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改革中曲线运动考法的探究
2014-03-18袁方杰杨凯
袁方杰+杨凯
【摘 要】素质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物理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对高考整体方案变革进行分析,对高中学生学习“曲线运动”内容后的学习效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出该部分内容的核心知识及难点知识,分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困难的原因,并尝试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曲线运动;高考;探究;分析
结合中学物理课程改革和高考的实际考查情况,以及物理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将对高考方案变革进行分析,对高三和高一学生学习“曲线运动”内容后的学习效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出该部分内容的核心知识及难点知识,探索了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困难的原因,并尝试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对11年新高考方案下学生如何复习适应新高考进行思考及展望,希望能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背景
曲线运动的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五章的内容。其基本思路是: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不是直线运动,沿圆周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力→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的力是什么方向→考虑实例。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得到向心力的表达式,定义向心力的概念,讨论向心力的性质和特点。
二、曲线运动在课本中的位置以及课程标准要求
本章节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力的合成与分解。在第一、二章中,学生学习了运动的描述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对运动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第三、四章中,学生学习了关于力的基本知识和牛顿运动定律,对动力学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内容所学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匀速圆周运动,会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及其计算式,从教材的编排可以看出:“向心力、向心加速度”一节是本章承上启下的重要知识,学好这节内容,一方面可以深化前面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又为后续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打好必要的基础。
三、高考对曲线运动的具体要求
结合新课标准、三维目标、课程基本理念以及高考物理学科命题的指导思想,可以知道高考对本模块的具体要求是:对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了解”和“认识”相当。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离心现象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理解”和“应用”相当。
四、对历年高考在本模块的命题分析
1.本模块在近四年高考中的位置
(1)主干知识,坚持考察,趋于稳定。(2)重点内容与知识、重要能力与方法历年反复考察。(3)逐年开始重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审题能力和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的能力考查,考查运用物理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物理综合能力的考察。(4)继续重视考查运用数学知识求解物理问题的能力,但数学运算量适度减小,难度明显降低,有利于考生发挥。
2.近四年本模块考察分值的变化
3.本模块在历年考试分值分布的特点
总体来说本知识点的考查分为两种,一种是行星的运动,每年都会考,分值在3—5分,另一种是与其它知识相结合一起进行能力与方法反复考查,一般与机械能守恒定律以及磁场相结合,难度逐年稳步提高,所占分数比例也逐年增加。越来越重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审题能力和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的能力考查,考查运用物理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命题立意
(1)重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审题能力和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的能力考查,考查运用物理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考查学生对新情景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建模能力。
(3)重视对作图、读图、识图和运用图像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4)继续重视考查运用数学知识求解物理问题的能力,但数学运算量适度减小,难度明显降低,有利于考生发挥。
5.在备考复习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和复习。
(2)加强实验能力的培养,突出知识的应用和技能的掌握。
(3)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4)要加强学生物理过程分析能力的培养。
(5)在复习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
五、新课程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1)理解新课标,把握高考复习方向。在高三物理复习时要注意教材的这种变化.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好单元训练和适应性训练,使得学生全面、熟练掌握在高考中物理究竟考的是什么内容。
(2)立足基础,注重物理思想、物理方法和能力的培养。首先,让学生自己决定复习哪个选考模块,学生复习要重视课本内容,切忌轻教材重资料。有些学生重视课外,忽视了课堂,重视资料,忽视了课本。这是一种主次颠倒,本末倒置的做法。课本是基础,课堂是主战场,两者都不能忽视。
(3)注意课程内容的时代性,理论联系实际。新课程中设置的附加版块如“思考与讨论”“演示”“做—做”“说一说”“科学足迹”“科学漫步”“课题研究”等都要给予全面的重视和理解,这类内容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取材点。
(4)适应新要求,重视物理思维方法和建模能力的培养。复习中,要以新课标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要突出思想方法,重视物理思维方法和建模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汪海林.高中物理“曲线运动”内容的比较及教学实践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3).
[2]廖柳清.对新课程高考物理试题命制内容的几点思考[J].三明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09(4).
[3]阎金铎,郭玉英.中学物理新课程教学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陈峰.物理新课程实施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5.
[5]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供海南省使用)[N],2013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摘 要】素质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物理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对高考整体方案变革进行分析,对高中学生学习“曲线运动”内容后的学习效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出该部分内容的核心知识及难点知识,分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困难的原因,并尝试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曲线运动;高考;探究;分析
结合中学物理课程改革和高考的实际考查情况,以及物理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将对高考方案变革进行分析,对高三和高一学生学习“曲线运动”内容后的学习效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出该部分内容的核心知识及难点知识,探索了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困难的原因,并尝试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对11年新高考方案下学生如何复习适应新高考进行思考及展望,希望能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背景
曲线运动的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五章的内容。其基本思路是: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不是直线运动,沿圆周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力→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的力是什么方向→考虑实例。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得到向心力的表达式,定义向心力的概念,讨论向心力的性质和特点。
二、曲线运动在课本中的位置以及课程标准要求
本章节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力的合成与分解。在第一、二章中,学生学习了运动的描述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对运动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第三、四章中,学生学习了关于力的基本知识和牛顿运动定律,对动力学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内容所学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匀速圆周运动,会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及其计算式,从教材的编排可以看出:“向心力、向心加速度”一节是本章承上启下的重要知识,学好这节内容,一方面可以深化前面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又为后续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打好必要的基础。
三、高考对曲线运动的具体要求
结合新课标准、三维目标、课程基本理念以及高考物理学科命题的指导思想,可以知道高考对本模块的具体要求是:对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了解”和“认识”相当。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离心现象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理解”和“应用”相当。
四、对历年高考在本模块的命题分析
1.本模块在近四年高考中的位置
(1)主干知识,坚持考察,趋于稳定。(2)重点内容与知识、重要能力与方法历年反复考察。(3)逐年开始重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审题能力和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的能力考查,考查运用物理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物理综合能力的考察。(4)继续重视考查运用数学知识求解物理问题的能力,但数学运算量适度减小,难度明显降低,有利于考生发挥。
2.近四年本模块考察分值的变化
3.本模块在历年考试分值分布的特点
总体来说本知识点的考查分为两种,一种是行星的运动,每年都会考,分值在3—5分,另一种是与其它知识相结合一起进行能力与方法反复考查,一般与机械能守恒定律以及磁场相结合,难度逐年稳步提高,所占分数比例也逐年增加。越来越重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审题能力和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的能力考查,考查运用物理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命题立意
(1)重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审题能力和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的能力考查,考查运用物理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考查学生对新情景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建模能力。
(3)重视对作图、读图、识图和运用图像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4)继续重视考查运用数学知识求解物理问题的能力,但数学运算量适度减小,难度明显降低,有利于考生发挥。
5.在备考复习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和复习。
(2)加强实验能力的培养,突出知识的应用和技能的掌握。
(3)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4)要加强学生物理过程分析能力的培养。
(5)在复习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
五、新课程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1)理解新课标,把握高考复习方向。在高三物理复习时要注意教材的这种变化.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好单元训练和适应性训练,使得学生全面、熟练掌握在高考中物理究竟考的是什么内容。
(2)立足基础,注重物理思想、物理方法和能力的培养。首先,让学生自己决定复习哪个选考模块,学生复习要重视课本内容,切忌轻教材重资料。有些学生重视课外,忽视了课堂,重视资料,忽视了课本。这是一种主次颠倒,本末倒置的做法。课本是基础,课堂是主战场,两者都不能忽视。
(3)注意课程内容的时代性,理论联系实际。新课程中设置的附加版块如“思考与讨论”“演示”“做—做”“说一说”“科学足迹”“科学漫步”“课题研究”等都要给予全面的重视和理解,这类内容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取材点。
(4)适应新要求,重视物理思维方法和建模能力的培养。复习中,要以新课标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要突出思想方法,重视物理思维方法和建模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汪海林.高中物理“曲线运动”内容的比较及教学实践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3).
[2]廖柳清.对新课程高考物理试题命制内容的几点思考[J].三明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09(4).
[3]阎金铎,郭玉英.中学物理新课程教学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陈峰.物理新课程实施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5.
[5]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供海南省使用)[N],2013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摘 要】素质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物理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对高考整体方案变革进行分析,对高中学生学习“曲线运动”内容后的学习效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出该部分内容的核心知识及难点知识,分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困难的原因,并尝试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曲线运动;高考;探究;分析
结合中学物理课程改革和高考的实际考查情况,以及物理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将对高考方案变革进行分析,对高三和高一学生学习“曲线运动”内容后的学习效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出该部分内容的核心知识及难点知识,探索了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困难的原因,并尝试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对11年新高考方案下学生如何复习适应新高考进行思考及展望,希望能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背景
曲线运动的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五章的内容。其基本思路是: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不是直线运动,沿圆周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力→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的力是什么方向→考虑实例。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得到向心力的表达式,定义向心力的概念,讨论向心力的性质和特点。
二、曲线运动在课本中的位置以及课程标准要求
本章节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力的合成与分解。在第一、二章中,学生学习了运动的描述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对运动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第三、四章中,学生学习了关于力的基本知识和牛顿运动定律,对动力学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内容所学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匀速圆周运动,会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及其计算式,从教材的编排可以看出:“向心力、向心加速度”一节是本章承上启下的重要知识,学好这节内容,一方面可以深化前面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又为后续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打好必要的基础。
三、高考对曲线运动的具体要求
结合新课标准、三维目标、课程基本理念以及高考物理学科命题的指导思想,可以知道高考对本模块的具体要求是:对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了解”和“认识”相当。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离心现象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理解”和“应用”相当。
四、对历年高考在本模块的命题分析
1.本模块在近四年高考中的位置
(1)主干知识,坚持考察,趋于稳定。(2)重点内容与知识、重要能力与方法历年反复考察。(3)逐年开始重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审题能力和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的能力考查,考查运用物理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物理综合能力的考察。(4)继续重视考查运用数学知识求解物理问题的能力,但数学运算量适度减小,难度明显降低,有利于考生发挥。
2.近四年本模块考察分值的变化
3.本模块在历年考试分值分布的特点
总体来说本知识点的考查分为两种,一种是行星的运动,每年都会考,分值在3—5分,另一种是与其它知识相结合一起进行能力与方法反复考查,一般与机械能守恒定律以及磁场相结合,难度逐年稳步提高,所占分数比例也逐年增加。越来越重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审题能力和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的能力考查,考查运用物理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命题立意
(1)重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审题能力和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的能力考查,考查运用物理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考查学生对新情景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建模能力。
(3)重视对作图、读图、识图和运用图像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4)继续重视考查运用数学知识求解物理问题的能力,但数学运算量适度减小,难度明显降低,有利于考生发挥。
5.在备考复习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和复习。
(2)加强实验能力的培养,突出知识的应用和技能的掌握。
(3)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4)要加强学生物理过程分析能力的培养。
(5)在复习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
五、新课程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1)理解新课标,把握高考复习方向。在高三物理复习时要注意教材的这种变化.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好单元训练和适应性训练,使得学生全面、熟练掌握在高考中物理究竟考的是什么内容。
(2)立足基础,注重物理思想、物理方法和能力的培养。首先,让学生自己决定复习哪个选考模块,学生复习要重视课本内容,切忌轻教材重资料。有些学生重视课外,忽视了课堂,重视资料,忽视了课本。这是一种主次颠倒,本末倒置的做法。课本是基础,课堂是主战场,两者都不能忽视。
(3)注意课程内容的时代性,理论联系实际。新课程中设置的附加版块如“思考与讨论”“演示”“做—做”“说一说”“科学足迹”“科学漫步”“课题研究”等都要给予全面的重视和理解,这类内容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取材点。
(4)适应新要求,重视物理思维方法和建模能力的培养。复习中,要以新课标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要突出思想方法,重视物理思维方法和建模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汪海林.高中物理“曲线运动”内容的比较及教学实践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3).
[2]廖柳清.对新课程高考物理试题命制内容的几点思考[J].三明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09(4).
[3]阎金铎,郭玉英.中学物理新课程教学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陈峰.物理新课程实施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5.
[5]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供海南省使用)[N],2013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