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调查分析*
2014-03-13王迪,司莉
王 迪,司 莉
“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调查分析*
王 迪,司 莉
文章运用文献调查、网络调查和实地调查方法,对“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组成要素、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进行调查,分析其发展阶段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对策和发展途径。
学习共享空间 信息共享空间 高校图书馆
1 学习共享空间的内涵
近年随着高校图书馆越来越强调对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的支持,由信息共享空间发展学习共享空间(Learning Commons,简称LC),强调高校图书馆作为一所大学的教学和学习支持机构所应发挥的主动推动作用。学习共享空间超越了传统图书馆服务范围,与其他教学单位和机构密切合作,共同支持大学的教学与学习活动[1]。其与传统图书馆服务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强调协同合作。协同学习被定义为两人或以上共同完成或试图完成某项学习的情形[2]。协同学习为参与者(如学生、教授、参考咨询馆员等)提供与他人互相倾听、思考的机会,讨论彼此的想法,并尝试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3],这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绝对安静和静止的气氛。McMullen提出,学习共享空间是一个从学习型社会和非正式维度出发设计的充满魅力的场所,它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学习环境用以支持学生对学术信息的使用,帮助他们发展批判式思维;它从功能和空间角度整合了图书馆、信息技术和其他支持性服务,将馆员的知识技能和专家的参考意见整合在一起;它是动态的空间,鼓励通过咨询、协作、讨论来解决学习问题[4]。笔者认为,学习共享空间作为动态的图书馆空间,强调为读者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人员、技术、设施和资源的整合,支持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协作和讨论解决学习问题,激发创新灵感。
2 “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调查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调查、网络调查以及实地调查三种方式。文献调查对象为相关中英文献资料。网络调查对象为“211工程”高校的图书馆,样本规模112个,统计截至2012年3月4日。实地调查的对象为已经开设学习共享空间服务的“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在3种不同调查的基础之上,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得出结论。据调查,共有16所高校图书馆开设学习共享空间或类似服务,占14.28%;接近86%的“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尚未开展学习共享空间或类似服务(有3所高校图书馆计划开展学习共享空间服务,占2.68%)。
2.1 学习共享空间组成要素的调查
学习共享空间是一个空间、资源和服务共同构成的有机结合体,可以用一个3层模型来对其进行描述,即实体层、虚拟层和支持层[5]。笔者根据Bailey以及Tierney的研究[6]整理了图1所示的模型,将学习共享空间置于图书馆大环境中,展示其组织构造以及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关系。
结合图1和学习共享空间的三层模型结构,将学习共享空间细化出七部分组成要素:实体空间场所;一般性图书馆服务(如馆藏流通、书籍预约、目录检索、参考咨询、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全覆盖的网络环境(包括无线网络以及有线网络);整合的信息资源(包括馆藏资源、电子资源、多媒体资源);协同学习空间(支持小组讨论、小组作业等需求);整合式的环境(所有的设备、空间、人员与服务密切整合,形成统一的便利环境);多方人员的整合(如参考咨询关于、计算机专家、教师和学生)。16所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的要素对比详见表1。
图1 学习共享空间组织结构关系图
表1 “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组成要素调查
由表1可知,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武汉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包含全部组成要素,实现了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整合。更重要的是,还实现了多方人员的整合,即参考咨询馆员、计算机专家、教师和学生能够在学习共享空间中协同合作,从而推动高校的主动学习活动,解决学习问题,甚至完成研究活动。
绝大多数开展学习共享空间服务的图书馆能够提供整合的信息资源(包括电子资源、网络资源以及实体馆藏资源)和协同学习空间。但在协同学习空间能够实现多方人员整合的图书馆较少(共9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图书馆的学习共享空间主要实现教师和学生在学习共享空间的协同合作,但图书馆员在其中并未发挥较多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图书馆在学习共享空间服务中的核心地位。而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清华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在学习共享空间中,整合了参考咨询馆员、计算机/IT技术专家,为用户提供支持。
2.2 学习共享空间服务设施的调查
由于学习共享空间需要提供一个以图书馆为核心的整合环境,因此除图书馆常见的设施外,还需各种软硬件设备以及IT等支持。“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在学习共享空间设施方面相较传统服务是否会存在差别?笔者对16所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服务设施进行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服务设施调查
由表2可知,大多数图书馆在学习共享空间中配备有大小不同的协同学习室、投影仪以及音响设备等多媒体设施和互联网络服务,大小不同的协同学习室可以方便用户根据小组讨论规模进行选择。投影仪等多媒体设施可以方便用户使用图书馆的多媒体光盘等各类信息资源。互联网络服务则可以实现图书馆与用户的无缝连接,方便用户在图书馆中访问网络数据资源以及在线实时交流等。
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在学习共享空间中设置有自助区或文献制作区,该区域配备有各种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光盘刻录机等设备;还设置有休闲区,提供沙发、休闲杂志、自助咖啡茶饮等。这些是传统图书馆服务中较少出现或没有的设施,在学习共享空间服务中极受用户欢迎,使用频率较高。
2.3 学习共享空间服务项目的调查
学习共享空间要求融合多种图书馆服务项目。笔者对已开展学习共享空间的16所高校图书馆融合的图书馆服务项目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见表3。
表3 “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服务项目调查分析
图书馆在学习共享空间中不仅融合传统服务(如参考咨询、纸质文献阅览、电子资源的阅览),更推出新型服务(如IT技术支持、研讨学习),输出设备(主要为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等)以及休闲服务。因此,发展完善的学习共享空间能够使用户在该区域内享受到图书馆的全部服务以及资源。
调查显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图书馆的学习共享空间中并没有实现一般性服务与新兴服务的整合。比如,虽然提供了研讨学习服务,但在学习共享空间中并不能够使用馆藏资源,造成研讨学习与馆藏资源的脱节。
3 “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发展阶段
调查表明,不同的高校图书馆在学习共享空间中整合的服务项目、信息资源、人才资源和服务设施存在很大差别。笔者根据“211工程”高校图书馆中已经开设学习共享空间的16所图书馆的服务项目、资源和人员三者的融合程度,将其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服务单一,如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图书馆的学习共享空间主要提供研修室或协同学习室,尚未进行服务整合以及三方人员的协同融合。
(2)发展阶段。随着该项服务的深入,在学习共享空间中完成资源整合或者资源与服务的双项整合,但在三方人员(馆员、教师以及学生)协同合作方面存在不足,图书馆对学习科研的主动促进作用尚不明显。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在学习共享空间建设中虽然兼顾研讨活动,但偏重于对信息资源的整合。
(3)高度融合阶段。此阶段的学习共享空间会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服务和人员的三方整合。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发展最为完全。清华大学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是由多功能电子阅览室改造而成,设置有实物音像资料、IC咨询台、电子阅览区、音像视听区、大屏幕放映区、研讨小间等功能区,实现互联网、计算机软硬件设施和实体虚拟信息资源的整合,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计算机专家以及教师学生的协作交流[7]。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整合“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1)的服务模式和“创新社区”(Innovation Community,IC2)的理念,设计全新的由物理环境和虚拟环境共同构成的IC2@SJTUL(IC2=IC1*IC2),提供小组讨论室、多媒体制作室、多媒体演播室、多媒体体验区等用于读者进行团队研讨学习和自主创新实验,设立综合阅览空间,整合各种一般性图书馆服务[8]。这些高校图书馆的学习共享空间实现研讨活动、信息资源和一般性图书馆服务的融合,使图书馆能够在大学的学习以及科研中发挥主动促进作用,协助师生的协作和创新活动。
4 存在问题和对策
结合国外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设经验,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学习共享空间面临如下问题:(1)空间紧张。学习共享空间需要较大实体空间来进行设施安排。如果图书馆面积有限,会限制其建设。(2)经费短缺。由于学习共享空间与传统图书馆服务在服务项目、设施和空间设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建设、维护和扩充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3)观念有待转变。学习共享空间的核心理念与传统的图书馆服务观念——提供信息资源——存在较大差别。如果所涉及的主体仍停留在传统观念中,无法发挥学习共享空间应有的作用。(4)人才缺乏。学习共享空间建设不仅需要大量专门人才,包括图书情报、计算机技术、空间设计、学科专业等领域的人才,还需要具有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5)跨部门沟通困难。学习共享空间的服务和功能,不仅需要图书馆内部的跨部门合作,更需要学校范围内的跨部门合作。在传统服务中,高校图书馆与各院系和学校其他管理部门之间的合作并不深入。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建设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拓展可用空间。除建设新馆,还可建设仓储书库,重新规划现有空间或侧重虚拟共享空间建设。(2)合理进行前期设计规划,如采用实验法(包括用户设计发和沙箱实验法[9])、评估法(包括用户调查和专家评估法)等。(3)积极转变思想观念。这将依靠图书馆学界的进一步研究以及高校图书馆在本校的宣传。(4)多途径建设人力资源。包括进行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甚至聘用优秀学生作助理。(5)争取学校决策层的支持。在此基础上推动与其他院系和学校部门的合作,完善学习共享空间的人员整合。
[1]Donald Beagle.From information commons to learning commons.Information commons: Learning space beyond the classroom.California,2004:2.
[2]Dillenbourg.What do you mean by collaborative learning[M].In P.Dillenbourg(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Cognitive and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Oxford:Elsevier.1-19.
[3]Li Wang.Information literacy courses-a shift from a teacher-centred to a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M].The 4th International Lifelong Learning Conference:Partners,Pathways,and Pedagogies.Australia:Yeppoon.350-354.
[4]Susuan Mcmullen.US academic libraries:Today's learning commons model[M].PEB Exchange,2008:1-6.
[5]任树怀.信息共享空间的规划与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2006(5):112-113.
[6]Russell Bailey,Barbara Tierney.Information Commons Redux:Concept,Evolution,and Transcending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02(5):277-286.
[7]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图书馆[EB/OL].[2012-02-10]. http://www.lib.tsinghua.edu.cn/service/ic.html.
[8]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EB/OL].[2012-02-10].http://www.lib.sjtu.edu.cn/view.do?id=1615.
[9]詹华清,卢志国.学习共享空间的规划过程及其评价方法[J].图书馆建设,2009(7):57-60.
Study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Learning Commons in“211 Project”Universities of China
WANG Di,SI Li
This paper uses several methods,such as literature review,web-based survey,and field survey,to explore the elements,service facilities and service projects of Learning Commons in“211 Project”universities'libraries of China.Based on the studies mentioned above,the authors analyze the developmental stage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Learning Commons;and then further discuss the feasible solu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approaches for future.
learning commons;information commons;university library
格式 王迪,司莉.“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调查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4(1):22-26.
王迪(1989-),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在读研究生;司莉,女,博士,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
2013-02-25
*本文系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E-Learning环境下图书情报学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