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

2014-03-19欧阳翔周建裕刘典恩

卫生软科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毕业论文医学院校论文

欧阳翔,周建裕,刘典恩,徐 麟,李 明

(潍坊医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 医学教育 ●

论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

欧阳翔,周建裕,刘典恩,徐 麟,李 明

(潍坊医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专业特性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决定本科毕业论文存废的两个关键因素。某一专业是否需要完成毕业论文属于大学自主办学权的范畴,不应该由教育行政部门搞“一刀切”。同一专业的毕业论文可以因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定位而在质量要求和形式上具有差异性。

毕业论文;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高等教育

医学院校的医学专业在学生毕业前进行综合考试,基本上不要求完成毕业论文。医学院校的非医学类专业大多是在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后设立的,就专业数量而言,非医学专业和要求完成毕业论文的专业都已占据了医学院校全部专业的大半壁江山。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就是在两度沸沸扬扬的本科毕业论文存废之争中产生和展开的。

本科毕业论文第一次存废之争的结果是反对废除论文的一方占了上风,标志性的事件是2004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强调“毕业设计(论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决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第二次存废之争发端于2009年10月,新浪网发布《四川大学新闻系拟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消息,称本科论文“太水”,引得“人神共怒”,如同鸡肋,从2010级新生开始取消,而以在报上发表新闻作品、评论等有具体篇目及质量要求的毕业设计来代替[1]。面对愈来愈严重的学位论文作假现象,2012年11月教育部公布《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对涉嫌学位论文作假的学位申请人、指导教师和学位授予单位规定了严厉的惩戒措施。但是,本科毕业论文是应当废除还是继续存在,仍然是一个备受质疑和困惑而又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

1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现存生态

1.1 学生方面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有的会花一到两个月的时间,而有的则在考研、考公务员和找工作的较为繁忙的大四这一年,鲜有闲暇和心思顾及毕业论文。临近毕业答辩,仓促应战,疯狂复制粘贴,有的不惜通宵熬夜,不出两三天,一篇毕业论文就生产出来了。特别是一些强调实证研究的专业,比如某医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的学生一边在设计调查问卷,一边在论文中填写数据,事实上就根本没有去做调查,本科毕业论文粗制滥造现象普遍[2]。

2012年上学期末,某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进行毕业论文答辩,该专业论文答辩分为3个小组进行,其中一个答辩小组里有23名学生,答辩教师对多数学生粗制滥造的论文批评意见甚多,但有一位学生的毕业论文数据分析做的非常好,得到了答辩教师的高度评价。由于答辩教师怀疑该学生难以独立作出,询问数据分析是怎么做的?学生回答说,是某某老师帮他做的。答辩休息时间,答辩教师偶遇某某老师,问及此事,某某老师回答从未帮助这位同学进行过数据处理。答辩教师要求学生提供原始数据库,结果学生根本就没有数据库,论文中的数据是自己随意填写的。他的论文成绩从小组23名同学期望中的优秀等级最后过山车般的变为不合格。问题的严重之处在于,这样的论文作假的事例并非个别现象。

1.2 教师方面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的教师是非主流的教师,在具有强大医学惯性思维的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处在特殊的学术、工作环境中:非医学专业指导教师有时候受到医学思维的启发,但有时候受到医学思维的限制;非医学专业的年长的教师是医学出身或者是非现从事的专业出身,年轻的教师所学专业和从事专业一般一致,年轻的教师有时候受到年长教师思维的启发,但有时候受到年长教师思维的限制;非医学专业教师在课题立项、成果报奖以及职称评定等方面处于劣势,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非医学专业教师在数量上相对要少,有的教师一届指导本科学生数量在10人以上。

非医学专业教师既要面对医学思维与非医学思维的冲突,又面临着自身生存和指导学生数量的双重压力。在毕业论文指导实践中,学生主动找教师的比较少,学生更多的优先考虑考研和找工作,其次才是完成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往往追着、赶着甚至求着让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有的学生比较配合,而有的学生始终招呼不动让指导教师无可奈何,有的教师干脆听之任之也不主动找学生,在学生临答辩前有意无意地默许或者与学生共同在毕业论文上造假[3]。在访谈中,有的教师直呼“指导论文很折磨”,问题的关键在于,应当继续“折磨”下去——让本科毕业论文存在,还是不要再“折磨”——废除本科毕业论文。

1.3 管理方面

近些年,医学院校对毕业论文的管理和评价在形式上在不断加强,特别是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后,都出台了《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条例》或者《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办法》等可称为硬性规则的制度性文件。由于这些显性的文件是教学主管部门看得见摸得着的“业绩”,管理部门对于出台文件乐此不疲,但是对于文件的执行效果,亦即相对隐性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的和做的,想象的和现实的差距太大”[4],是包括医学院校在内的大学教学遇到的最大难题。毕业论文的组织和实施主要在二级学院,但是医学院校的二级学院的相对独立性的问题远未解决。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要求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期望学生得到初步的研究方法、科研规范和科学思维的训练。但是,要求的和实际做到的差距很大,在某种程度上,完成毕业论文是以违反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诚信为代价的。医学院校应当为了诚信而不完成毕业论文,还是为了完成毕业论文可以不讲诚信?或者从根本上说,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的毕业论文应当继续存在,还是废除。

2 决定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废的因素

决定医学院校本科毕业论文存废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专业特性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特性在一般意义上决定某一具体专业是否需要完成毕业论文,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个别意义上决定某一具体专业是否需要完成毕业论文以及毕业论文的质量要求和形式。

2.1 专业特性

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而专业之间则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不仅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各个非医学专业之间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现在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是:有的专业要求完成毕业论文,有的则不要求完成毕业论文。因此,笼统地讨论完成毕业论文对本科生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两度引起的争论都是关于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问题,但实际上,不分专业的笼统讨论本科毕业论文是否具有存在价值,是应当继续保留、废除还是进行改良等问题,既与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实施状况不符,也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本科毕业论文作为实践教学的组成部分,讨论其存在的价值、必要性、形式以及评价标准,都必须具体到专业。甚至可以说,“本科毕业论文是存是废”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时伟在《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一文中,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功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本科毕业论文的改革措施,但却忽视了一个前置性的重要问题:专业差异性[5]。

1998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设有11个学科门类,设置635种专业;2012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设有12个学科门类,设置506种专业。这几百种专业中,尽管各高校的做法不完全相同,但总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求完成毕业论文的专业,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社会学专业;第二类是要求完成毕业设计的专业,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第三类是既不要求完成毕业论文,也不要求完成毕业设计的专业,如临床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这些医学类专业学制五年,实践教学包括一年见习,一年实习,最后进行毕业前综合考试。

对毕业论文存废的讨论具体到专业后,某一专业是否需要完成毕业论文的决定因素就是该专业的特性。根据专业特性,需要以完成毕业论文作为集中实践教学的,毕业论文予以保留;不需要的予以取消;原来不要求完成毕业论文而根据专业特性确需完成毕业论文的,也可以改采完成毕业论文。

2.2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国内的大学有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之分,也有一类、二类、三类大学之别。同一专业,在研究型的一类大学里,有几十位教授支撑着;在教学型的二、三类大学,比如从单科向多科大学发展过程中的医学院校的新上专业,有的实际上连一位教授也没有。差距不是“很大”,而是“巨大”,就像一个壮年男子和一个三岁孩子所能承受负荷的差异是“巨大”的一样。三岁孩子的极限负荷对于壮年男子几乎不能算负荷,而壮年男子的极限负荷则毫无疑问会使三岁孩子趴下。大学根据各自不同的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对同一专业设置具有差异性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医学院校总体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医学院校应当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决定某一专业是否需要完成毕业论文;确定需要完成毕业论文的专业,对毕业论文的质量要求、形式和评价标准等做出实事求是的差异性规定。例如,可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对毕业论文采用多样化的具体表现形式,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毕业论文外,还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实验报告、调研报告、文献综述、作品等形式。

医学院校所提出的毕业论文要求应当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条件,经过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努力是可以达到的。二、三类的医学院校与一类学校的毕业论文相比较,要求该降低的就要降低,形式该改变的就要改变。实事求是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事求是的毕业论文质量要求和形式,不仅会使当下毕业论文剽窃抄袭的不正之风有所收敛,而且会满足社会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需求。

3 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应当由医学院校决定

某一专业是否需要完成毕业论文由谁来决定,是涉及到毕业论文存废的另一个重要问题。1986年《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都强调扩大高校的自主办学权。确定某一专业是否需要完成毕业论文以及毕业论文的质量要求和形式,属于大学自主办学权与教育自主权的范畴,应当由大学根据专业特性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自主确定,不能也不应该由教育行政部门搞“一刀切”。第一次本科毕业论文存废之争以教育部的通知落槌定音,并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评估中的毕业论文指标得以强化,但进一步的实践效果并非如教育行政部门一厢所愿,几年之后再度而起的毕业论文存废的争论不应当成为第一次的简单重复。由大学(医学院校)自主确定需要完成毕业论文的专业范围并对毕业论文质量进行考核,并不是不要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进行管理,而是应当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 “建立高校分类体系”的要求,对高等学校“实行分类管理”。医学类院校应当是实行分类管理当中的特殊的一类。

医学院校从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验图书资源、师资力量、科研训练基础、写作时间保障等实际出发,提出适当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要求和形式,尽管不会尽善尽美,但总比忽略高校和专业的差异性,先定全国统一的标准,为了达到标准或者评估过关,致使大家共同造假的好。因为大学培养的本科毕业生不一定都必须具有很高的写作能力和研究能力,但一定不能丧失诚信、良心等基本的公民素养。特别是像医学院校的新上专业,在图书资源、数据库资源、师资力量、科研基础训练还非常薄弱的情况下,刻板的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水平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很有害的。

4 对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废的展望

著名医学人文学者杜治政教授指出,“自建国以来,特别是1952年学校改革和院系调整中,将许多综合大学改为专业学院,同时大大压缩综合大学的人文课程,这样就造成了我国大学教育人文精神的衰落,至今也没有复原,并且仍是我国大学的致命伤”[8]。社会的潜规则化、大学的行政化、教师的世俗化和大学生的功利化等问题都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包括医学院校在内的本科毕业论文的现存生态和由此引起的争论也就将得以较长期的存在。

但是,本科毕业论文的不正之风并不说明论文制度本身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国家、社会和高校都在加强文化建设,经过争论、反思、研究,医学院校作为高等院校之一,会逐渐形成适合自己实际情况、具有其自身特色的本科毕业论文制度。医学院校根据专业特性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合理确定需要完成毕业论文的专业范围,制定实事求是的毕业论文质量要求,实现毕业论文形式的多样化,选择具有差异性的毕业论文考核评价方式,通过强化对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等一系列努力,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不正之风是可以改变的,本科毕业论文在实践教学中的应有作用是能够较好地发挥的。

[1] 马天帅.四川大学新闻系拟取消本科毕业论文[EB/OL]. [2009-10-11/2012-01-27].http://www.news.sina.com.cn.

[2] 李慎恒.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J].潍坊学院学报,2009,(2):151-152.

[3] 欧阳翔,周建裕,刘典恩.提高医学院校非医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以山东省四所医学院校为例[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6):455-457.

[4] 马陆亭.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0,(5):22-24.

[5] 时 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J].中国高等教育,2010,(7):45-47.

[6] 杜治政.守住医学的疆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

(本文编辑:邹 钰)

G642.47

A

1003-2800(2014)11-0714-03

2014-07-24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10GG226)

欧阳翔(1972-),女,甘肃临洮人,讲师,主要从事卫生法学、医学教育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毕业论文医学院校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等院校音乐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和写作的问题透视与思考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