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势与不足

2014-03-19张宏庆

甘肃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不足音乐教学优势

张宏庆

〔关键词〕 音乐教学;多媒体;优势;不足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2—0071—01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当前,多媒体已逐步被运用到音乐教学之中,其具有视听结合、声像一体等特点。笔者认为,如果教师能合理运用,其会为教学服务,倘若乱用、滥用,则会影响教学质量。

一、优势

1.让枯燥的乐理教学生动起来。每节音乐课中都有乐理知识的传授或再现,如果仅仅靠一些挂图、卡片来辅助教学,则会逊色很多。怎样让那些学生看起来就觉得枯燥乏味的乐理知识变得生动起来呢?在教学中,教师可播放一些形象生动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那些枯燥的乐理知识。如,对休止符和音符的认识,可让学生通过折纸片了解它们的时值,但有的学生不是对折的,容易造成误解。在教学时,可利用电脑展示一个长方形,代表全音符或全休止符,点击一下鼠标,用电脑演示长方形的对折,同时字幕显示二分音符或二分休止符,再让学生自己拿出长方形纸片动手折一折、看一看,他们就能正确操作了,并在操作中加深对乐理知识的理解。

2.让单调的唱歌教学丰富起来。当前的音乐教学中,虽然引进了器乐,降低了唱歌教学的难度,并且丰富了唱歌教学的形式,但由于受经济条件、学生年龄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山区小学,要想普及器乐,非常困难。在教唱歌时,为帮助学生识谱,解决他们一识谱就头疼的问题,教师可先用电脑显示曲谱表,然后让所要学的音符逐个从不同角度飞到曲谱表上,到达位置后即发出对应的音,让学生跟着认一认,唱一唱。在唱歌教学中,还可通过一些课件导入新课,也可利用制作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有的歌曲教完后,可让学生根据歌曲旋律自己填词或者编词对唱,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3.让模糊的音乐欣赏形象起来。小学生自我约束力差,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也很差,要他们平心静气地欣赏一首乐曲,他们往往很难做到,教师不妨利用多媒体演示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引导他们进行对比欣赏。如,欣赏《采茶扑蝶》时,用电脑显示《采茶扑蝶》富有动感的画面,再点一下鼠标,换成《茉莉花》静止的画面,同时播放《茉莉花》的曲子,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对比,很容易就能体会出歌曲的情绪,原本模糊的音乐形象也会变得清晰起来。

二、不足

1.以多媒体为主,忽略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些音乐教师把课件制作得非常全面,从组织教学到基本训练,从新授课到巩固复习内容都详尽地制作在课件中,把充满人情味的师生关系变成冷冰冰的“人机”关系。课堂上,师生皆围着电脑转,成了电脑的“奴隶”。而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无论多媒体多么先进,课件设计得多么巧妙,都不能代替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范唱、范奏,教师的眼神、动作更能鼓励和感染学生。

2.盲目追求形象化,忽视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用多媒体可使难以捉摸的音乐形象通过图片、画面的处理变得生动,即使再差的学生,在图片的直观引导和启发下,也很容易回答问题,很快地突破教学难点,达到教学目标。但多媒体运用更多地停留在知识展现的层面上,它以直观的形象代替了学生的联想,难以体现出音乐教学的本质特征。久而久之,必然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产生依赖性。

3.追求趣味性的同时,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有些音乐教材具有一定的情节性,特别是低年级教材。部分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把整个教学内容编成故事,以动画的形式再配上音乐播放,使多媒体课件宛如动画片一般,虽然可视性很强,但学生的听觉联想却被忽视了,以至于一节课下来,留给学生印象最深的是动画形象和故事情节,而音乐的主旋律却记不清了。

4.忽视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多媒体课件一般都是根据教师的备课要求按程序设计的,其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程序化,忽视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根据课件设计的程序来组织教学,一旦出现意外,就会使教学无法进行。

编辑:孟 刚endprint

猜你喜欢

不足音乐教学优势
矮的优势
画与话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