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皮石斛设施仿生栽培模式技术要点

2014-03-20撰文斯金平

浙江林业 2014年8期
关键词:铁皮石斛喷雾

◆撰文/斯金平

铁皮石斛设施仿生栽培模式技术要点

◆撰文/斯金平

盆栽

铁皮石斛设施仿生栽培模式是在玻璃温室或塑料薄膜大棚内,以树皮等为栽培基质,配备遮阳网、喷雾等设施,模仿野生环境培育铁皮石斛的一种栽培方法,适用于浙江、云南、广东、安徽、湖南、福建、江苏、四川等全国铁皮石斛适栽区域。目前的铁皮石斛栽培模式主要以设施大棚栽培为主,主要技术环节包括栽培环境、栽培基质、栽培时间与方法、高温与冻害防控、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技术基本成熟,但存在投入大(一般要投入五六十万元)、环境非友好型(塑料大棚对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等问题。公司、企业一般在铁皮石斛种植基地中采用此种模式进行栽培。

栽培设施。栽培设施主要用于遮阳、防冻、防雨,可选用玻璃温室或塑料薄膜连拱大棚,也可选用6米或8米标准塑料大棚,棚长不大于40米,棚间距不少于2米,以利通风。云南等雨季长的地区宜搭架栽培,浙江等地宜地栽。地栽宜在棚内开沟作畦,畦宽1.2—1.4米;畦沟、围沟高约25厘米,沟沟相通,并有出水口;畦面整平,上铺碎石、石棉瓦或地布,防水防草。搭架栽培架高以50—80厘米为宜,宽1.2—1.4米,利于通风,便于操作。采用人工遮阳,遮阳率以60%—70%为宜。

栽培基质。栽培基质有水苔、碎石、花生壳、苔藓、椰子皮、松树皮、木屑、木炭、木块等,但目前栽培中应用的主要有树皮、木屑,或树皮、木屑、碎石、有机肥混合物。作者经研究发现,铁皮石斛试管苗直接种植以“松树皮70%+碎石30%”混合基质为宜,种植成活率达95%以上;驯化3—12个月的驯化苗以“松树皮70%+碎石30%”混合基质,另加适量有机肥为宜,既满足保水性、透气性的要求,又有利于植株固定。地面栽培基质的厚度一般控制在20厘米左右,下层用5厘米左右粒径的粗基质,上层用“2—3厘米粒径松树皮70%+碎石30%”配方,效果较好;搭架栽培基质一般用2—3厘米粒径松树皮,厚度为5—10厘米。基质使用前需要发酵、消毒,防止烧苗,并杀死害虫、虫卵及病菌。

栽培时间与方法。组培瓶苗可直接种植,应选择每年的春秋两季栽培,春季优于秋季。在浙江地区,铁皮石斛栽培的最佳时间是每年3月下旬至5月上旬,这段时间气温在12—25摄氏度,空气湿度较大,出瓶后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较高且生长期较长;其次是9月中旬至10月下旬,这段时期移栽要注意做好抗寒防冻工作。在云南地区,铁皮石斛的栽培时间是每年2月下旬至5月上旬和9月中旬至11月上旬。以丛栽方式栽种时,3—5株为一丛,行距20厘米,丛距10厘米,每亩种植10万株为宜。

瓶苗直接种植的成活率可达95%以上,但生长速度远低于炼苗3个月以上的种苗。建议有条件的种植者炼苗后种植,即瓶苗先集中在穴盘中种植3—12个月后再移栽。

肥水管理。铁皮石斛自然生长速度较慢,要提高铁皮石斛生长速度,必须适时适量地提供养分。铁皮石斛具有固氮功能,因此栽培时不必使用高氮肥。沤熟的饼肥、羊粪、沼液能有效促进其生长。施肥时,一般用浓度为1—3克/升的低氮复合液体肥,每半个月施一次。施肥时间一般在每年4—10月的铁皮石斛生长期,当其停止生长时,立即停止施肥。栽种后视植株生长情况,在第3天开始进行第一次浇水。如遇伏天干旱,可在早晚喷水,避免在阳光曝晒下喷水。多雨地区和雨季,要及时清沟理墒,加深畦沟和排水沟,及时排水。进入冬季前要对铁皮石斛进行抗冻锻炼并适当降低湿度,每周至半个月喷一次水。

高温与冻害防控。最适合铁皮石斛生长的温度为20—26摄氏度,当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时,设施栽培的铁皮石斛基本停止生长;气温高于40摄氏度时,大棚内温度可达50摄氏度以上,严重影响铁皮石斛的生长和质量。此时,可通过棚外喷雾来降低棚内温度,棚内温度可降低3摄氏度以上,是最经济、有效的抗高温手段。具体做法是在外棚顶装一根水管,在水管上每隔3—4米装一个雾喷头。

铁皮石斛多数品种仅耐零下2摄氏度的低温,冻害是影响铁皮石斛栽培的一个主要问题。解决冻害问题应首先从品种上着手,然后再考虑利用栽培设施防冻。

病虫害的防控。铁皮石斛病虫害防治主要采用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方法,如进行场地预处理、清理场地周围的杂物、棚内外用遮阳网严格隔离等。铁皮石斛病害的防治,通风是关键。对铁皮石斛病虫害进行防治时,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可有限度地使用部分化学农药。

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上有褪绿小点出现并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病斑,边缘呈深褐色,中心部位为浅色,上面有小黑点出现,病害严重时病斑相互连接成大病斑,引起整叶枯焦、脱落,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在发病初期可用65%代森锌6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对叶面喷雾,较严重时用25%使佰克乳剂2000倍液喷雾。一般每7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清除田间病叶并及时烧毁。

白绢病:茎基部发病,像被水烫过的样子,在植株及栽培床表面有许多白色绢状菌丝,中心部位形成褐色菜籽样菌核,植株终因腐烂而死亡。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并烧毁,用生石灰粉处理病穴;也可用50%福多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75%灭普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一般每7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在高温多雨季节可喷洒硫酸铜半量式(硫酸铜、生石灰、水的比例为0.5∶l∶100)的波尔多液防治;同时,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性。

黑斑病:该病由病菌寄生于铁皮石斛叶片上所致。起初叶背出现淡黄棕色麻点,随后在叶面上形成深褐色斑点,有暗灰色瘤状被膜,一般有黑色边缘,黑斑一旦产生,就不再消失,严重时可造成全叶枯死。需保持铁皮石斛种植场地通风良好,控制好水分,防止种植基质过湿。可用硫酸铜半量式的波尔多液防治,每月喷洒一次。发病期间,用甲基托布津1000—1200倍液防治,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2—3次;最好与甲基托布律交替使用。

软腐病:该病通常在5—6月发生,症状主要是植株茎干水渍状由上往下腐烂,最终死亡。控制好浇水量;严重时用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和百菌清1000倍液或扑海因1000倍液混合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2—3次,施药时间最好在上午10点前、下午4点后。

疫病:主要为害当年移植的铁皮石斛苗。黑褐色病斑首先出现在茎基部,呈水渍状,病斑向下扩散,造成根系死亡,引起植株叶片变黄、脱落、枯萎。如果遇到连阴雨天气,病斑沿茎向上迅速扩散至叶片,受侵染的叶片呈黑褐色,对着光呈半透明状,严重时整个植株像被开水烫过似的,随后叶片皱缩、脱落,以致整个植株枯萎死亡。疫霉菌也为害2—3年生的植株,但只侵染植株顶部当年长出的幼嫩部分,引起顶枯。疫病在田间从发病植株向周围扩散,形成明显的发病中心。用70%卡霉通、医用的氯霉素针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用海因、世高、百菌清、甲霜灵、疫霉灵、甲霜铜等农药防治。

斜纹夜蛾:7—9月为高发期,幼虫以为害叶片和嫩芽为主,是一种暴食性害虫。初孵时至幼虫3龄前聚集叶背取食叶下表皮和叶肉,4龄以后有避光性,白天躲在基质中,常在夜间取食。防治方法:利用防虫网尽量不让斜纹夜蛾飞入大棚内,若发现大棚内有斜纹夜蛾成虫(蛾),要在第一时间捕杀,防止其在棚内产卵;利用杀虫灯、性诱剂等诱杀害虫;及时摘除卵块或初孵幼虫群集的“纱窗叶”;在幼虫低龄期(3龄前)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喷雾防治,药剂可选用10%除尽乳油1500倍液、20%米满乳油1000—1500倍液、5%抑太保乳油1500—2000倍液、0.5%甲维盐1500倍液;值得注意的是,4龄后幼虫具有夜间为害的特性,施药应在傍晚进行。

软体动物:蜗牛和蛞蝓在铁皮石斛的整个生长期都可为害,常咬食嫩叶,一般白天潜伏于阴暗处,夜间取食,阴雨天为害较重。防治方法:采用人工捕杀;用菜叶或青草毒饵诱杀,即用50%辛硫磷乳油0.5千克加鲜草50千克拌湿,于傍晚撒在田间诱杀;当大面积栽培铁皮石斛时,选择晴天的傍晚,将6%密达颗粒剂、蜗克星或梅塔颗粒撒于种植床上,1—2天不浇水;要在畦四周撒石灰,防止蜗牛和蛞蝓爬入畦内为害。

独角仙:每年9—10月幼虫为害严重,多在夜间活动,咬断植株根系。防治方法:一是从源头开始,选用树皮为基质,若是以木屑为基质的,对基质要进行高温杀菌,减少独角仙成虫在基质内产卵、生存;二是安装防虫网,阻止外面成虫飞进大棚内产卵;三是利用诱捕工具诱杀成虫。

红蜘蛛:常在气温高、天气干燥时为害。被害叶片汁液被吸后,形成皱纹状的白斑,受害严重的植株呈灰色,变得十分衰弱。防治方法:为害初期可用三唑锡2000倍液加阿维菌素4000倍液或2%农螨丹1000倍液喷洒叶片,注意交替使用,以减少红蜘蛛的抗药性。

粉虱:繁殖能力非常强,成虫及若虫群集在嫩叶叶背吸取汁液,造成叶片褪色、变黄、枯萎,并常在伤口部位排泄大量蜜露,造成煤污并发生褐腐病,严重时植株枯死。防治方法:可用黄色粘虫板防治;可选用三唑锡2000倍液加阿维菌素4000倍液再加20%啶虫脒2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2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盆栽。铁皮石斛盆栽模式是以花盆等容器为载体,在森林环境、人工设施环境或室内栽培的一种方法,既可生产药材,又可供人观赏。栽培基质、栽培方法、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与设施仿生栽培模式类似。

猜你喜欢

铁皮石斛喷雾
石斛兰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还原喷雾
铁皮侠的装备
杨景波 石斛花开香满城
加工铁皮管
仙草石斛的护肤传奇
怎样正确使用喷雾式化妆水
药用石斛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观察
睡眠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