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的文化属性及其文化认同刍议
2014-03-14齐兴霞
齐兴霞
内容摘要:波兰文化的西方属性表现为基督教传统、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科学、民主传统等;其东方属性表现为斯拉夫文化、社会发展模式的东欧化以及现代性的缺失。波兰文化的西方属性是其文化的主要特征,并成为建构波兰与西方文化认同的基础;波兰的民族浪漫主义和“仇俄心理”则进一步加强了波兰对西方的认同。
关键词:波兰 文化 认同
波兰文化的西方属性
西方文明无疑是多元的,但其共性也是明显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传统、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科技进步和地理大发现、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科学、民主传统等。以此作为衡量标准,波兰文化的西方属性无疑是明显的。
(一)基督教传统
公元966年,波兰王公梅什科一世按拉丁仪式接受基督教,西欧的基督教文化开始传入波兰并逐渐在波兰的政治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在波兰特殊的条件下,教会的确在历史上发挥过捍卫国家独立、反对外族入侵的作用。1795-1918年波兰亡国期间,天主教会成为维系民族认同的纽带,并带领人民顽强地反抗德、俄两强权的同化政策。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教会没有同帝国主义入侵者同流合污,而是同波兰人民一起浴血奋战,大约有64%的天主教神甫为此而牺牲,因此,教会是波兰人民心目中的“精神支柱”,持有其他任何力量无可取代的威望。基督教对波兰的重大影响还在于波兰在接受天主教的同时,也逐渐加入了拉丁文化圈。
(二)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思想对波兰的影响是深远的。贵族希望巩固自己在国家中的首要地位,竭力掌握科学,开始反对教会,他们把自己的子女送到意大利、法国、荷兰等国去接受教育。为实现贵族的政治纲领而进行的政治斗争和宗教争辩,促使许多用波兰语写成的论战性作品、布道演说和专题论文的问世。在思想自由和人文主义原则的基础上,产生了天才人物尼古拉·哥白尼。波兰伟大的政论家弗里茨·莫哲夫斯基是当时政治思想最进步一翼的代表者。他在《论共和国的改革》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国家应当保证全体公民有自由发展的条件,法律对待社会各阶层应该一视同仁。在这一时期,社会教育的发展唤醒了波兰人的爱国主义意识,同时形塑了社会和个人的责任感,而且文化被作为个体重要的属性。文艺复兴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从16世纪开始,自由民主传统开始在波兰萌芽。例如“贵族民主制”、“自由选王制”、“议会民主制”都在这一时期出现。
(三)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使波兰了解了欧洲的进步思想成就,使得比较开明的社会集团对经济、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等领域内的封建秩序展开了不同程度的批判。唯理论相信理智的力量,坚信自然规律的存在并可以认识,这一切都提供了消除等级特权、封建意识、教会最高地位和宗教狂热的论据。法国的怀疑主义也传给了波兰的启蒙学者,萨克森时代的宗教蒙昧主义已经成为过去,自然神论即“哲学的宗教”得到了流传。同那些在自然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哲学思潮的接触,带来了对这些科学的重要性的认识。
波兰文化的东方属性
波兰文化同时也受到来自东欧文明的影响,斯拉夫文化、东欧式的发展模式以及“现代性”的缺失是波兰文化突出的东方特征。
(一)斯拉夫文化
波兰是西斯拉夫人重要的一支。斯拉夫文化在波兰民族身上的印记主要体现在文字和泛斯拉夫主义思潮上。波兰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西支,虽然拉丁语对波兰语言的影响重大,但波兰语言中仍然保留了斯拉夫语系的基本特征,比如用鼻音作为母音、上腭音等。随着历史的发展,斯拉夫文化出现了四分五裂的特征,但在1410年的斯拉夫人共同反抗德意志人的格伦瓦尔德战争中,波兰军队联合捷克人、白俄罗斯人共同打败了日耳曼军队,体现了斯拉夫人团结的感情。
泛斯拉夫主义首先出现在土耳其统治下的南斯拉夫地区,波兰也受到泛斯拉夫主义的影响。米基维克兹提出了“波兰民族作为上帝子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列”的观点,萨托利斯基非常关注奥斯曼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下讲斯拉夫语的一些小民族的命运,并认为波兰人是这些民族的天然领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几年,泛斯拉夫主义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兴,表现为“新斯拉夫主义”。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是波兰人和捷克人,他们希望与奥地利和俄国实现和解,孤立德国,希望在一个比较民主的俄国统治下改善波兰人的状况。然而俄国政府的拒绝让这场运动失败了。
(二)社会发展模式的东欧化
15世纪中叶之前,波兰社会发展模式和西欧的社会发展模式相似:波兰城市的出现和发展、手工工场和工业企业的出现以及资产阶级的出现,基本都与西欧大致同步。15世纪中叶起,在波兰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封建土地制度——贵族的劳役制庄园。到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劳役制庄园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这种土地制度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叶,对波兰的历史发展发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在易北河以西的西欧各国,货币地租继续发展,资本主义因素不断加强,农民逐步获得完全的人身自由,农业迅速向资本主义方向发展。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把15世纪中叶以后的欧洲两部分经济的不同发展称为欧洲经济发展的二重性。欧洲经济发展的二重性,加速了西欧的经济发展,并使波兰等东欧国家的经济从属于西欧。
(三)现代性的缺失
现代性的缺失是东欧国家的普遍特征。布尔认为,现代国家的“现代性”有三个特点:独立的商业阶层的兴起;民族主义作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的出现;民主被引入。以此作为衡量标准,波兰的现代性是缺失的。由于从15世纪中叶开始实行的劳役制庄园限制了农民的自由,使波兰放慢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步伐。到17世纪中叶,随着农奴制压迫的加强,波兰城市出现了衰退的迹象,工业也由于在封建主大量购买工业企业后,用农奴劳动代替雇佣劳动而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正在形成的全国市场也因此中断。
波兰的民族主义萌芽于波兰—立陶宛王国时期,一直到19世纪上半期,肩负护卫西方文明使命的浪漫主义一直是波兰民族主义的主要特征。波兰的民族主义从一开始产生就不符合“现代性”对民族主义的要求:由于波兰贵族在波兰国内的绝对统治地位,导致波兰的民族主义实际上只存在于波兰精英之间,而与广大的农民无关;“现代性”要求的是民族主义作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出现,而波兰国家在1795-1918年这123年间却在欧洲政治版图上消失了,民族主义只是作为波兰精英的一种集体记忆而存在。endprint
“民主”传统在波兰历史悠久,但波兰的“民主”显然和西欧“现代性”要求的民主不是一个概念。波兰的“贵族民主”有两个严重的缺点:一是不属于贵族的人,就没有民主可言;二是即使是贵族,也因为“贵族民主”主张“自由否决”,实际上是一种无政府主义。这与真正的民主既保证多数人的权利又强调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相去甚远。因此,波兰的“贵族民主”与西欧现代性所强调的“民主”概念差异巨大。
虽然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波兰,但人文主义、理性和大众政治并没有在波兰普遍地传播开来。当西欧国家朝着现代民族国家体系奋进的时候,波兰人民却为争取民族独立而奋斗。
波兰文化认同的基础与动力
(一)认同的基础
同质性是集体认同形成的有效原因。同质性是指组织行为体在团体认同和类属认同两个方面上的相似性。同质性以两种方式促进认同,一种是非直接作用,即减少由于团体或类别身份不同而导致的冲突数量和严重程度;二是直接作用,行为体更加将它们构成群体的特征相互视为同类。具体来说,同质化的国家间更容易产生亲善的行动和态度,而这种互动反过来又会强化这种认同观念,塑造一种现实。
莫兰指出,文化是基因式的,而文明是可传播的。文化发展是对特殊原则的同化和依附,文明是在发展中成果的不断积累。根据莫兰对文化和文明这两个概念的区分,上文分析的波兰西方属性中的基督教传统、拉丁文化是属于基因式的,而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对波兰的影响则属于可传播的西欧文明。无论是文化还是文明,波兰文化具备了西方文明中最基本的要素,因而波兰文化是西方文明的组成部分。
虽然波兰文化中带有东方属性,但这并不能改变波兰文化的主要特征。波兰文字虽然属于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西支,但拉丁语对波兰文字的影响远远大于斯拉夫语本身;泛斯拉夫文化虽然曾经在波兰发生过影响,但其在与俄罗斯的泛斯拉夫文化的竞争中失败了;虽然劳役制庄园制度和“现代性”的缺失使波兰长期落后于西欧,但在冷战结束后取得完全独立的波兰补上了这一课。
也就是说,波兰文化与西方文化具有同质性的特征。正是这种同质性为两国培育相互间价值观念的共识奠定了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出一种共同的认同和“我们”感,同时,也使取得的认同更具合法性。
(二)认同的动力
波兰传统文化成为波兰定位其国家身份的重要基础,也是波兰与西方建构“朋友认同”的基础。然而,必须要指出的是,波兰的传统文化特征除了其东方属性和西方属性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要了解波兰的独特文化,历史是我们不得不说的话题。
首先,民族浪漫主义推动了波兰与西欧的认同。早在被瓜分之前,拥有特权的波兰贵族就已经形成了浪漫主义的贵族王国(1569年成立波兰-立陶宛王国),这成为波兰民族意识的源泉。这一观念的核心信仰是,信奉罗马天主教的波兰注定要与鞑靼人、土耳其人、俄罗斯人战斗,肩负护卫西方文明的“基督教的堡垒”的使命。冷战结束后,浪漫主义仍然影响着波兰并成为波兰认同西方的动力。浪漫主义的核心含义是“波兰是护卫西方文明的‘基督教堡垒”。这一含义意味着波兰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回归西方”的机会来临时,波兰民族自然欣喜若狂。
其次,波兰民族的“仇俄”心理使俄罗斯成为波兰民族意识中的“他者”。虽然同属斯拉夫民族,但波兰同俄罗斯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长期的争夺和俄罗斯多次参与瓜分波兰已经使对俄罗斯的仇恨成为波兰的民族传统。另外,波兰对俄罗斯的民族心理中包含着一种天然的歧视心理,但事实是波兰在历史上屡次遭受俄罗斯的瓜分,其主张的泛斯拉夫主义在实际的竞争中也落败于俄罗斯的泛斯拉夫主义。这种心理的优越和事实的落败加剧了波兰民族的“仇俄心理”。在今天的波兰人看来,俄罗斯的形象是负面的。波兰人将其刻画为军事、政治、经济等诸方面的威胁和压迫,用以强化基于“受害者”情结的波兰民族认同,从而提高波兰的道德优越感。
在这一民族心理的支配下,冷战时期波兰成为苏东集团最为混乱的国家。当冷战的结束给波兰带来脱离俄罗斯控制的机会时,波兰几乎是迫不及待的远离俄罗斯。同样也是基于这种心理,害怕重新被俄罗斯控制的波兰很快就制定了加入北约和欧盟的外交政策。在其对东方特别是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中,这种民族心理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过分的防俄、反俄和抗俄。直到今天,“卡廷事件”依然是俄波关系中未曾修复的伤痕。
波兰文化的西方属性不仅是冷战期间波兰与“苏联模式”不相兼容的动因之一,同时也是冷战后建构波兰与西方相互认同的桥梁,而波兰与西方的相互认同建构了“康德文化”,“康德文化”反过来建构了双方互为朋友身份。波兰的这一国际身份决定了波兰制定了“西向”的外交政策。而波兰民族主义中的浪漫主义和“仇俄心理”也加强了波兰对西方的认同,成为推动“波兰西行”的特殊动力。
参考文献:
1.孔寒冰.东欧政治与外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但荫荪.波兰.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2004
3.[英]休·西顿-沃森著,吴洪英,黄群译.民族与国家—对民族起源与民族主义政治的探讨.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4.郭增麟.波兰独立之路.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5.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人民出版社,2000
6.埃德加·莫兰.反思欧洲.三联书店,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