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课中“四有” 打造“生本”课堂

2014-03-17余绍会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四有预设菲律宾

余绍会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主张“将学生视为教学资源”,认为“学生是教育的动力之源、能量之库”。因而,生本课堂,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成为课堂的主人,与教师共同演绎思维共振的高效课堂。本文以《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打造“生本”课堂。

一、有教学情境,激学生兴趣

知识如盐,情境如汤,形象直观的教学资源有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从教学的需要出发,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情境,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引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在《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的教学中,笔者用“中国与菲律宾在黄岩岛对峙”的新闻视频导入新课,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起到了“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在教学“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的知识点时,笔者又设置了以下情境。

材料一:中菲关系发展历程(略)。

材料二:菲律宾争夺黄岩岛,侵犯我主权,我国网友反应不一(略)。

材料三:“2012年5月9日,记者张帆在菲律宾曾经非法移除中国主权碑和国旗的地方,再次插上五星红旗”的新闻视频。

学生围绕以上真实可信、启迪思维、富含情感的情境,进行思考讨论,体会、感悟“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要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在这一过程中,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积极参与,通过学生自主、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式,体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有探究互动,展学生智慧

关于教育有一句世界性的名言:告诉我,我会忘记;展示给我看,我会记得;我参与,我会彻底明白。打造生本课堂,需要从教师单向度地讲或学生单纯地练向多边互动式的合作探究活动转变。为了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在本框教学时,笔者进行了如下处理。

为突破“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这一教学重点,笔者设置了以下探究问题:材料体现了中菲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为明确“主权国家维护国家利益的要求”这一知识,又设置了以下探究问题:菲律宾为谋取本国利益,频惹事端,意欲把南海问题国际化。你如何看待菲律宾的行为?为提高探究效率,笔者对以上问题进行小组分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并由小组代表发言,展示探究结果;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常以“这个问题,同学们怎么看”“请同学们说一说、评一评”“请大家一起探讨”等商量的口吻进行引导,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以上设问与“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这种简单化、表态式的设问不同,是根据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疑惑点、模糊点进行的设问,是对书本显性知识的引申和拓展。这些问题或是“吸引眼球”,激发兴趣;或是让学生“欲罢不能”,突出重点;或是实现“柳暗花明”,突破难点。而且,这些设问又有一定的层次性,引导学生抽丝剥茧,层层推进,既满足优生的学习需要,又可以让后进生找到自信,培养主动挑战的信心。教师要对学生合理的表达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学生精彩的发言进行由衷的赞美,灵活善意地指出其言论的缺憾并进行纠正。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充分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关注了全体学生,营造了浓厚的研究氛围,很好地启迪了学生的智慧。

三、有预设生成,拓学生思维

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主导,需要教师先于学生精心的准备;但是,课堂的主体是各具个性特点的学生,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脱离教学预设的“节外生枝”的现象。

在本框的教学中,为突破“国家间共同的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是冲突的根源”这一教学重点,笔者设置了探究情境一和情境二,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笔者则穿梭于学生中,倾听小组讨论,发现学生探究中的亮点。有学生在展示成果后,提出了一个问题:“菲律宾敢对美国这样吗?”这是笔者预设中没有的问题,它不同于预设中的“主权国家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而且还涉及下一课“综合国力”的内容。面对这一“异样的声音”,笔者没有急于表态,而是顺势提出:“是啊,菲律宾为何不敢对美国这样?这对我国有何启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言,不仅解决了“主权国家应如何对待自己的国家利益”的问题,还初步认识了“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性,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在探究“我国应如何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这一问题时,有的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得出:“要尊重其他国家的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马上就有其他学生纠正:“应该是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利益,菲律宾把黄岩岛当成自己的领土,是完全不正当的,不正义的!这种所谓的国家利益根本不值得尊重!”这样,就突破了这一知识易混点。还有的学生运用前框所学的“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的知识,认为“维护国家利益,必须行使主权国家的权利,履行主权国家的义务,并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体现了很好的知识迁移能力……

在这样自由的思想碰撞和“旁逸斜出”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在预设时,这块内容是由教师直接讲授,并进行知识拓展的,现在全由学生自主完成了,通过课堂的“生成”高效地完成了“预设”的目标。笔者的心也被深深触动了:原来,现实与教材、预设与生成是可以这样相融共济、有机统一的。

四、有教学激情,育学生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的激情,能唤起学生内心强烈的情感;学生的激情,能点燃课堂思维的火花。激情,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本堂课以“中菲黄岩岛争端”作为背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始终满怀激情。在学生讨论完“应如何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之后,笔者客串我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宣读了2012年5月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署名文章《面对菲律宾,我们有足够手段》的内容,不仅让学生明白了我国政府的立场,还解决了一直萦绕在学生心中的疑惑。

在情感升华阶段,笔者播放了“2012年5月9日,记者张帆在菲律宾曾经非法移除中国主权碑和国旗的地方,再次插上五星红旗”的新闻视频,同时配上孙楠演唱的歌曲《红旗飘飘》作为背景音乐。视频中播放到张帆昂首自豪地插上鲜红的五星红旗时,课堂上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视频播放完毕,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看完视频,你有何感想?我们青年学生应该怎么做呢?学生竞相发言,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感。有学生小声地答:“少年智则国智。”周围的学生马上接着说:“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慢慢地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全班学生都激情满怀地一起背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将课堂再一次推向高潮,展现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主人翁责任感。

叶澜教授说得好,课堂是师生生命相遇的地方,是师生心灵相约的场所。让我们一起努力,落实课中“四有”,打造积极、欢乐、高效的生本课堂。当我们在课堂上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更有生机和活力、更有实效的时候,幸福感一定会溢满我们的心房。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四有预设菲律宾
7.0级强震袭击菲律宾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变成什么好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进社区 争“四有”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
古诗教学,须从“四有”起步
浅析预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