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表现训练教学项目化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4-03-14石海涛
石海涛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已成为职业教育和社会关注的重点,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课程问题,从更深层次看,是由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具有明显学科化倾向的课程模式不协调造成的。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类型,其人才培养规律不同于学术人才培养规律。当前高职教育所面临的核心任务是课程化的教学改革,其中,艺术设计类教学课程项目化是突出高职艺术办学特色、促使艺术课程改革走向优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含义
课程项目化是指根据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训练具体技能的项目,并根据项目组织原则实施教学与考核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课程设计。课程项目化立足职业岗位要求,把现实职业领域的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实际工作内容和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把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主体内容,并与国家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相衔接,若干个项目课程组成课程模块,进而有机地构成与职业岗位实际业务密切对接的课程体系。
二、职业院校艺术设计课程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高等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中,我们培养学生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德智体美综合性的设计人才,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表现训练》如果脱离实际、不与艺术设计行业领域时间性结合,学生不会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企业实践经验,特别是职业院校的艺术设计类教师没有企业实践经验,就更加不会做好《设计表现训练》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真正教学设计,也不会真正的让学生掌握艺术设计基本功,就会导致在两年后的企业实习过程中所学到的和设计企业实践脱轨、不吻合。
我们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培养的学生最终目标是适合设计企业一线的生产和操作以及专业设计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除了要掌握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知识以外,还要在学生综合素养、与人合作、沟通、行业标准和企业要求等实践相结合,培养出“实习即定岗,定岗即上岗,上岗即就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就是因为项目化教学体系设计与我国高职教育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任务相符合,强调以“应用型”为最终艺术人才培养为目标,符合国情,更加符合职业艺术教育发展规律。项目化艺术教学的知识表征方式有利于高职艺术学生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和形成。
三、设计表现训练课程项目化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设计表现训练》课程自2004年成立艺术设计系之处,就努力把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打造成本学科的精品课程。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大胆创新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先后由绘画教室改造成设计室,由传统绘画静物改为创新过程。项目化是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与企业实践交流与合作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规律。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学院现有艺术设计、装潢设计、电脑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四个艺术设计类专业,同时开设《设计表现训练》设计基础课程,在每个专业实践教学中由于专业方向的不同,同一课程在实践上课的过程中项目化课程改革所选择的项目也是不尽相同的,要根据本专业企业需求的职业能力进行训练和培养。同时进行项目分组完成,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了很大提高,使学生很快适应艺术设计企业的设计、生产、管理等岗位能力需求,达到锻炼学生综合协调和团结协作的目的。
项目化课程改革在学生考核方法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构建多种形式的考试体系,突出职业艺术教育项目化课程改革的特色,在对项目化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过程考核,记录学生创作的每个细节。技能考核和职业素质考核相结合,突出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吃苦耐劳精神、自我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量化考核。教师考核和学生自评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转变教师角色,即“教师只是个导演的角色,学生才是节目的主要演员,节目的好与坏,演员的表演才是第一位的”。
四、设计表现训练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案例)
?
?
五、设计表现训练课程项目化课程改革存在问题与对策
教师只是将原有课程模式中的名称改换,变“教学单元”为“模块”,变教案中的“章节”为“项目”,换汤不换药,并无实质性的载体。项目内容的选择具有盲目,高职项目课程内容的选取仅凭主观想象,没有做到实践调研,凭空想象,缺乏严格的工作任务分析。年轻教师难以摆脱以往设计表现类课程内容的束缚,过分强调《设计表现训练》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把单个或多个项目知识点都加在课程设计中,不考虑配套设施条件和课时的制约,不考虑知识的逻辑联系,同时还会导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课程设计存在单个或者多个项目选择的相同或类似现象。比如《设计表现训练》的色彩设计部分,就有教师把色彩项目设置为后续课程《色彩构成》的类似项目。
以上问题是项目化教学改革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的现实问题,造成这种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实践问题较多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家对项目课程相关实效性和先进性教学概念的模糊理解,在改革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课程标准对本内容要求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重点、难点、教学情境、教学手段与方法、任务、技能等概念的主观模糊的理解,在项目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忽略知识与技能的关系。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艺术设计教师要到设计企业一线实践锻炼,要把项目找得准、实用就更需要艺术设计教师通过校企合作来完成,建立优越的“双师结构”和“行业专家”专业教学组织团队,使来自艺术设计行业一线设计师与本校内专业艺术设计教师密切相结合,发挥各自特长和优势技能,建立优秀的教学团队进行授课和指导学生实训,使我们的高职院校与艺术设计企业实现高度紧密、无缝隙有机结合,最终达到优势合作、互利多赢。
六、总结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教学项目化教学改革,我们可以到德国等职业教育发展较好的国家去学习,特别是近些年国内艺术设计领域行业专家和艺术教育学者在理论和应用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我们缺少的不是项目化课程改革的理论和思路,而是与企业实际相结合的课程开发教学与实践。在以往的艺术设计专业设计表现训练中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来企业实践环节进行指导,传统的理论知识多而繁杂,有些还不实用,最主要的容易与艺术设计类学生实际工作岗位相脱节。所以我们必须要根据现有学院实际条件、学生综合素质与具备的教学环境和实训场所和设备更新情况进行有步骤的改革,构建以艺术设计实际工作需要为目标的专业设计项目化课程教学体系,进而实现适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真正项目化教学改革,为艺术设计市场培养出实用型、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
[1]谢武纪,朱宝莉.职业课程项目化改造和教师观念角色的转变——从新旧知识观比较的角度[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6).
[2]路海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走向的选择[J].大学:研究与评价版,2009,(3).
[3]牛亚莉.解析高职课程项目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J].湖北省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4]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