佳作流失的严重后果;其三,“一个主体,即作者”的错误观点导致翻译标准的局限性和限定性,割裂了作者和译者之间的密切联系,错误地认为作者是主人,是真理的化身,而译者是仆人,只是一个传声筒而已;其四,无论是我国的翻译还是西方的翻译多多少少都受到宗教的影响,从一开始便带上了宗教的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圣经》和《佛经》所谓的“天书”性质禁锢了人的思维,因而决定了翻译的标准。

二 翻译标准的升华:“四个Y”标准

上述观点并不利于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也不利于译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实现两种语言文化的传播,更不利于读者对原文内容的解读和对译文的理解和接受。因此,笔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出发,在借鉴中西方传统翻译理论精华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一条适合普通译者和读者的大众化标准,即“四个Y”标准:“诣”“易”“一”“依”。

1.“诣”,即绝对忠实和相对忠实的统一。“诣”,从字面上看,左边是言,右边是旨。言,即说话,说明,言明之意;旨,即大意,中心思想。概括地说,就是说明文本的中心思想。这里的“诣”是绝对忠实和相对忠实的统一。也就是说,译文所使用的语言应不偏不倚,调和折中。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标准中的“信”指的就是对原文内容绝对的忠实,具体表现在原文意义和形式上的绝对对等性。但是这一翻译标准过于绝对化,只关注语言层面的转换,而忽视了超越语言层面之外的其他因素。因此,林语堂在继承严复的“信”的标准上,提出了自己的关于忠实的翻译标准,他所认为的忠实标准是非绝对忠实的标准,在他看来,绝对地忠实于原文是不可能的,译者所能求的只是比较而非绝对的成功。美国翻译家奈达针对忠实性这一概念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他强调从语义到文体的绝对对等。虽然他们提出的关于忠实的翻译标准对后来的翻译学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参考价值和意义,但也具有局限性。在对翻译忠实标准的再次全面思考和总结后,笔者认为,绝对忠实和相对忠实这两个概念有交叉点,在多数情况下,两者并非取此舍彼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共同作用于翻译过程中。

2.“易”,即通顺、达意、简化。“易”这里指在语言通顺和意思明了的基础上用以大化小、由难到易的方式翻译文本,使读者一目了然而不失原文韵味。表面上看,笔者提出的“易”标准与严复的“达”、林语堂的“通顺标准”以及泰特勒的“译者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此处的“易”更强调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更关注怎么转和为什么转的问题。许多翻译家在确立翻译标准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两种语言之间相互转换的过程,对源语言和目标语的文化及其他因素视而不见,导致所确立的标准难以践行。

3.“一”,即原文风格和艺术创作合二为一。“一”,音同“艺”,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艺”即艺术或艺术创作。而笔者的“一”涉及的范围不仅包括“艺”的含义,还包括原文文本艺术风格和形式的首要性以及译文在不违背“诣”和“易”两者的基础上所具有的属于译者自己的独有的风格,具有不可复制性。“一”并非指一成不变,相反,它主张以原文首要风格和形式为基础,实现作者与译者、原文与译文的大融合。

4.“依”,即依赖译者心理和读者反馈。传统的翻译家在确立翻译标准的时候往往只考虑语言层面的因素,是典型的以原文和作者为中心的理论,而忽视了其他层面的因素在翻译实践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诸如译者的心理活动、文化修养、语言水平以及读者读完译文之后的反应和接受程度等重要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译者的语言心理、文化心理和认知心理等对翻译实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译者在翻译原文文本的时候应该意识到心理的特征,根据客观事实,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在选择某种语言进行翻译时,应该将读者的需要和认知以及读者的反应等因素考虑在内。奈达提出了“读者反应论”,他认为翻译的服务对象是读者,要评判译文成功与否,必须参考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同时必须把这种反应和原作读者对原文可能产生的反应进行对比分析。但奈达的这一理论并不完美,它过分强调译文读者的反应与原文读者的反应两者之间的对等,而忽略了不同层次的读者读同一部作品会有不同的反应,究竟以谁的反应为标准这一问题。所以,笔者认为,读者的反应应该是最普遍最广泛的大众的反应,而非绝对的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对等的反应。一篇好的译作应该是在充分考虑了译者因素和读者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

三 翻译质量评估的“三个有利于”原则

从古至今,中西方翻译家和译论家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对翻译标准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得出了不同的研究成果,为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对于究竟用何种标准来衡量翻译质量的好坏却至今还没有确切的答案。基于此,笔者从原文内容、文本类型以及读者因素三个角度分析,确立了具有普适性的翻译质量评估原则——“三个有利于”原则。

1.有利于最佳近似度地传达原文的客观事实,不错译、不乱译。好的译文应该是最佳近似度地传达原文的客观事实,而不是绝对地忠实于原文。忠实标准是中西方翻译家共同认可和接受的标准,许多人对这一标准进一步阐释,认为绝对的忠实是不可能的,所求的只能是比较的忠实。所以评判一篇译文的价值以绝对的忠实标准来衡量未免太过于极端了,用“最佳近似度”原则来评判是再好不过了。当然,错译和乱译是绝对不能取的,这违背翻译最基本的道德标准,显然不行。

2.有利于实现多样化文本翻译,不局限、不偏倚。传统翻译理论的另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翻译家谈论得最多的是关于文学翻译方面的翻译标准和理论,而对于应用型翻译诸如科技翻译、计算机翻译、法律翻译等涉及的研究成果甚少。将用于文学翻译的标准来衡量应用型翻译的译文似乎有点说不过去。所以,笔者认为,译文的好与坏可以从其是否适合多种类型的文本翻译标准来看,只有符合多种文本翻译标准的译文才能算得上是理想的译文。

3.有利于最大可能性地考虑读者因素,不僵硬,不勉强。笔者认为,翻译工作者在选择文本进行翻译时,应尽量考虑读者的因素,如读者的喜好、情感、行为态度以及接受能力等因素。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特征的读者选择翻译文本,尽可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和期望,因为译文最终是供读者阅读的,只有符合读者心意的译文才能吸引更多的眼球,才能被大众所接受,这样的译文才能达到翻译的目的。

翻译“四个Y”标准和质量评估之“三个有利于”原则是在借鉴中西方传统翻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方面,它是对传统翻译理论的继承,具有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特质;另一方面,它也是传统翻译理论的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中进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理论特色。显然,翻译活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活动,对它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也是一个极其复杂而漫长的过程。翻译学已经获得了独立学科的地位,但翻译学作为一门科学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后人应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汲取他们的经验教训,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以超越前人为目标,再创辉煌。

注释:

①参见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1]罗新璋.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M]//罗新璋.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14-318.

[2]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34.

[3]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374.

(责任编辑:刘英玲)

H315.9

A

1674-9014(2014)06-0126-03

2014-08-15

王青,女,广东揭阳人,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译者译文原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I Like Thinking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