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2014-03-19刘静

甘肃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教学过程美术教学教学效率

刘静

〔关键词〕 美术教学;教学效率;学习兴趣;教学过程;

趣味因素;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2—0055—01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完善和创新。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完善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构建和谐、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和动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提高美术教学效率呢?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注重教学过程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而且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就美术教学而言,笔者认为其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管理及教学指导等。要想使美术教学顺利开展,教师应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为美术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教学发展的基础,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会努力地追求他心中理想的艺术,这是进行美术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和心理反应。在美术教学中,笔者发现,七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上美术课,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习任务的加重,认知能力与表达能力之间差距的拉大, 美术学习则变成了一种负担,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开始逐渐减退,甚至完全没有了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做到精心讲解,合理设置问题情境,适度拓展、点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想象和表现等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形成创意,并运用美术语言和多种材料创造性地加以表达,要给他们想象的空间,让其自主地开发潜力,使他们感觉在学校中除了文化课学习外,还有一些令他们愉悦的事情可做。如,引导学生将课本中的一些图画进行夸张变形处理,这样不仅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挖掘趣味因素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传统的美术教学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注重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大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种漠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阻碍了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养成。美术学科属于人文学科,饱含着趣味性、审美性与人文性。优秀的美术教师,往往会主动地挖掘教学中的趣味因素,利用具有趣味性的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爱学、会学。为此,美术教师要认真阅读教材,广泛收集信息,运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教学中的趣味因素,想方设法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可以采用猜一猜、想一想、听一听、闻一闻与摸一摸等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

意大利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美术形象是可以直接为欣赏者提供视觉感受及审美心理能把握的艺术形象。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引发学生想象,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视听素材,帮助学生感知、回忆生活细节,而且可以扩大教学容量,丰富学生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可以说,运用多媒体是提高美术教学实效性最简单、最易实现的方式之一。如,在新课导入阶段,播放生动有趣的影像资料,诸如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动物资料片及精彩影视片断等,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记忆效果。此外,有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还可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能够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编辑:孟 刚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过程美术教学教学效率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