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我国图书馆领域知识产权研究的计量分析与评价*

2014-03-13邱均平

图书馆论坛 2014年1期
关键词:知识产权论文领域

邱均平,周 毅,吕 红

近十年我国图书馆领域知识产权研究的计量分析与评价*

邱均平,周 毅,吕 红

文章以中国学术期刊

图书馆 知识产权 著作权 计量分析 知识基础

0 引言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1]。图书馆领域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主要包括著作权、版权、传播权等。随着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图书馆网站建设等一系列数字图书馆建设活动的兴起,如何解决数字图书馆在这些方面所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是当今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通常认为图书馆版权争论始于1973年美国威廉斯—威尔金斯公司(Williams&Wilkins Co.)诉美国政府案[2]。本文对2003-2012年间我国图书馆领域知识产权的研究状况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揭示近十年国内图书馆领域知识产权研究的概貌。

1 数据获取与结果分析

1.1 数据获取

1.2 论文年度分布

文献按年代分布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学科的研究发展速度和研究水平、规模[3]。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最早关于图书馆知识产权的文献发表于1995年,可见我国图书馆知识产权研究起步较晚。近十年的发展情况如图1所示,随着图书馆信息化的发展,国内图书馆领域关于知识产权的研究数量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从2003年到2010年大致呈现出上升趋势,国内知识产权研究有一定规模;到2010年达到211篇;2011年和2012年有明显回落。研究领域急待新的理论和实践视角下的突破性研究。

图1 论文年度分布图

1.3 来源期刊分布

分析某一特定领域文献的期刊分布情况,可以获知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继而发挥核心期刊优势。分析发现,载文量居前11的期刊分别是《现代情报》《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农业图书馆情报学刊》《图书馆学研究》《图书情报工作》《图书馆建设》《情报杂志》《情报探索》《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图书馆论坛》《图书馆学刊》。这11种期刊共计发文量536篇(占总数34.8%),因此,可将这11种期刊视为研究图书馆领域知识产权的核心期刊。表明图书馆领域的知识产权研究力量集中于图书情报学领域,其他学科期刊特别是法学期刊对图书馆领域知识产权研究较少。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还需要相关专业,尤其是法学等专业的合作研究,以期从不同学科视角来研究图书馆领域的知识产权问题。

1.4 文献机构分布

本文对文献机构的分析仅统计第一作者所在机构。按照机构性质,将机构分为图书馆、高校信息管理系、科研院所、其他四类。数据显示,图书馆在四类机构系统中所占比例最高,其中高校图书馆约占四分之三;其次是高校各院系,以信息管理专业为主,法学专业占高校各院系的10.78%。具体到单个机构,信息管理院系和高校图书馆在高产机构中占较大比例。由此可以看出,图书馆领域知识产权研究的主要力量为图书馆和高校各院系,尤以高校图书馆和信息管理院系相关专业为主。

1.5 文献作者分布

1.6 基金资助情况

2 图书馆领域知识产权研究主题分析

共词分析方法属于内容分析方法的一种,它主要是对一组词两两统计它们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次数,以此为基础对这些词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反映出这些词之间的亲疏关系,进而分析这些词所代表的学科和主题的结构变化[4]。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关键词共现关系来发现本领域研究的热点主题。取频次大于10的关键词,得到高频关键词61个,利用Excel对关键词进行初步处理,并通过VBA程序生成关键词共现矩阵,以此作为关键词网络分析的数据基础。将关键词矩阵导入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利用NetDraw绘制关键词共现网络(见图2)。

图2 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

图2中处于中心位置的关键词反映关注度较高的主题,处于网络边缘的高频关键词受关注度较低。高频关键词所在的文献从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管理、图书馆服务等角度对图书馆发展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研究,涉及数字图书馆、传统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图书馆联盟等图书馆体系。根据图2总结得出近十年图书馆领域知识产权研究的热点主题有:

第一,与数字图书馆管理和资源数字化相关的知识产权、著作权、版权等问题研究。主要探讨了数字图书馆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关于知识产权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庄琦、马海群认为数字图书馆面对著作权而处于角色模糊、权利缺失、行为受缚的尴尬境地,可通过著作权适度保护和数字图书馆行为的适度扩张予以缓解[5]。贺延辉认为对拥有自主版权的特色库,应明确版权所有者以及版权使用权等问题,编制特色库所用的素材如有版权,则必须得到授权,以保证特色库本身不存在侵权问题[6]。

第二,图书馆在开展信息服务、文献传递等各项服务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随着图书馆不断创新发展服务内容和形式,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图书馆在发展信息服务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是图书馆领域知识产权问题研究的另一热点。基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涉及的数据库知识产权问题及其解决对策,需要密切跟踪数据库版权研究的发展趋势,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7]。吴翠兰提出以提高馆员素质、把握好尺度、关注立法动态作为对策[8]。

第三,图书馆与信息网络传播的相关研究。随着网络信息传播飞速发展,2006年7月1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研究在图书馆领域引起了更多的关注。蒋永福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与图书馆合理使用》一文中从知识产权制度所具有的私权与公权背离的特性出发,指出信息网络传播权必须受到限制,并且这种限制应遵循公共利益优先、代际伦理和法定许可三大原则[9]。

第四,从立法、制度、技术等方面寻求图书馆领域知识产权合理使用及相关问题的解决途径。秦珂等人论述了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应实行版权集体管理和补偿金制度[10-11]。图书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规避知识产权风险[12]:要关注新的版权问题;要积极研讨有关知识产权的案例;要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用户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教育;要积极参与有关知识产权法律的制定和修订。如何综合法律、制度、技术三个维度解决图书馆领域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3 高被引论文及其知识基础分析

3.1 高被引论文

文献被引频次反映了该文献的质量及学术影响力,通常情况下,单篇文献被引频次与其质量及学术影响力成正比[13]。高被引文献可被视为领域研究的知识基础,本文将借用h指数来获取高被引文献。

赫希认为一位作者的h指数等于其发表了h篇至少被引h次的论文,即一个作者的h指数表明其至多有h篇论文被引用了至少h次[14]。本文将2003-2012年图书馆领域知识产权研究的论文按被引频次由高到低排列,高被引文献为被引频次不低于论文所排序号的论文。由此得到符合条件的21篇论文,这些高被引文献分布于2003-2007年。被引频次在30次以上的论文都发表在2005年之前,表明论文被引频次的积累、论文价值的体现需要一定长度的时间。对高被引文献的作者、来源期刊和关键词进行分析发现:作者方面,有33.33%为合著论文,66.67%为独著论文,独著率较高,共有30位作者参与撰写了这21篇高被引文献,包括秦珂的3篇、邱均平的2篇、陈传夫的2篇以及马海群的2篇;来源期刊方面,高被引文献绝大部分来自图书情报领域的核心期刊,包括《图书馆建设》4篇、《图书情报工作》4篇、《图书馆论坛》2篇。过去十年图书馆领域知识产权的重点研究阵地为《图书馆建设》《图书情报工作》《图书馆论坛》等。

3.2 高被引论文的知识基础

笔者通过对高被引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分析来探测高被引文献的知识基础。统计2003-2012年图书馆领域知识产权研究高被引论文的参考文献,从参考文献类型、期刊来源、作者和主题等方面揭示高被引论文的知识基础。

类型来看,外文文献占总参考文献的18%。通过参考外文文献可以加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吸收国外研究思想,借鉴优秀研究成果,高被引文献通过参考外文文献,充当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纽带。在中文参考文献中,期刊论文占总参考文献的65.13%,是图书馆领域知识产权研究的重要出版传播形式,其次是专著、网络。

从高被引论文参考文献所属的期刊来看,参考文献主要分布于图书情报和法学两个学科领域的期刊,被引5篇以上的基本为图书情报领域的核心期刊,说明核心期刊是高被引文献知识基础的主要载体。参考文献的作者方面,参与撰写4篇以上的有秦珂、陈传夫、马海群、邱均平、江向东、陈敬全、王韫华、张平等;秦珂、马海群、陈传夫同时也是高被引文献作者和高产作者,高被引文献作者之间的互引或自引较多;秦珂、马海群、陈传夫等是近十年来国内图书馆领域知识产权研究的重要人物。数据显示,高被引论文参考文献的主题主要涉及图书馆立法、服务、制度建设、法定许可等方面。分析得出,高被引论文的知识基础主要是高被引作者较早发表于核心期刊的论文以及国外的相关文献,其内容是关乎立法、服务、制度建设、法定许可等重要问题的理论研究。

4 结论与建议

我国图书馆领域对知识产权的研究已初具规模,取得一定的成就。近十年间我国对图书馆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比较成熟,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但也存在不足:

首先,图书馆领域知识产权研究,不论是发文期刊还是作者都以图书情报领域为主,知识产权在图书情报领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但其他学科的介入相对欠缺。图书馆领域的知识产权研究是跨学科的研究领域,需要不同学科特别是法学的支持,图书馆领域的知识产权研究应该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由作者合著率可以看出本领域合著率较低,未来图书馆领域知识产权的研究可以加强作者间、机构间的合作,形成图书馆领域知识产权研究的核心力量。

其次,由关键词分析看出,图书馆领域知识产权的研究主题虽然包括了信息网络传播、信息服务、文献传递等方面,但研究力量过于集中在以“数字图书馆”为主题的研究上,图书馆领域的多方面都涉及知识产权的保护,本领域的研究应立足于准确定位图书馆性质,全面深入地分析图书馆在当前的数字网络环境下如何处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重点研究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风险、图书馆立法等方面。知识产权制度是图书馆知识产权风险判定的基本依据,新的利益格局将影响图书馆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方向,新的制度内容将设定图书馆业务发展的制度空间[15]。因此,知识产权制度是图书馆知识产权的基础,应该加大法学领域相关经典文献的学习和利用。图书馆知识产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当以能够科学、系统、准确地揭示图书馆知识产权风险的实际存在情况为宗旨[16]。如何基于这些评价原则构建出科学、合理的图书馆知识产权风险评估通用指标体系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有学者结合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流程,从影响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风险的资源、环境、人员三个方面入手构建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17]。传统图书馆、不同类型的数字图书馆如何构建知识产权风险的通用评估指标体系问题依然困扰着理论界和实际工作。此外,图书馆立法对解决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具有促进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公众利益与版权人权益的平衡、明确数字图书馆的法律属性与法律地位、促进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完善等三方面的作用[18]。因此,加快图书馆立法将为解决困扰图书馆界的知识产权问题提供帮助。

再次,从高被引文献的分析来看,数字图书馆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和图书馆与信息网络传播相关的研究较成熟。目前国内图书馆领域知识产权的研究主要是集中研究国内图书馆领域的知识产权问题。国外知识产权的相关研究发展较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图书馆领域的知识产权研究应当多借鉴和吸收国外在本领域优秀的研究成果,避免闭门造车。

最后,从用户、馆员、著作权人角度进行相关研究的文献较少。图书馆从资源建设到资源管理再到用户服务,整个过程中都可能会涉及知识产权问题,用户的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馆员的法律素养以及与著作权人的关系等也是图书馆领域知识产权研究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朱崇实.经济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W.R.Cornish.Intellectual Property[M].London: Sweet&Maxwell,199third edition.

[3]吕红,马海群.近8年我国信息构建论文的文献计量统计分析与评价[J].情报科学,2010(10):1526-1531.

[4]冯璐,冷伏海.共词分析方法理论进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2):88-92.

[5]庄琦,马海群.著作权适度保护与数字图书馆行为的适度扩张[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5):86-89.

[6]贺延辉.高校图书馆网络数据库资源的建设与利用——兼论其中的版权问题[J].图书馆建设,2003(1):43-45.

[7]毛建军.高校图书馆古籍数据库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J].图书馆学研究,2012(9):32-34.

[8]吴翠兰.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知识产权问题[J].图书馆论坛,2001(2):20-21,64.

[9]蒋永福.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与图书馆合理使用[J].图书情报工作,2006(7):14-17.

[10]秦珂.集体管理制度创新和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J].现代情报,2004(11):146-148.

[11]秦珂.图书馆数字版权补偿金制度探微[J].图书馆论坛,2005(2):119-121.

[12]曹玉平.图书馆数据库使用中规避知识产权风险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2(1):20-23.

[13]马海群,吕红.2000-2009年《情报科学》文献计量学分析与研究[J].情报科学,2011(6):867-873.

[14]叶鹰.h指数和类h指数的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导引[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5):2-5.

[15]冉从敬.图书馆知识产权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9(2):15,22-24.

[16]赵立红,张文德.图书馆知识产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图书馆学研究,2011(2):96-101.

[17]袁圆,张文德.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图书馆论坛,2012(1):11-14.

[18]于成杰,张军亮.试论图书馆立法对解决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的作用[J].图书与情报,2012(6):64-68.

Bibliometric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search about Library in 2003-2012

QIU Jun-ping,ZHOU Yi,LV Hong

This paper selects China online academic journal publishing database as the data source;using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informatics,it makes a statistics of the papers,published in 2003-2012,abou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library in the field of annual distribution,source journals,subject analysis based on keywords,high-cited papers and their knowledge foundation.Then,the authors work out the hot topics in the past ten years and give some advices for future research.

library;intellectual property;copyright;bibliometric analysis;knowledge foundation

格式 邱均平,周毅,吕红.近十年我国图书馆领域知识产权研究的计量分析与评价[J].图书馆论坛,2014(1):1-6.

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数据源,以高级检索为检索途径进行“题名”检索,将检索词“图书馆”与“知识产权”、“著作权”、“版权”、“传播权”分别进行组配,形成(“图书馆”AND“知识产权”)OR(“图书馆”AND“著作权”)OR(“图书馆”AND“版权”)OR (“图书馆”AND“传播权”)的检索式,时间限定为2003年1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检索时间为2013年2月1日。通过中国知网的存盘功能下载数据,并进行数据清洗,去除期刊的著作权申明、著作权转让书等与研究内容无关的文献,最终得到有效文献1539篇。

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研究的层次和质量,同时也反映有关部门的支持力度。本文收集的文献中,基金资助论文占总发文量的15.59%,从2003年到2012年,图书馆领域知识产权研究的基金资助论文呈曲折上涨趋势,特别是2007年以后,上涨趋势更加明显,说明各部门对本领域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基金资助分布趋势与论文年度分布的发展趋势大体上相互呼应,表明资金资助、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是图书馆领域知识产权研究的重要推动力。在基金资助层次分布方面,按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校级四个层次区分基金资助层次,分析发现省部级基金论文约占总基金论文的60%,表明图书馆领域知识产权的基金资助以省部级为主。

邱均平(1947-),男,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周毅(1989-),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吕红(1987-),男,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2013-04-03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语义的馆藏资源深度聚合与可视化展示研究”(项目编号:11&ZD152)研究成果之一

总库为数据源,采用信息计量学和社会网络的理论与方法,利用Ucinet等软件,从论文年度分布、来源期刊分布、基于关键词的研究主题分析、高频被引论文及其知识基础分析等方面对2003-2012年国内研究图书馆领域知识产权的论文进行计量分析与评价,总结近十年国内图书馆领域知识产权研究主题,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出建议。

猜你喜欢

知识产权论文领域
领域·对峙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知识产权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