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汤治疗儿童热性哮喘30例
2014-03-20王红英
王红英
(江西省南丰县中医院药剂科,南丰 344500)
哮喘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以发作性哮鸣气促、呼气延长为特征,是一种病因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来中医在儿童哮喘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麻杏石甘汤是张仲景名方,在现代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且具有较好疗效,我院近年来应用该汤剂加味治疗儿童热性哮喘取得了较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哮喘患儿60例,所有患儿临床症状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和咳痰等,西医诊断符合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相关标准[1],中医诊断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参考[2],且辨证属于痰热臃肺型:发作时气息短粗,痰黄而黏,咳痰不利,面色潮红,口干,便秘,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9例,女性11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 (7.5±1.9)岁;其中轻度患儿3例,中度患儿19例,重度患儿8例。对照组男17例, 女 13例; 年龄4~12岁, 平均年龄 (8.1±2.3);其中轻度5例,中度18例,重度7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症程度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布地奈德行雾化吸入、酮替芬口服治疗以及给予支气管解痉剂、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等扩张支气管药物 (症状和体征消失后停用)的应用。对照组仅给予上述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基本组方:麻黄6g,杏仁9g,生石膏24g,甘草6g。辨证治疗:发热咳嗽、咳痰较重者加用金银花、连翘、黄芩各5g;痰黄稠者加用川贝10g,瓜蒌皮、葶苈子、苏子各5g;咽痛明显者加射干10g;有明显过敏史者加用白芥子、红花、地龙、炙苏子各5g。每日1剂,用水煎服,取汁200~250ml,分早中晚3次服用,每周服用3d。两组患儿均7d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疗效进行判定。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 (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以及PEF(呼气峰值流速)进行测定比较。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相关标准[2]。显效: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肺部哮鸣音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有效: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肺部哮鸣音有所减少;无效:临床症状、肺部检查无改善或甚至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分析资料,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0.0%,两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n(%)]
2.2 肺功能指标比较 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通气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前的FEV1、FEV1%和PEF指标均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上述三项指标均明显增加 (P<0.05),而观察组变化更为显著 (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通气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通气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PEF(L/M)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31±0.62 2.86±0.43# 67.3±10.4 85.3±9.5#61.8±10.3 90.6±8.6#对照组 2.27±0.35 2.45±0.44# 68.1±11.2 80.6±9.2#62.2±10.2 78.2±7.3#组别 FEV1(L)治疗前 治疗后images/BZ_259_297_3000_1199_3026.pngFEV1%治疗前 治疗后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所有患儿均可耐受。
3 讨论
祖国医学对哮喘的认识由来已久,其辨证属于中医 “哮证”范畴,病因主要因宿痰内伏于肺,复由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引触,以致呼吸功能异常。而小儿体属 “纯阳”,生机旺盛,感邪之后,易从热化,积久化热,痰热阻肺,因此儿童哮喘多以热性哮喘为主,在治疗方面应以平喘止咳、清肺化痰为主。
麻杏石甘汤出自 《伤寒论》,是治疗热性哮喘的主方,具有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之功效。方中以麻黄为君药,辛甘温,可宣肺解表平喘;以杏仁为臣药,可苦降肺气,止咳平喘;以炙甘草为佐药,可顾护胃气;同时以石膏诸合各药,石膏辛甘大寒,与麻黄相配既能宣肺,又能泄热,并可助麻黄泻肺热,总之诸药合用可共奏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之功[3]。同时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麻黄所含有的麻黄碱为β-2受体激动剂,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4];而杏仁可抑制咳嗽中枢而镇咳;甘草具有镇咳祛痰作用,同时还具有激素样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而石膏具有抗感染作用,而且近年来研究证实,麻杏石甘汤作用广泛,其解热、抗炎、抗病毒作用显著,尤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见长[5]。因此无论是从祖国辨证医学角度还是现代药理角度,麻杏石甘汤均对症于小儿热性哮喘的治疗,同时从本组资料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的观察组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仅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 (P<0.05),且治疗后的FEV1、FEV1%和PEF等肺功能通气指标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而FEV1、FEV1%和PEF这三项指标均是较好反映儿童肺功能活力以及气道阻塞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同时对这三项指标的监测也可更好了解防治效果,从而决定治疗措施的更改与否。且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理反应,提示麻杏石甘汤治疗儿童热性哮喘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总之,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在儿童热性哮喘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肺功能通气情况,这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10,42(11):817-822.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4-125.
[3]蒋华丰.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儿童热性哮喘疗效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13(24):106-107.
[4]廉淑敏.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3,14(21):117-118.
[5]黄晓洁,魏刚,张龙,等.麻杏石甘汤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4,30(1):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