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足浴对高血压病非药物因素的影响※

2014-03-17胡立芹张春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22期
关键词:心率辅助血压

胡立芹 张春明

(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护理部,北京 101200)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是现代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根据“上病下治”的中医理论,中药足浴辅助治疗高血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足浴除药物的透皮吸收起到降压的同时,药液的温热刺激也会促使足部及下肢血管扩张,降低外周阻力起到降压作用[1]。但与此同时由于血液循环加快,也增加心脑血管负荷,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掌握适当的足浴治疗时间十分重要。我们通过60例中药足浴辅助治疗高血压病的病例临床观察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耳鸣、腰痛、烦躁不安、失眠心悸等症状。

1.2诊断标准 高血压定义和分类标准遵循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 mmHg,亦诊断为高血压[2]。②年龄在30~75岁之间的患者。③自愿参加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①年龄在30岁以下或75岁以上;②合并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病急性期;严重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高血压危象;③继发性高血压;④足部破溃、皮肤病;⑤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⑥合并其它严重疾病不能坚持泡洗时间;⑦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5药物 ①足浴方:葛根20g,怀牛膝15g,鸡血藤20g,夏枯草20g,泽泻20g;②常规服用西药:非洛地平、依那普利、厄贝沙坦等。

1.6研究方法 所有入组患者均采用“信牌TY-27”腿浴治疗器进行中药泡洗。治疗时间安排在下午3~4时进行。向药浴器内注入清水,水量约占箱内容积的2/3,取药用专用袋加入约300ml药液,并向袋内注入1升清水稀释药液。温度设定为40℃,治疗时间设定为40分钟。当达到设定温度后,患者将双小腿伸入药浴器内开始治疗。治疗过程中采用多参数监护仪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情况,以右上臂坐位血压为准。

1.7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开始前、开始后15min、30min、45min、60min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头晕、汗出明显、心慌等症状时,随即停止实验,并记录血压、心率情况。每例病例均连续治疗3日,取心率、血压的平均值。

1.8数据统计分析 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治疗前后血压情况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共纳入病历60例,男38人,女22人;平均年龄(58.43±12.384) 岁。其中1例足浴40分后出现双足部皮疹、瘙痒,1例转院,2例于第二天退出,共4例提前终止,未纳入统计处理。

2.2血压心率的变化 表1显示,血压在足浴开始15分钟呈下降趋势,在45分钟下降明显,与足浴前有显著差异;心率在足浴开始15分钟呈上升趋势,在30分钟上升明显,但在45分钟开始呈下降趋势。表2显示,中药足浴辅助降压效果呈持续性,足浴次数越多,血压下降的时间越早。在足浴第一天,SBP和DBP均在45分钟开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足浴第二天,SBP和DBP均在30分钟和45分钟开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在15分钟开始上升,30分钟上升明显,45分钟后心率开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足浴第三天,SBP和DBP均在15分钟和30分钟开始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心率变化同第二天。综上所述,SBP下降的时间比DBP下降的时间早,SBP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DBP无显著差异。血压下降的幅度与基础血压数值无关。

表1治疗前与治疗中血压与心率的变化

表1治疗前与治疗中血压与心率的变化

注:治疗开始15min、30min、45min、60min与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段 n SBP(mmHg) DBP(mmHg) HR(bpm)治疗前 56 135.79±15.557 80.48±11.972 70.21±8.721 15min 56 133.57±15.135 79.74±11.887 71.50 ±8.588 30min 56 133.49±14.922 79.94±9.947 71.71±8.947 45min 56 131.84±14.217 78.35±9.596 71.22±8.173 60min 56 130.38±14.169 77.10±10.807 69.95±8.443

表2治疗前与治疗中血压与心率的变化

表2治疗前与治疗中血压与心率的变化

天数 SBP(mmHg) DBP(mmHg) HR(bpm)第一天时间段治疗前15min 30min 45min n 56 56 56 56 138.5±15.452 81.87±16.054 70.7±7.965 136.1±14.69 82.05±11.084 71.33±9.552 136.17±16.07 82.42±10.746 71.23±9.74 136.07±14.741 80.20±10.025 71.45±8.514 60min 56133.58±15.876 80.23±11.632 70.22±9.276第二天治疗前 56 134.24±16.244 80.31±10.174 70.17±8.083 15min 56 133.76±14.745 77.86±13.274 71.48±8.306 30min 56 132.5±13.466 78.76±9.64 72.00±8.613 45min 56 131.66±13.37778.07±10.012 71.09±7.976 60min 56 129.84±12.817 75.97±10.772 69.57±8.176第三天治疗前 56 134.63±14.977 79.25±9.69 69.77±10.116 15min 56 130.86±15.972 79.32±11.303 71.70±7.908 30min 56 131.80±15.237 78.64±9.457 71.91±8.488 45min 56 127.79±14.534 76.79±8.751 71.13±8.030 60min 56 127.73±14.714 75.11±10.018 70.07±7.878

3 讨论

3.1适宜的足浴时间 中药足浴可通过温热和机械作用,促使药物的透皮吸收,直接改善动脉血管壁的弹性,解除细小动脉的痉挛状态,使阻力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而降低血压。除药物通过皮肤吸收发挥药理作用外,热水本身也可以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过中枢神经,调节内脏器官功能而起到降压的作用[3]。但与此同时由于血液循环加快,也增加心脑血管负荷,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掌握适当的足浴治疗时间十分重要。目前,对足浴辅助治疗高血压安全有效的时间并未统一,本研究60例观察结果,除1例足浴40分后出现双足部皮疹、瘙痒,1例转院,2例于第二天退出外,余56例全部完成足浴治疗,无不良反应。血压在足浴后15分钟开始下降,45分钟下降明显,心率在30分钟后增快比较明显,但在45分钟呈下降趋势,提示足浴治疗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以内为宜。

3.2足浴的注意事项 中药足浴治疗高血压是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中药足浴通过对足部穴位可达到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增强免疫力、止痛、活血等作用[4]。在足浴过程中,足浴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灼伤或烫伤皮肤,特别是合并糖尿病患者,一般应控制在36~43℃;避免饭后30min内或饥饿状态足浴,以免发生胃肠不适或低血糖,足浴环境应安静舒适,以免分散注意力引发危险;足浴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引发头晕、出汗、面色改变及胸闷等应立刻停止足浴,卧床休息,给予温开水口服,必要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以保证足浴的安全;足浴后应擦干足部,注意保暖,避免风干。

4 结论

中药足浴辅助治疗高血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通过对我院心内科60例患者中药足浴治疗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血压,心率监测,了解除药物外一些非药物因素对疗效的影响,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此研究提示,足浴辅助治疗高血压的足浴时间应控制在30~40分钟较为适宜。确定安全有效的中药足浴辅助治疗高血压的时间,不仅为设计安全有效的中药足浴方案提供依据,同时为规范中医适宜技术操作和病情观察提供理论指导,从而更加规范、科学的开展中医护理工作。

[1]杨颖婷,温小鹏.足浴的临床优势探讨[J].光明中医,2012,27(2):350-351.

[2]刘力生,吴兆苏,朱鼎良.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3]余希文,吴宁波,李元红,等.中药足浴辅助治疗高血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12):1031-1032.

[4]龚超奇,马武芝,付金梅.联合中药足浴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6):2904-2905.

猜你喜欢

心率辅助血压
心率多少才健康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稳住血压过好冬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减压辅助法制备PP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