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疏肝方治疗经前期综合征32例观察
2014-03-13张莉
张 莉
(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益肾疏肝方治疗经前期综合征32例观察
张 莉
(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目的:观察益肾疏肝方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服自拟益肾疏肝方,对照组30例服加味逍遥丸。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9%,对照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疏肝方治疗经前期综合征效果较好。
经前期综合征;益肾疏肝方;对照治疗观察
2011年1月至 2013 年6月,笔者用益肾疏肝方治疗经前期综合征32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2例,均为我院妇科门诊患者。年龄22~43岁,平均35.2岁;病程0.5~4年,平均2.4年。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年龄、病程、治疗前雌二醇(E2)、孕酮(P)、垂体泌乳素(PRL)水平及基础体温(BB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妇产科学》[1],,《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经前期综合征诊断标准。症状出现于经前1-2周,月经来潮后迅速减轻直至消失,症状包括躯体症状(头痛、腰背痛、乳房胀痛、腹部胀满、便秘、肢体水肿、体质量增加等)、精神症状(易怒、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疲乏及饮食睡眠改变等)、行为改变(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记忆力减退、神经质、易激动等)。症状周期性反复出现。基础体温测定可有黄体期缩短,排卵后体温上升缓慢或不规则,或孕酮偏低、垂体泌乳素升高。
排除标准: 子宫、附件器质性病变,垂体泌乳素升高,同时有脑垂体肿瘤。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自拟益肾疏肝方。药用生地黄10g,山茱萸15g,枸杞子20g,山药20g,鹿角片10g,桂枝6g,当归15g,赤芍10g,白芍10g,青皮6g,陈皮6g,绿萼梅10g,郁金10g,丹参10g。经前14天开始服用,直至月经来潮,日1剂,水煎取4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1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服3个疗程。
对照组:经前14天开始服用加味逍遥丸(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6g,每日2次,直至月经来潮,1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3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痊愈:症状消失,基础体温测定及内分泌测定基本正常,治疗结束后观察3个月经周期无复发。显效:主要症状明显好转,基础体温测定及内分泌测定接近正常,治疗结束后观察3个月经周期未加重。有效:主要症状控制,程度有所减轻,治疗结束后部分症状虽反复,但较治疗前减轻。无效:症状无好转或加重。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两组治疗前后黄体中期血清激素指标比较见表2,两组治疗前后基础体温高温相天数比较见表3。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黄体中期血清激素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黄体中期血清激素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E2(pg/ml) P(ng/ml) PRL(ng/ml)治疗组32对照组24.43±16.72 17.71±14.58*23.13±17.15 21.09±13.82*3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35.71±86.54 132.95±91.73*129.86±67.63 124.47±79.62 5.41±1.16 9.72±1.27*4.75±2.01 5.09±1.4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基础体温高温相时间比较(d,±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基础体温高温相时间比较(d,±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4±0.7△0.7±0.5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后差值治疗组对照组32 30 10.1±1.2 9.8±1.4 12.7±1.6*10.5±1.3
5 讨 论
中医认为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生与女子经前特殊生理变化密切相关。女子以血为用,由于经、孕、产、乳屡耗于血,故阴常不足。临经之际,阴血下注血海,经前期冲脉血海日渐满盈,行经期血海由满而泻,可引起脏腑功能失常,气血阴阳紊乱而出现经前期诸症。
肾藏精而主生殖,肾有阴阳之分,肾之阴精有滋养肝的作用,肝之阴血亦依赖肾之阴精以支持,所谓肾为肝之母,肝气的疏泄全赖肾肝阴血的滋养,阴不足,则不能养肝,肝气疏泄不及,形成肝郁。肾阳者有推动气血运动促进气化分利的作用。肝得不到肾阳支持,肝气不发,肝郁形成[4]。肝主疏泄,肝气的疏泄有助于排卵、行经,肝气郁结则易致本病。因此,经前期综合征以肾虚为本,肝郁为标。治疗应在益肾的基础上加入疏肝解郁之品。益肾疏肝方中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补益肝肾,山药益气补肾,鹿角片温肾助阳,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当归、赤芍、白芍养血平肝,青皮、陈皮理气疏肝,绿萼梅宽胸理气而不伤阴,郁金活血行气,丹参活血。诸药合用,共奏益肾疏肝、调和气血之功。
益肾疏肝方可缓解症状,改善排卵,调理内分泌功能,并使E2下降、P趋于正常水平、PRL显著降低。
[1]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0-6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1.
[4] 夏桂成.月经病中医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
R255.99
B
1004-2814(2014)12-1095-02
2014-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