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教学中贯穿安全输血知识的意义

2014-03-18罗蓉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全血红细胞血浆

罗蓉

(兰州市卫生学校,甘肃 兰州 730030)

护理教学中贯穿安全输血知识的意义

罗蓉

(兰州市卫生学校,甘肃 兰州 730030)

护理教学;安全输血;输血风险

近年来,临床输血医疗纠纷逐年上升,已成为一个超越医疗范围的社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护士是临床输血治疗实施过程中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环节的执行者。因此,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早期安全输血知识教育非常必要。本文就如何在护理教学中贯穿安全输血知识,培养、提高学生输血风险意识,体现中等护理教学的作用概括如下。

1 掌握血液生理知识

让学生了解血液的成分、功能、理化性质等,以及血液从采集、分离制备、检验、储存发放到临床的一般过程,知道成分输血的优点是一血多用。近年来,成分输血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因此要执行输血操作的护士必须了解血液成分,提高成分输血的疗效。了解红细胞制品的特点与输注的护理:红细胞的功能是携带氧气和物质在组织内进行气体与物质交换。因此,在采集、制备、保存和输注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红细胞的破坏。细胞制品因治疗要求和制作方法不同,有多个品种,常用的有悬浮红细胞悬液、去白细胞的细胞液、洗涤红细胞液等。只有掌握各种成分输血的护理要点,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血液的生理活性。

2 树立风险意识

(1)让学生认识到输血治疗是一把双刃剑,在挽救危重症病人生命的同时,不但要考虑其益处,也要注意其弊端。即在提高疗效的同时,也要减少输血副作用。例如,20世纪80年代,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南非、印度、利比亚等国家因血液质量造成输血感染艾滋病事件。1985年,我国浙江省4例血友病病人因输注进口Ⅷ因子而感染艾滋病。通过案例启发学生思考:输血安全吗?输血的风险是什么?影响输血安全的风险因素有哪些?如何控制输血风险?我能做什么?我做了什么?

(2)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知道输血感染病毒、输血不良反应、知情同意、不合理用血、血液供不应求、血型不合、不匹配的成分输血、ABO血型不合输注、输血感染等会带来输血医疗纠纷。

(3)了解输血风险产生的原因。输血风险产生的根源,有生物学因素(细菌、病毒、寄生虫),免疫学因素(抗原抗体反应)和其他因素(非免疫性不良反应等)。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输入符合国家标准的血液不能完全避免发生感染,输血前需做哪些检测。目前血站检测的项目有:ABO、Rh(D)血型、Hb、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还有许多病毒未列入检测标准,如HDV、HEV、HGV、TTV、CMV、EBV、HPVB19、HTLV、SARS等。

3 掌握安全输血知识

(1)护士对安全输血相关知识重视不够。大部分护士对输血的操作程序和查对比较重视,认为只要按操作规程执行就行了,至于怎样输血才能保证血液质量,使输血达到最佳效果、不良反应最小,护士较少考虑。调查发现,有的护士不知道血液自血库发出后多长时间内必须输注;有的护士不知道1个单位的红细胞悬液应在多长时间内输完;还有的护士因文化程度低,学习方法、能力及主动性欠缺,对医学和护理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安全输血相关知识缺乏。

(2)普及一般知识,包括血液制品的品种、有效期、储存温度等。血站为临床提供的血液品种包括全血、悬浮红细胞、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洗涤红细胞,血浆类(FFP、FP),冷沉淀,血小板等。血液制品的有效期:全血21天或35天,悬浮红细胞、去白红细胞35天,新鲜冰冻血浆1年,普通血浆4年等。血液制品的保存温度:红细胞类2℃~6℃,冰冻血浆≤-25℃,血小板20℃~24℃。全血和红细胞需在离开专用贮血冰箱后30分钟内输注,一个单位(200 ml)的全血或红细胞2小时以内输注结束,若受血者条件允许可在40~50分钟内完成输注;机采血小板或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的输注应以病人能够耐受的速度进行;新鲜冰冻血浆或普通冰冻血浆融化后应在30分钟内输注,成年受血者一般应在50分钟内输完200 ml。这些看似简单的知识,对安全输血却非常重要。

4 防范输血风险

4.1 输血前核对

从血库取来的成分血必须由两位护士核对,认真严格地执行三查八对制度(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及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血液的种类、血量),确认无误后方可签收。有文献报道[1],床边核对环节失误占所有输血操作程序错误的25%。

4.2 输血中观察

输血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开始前15分钟要慢,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严格控制输入速度。凡输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应在两者之间输以少量生理盐水,两种血液不可直接混合。输血过程中,要经常巡视,如检查滴速,观察输注是否通畅,询问病人有无异常感觉,以尽早发现异常情况。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病人对输血的恐惧和顾虑。常见输血反应有: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常见症状有:发热、寒战、头痛、腰背痛、进针部位疼痛、气促、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输血时应严密观察,早发现、早处理,若发现病人有上述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暂停输血,保持静脉通路,做好抢救准备;尽快报告输血科(或血库),查明输血反应的原因。

总之,安全输血是输血者和医护人员的共同目标,是需要医生、护士和检验人员共同完成的一项治疗任务。所以,在教学中贯穿安全输血知识,培养学生输血风险意识,对安全输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李丽英,李琦.在输血方面医务人员的误差与输血安全[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1(3):244-245.

G427

B

1671-1246(2014)01-0102-02

猜你喜欢

全血红细胞血浆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破碎红细胞检测研究进展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