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注射液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

2014-03-17李明志

现代实用医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丹参黏度血浆

李明志

丹参注射液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

李明志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腔隙性脑梗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予降压降脂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变学及血脂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血浆黏度、血浆低切比黏度、全血高切比黏度、红细胞聚合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沉均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治疗后两组血脂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异常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脑梗塞;丹参注射液;血液流变学;血脂

腔隙性脑梗死(IL)是由于持续性的高血压以及小动脉硬化引起的一种脑血管病变[1]。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常表现为偏瘫、偏深感觉障碍、共济失调及局灶神经病变,严重者可出现精神障碍、痴呆及帕金森综合征等严重后果[2]。现代医学多采取降压、降脂等治疗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研究发现,丹参注射液能够改善IL的预后[3],为此笔者通过观察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来探究丹参注射液对IL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浙江省安吉县昌硕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IL患者60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脑梗死诊断标准》中确诊为IL患者;无意识障碍,能够配合检查的患者;患者自愿参与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肝、胆严重疾病的患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年龄>80岁患者;恶性肿瘤的患者;既往有神经病史的患者;经CT、MRI确诊的其他脑血管和颅内病变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3.5±7.5)岁。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2.8±6.7)岁。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参照临床用药指南,予降压降脂常规治疗: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30 mg/次,1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次,1次/d;阿司匹林片0.1g/次,1次/d;14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30ml加入浓度为5%葡萄糖溶液200 ml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两组用药期间,禁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烟酒,保持患者情绪稳定。1.3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分别监测两组血液流变指标(血浆黏度、血浆低切比黏度、全血高切比黏度、红细胞聚合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沉)、血脂指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及疗效。

1.4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脑梗死诊断标准》,将本病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症状消失;头部MRI示病灶明显缓解;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明显恢复。有效:症状减轻;头部MRI示病灶略有缓解;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有所减轻。无效:症状基本与治疗相同;头部MRI示病灶无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无变化。

1.5 统计方法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血浆黏度、血浆低切比黏度、全血高切比黏度、红细胞聚合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沉均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25,均<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治疗后两组血脂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21,均<0.05),见表2。

2.3 两组疗效比较实验组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92,<0.05)。

3 讨论

IL是大脑深部形成的微小缺血病灶,占脑梗死患者的20%[4]。本病的发生发展与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指标异常也是重要因素之一[5]。IL患者血液流变学多呈现的是高黏滞、高聚集以及高凝状态的三高状态,故血液中血浆黏度、血浆低切比黏度、全血高切比黏度、红细胞

表1 治疗前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30)

聚合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沉指标都呈现异常升高[6]。在血脂方面,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IL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7]。而丹参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通脉养脑的作用[8]。有关研究表明,丹参注射液中的主要成分为丹参素、丹参酮等,具有着很强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通过降低血脂、抗凝血、抑制黏附分子的表达等途径[7]。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比较情况(=30)mmol/L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血浆黏度、血浆低切比黏度、全血高切比黏度、红细胞聚合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沉均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提示丹参注射液能够降低血液的黏度,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治疗后两组血脂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提示丹参注射液能够明显降低血脂,从而达到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而减低了腔隙性脑梗的复发率。实验组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提示丹参注射液能有明显改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丹参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IL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异常程度,改善其症状,防止腔隙性脑梗的复发,值得推广。

[1]李金贤,徐新娟,唐琪,等.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9 (8):16-18.

[2]吴倩.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医药,2008,48 (45):156-158.

[3]石玉如,张允岭,戴中,等.腔隙性脑梗死认知缺损证候学观察与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5):32-35.

[4]王运良,刘滨,刘萍.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变化与预后的关系分析[J].山东医药, 2005,45(1):83-85.

[5]张允岭,韩振蕴.对中医药治疗腔隙性脑梗死重要性的认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25-127.

[6]Sainani GS,Maru VG.Role of end othelialcelldysfunction-inessential hypertension[J].J Assoc Physicians India, 2004,52:966.

[7]黄承乐,冯国刚,马付坚.缺血性脑血管病与血栓标志物的关系探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2,24(4):67-69.

[8]胡翊群,焦洁茹,王鸿利,等.腔隙性脑梗死患者FXⅡCRM+及其对纤溶酶原活性影响的初步研究[J].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0,13(5):223-225.

10.3969/j.issn.1671-0800.2014.08.020

R743.33

A

1671-0800(2014)08-0955-02

313300浙江省安吉,安吉县昌硕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李明志,Email:s_cassie@ 163.com

猜你喜欢

丹参黏度血浆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超高黏度改性沥青的研发与性能评价
血浆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扩链增黏回收PET的特性黏度和结晶行为研究
水的黏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