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40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2014-03-14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人民医院,广东 江门 529200
我国老龄化人口进程逐年加快,各种老年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其中就包括脑出血疾病,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生活和经济压力[1]。脑出血通常是由于长期高血压造成血管过度充盈及动脉硬化后弹性减弱,加之日常血压控制不稳造成脑部血管爆裂,形成血肿压迫局部组织的一种自发性疾病,具有临床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特点。脑出血治疗主要分为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内科以药物对症治疗为主,外科治疗主要通过手术去除颅内形成的血肿[2]。随着技术进步和医疗条件的完善,出现了小骨窗颞肌下减压术、锁孔手术及血肿穿刺抽吸引流等多种新的治疗方法。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的手术方案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我院神经外科对80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8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入组的患者在治疗前均经过影像学检测确诊。其中包括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高血压病史3~15年,平均(9.8±2.2)年;患者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76.2±15.3)岁;出血部位位于左侧基底节患者39例,位于右侧基底节患者4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发病年龄、男女构成比例、病灶位置、血压水平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具体包括脱水降颅压、改善微循环、降压等;观察组患者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患者在术前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并将血肿范围最大的层面作为操作平面,分别测量血肿中心到正中矢状面的距离及血肿中心至须骨表面的距离。常规铺无菌洞巾,应用局麻药局部浸润麻醉。根据测量的距离选择合适长度的钻头,当钻头进入头皮后保证钻头垂直血肿最大平面,在操作过程中避免钻头左右摆动,尽量保证钻头进入颅骨后一次性进入硬脑膜。然后将手术前定位的12号引流管置入血肿腔的中心点(当有血液流出时即表明引流管在血肿内)。将引流管固定在头皮上。应用注射器缓慢抽吸血肿,抽吸总量不超过血肿的40%,注入生理盐水冲洗,接好三通管和无菌引流瓶。同时,患者每日给予尿激酶2万单位冲洗血肿。直至脑CT上显示血肿已具备拔管指征且侧脑室无积血,方可除去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2d血肿清除率。
2 结果
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术后2d血肿清除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脑出血患者往往病情危急,来势凶猛,若诊治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很容易发生各种后遗症,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目前针对其治疗主要有内科和外科治疗。内科治疗的方案通常是行甘露醇脱水降颅内压、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安全范围,及其他对症治疗。而外科治疗主要是解除颅内血肿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并降低颅内的压力[3]。其中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是常用手术方案之一,其以最小的损伤在最大限度上将血肿清除干净以减少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恢复脑组织的正常功能[4]。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损伤小的优点更容易被患者和家属所认可,并且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可以在床边实施手术治疗,操作简单快捷,对相关配套设施要求低,既避免了因手术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伤,也为患者节省了相当大的医疗费用[5]。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术后2天血肿清除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对脑出血患者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效果显著,不仅挽救了患者生命,而且手术过程中创伤小,值得推广应用。
[1]黄春明.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2):153-154.
[2]韩晓猛.56例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4):92-93.
[3]韩晓猛.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48例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7):57.
[4]易振恒.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95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3):78-80.
[5]詹辉.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3):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