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四个途径

2014-03-19韩小鹏

甘肃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有效性教学

韩小鹏

〔关键词〕 历史教学;有效性;教学

目标;教学情境;教学手

段;教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2—0056—01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渠道,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不同学科特点,采用各种方法、方式和手段,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如何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标尺,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性的基础,而教学目标要根据课程标准来制定。历史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基础,教师应明确每一课的教学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载体,教师应设法落实每一课的教学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导向,教师应极力升华每一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要富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历史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历史教学中去。因此,教学目标确定时应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要设计出不同水平层次的教学目标,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应使学生在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让历史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而不是为学而学,更不是为了分数而学。

二、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历史是鲜活、生动的。教师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容易感染学生,从而使其与教学内容产生共鸣。

1.人物成长经历故事化。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对历史事件的处理也反映出历史人物的思想感情与思维,而“活化”历史人物,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人物成长经历,容易使学生产生联想,产生感情。如,从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到后来的脱离人民群众都与他的个人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将洪秀全个人经历故事化,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一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2.时代背景描述风俗化。时代背景是再现历史事件的前提,教师准确地展现时代背景,能够让学生深刻地认识某些事件发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风俗化就是要全面准确地交代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阶级状况、经济现象及文化氛围等带有普遍性的东西,不能局限于对某个特殊原因或偶然现象的描述上。如,德国纳粹党的上台,就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阶级矛盾及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原因,教师可设问:假如你是当时德国的一个普通民众,在这样的社会现状下,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和作为?这样学生便能加深对这段历史的理解,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3.社会发展成就生活化。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历史,人类社会的一切事件归根结底都与社会经济因素有关联。掌握不同时代的经济发展状况,理解不同时代的人物、事件,是培养学生正确历史观的根本途径。这里所谓的生活化就是尽量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出发再现历史情境,引导学生体会历史人物的生活和需求。如,在讲“经济重心的南移”时,可提问学生:假如你生活在南宋时的临安,你的衣、食、住、行、用怎样呢?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还可让若干学生展现当时的生活场景。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教学内容具有直观性,从而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采用现代教学手段

历史具有过去性,情境再现是历史教学面临的最大难题,而将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引入历史课堂,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等优势,则能够刺激学生视听感官,丰富学生体验,使学生产生一种如身临其境的感受。在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时,教师应做到讲授与体验相结合、严谨与生动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运用多种教学形式

笔者认为,要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应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一人同课或多人同课。一人同课是指同一个教师连续多次上同一课,虽然内容重复,但行为要不断改进。多人同课包括同构循环和多人异构。同构循环是指备课组或教研组的教师按同一设计上同一节课; 多人异构是指围绕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为不同的学生进行授课。这样,通过合作备课、协同施教、课后自我反思及教研组集体评课、资源共享等,能够有效地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编辑:孟 刚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有效性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