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松度过感冒季

2014-03-13郝凡吴狄

37°女人 2014年4期
关键词:大椎穴补益风热

●郝凡 吴狄

轻松度过感冒季

●郝凡 吴狄

乍暖还寒,正值换季时最容易感冒。中医对预防感冒和治疗感冒有整套体系,让你轻松度过感冒季。

分清感冒再治疗

中医认为感冒主要有两种,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如果不喜欢吃药,这两种感冒都有不吃药的自然疗法。

风寒感冒

症状:怕冷,发热轻,全身酸痛,后颈发紧,伴有头痛、流清涕、咳嗽无痰等症状。

办法:喝葱白粥。取葱白3根切段,生姜15克切片,与糯米100克一同煮粥,先煮糯米,快熟的时候加入葱白、生姜,再煮10分钟即可食用,能发散风寒,宣肺解表。

饮热甘蔗汁。甘蔗味甘性平,有生津、润燥的功效。甘蔗汁加热后,能解寒性感冒的咳嗽症状。

艾灸大椎穴。大椎穴位于后颈部、低头时突出的骨头下方,艾灸大椎穴可以振奋全身的阳气,从而具有散寒解表的作用。如果手边没有艾条,淋浴时水热一点儿,用喷头对着大椎穴冲5分钟,有缓解感冒症状的作用。

风热感冒

症状:咽喉肿痛,发热、甚至高热,不怎么怕冷,伴有口渴、流黄鼻涕、咳嗽吐黄痰等症状。

办法:喝桑叶菊茶。取桑叶、菊花各5克,竹叶、白茅根各30克,薄荷3克,用沸水浸泡,白糖适量调味,当饮料大量饮用。桑叶具有清热解表的作用,薄荷具有解郁清热,解表除烦的作用,竹叶也有清热除烦的作用,与菊花、白茅根一起,清热生津。

吃杨桃。杨桃性寒,能去风热、利尿,也能化痰、缓解咽喉疼痛,蘸盐吃可以加强退火功效。

穴位刺血清热。酒精棉球消毒后,用针快速刺入穴位,挤出3滴血即可。不愿刺血的,可用指甲掐住穴位约20秒,然后放松一会儿,再继续掐按,3分钟后就能感觉有效。穴位可以选择大椎穴、曲池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少商穴(大拇指指甲外侧)。

驱寒,从头暖到脚

天冷、气温骤降、淋雨最容易引起感冒,因此避寒、驱寒是感冒预防之道。

如果你呼吸系统比较弱

早晨用冷水洗脸。经常用冷水洗脸,可以帮助口鼻适应突然的寒冷,从而提高免疫力。刚开始会觉得凉,一周后就能适应了。

外出前揉迎香穴。感冒发作于呼吸道,鼻翼两边的迎香穴就是预防感冒的战略要地。揉迎香穴时,鼻周气血运行加速,局部温度因气血增多而升高,这可以使呼吸道抵抗寒气的能力增强。

保护颈部。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感冒先从嗓子开始,因为咽喉是很多重要经脉的必经之路。颈部保暖了,就可以防止寒邪侵入,而且按揉颈部能使经脉中气血充盈,从而增强咽部的抗寒能力。

如果你经常胃寒喝姜茶。鲜姜有散寒发汗作用,经常服用可使体内的“正气”处于激发活跃状态,起到较好的御寒作用,饮用时可以加一些蜂蜜、红糖,或者市场上有现成的甘蔗姜茶。

所有人都可以做的

捏脊。脊柱两侧是膀胱经的位置,风寒之邪通常从后背侵入人体。捏脊要从下向上捏,用双手拇指和食指交替捏。如果怕捏不好,也可以用瓷勺刮脊柱两侧,每天5分钟即可。

揉搓大腿外侧。人体的胆经是容易受寒、积寒的部位,大腿外侧就是胆经经过的路线。每天沿着裤子缝搓就可以驱散寒气。

每天足浴。睡前用热水泡脚,水中可以加几粒八角茴香、一小把红花。八角茴香和红花都是热性物质,可以在这种有热性和热度的水中浸泡20分钟左右,直到身上微微发热出汗为止。

睡菊花枕头。菊花具有疏散风寒的作用,睡眠时,头部的经脉和穴位都可以受益。

食疗补气,提高你的免疫力

枸杞百合:具有补益体内阴液和强健肺气的作用,可以用来熬粥。大米也有健肺的作用。枸杞百合粥适合所有人食用。

山药:适合体弱气虚的人,每天吃些山药,对身体大有裨益。

茯苓:既可扶助正气,又可祛除外来邪气,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

西洋参:有显著的抗疲劳的功效。可以购买西洋参粉,每天10克加适量蜂蜜温开水冲服,适合经常熬夜的人食用。

黄芪:不但能补肺气,全身之气皆能补益。经常服用可提高肌体抵抗能力。可水煎或沸水冲泡,每天5克,或与党参当归一起炖肉汤、鸡汤。

人参:对人体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新陈代谢、免疫功能均有调节作用。对体弱的人有很强的补益作用。

(摘自《时尚健康》2014年2期)

猜你喜欢

大椎穴补益风热
部分补益类中药多糖成分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大椎穴贴敷配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刮大椎穴可辅助退烧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足趾及耳尖放血治疗风热客睑型睑腺炎验案1则
风热感冒会出现5个症状
感冒露苗头 速按迎香、风池和大椎穴
药中补益绵黄芪(下)
药中补益绵黄芪(上)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