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语境下媒体生活资讯的传播责任论

2014-03-12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资讯决策公众

汪 莉

(西华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资讯”是指有意义的消息、事实和知识等与“决策”有关的信息,受众在获得并利用它后给自身带来价值。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资讯对公众生活决策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资讯与新闻虽然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长期以来,我国媒体更多地承担并偏重于新闻资讯传播的责任和义务,而对涉及公众日常所需要的生活资讯传播却相对不足。而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生活在今天社会的大众多依赖资讯所获得的资料以批判思考,并据以进行日常生活与处理事务”[1]。公众学习、获取信息资讯途径和方式的改变,已对媒体的责任内涵和外延提出新的考问。媒体如何拓展和深化网络语境下的生活资讯传播业务,为大众“在基本生活层面上遇到的问题提供资讯服务和解答”[2],是网络时代媒体发展进程中必须重新认识的问题。

一 网络资讯传播发展对公众生活决策设计的作用和影响

网络为公众提供了几乎不受时空限制的资讯服务,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大众生活习惯和方式,在网络资讯传播语境下自主进行生活决策设计与优化,已成为大众常态化的生活方式。

(一)网络资讯传播为大众生活决策设计拓展了选择时空。网络的发展改变了资讯存储和传授的时空概念,使资讯无论是传播或是获取,都已进入了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新时代。因为“网络传播的主导模式是使用——满足模式,受众主动去寻找所需要的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3],在网络传播环境中,大众自主接受资讯决定自身事务的权力得到了更多的尊重,是否接受、何时接受资讯的主动权转移到了大众的手中,公众完全不用担心资讯的消失或获取的困难。网络上海量的资讯传播,为公众生活决策提供了众多的信息参考和范式模板。公众在生活中遇到的出行、旅游、写作、购物、求职、求学和娱乐等诸多决策设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范例,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解答等都可通过网络查找,在网络中不受时空限制地求得支持和帮助。如何选择获取资讯的方式、何时何地获取资讯、获取什么样的资讯等完全由大众自主决定。私人订制式的资讯获取在拓展资讯传播时空的同时,也满足了细分人群对资讯的个性化需求,使公众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资讯完成生活决策设计。

(二)公众生活决策设计优化的需求对资讯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资讯传播,让公众主动寻访、获取并利用资讯成为公众的常态化生活方式。公众在应对处理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利用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获取相关资讯求得最佳答案。基于决策设计优化的需要,公众对资讯的利用显现出一种边找边学、边用边找、找学用结合、即找即学即用、找学用同步化的状态,这表明公众生活决策中对资讯的依赖、利用已成为一种常态趋势。操作简便、费省效宏的网络在提高公众生活决策质量的同时,也使得公众对网络生活资讯的依赖日益增长。公众对网络生活资讯传播的形式、内容、数量和类型,在不断地增长和变化,这些新的需要既为网络传播发展带来商机和潜能,同时也给包括媒体在内的网络传播者提出了越来越多生活资讯传播新要求,促使网络生活资讯传播在公众需要的过程中更加迅速的发展。

二 媒体生活资讯传播的现状

资讯是一种信息,其时效范围远远宽于新闻。出于对媒体的信任,公众希望媒体在生活资讯传播中发挥更多和更大的作用,这无疑是对媒体的责任和义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现实中的生活资讯传播,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却更多地走在了其它网络传播者的后面,生活资讯传播的话语权更多地掌握在其它网络传播者手中,主要表现在:

(一)生活资讯传播明显滞后于新闻资讯传播。作为一种信息供给服务,媒体显然不应弱化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资讯传播。但事实上,媒体似乎更加注重和擅长于新闻资讯的传播,从采编力量的投入、报道传播的力度、网站(主页)的设计、栏目的安排、色彩的运用、字体字号的选择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媒体对生活资讯传播的不太重视。而通过搜索引擎在网络上查找到的各种生活资讯,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传播的生活资讯,在类型和数量上明显少于其它网络传播者,与公众的需求相比较存在明显的差距。媒体对新闻资讯传播的偏爱和情有独钟,可以说是缘于纸质媒介时代的一种惯性思维,而对生活资讯传播的淡忘和漠视,则是对互联网时代的网络传播特点认识不足的表现。

(二)事后资讯点拨代替日常的生活资讯传播。媒体负有引导、影响受众的责任,不能放任信息不对称或公众不知情的情况下异常事件发生,更不能因为等待新闻事件的发生而放弃有益信息的提供。但是常见的情况是,媒体对生活资讯的传播,更多的是基于新闻资讯传播的需要,在传播某个新闻的同时,对相关的生活资讯进行必要的解读,或者备注式的传播——通过对生活资讯的点拨讲解,让公众了解该新闻所包含的生活知识。这从另一方面告诉人们,公众看到、听到的每一个新闻,其产生都包含着有生活资讯不被或未能利用的因素,媒体只是在生活资讯没有发挥应有价值并产生新闻后,才传播了针对性的知识和信息。这种用事后点拨代替日常生活资讯传播的做法,使公众疏于对风险的防范,造成决策不当的事件发生。

(三)媒体以集中补课的方式传播生活资讯。生活资讯涉及到公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在被公众查找和利用。媒体应以常态化方式适时传播生活资讯,以满足公众日常生活决策的需要。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媒体常常在一件事情出现或一个问题曝露引发社会公众普遍评议关注时,才以集中的人财物力量、集中的时间、集中的版面,对某个时段的焦点、热点问题所涉及到的生活资讯进行集中传播,让公众在短时间内恶补生活资讯。如地震、火灾、泥石流发生后,网络上随处可见的地震、火灾、泥石流逃生避险方式以及相应的防灾减灾办法等。这种补课式的生活资讯集中传播,虽然让公众强化了对某项生活资讯的认知,但内容具有转载重复多、临时拼凑组合多的特点,不实不全甚至虚假的情况也并非罕见。

(四)媒体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放弃了生活资讯传播话语权。在网络环境下,媒体本应做到新闻资讯传播和生活资讯传播二者兼顾,以满足公众实际生活需要。相对于新闻资讯传播的受众来说,生活资讯传播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更加细分了的公众需求。由于公众对生活资讯的需求种类繁多,传播后给媒体所带来的影响有限且效应滞后,所以媒体投入新闻传播的力量多,从事生活资讯的力量少。即便是已完成了的生活资讯传播,也多是在新闻事件发生后的一种信息解读,作为一种事后补救的被动措施。相对于主流媒体在生活资讯传播上的失声来说,其它网络信息者所传播的生活资讯则抢得了先机,占尽了网络传播的便利,契合了大众求知避险的人和。媒体生活资讯传播的时间、时机把握与公众实际生活需求的不一致,使公众失去了防患于未然的资讯选择机会,也让媒体于自觉与不自觉中放弃了生活资讯传播话语权。

三 媒体生活资讯传播的责任

在网络环境下,媒体以什么样的态度、方式进行大众生活资讯传播,事关媒体的责任和义务问题。“引领公众增强对媒介信息的鉴别能力、免疫能力和批评能力,自觉接受媒介所提供的积极信息和科学知识”,“帮助每一位公民成为‘智者’”,是主流媒体生活资讯传播责任所在[4],同时也事关网络环境下媒体的发展。

(一)生活资讯传播应当成为网络环境下媒体信息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媒体具有舆论导向功能、教化功能、传播功能等众多的功能。但“无论媒体的功能倾向如何,信息的传播依然是其主要功能之一”[5]。只有实现了信息的传播,利用信息进行教育、宣传、引导、娱乐等目的才能达到。不断“改良既有的采编结构,使得它们更符合网络特点和网友阅读习惯”[6],传播公众生活所需要的资讯,是媒体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任的表现。媒体不能视网络时代的公众生活资讯需求变化为无物,仍然以惯性的思维将自身业务局限或过分偏重于某项资讯的传播,而应当在强化固有业务的同时,加强生活资讯的传播,使生活资讯传播成为网络环境下媒体传播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一种资讯媒体的新视角开启媒体信息传播的新篇章。

这种资讯媒体视角下的媒体信息传播,可以满足网络传播环境中大众生活工作的多元和多层次需求,做到既对社会和公众负责,又让媒体的功能和作用得到全面的发展。全面而不是有选择性的信息传播,在资讯传播的类型和数量上,既可解决媒体在以往生活资讯传播断档、失语和缺位的问题,也可破解媒体与其它网络信息传播者非对称生活资讯传播的困局,化解公众生活资讯在使用中受到的不良信息影响,使公众在利用生活资讯决策的过程中提升对媒体的信任。

(二)生活资讯的传播为新闻的发生奠定了新的基础

与新闻资讯传播效应相比较,生活资讯难以收到立竿见影的传播效应,其对媒体声望的提升影响也明显弱于新闻资讯传播。但是,从新闻生产的角度来看,生活资讯的传播却为新闻的发生奠定了新的基础,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对新闻的培育,而新闻的发生则是对生活资讯利用或不利用的结果。生活资讯使用的结果在发展趋势上具有可预见性,对可预见、将要发生事件的关注使得新闻的发生进入到了一种可预料的范畴,这为媒体提前介入新闻生产赢得了时间和空间。由此,媒体的新闻生产时间由事件发生后的生产,变成了可预期的事前、事中、事后(总结)相结合的综合性的新闻生产。这种内涵和外延都更加丰富的新闻生产方式,更加理智、人性、科学,也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因此,媒体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通过内容的丰富和栏目的细分,在传播生活资讯的同时也传播新闻,在生活资讯传播的过程中潜意识地影响和引导公众,传递社会正能量。

(三)媒体应当在第一时间实施有效的生活资讯传播

网络为生活资讯的发布和置放提供了充足的存储空间,宽广的网络空间足够容纳生活、新闻等众多资讯的存储和传播,媒体应当充分认识网络传播带来的发展机遇和契机,在自己的网站(主页)上给予生活资讯应有的位置和份额,在第一时间传播正确的生活资讯,方便公众在网络搜索过程中获取,为公众的生活决策提供参考。包括:一是保证生活资讯传播的全面性。即各个方面、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生活资讯都应传播,以满足细分人群的需要。二是强调生活资讯传播的完整性。即每条生活资讯都是充分而必要的信息集合体,而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碎片或信息片断。三是关注生活资讯传播的科学性,即生活资讯的内容是客观真实符合科学发展和人类认知实践规律的,或者是以科学原理提出质疑和批判的资讯,而不是反科学和伪科学的生活资讯。

(四)媒体应当强化网络环境下生活资讯传播的话语权

生活资讯的传播为新闻事件的发生创造了新的条件,生活资讯使用和决策选择的结果所产生的新闻,其价值和意义都远远高于因无知或无畏所至的新闻。

1.从引导的时机把握来说:媒体不能狭义地理解引导的把握时机,将引导的着眼点更多地放在事件发生之后。事实上,潜在的事件和事件的发展方向也应当成为媒体的关注部分。与传统的事后型认识引导相比较,预先的资讯告知是在确保公众自主学习获取生活知识的同时,在潜意识影响中完成对公众的事前警示引导。所以,媒体应当尽可能多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大众提供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活信息资讯服务,供大众选择和使用,在大众决策使用生活资讯的过程中获取和发现新的新闻,并作为明天的资讯在网络上加以存储。

2.从社会责任担当来说:网络环境下媒体的责任不能简单等同于新闻的责任,媒体的业务工作也不仅是新闻。公众通过键盘在网上寻求答案的前提是答案存在,媒体有责任把生活资讯通过网络传播给公众。以新闻资讯传播为主的媒体,虽然富有自身的特色,但正是由于对新闻的单一关注,弱化了公众迫切需要的生活资讯传播,这既给其它网络传播者的生活资讯传播提供了介入的条件环境,也使自己失掉了相应的网民关注,让公众在自主获取生活知识信息的第一时间中选择了其它网络传播者。要确保网络环境下媒体责任落在实处,媒体唯有拓展和深化生活资讯的传播,通过加大生活资讯传播的量能和频率,让公众感受到主动接受信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体会到选择媒体传播的生活资讯所带来的好处,形成在第一时间选择媒体生活资讯的习惯。同时又要辅之以必要的新闻舆论引导和影响,才能在传播正确生活资讯上占据传播的先机和施教的主动权。

3.从教育视角来说:在网络环境下,强制公众接受某种传播教育已经成为历史,开放的网络强化了公众自主选择资讯的权力,同时也弱化了传统传播者的施教话语权。网络生活资讯传播更多地成为了一种默默的奉献,是否为大众获取并用于决策之中,全在于大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但是,强调生活资讯传播的奉献性,并不表明媒体的生活资讯传播是一种守株待兔式的被动传播,恰恰相反,网络传播的优势为媒体的生活资讯传播提供了新的空间和平台,通过全面有效的链接,媒体可以将生活资讯的传播由被动变主动,让大众在第一时间按媒体的提供,快捷迅速地查找到自己需要查找的信息,并据此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

(五)媒体应当不断丰富网络环境下生活资讯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网络拥有的巨大存储空间、强大的信息检索服务和超链接特点,既可全方位满足公众各种有意或无意的生活资讯检索需求,也可以免去媒体像传播新闻资讯一样大面积传播和更新各种生活资讯的烦恼。对于那些核心内涵已经固化没有明确实效性的生活资讯,媒体仅需一次性地设计网页完成链接即可永久存储在网上,供人们长时间的不受时空限制地检索使用。而日趋成熟的云存储技术所提供的信息存储访问网络服务,在方便受众随时读取网络信息同时,还可通过定制服务将信息保存在受众自己的网络空间上并同步到任意一台登录的电脑上访问使用。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应充分利用网络的发展优势,“通过网站自身建设,特别是网站言论的强化,树立网上言论中心的地位”[7],在强化媒体网络传播建设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网络生活资讯传播的方式和途径。包括:1.建立网络传播固定栏目(网页),方便受众自主选择生活资讯。既通过构建生活资讯的网络储备,并使这种储备(如生活资讯网页)与媒体主页上的生活资讯栏目链接,“向观众提供具体及时的信息,直接指导人们的具体行动”[8],使受众在自主查询生活信息的过程中作出相应决策。2.通过关键词超链接技术处理,提醒受众关注了解生活资讯。媒体可对资讯传播中生活类的关键词进行超链接处理,提示受众了解该关键词所涉及的生活资讯信息。受众如点击该链接,就会进入到相应的生活资讯页面,获得相关的生活资讯帮助。如在地震消息中对关键词“地震”进行超链接处理,受众点击“地震”后就可进入地震及其防范主页面,获得防震知识和技能帮助。3.以“资讯快播”的方式,敦促受众补习生活资讯。媒体应紧跟社会大众生活热点,以“资讯快播”形式传播各种及时性的生活资讯,催促受众注意新近变化、发生的实效性生活资讯(如气象信息、火车时刻更改等),让受众在温馨提示中获得生活决策的参考。同时将快播的“实效生活资讯”与“生活资讯栏目”中的相关信息链接起来,进一步增强生活资讯的实用性。时效与实用相结合的生活资讯传播,既能方便、快捷地满足公众生活的普遍性需求,也能满足特定时期、特定领域公众(细分人群)的特定需求,实现生活资讯传播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郑贞铭.通达智慧:资讯社会与资讯泛滥的出路[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11):27-29.

[2] 吴敏苏,孟兰娟,庄琴芳.我国生活类节目的现状与提升对策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11):134-135.

[3] 薛媛.网络广告内容的资讯化[J].商场现代化,2007(9):182-183.

[4] 刘南欤.谈主流媒体的形象塑造[J].新闻战线,2013(6):89-90.

[5] 刘军茹.论媒体改革中媒体责任和功能的缺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3):145-149.

[6] 蒋颖.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应对策略与发展之势[J].新闻界,2011(9):100-108.

[7] 沈伟.主流媒体如何在“观网点时代”引导网络言论[J].传媒观察,2008(7):44-45.

[8] 冯勇,蓝江.以新闻方式提供生活服务:对生活资讯节目的思考[J].视听纵横,2006(2):27-28.

猜你喜欢

资讯决策公众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资讯Information①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资讯
资讯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