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院262名ICU护士湿性愈合理论认知现状分析

2014-03-12田永明

护理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湿性学历伤口

刘 欢,宁 宁,田永明,徐 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a.重症医学科SICU;b.护理部,四川 成都 610041)

1962 年,Winter博士通过动物实验发现湿性环境能促进上皮细胞爬行,有利于伤口愈合[1]。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提出了伤口湿性愈合理论,产生了湿性疗法,其核心是用湿性愈合理论指导实践,使用各种敷料促进坏死组织软化、溶解、清除,同时营造有利于愈合的微环境,即适度的湿润、微酸、低氧或无氧及接近于体温的伤口温度[2-3]。该理念已被广泛运用于各种急慢性伤口的护理中。ICU患者病情危重,是压疮等各类损伤高发的科室[4],日常工作需要较高的伤口护理技术,因此ICU护理人员对伤口湿性愈合的认知程度影响着伤口管理的效果。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四川省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进行调查,初步掌握ICU护士对伤口湿性愈合知识的认知程度,为开展伤口湿性愈合理论教学及提高临床伤口护理水平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年4月,采用便利抽样横断面调查方法将四川省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ICU工作时间>3个月者(包括医院正式职工和规范化培训护士);(2)有护士执业证书并从事临床一线工作者。排除标准:(1)因病、事、产假或学习等不在岗者;(2)在ICU工作时间<3个月者;(3)拒绝参与本次调查者。

1.2 调查工具 在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本次调查目的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临床专家进行评审,经预实验重测信度为0.82,内容效度为0.80。问卷分为3个表,包括(1)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基本资料;(2)伤口湿性愈合理论认知情况调查表:包括湿性愈合的概念,对温润环境的认识,湿性愈合的优点、适应证及常见湿性愈合敷料的用途5个方面共10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按照护士对知识内容的了解程度,从非常不了解到非常了解分别赋1~5分,总分10~50分;(3)获取伤口知识途径表:包括最近一次学习时间及获取知识来源。

1.3 调查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向调查对象当场发放和回收问卷,研究对象独立完成问卷。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275份,回收270份,其中由于填写不完整剔除8份,有效问卷262份,有效回收率95.3%。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处理,由于知识总得分为偏态分布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构成比等进行统计描述,用Wilcoxon法和Kruskal-Wallis H法进行两组或多组统计推断,两两组间比较则采用秩变换结合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进行[5]。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62名ICU护士中,女性228名占87.0%,男性 34 名占 13.0%;年龄 18~44(25.67±4.15)岁,20~30岁护士占82.8%;ICU本科室护士占64.5%,规范化培训护士占35.5%;学历:中专占3.8%,大专占65.6%,本科及以上占30.6%;工作年限5个月~21(5.17±1.21)年;职称:护士占66.4%,护师占30.9%,主管护师及以上占2.7%;伤口护士占10.3%,非伤口护士占89.7%。

2.2 ICU护士湿性愈合知识掌握情况 ICU护士伤口愈合湿性理论知识总得分中位数为26.00分,四分位数间距为10.25分,伤口愈合知识掌握得分情况详见表1。

从表1可见:知识得分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身份类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及是否为伤口护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年龄阶段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专学历与大专学历之间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专、大专学历与本科及以上学历得分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与护师、主管护师及以上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师与主管护师及以上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9年组与≥10年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ICU护士对湿性愈合的认知和实践情况 1.9%(n=5)的护士完全不了解湿性愈合的任何知识,总得分为10分;29.0%(n=76)的护士仅了解一点,总得分为11~20分;60.7%(n=159)的护士对湿性愈合知识的一般了解,总得分为 21~30分;而仅有8.4%(n=22)的护士得分较高,对湿性愈合知识掌握较好。ICU护士对湿性愈合理论的认知和实践情况见表2。

表2 ICU护士伤口湿性愈合理论认知和实践情况

从表2可见:ICU护士对湿性愈合理论的认知和实践情况较差,其中56.5%的护士对湿性愈合理论的概念基本不了解,对湿润环境的内涵认知也较差;在临床实践时58.7%的护士基本不知道湿性愈合方法的适应证,49.3%的护士基本不知道常见湿性敷料的用途。

2.4 ICU护士距最近一次学习湿性愈合知识的时间及获取相关知识的来源见表3、表4

表3 ICU护士距最近一次学习湿性愈合知识的时间(n=262)

表4 ICU护士获取知识来源(n=262)

从表3、4可见:有6.9%的护士已有超过1年的时间没有学习过相关知识,仅有16.4%的护士在最近1周内学习过相关知识。ICU护士获取湿性愈合知识的来源主要是同事间的交流、教科书及专题讲课,而很少参加学术会议和利用网络及查阅文献来获取相关知识。

3 讨论

3.1 ICU护士湿性愈合理论知识欠缺 结果表明,ICU护士湿性愈合理论知识整体得分较低,对相关知识了解不足;对湿性愈合理论的概念及湿润环境的作用及意义认知较差。

这与贺润莲等[6]的调查结果较一致,其结果显示护士湿性愈合知识得分及格率仅为20.3%,有20.0%的护士不了解湿性愈合。ICU护士相关知识欠缺的原因可能有2方面,包括(1)知识更新不够:本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护士学习相关知识是在1个月以前,甚至有6.9%的护士超过1年没有进行过相关知识学习,另护士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同事之间的经验交流、教科书,表明其知识主要来于经验性教学和以往的院校教育。而近年来,伤口愈合新理论、新技术发展迅速,治疗理论也发生根本转变,经验性教学存在不科学性,教科书更新滞后,这无疑让护士对新知识了解较少。(2)主动学习能力差:仅有27.5%的护士会选择使用网络来获取知识,仅有28.2%的护士曾选择使用过查阅文献。护士在工作中遇到这类问题时,最多的是请教同事,而不会自己查阅相关文献,进行评判性学习和思考。研究还发现年龄大、职称高、学历高和工作年限长的护士对知识掌握较好,其原因为该类护士由于其工作资历和学历参加各种会议讲座、外出学习的机会较多,知识更新较好。规范化培训护士与ICU科室护士知识掌握情况也有差异,其原因可能为科室对本科室的护士要求更为严格,而且经常进行培训和考核,规范化培训护士还没有定科,可能要求相对松散。伤口护士则由于经过专业的伤口专科知识培训,湿性愈合理论掌握要比普通护士好。

3.2 湿性愈合治疗伤口的护理实践急需改善 调查发现,58.7%的护士对湿性愈合的适应证了解很少,甚至有20.2%的护士完全不了解,很多护士认为湿性愈合理论使用受限,事实上湿性愈合理论和湿性疗法能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急慢性伤口、感染伤口的处理[7]和局部感染的预防[8]。在湿性愈合过程中,出现的黄色清亮或淡血性渗液,16.8%的护士完全不知道其为正常渗出液,而认为是伤口炎症或恶化。湿性愈合时,保留在创面的伤口渗出液含有组织蛋白溶解酶,可促进坏死组织与纤维蛋白溶解;同时含有的多种生长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等,在加速伤口愈合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渗出液还维护着伤口的湿润环境,能保持细胞和酶的活性,细胞移行速度更快,这些都有助于伤口的愈合[9]。另外,虽然临床上使用敷料较多,但护士对敷料的用途了解欠佳,约一半的护士对不同敷料的作用了解甚少。不同的敷料其作用是大相径庭的,同一种敷料由于其厂家及工艺不同,使用也会有所差别;有些敷料有严格的禁忌证,敷料使用不当,不仅不能够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反而会导致伤口浸渍等,甚至造成不良后果;另外没有哪种敷料是具备所有的理想敷料的特征,也没有哪种敷料能够运用于伤口治疗的各个阶段,所以在伤口护理时,要在掌握敷料的特征的基础上根据伤口是否有坏死组织、细菌负荷、渗液量等,并遵循各类敷料的适应证,正确有效地选择敷料[10]。

3.3 促进护士掌握湿性愈合理论的措施 (1)积极开展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知识及相关的技能培训,组织全体人员参与,广泛及时传播最新知识和理论。(2)加强ICU护士主动学习能力培养,要学会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文献资料进行主动学习,评判性思考,保证知识的更新和正确性。(3)增加低年资低学历护士参与各种会议、外出学习及参加培训班的机会,让年轻护士也有机会能够进行专业发展和提升。(4)在临床工作中,根据临床护理小组的组织架构,充分组织发动高年资高学历的护士对低年资低学历的护士进行指导和带动,理论和实践并重,小组成员共同发展。(5)虽然科室设有专职的伤口专科护士,但由于临床上实施的是对病人责任制,包干式管理,要求普通护士也要尽可能掌握广泛的护理知识,所以普通护士也要掌握一定的伤口知识及临床实践。因此充分利用专科护士的专业作用,通过其临床指导对普通责任护士的进行实践培训,在临床工作中形成由伤口护士处理伤口,或在伤口专科护士的指导下的责任护士处理伤口的模式,以保证伤口得到专业规范处理和维护,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伤口快速的康复。

4 小结

本研究通过对ICU护士湿性愈合理论治疗伤口认知水平的调查和分析,提示ICU护士对伤口湿性愈合的认知水平急需提高,伤口护理临床实践现状亟待改善。ICU护士应该继续学习,积极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增强伤口护理的管理水平,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1]Winter G D.Formation of the Scab and the Rate of Epithelisation of Superficial Wounds in the Skin of the Young Domestic Pig.1962[J].J Wound Care,1995,4(8):366-371.

[2]Keryln C.Wound Care Manual[M].5th Edition.Osborne Park,Western Australia:The Silver Chain Foundation,2005:45-93.

[3]蒋琪霞.伤口护理临床实践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60-75.

[4]Fernandes L M,Caliri M H.Using the Braden and Glasgow Scales to Predict Pressure Ulcer Risk in Patients Hospitalized at Intensive Care Units[J].Rev Lat Am Enfermagem,2008,16(6):973-978.

[5]刘万里,薛 茜,曹明芹,等.用SPSS实现完全随机设计多组比较秩和检验的多重比较[J].地方病通报,2007,22(2):27-29.

[6]贺润莲,张晓芬,高晓玲,等.护士对湿性愈合治疗压疮认知度的调查[J].护理研究:上旬版,2008,22(10):2566-2567.

[7]Wynne R,Botti M,Stedman H,et al.Effect of Three Wound Dressings on Infection,Healing Comfort,and Cost in Patients with Sternotomy Wounds:a Randomized Trial[J].Chest,2004,125(1):43-49.

[8]唐爱当,郑东文,张清云.应用水胶体敷料预防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9,16(11A):66-67.

[9]付小兵.慢性伤口愈合创面防治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15.

[10]谢士芳.1例高龄大面积压疮患者不同治疗阶段选用不同敷料的护理[J].护理学报,2009,16(2A):62-63.

猜你喜欢

湿性学历伤口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自制负压吸引联合湿性换药在中小面积烫伤中的应用效果
湿性愈合法在慢性伤口愈合护理中的运用分析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伤口“小管家”
湿性敷料用于感染伤口换药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知识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