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稀之年的山林“守护神”
——记德清县护林员夏旭初

2014-03-20撰文吕佳佳

浙江林业 2014年8期
关键词:佛堂守护神巡山

◆撰文/吕佳佳

古稀之年的山林“守护神”
——记德清县护林员夏旭初

◆撰文/吕佳佳

夏旭初查看毛竹林

来到德清县筏头乡佛堂村,一眼望去,尽是连绵不绝的山林。这广袤的山林,凝聚着护林员夏旭初31年的守望。正值古稀之年的夏旭初,本该在家颐养天年,但他却选择扎根在佛堂7000多亩山林中,走遍山林的每个角落,只为守住村民的一根笋、一株竹。近年来,家人总劝他,年纪大了,该歇歇了,可他的回答永远都是那句话:“再等等,等过几年走不动了,我就真的不干了。”

孤身巡山尽职尽责

山里人靠山吃饭,几乎所有的经济来源都来自大山的“馈赠”,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毛竹和竹笋的收益。因此,护林员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制止偷挖、盗挖竹笋的行为。竹笋的生长季节主要在寒冬腊月和初春,这也是偷挖、盗挖竹笋的情况出现得最频繁的时期。于是,通常当村民在家里围坐烤火取暖时,夏旭初便要冒着风雪出门了。

夏旭初对村里的7000多亩山林权属了如指掌。“这座山是老庞的,那座山是老徐的。”他对一路跟着他一起巡山的笔者随口道。“这山”和“那山”在笔者看来根本没什么分别,更遑论熟知这是谁家的山了。“这7000多亩山林,你都知道是谁家的啊?”“不知道是谁家的怎么看得住啊,这是基本功。”夏旭初笑着说。别看夏旭初如今已经70岁了,他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时依然健步如飞。据他说,这都是这么多年巡山护林“锻炼”出来的,体力不行,碰到偷笋的可就追不上了。

31年来,夏旭初的足迹遍布山林的每个角落,他深知山林的每个细微的变化。“得告诉老徐,可以去砍竹子了。”每次巡完山回来,夏旭初都要挨家挨户地告诉村民山上毛竹的长势。“山上的毛竹就是山里人的指望了。”夏旭初说。

山区这山连着那山,时间久了,村民很容易因山林界线不清闹矛盾。每次遇到纠纷,夏旭初的话村民最服气,这缘于他出了名的铁面无私。在一次巡山中,夏旭初远远望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挖笋,原来是自家亲戚。看夏旭初走过来了,亲戚赶紧把工具藏起来。“这片林子又不是你家的,你怎么能在这儿挖笋呢?”夏旭初质问道。“我没干什么啊,路过而已。”亲戚一边说着,一边拿起蛇皮袋打算离开。但是,夏旭初硬是拽着他不让走。“大姐夫,都是自家人,今天就放我一马吧。”面对亲戚的苦苦哀求,夏旭初仍然把这件事报到了村里,两家还为此吵了起来。有人劝他:“人家的笋你看那么牢干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行了。”但夏旭初坚信,自己多看住一根笋,乡亲们就多了一根笋的收入。无论是碰到熟人还是陌生人偷笋,夏旭初都会一视同仁地上报村里,从不区别对待。

“老夏还曾经抓住过一个安吉9个护林员都没抓住的偷笋贼呢。”这是整个佛堂村村民都知道的夏旭初的“英雄事迹”。但这件别人看来了不起的“大事”,在夏旭初看来,只是一件职责内的平淡小事罢了。

那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个冬天,天气冷得把泥土都冻成了“块儿”。夏旭初凌晨上山,远远地听到竹林里有不同寻常的响声。夏旭初说:“我一听就知道,这是有人在偷笋。”偷笋的人一看到夏旭初,立马拖着蛇皮袋就跑。夏旭初一个箭步冲上前,一下子就用砍柴刀把那个人的蛇皮袋割破了。他一边拼命拉着那个人不让走,一边赶紧打电话联系村干部。赶到现场的村干部一下子就惊呆了,原来夏旭初抓住的这个人,正是最近“大名鼎鼎”的邻县安吉9个护林员都没抓到的偷笋贼!事后,家人都为夏旭初捏了一把汗,纷纷劝他说:“不要干了,这次是你运气好,万一出了事怎么办!”夏旭初的儿子也苦苦劝他:“你太辛苦了,也该在家享享福了。”但是,夏旭初把这些话全当成了“耳旁风”,每天依然天不亮便上山护林,遇到有人偷笋依然毫不犹豫地上前制止。

照看水库风雨无阻

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佛堂村田坞里水库,集灌溉、发电、饮用于一体。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每年的汛期,水库总揪着不少人的心。因此,村里需要一名得力的水库巡防员。这时候,夏旭初站了出来,主动承担了这个别人不愿干、不敢干的工作。

夏旭初家距田坞里水库有近2.5公里的路,且大部分都是山路,至少得走一个小时。一旦碰到大雨天或台风天,通往田坞里水库的路就会变得极为难走,路面又湿又滑,夏旭初的鞋底沾满黄泥,又沉又重,得走将近两个小时才能到达,与其说走过去,不如说在泥水中蹚过去。等夏旭初走完近两个小时的山路到达水库后,往往浑身都被雨水浇透了。幸好,家人会提前给他准备好干净的衣服。“这种天气下,我到了水库都会打电话回家报个平安。”夏旭初笑着说,“这是家人给我定的‘规矩’,接到我的电话他们才能安心。”

去年的“菲特”台风让夏旭初至今提起来都心有余悸。他那时候在水库不眠不休地守了好几天,每隔20分钟就得冒着狂风暴雨去查看水库的情形。通常是衣服刚干一点,出去一次就又被雨水浇透了。夏旭初不敢有丝毫松懈,他拿着手电筒在水库四周不停地巡视着。“那个时候真的不敢睡觉,得时刻盯着水库的警戒线。我的‘一不留神’让水涨起来,得有多少人遭殃啊。”夏旭初回忆道。

在夜间巡视过程中,夏旭初突然发现水库的水位直线上升,逐渐逼近警戒水位。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夏旭初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是溢洪道被树枝堵塞住了,便立刻将情况报给了村干部。报告好情况后,夏旭初“不等不靠”,尽己所能地对溢洪道里面的树枝等垃圾进行了清理。他顾不上回去穿防水服,半个身子浸在水中,其余部分任凭风吹雨打,毫不退缩。等到村干部赶到时,夏旭初已经成功疏通了溢洪道,水库水位也平稳了。

自从夏旭初担任水库巡防员后,水库安稳了,村民放心了。但是村民都不知道的是,当自己在家人的陪伴下安心入睡时,只有一盏昏黄的灯陪着夏旭初,直到天明。

六旬入党甘于奉献

除了是护林员,夏旭初还是佛堂村第十组的小组长,这个小组长他当了有40多年了。在这40多年里,他总是笑称自己是“猪头”:“吃点亏没关系的,这样村民才会尊重你。”

计划经济时代,每家每户都是挣工分的。当时,夏旭初了解到组里一户人家生活很困难,就靠一个人挣工分,得养活6张嘴。夏旭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样才能既照顾他们,又不违反规定呢?夏旭初经过一番思量后,想到一个主意。趁着天还没亮,他摸黑上山砍毛竹,偷偷将砍下的毛竹放在那户人家门口,再让户主的老婆把毛竹拖到不远处的村里。“这样就可以多算一个工分了。”夏旭初认真地说。正是因为拥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夏旭初的小组长地位一直很“稳”,组员乃至全村村民都十分尊敬他。

据了解,之前佛堂村护林员的工资每月才600元,近两年涨到800元。夏旭初成了护林员,家里就没了砍毛竹的劳动力,只得请人帮忙。请人的工钱一天要200元,怎么算,当护林员也是个亏本的“买卖”。但夏旭初却说,当干部就得当“猪头”,当干部就是要吃亏的。

2009年,年过六旬的夏旭初萌生了入党的想法。家人劝他:“你年纪这么大,还入什么党,人家还要你吗?”但是,夏旭初义无反顾地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他对家人说:“只要有信念,别说60岁,就算80岁也能入党。”在表决那天,夏旭初以全票通过,正式成为佛堂村最“老”的新党员。

有人会问,70岁的人还能干什么啊,就应该在家安度晚年了吧。夏旭初用行动告诉我们,付出和奉献是不分年纪的。每天穿梭于7000多亩山林中,只能吃干粮果腹,有时还会有生命危险,在平常人看来,这肯定算不上幸福生活。但在夏旭初看来,能守护全村人的“钱袋子”,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31年的坚守,夏旭初已成为了这片山林的“守护神”,守护着千亩绿色,守护着佛堂村百姓的幸福生活。

猜你喜欢

佛堂守护神巡山
杨俊德:农业丰收的“守护神”
近海守护神
珙 县召开生态护林员视频培训会
110,致敬平安“守护神”
香港一佛堂出现“群聚感染”
斑竹枝枝何处觅 养心殿佛堂内檐前期修复记
佛光秘塔 匠艺之承 记养心殿佛堂木塔的修复
光华呈爱日 仁寿遍和风 从寿康宫佛堂内部陈设看崇庆皇太后多元的宗教信仰
再访可可西里
莫斯科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