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2014-03-15毛旭东
毛旭东
(湖北省通城县人民医院,湖北咸宁437400)
在临床上,支气管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儿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气促、肺部湿啰音、咳嗽以及发热。临床上患儿因疾病会导致排痰能力以及咳嗽能力下降,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堆积,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很容易引起呼吸道狭窄,严重情况下会出现气道阻塞,对患儿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1]。因此在临床上,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对患儿的气道痰液以及分泌物进行清除,对患儿的通气功能进行改善。在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详细临床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有57例,女性患儿43例。年龄5个月~7岁,平均年龄3岁。病程1 d~1个月,平均病程15 d。所有患儿经过临床诊断,包括实验室检查以及X线检查,均符合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患儿均不存在肺结核、支气管异物、百日咳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不存在药物过敏史。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5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常规措施进行治疗,包括抗感染、平喘、退热、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以及止咳等,临床采用α-糜蛋白酶进行治疗,取1000 U溶于5 mL且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并进行高频雾化吸入治疗,2次/d。
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取15 mg(2岁以下的儿童减半)溶于100 mL且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静滴治疗,1次/d。两组均以7 d作为1疗程。
1.3 临床效果评价[2]:显效,患儿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完全消失,X线复查显示病灶完全吸收。有效,患儿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显著改善,X线片复查显示病灶吸收良好。无效,患儿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临床症状以及体征不存在显著变化,X线复查显示病灶无吸收,或者患儿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中,主要采用SPSS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数资料主要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经过相应的治疗,临床效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效果比较 例
由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上支气管肺炎的致病原因主要为普通上呼吸道感染、细菌侵袭或者流行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患儿在得不到有效治疗情况下,会出现死亡[3-4]。在临床上,氨溴索是一种新型的祛痰药物,其能够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降低痰液黏稠性,改善支气管纤毛运动,促进痰液的排出,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使肺表面张力增加,对支气管以及肺泡管腔进行改善[5-6]。另外,氨溴索具有较高的肺组织亲和力,对抗生素具有协同效果,能够缩短抗生素的治疗时间。患儿出现缺氧以及炎症的情况下,对肺泡II型上皮细胞有损害效果,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进行影响,对炎性递质的释放进行抑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通气以及呼吸功能。
在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患儿采用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显效例数为17例,有效例数为23例,总有效率为80%;实验组显效例数为23例,有效例数为25例,总有效率为96%。可见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采用氨溴索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改善患儿的通气情况,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普及。
[1] 方绍荣.盐酸氨漠索佐治新生儿肺炎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45.
[2] 韦家美.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1):61 -63.
[3] 吴瑛.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诊治[J].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3,10(5):44-45.
[4] Maisel A.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s:a potential novel“white count”f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J Card Fail,2001,7(2):183-193.
[5] 蒲健全.盐酸氨溴索治疗幼儿感染性肺炎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7):923-924.
[6] 廖华,张寿斌,黄忠武,等.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