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联合正骨及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55例

2014-03-17戴俊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22期
关键词:正骨腰椎间盘手法

戴俊峰

(江西省泰和县中医院内六科,泰和 3437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比较常见的脊柱病,它发病急骤,病程迁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是纤维环破坏和髓核突出,压迫和刺激神经根、周围软组织,主要表现为腰腿抽掣,下肢麻木酸疼,甚至疼痛难忍,走路困难,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1-2]。如果采用开放手术治疗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而且还会损害腰椎稳定性,导致手术后腰腿痛加剧,所以临床中基本上采用保守疗法。本研究收集了我院近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医正骨联合温针灸及中药治疗的方法,相关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近两年时间收治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全部患者都采用保守疗法。110例患者中男70例,女40例;年龄35~62岁,平均(51.6±10.4) 岁;临床症状主要有:腰部疼痛和活动障碍、脊柱侧凸、下肢呈放射性痛、麻木感以及间歇性跛行等。诊断的主要依据包括患者的临床病状、病史以及影像学资料等。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1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5例。两组实验对象的平均年龄、性别比例、发病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实验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①温针灸:采用温针灸对肾腧、大小肠腧、委中以及腰眼等穴位针刺。肾腧和腰眼针刺采用补法,大小肠腧和委中使用泻法针刺。在针刺得气以后要将长度为2~2.5厘米的艾段插入到针柄,从下段开始燃烧艾灸,直到皮肤产生灼热感。②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患者取仰卧位,先采用滚、推、揉的手法进行按摩、松解韧带和腰部肌肉组织,在压痛和穴位敏感位置处弹拨2~3次,在采用揉、拿、按等按摩推拿手法。然后紧紧握住患者的双踝,以患者腰为轴进行抖动。在这之后,患者改为侧卧位,上侧下肢屈髋、屈膝,下侧下肢伸直,手术者利用肘部将患者的肩前部顶住,另外一肘将患者的臀部顶住。两肘协调用力,让患者腰部有一个小幅度的扭转,然后放松之后使用巧力,进行一个速度快、幅度大的扳动,正常情况下可以听到弹响声,再采用同一种方法操作另外一侧,正骨推拿完成之后患者要恢复仰卧位休息最少15分钟时间。③药物治疗:采用250ml的20%甘露醇联合20ml的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5mg地塞米松静注,每天一次。对照组患者采用温针灸与中医正骨推拿治疗,治疗方法与实验组一致,不采用中药辅助治疗[3-4]。

1.3观察指标 在评定临床疗效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来进行。优:患者的病症完全消失,恢复之前的生活和工作;良:患者有轻微的症状,活动轻度受到限制,但是对生活和工作基本不会产生影响;可:患者的症状有所减轻,活动受限,对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差:患者治疗前后病症没有改善或者差别很小,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以Macnab标准作为疗效的评估标准,实验组治疗后的优良率和优秀率分别为88.3%和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和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见表1。两组实验对象在经过保守治疗后效果为差的患者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表1两组实验对象治疗后Macnab标准分析 [n(%)]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的治疗可以分成保守治疗和手术疗法。手术一般就是采用正中切口之后剥离椎旁的韧带和肌肉组织,切除小部分的椎板、黄韧带以及小关节,摘除突出髓核,这种治疗法对组织的创伤很大,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腰椎不稳的情况。非手术治疗法能够有效治愈大部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中药治疗分成外用和内服两种方法,所采用的中药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通络和活血止痛的作用。推拿疗法则是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医护人员在患者身体的某个特定部位施予各种手法,进行良性的物理性刺激,能活血止痛,消除痉挛,解除神经血管束的卡压。通过各种手法去挤压淋巴管,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扩张局部淋巴管,让局部淋巴液循环增加,让局部组织的代谢和营养得到改善,能有效消除和吸收损伤组织的病理产物和水肿。按抖、斜扳、后伸牵引、抖腿、屈膝屈髋按压以及直腿抬高扳足等手法,能够让上下关节突松动,扩大神经根管容积,神经根产生移位,松解小关节的粘连,让髓核复位还纳,并重新获得椎间盘在空间力学上的平衡状态。通过临床试验和生物力学试验可知,斜扳手法可以让椎板发生位移,让上下节关节突之间的关系得到大幅度的松动,让椎间孔形态产生变化,神经根粘连和受压得到缓解。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根据人体经络中的经脉、脉别和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纵横交错,通上达下的生理结构特点来进行治疗的。经络具有沟通腰窍、联络脏腑、濡养周身、运行气血、保卫机体和抗御外邪的作用。所以采用中医正骨联合温针灸及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是最佳的非手术治疗方案[5]。

本组研究中采用中医正骨联合温针灸及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温针灸能将艾火的热量串入到患者的肌肤,可以起到去壅决滞、温阳补益和温行经气的作用;中医推拿正骨则可以放松肌肉,有镇痛的作用,而且还能起到滑利关节、舒筋活络、整复纠正解剖和松解粘连理筋的作用。丹参注射液等中药则具有直接消炎止痛的作用。在本组研究中用Macnab标准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估标准,实验组在经过中医正骨联合温针灸及中药治疗后优良率和优秀率分别为88.3%和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和52.8%,从而也就进一步的说明了中医正骨联合温针灸及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但是如果在临床实践中出现了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就应该尽快选择适当的机会进行手术,避免患者的病情被延误。

[1]李忠.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概况[J].光明中医,2011,8:1727-1729.

[2]吴国林,何元诚.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0,5:70-72.

[3]陈伟峰.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中医药,2006,5:35-37.

[4]姚素媛.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08,5:17-18.

[5]黄焕琳,林伟容,黄泳,等.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0:1138-1140.

猜你喜欢

正骨腰椎间盘手法
《天台山道家功夫正骨真传》读评
层递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七步洗手法
平乐正骨手法源流浅述
岳阳张氏正骨气血理论之以气为先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