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问题探析

2014-03-11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校企院校高职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0 引 言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在学习期间交替安排学校理论课程学习和校外实践教学工作,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培养的一种教育方式,对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过程中,探讨其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寻求其解决对策,有利于建立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高职院校实施十余年来,为各地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企业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也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思想认识不统一、合作效果不理想、实施过程中缺乏政策指导协调和支持等,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缺乏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与支持

现阶段的校企合作基本上是校企自发的,缺乏政府的指导与支持,政府的政策和法规还不健全,推动、调节力度还不大。因此许多校企合作关系并没有长久地维持下去或只是停留在一张协议书上,没有实质性的合作,更谈不上深层次和高水平。

1.2 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思想认识不到位,目标不统一

校企合作是企业、高职院校在各自不同利益的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有效途径。学校和企业是校企合作这一矛盾体的两个方面,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协调,使双方都能从合作中得到利益,进而促进双方更好地实现各自的发展目标。一方面,企业受短期利益影响,不愿承担培养人才的义务和责任,大多数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自顾不暇,对人才培养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不高。多数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亦都停留在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的合作。另一方面,多数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是出于解决学校在师资、实习基地等办学能力上的不足以及疏通学生就业渠道的需要,尚未从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需要的角度来认识和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仍表现为一种自发的、浅层次的、松散型的状态,没有真正认识到企业需求是校企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种合作,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目标相差甚远。

1.3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不完善且师资力量薄弱

“双师”素质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还不健全。目前,高职院校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并不多。学生在校外实践实习效果不理想。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思路、培养目标、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是制约校企深层次合作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人员结构不合理,实践锻炼时间少等问题,也影响着校企合作的开展。

2 推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对策

2.1 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发挥协调指导作用

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是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层次合作的纽带和桥梁。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政府也应充分认识自身协调指导作用的重要性,并在机制和协调关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大力发挥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指导作用,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组织协调和服务机制,加强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由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政策法规,引导校企合作的发展,政府给予合作企业财政上的支持以及适当的优惠条件。如教育部或各省(市)教育厅联合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可以在不同的专业领域筛选一部分条件较好的企业,给这些企业一定的经费支持,并用行政命令的手段使其承担一定的高职教育任务。如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实施“百县千企联姻”工程中,强调与县政府的相关部门搞好合作,目前在全国教育系统中颇具影响力。事实证明,哪里政府和行业支持,哪里校企合作工作就比较有成效,浙江、深圳也是很好的例子。

2.2 高职院校和企业要提高认识,进一步完善机制,健全校企合作服务体系

首先,高职院校和企业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认识和重视程度。

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只有得到使用,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事业单位便是人才发挥作用的理想场所,所以高职院校教职工要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推行校企合作,实施“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一次根本性变革,以企业需求为校企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另一方面,企业要从长远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出发认识校企合作的战略意义,充分发挥自己的信息优势、技术优势和设施、设备优势,承担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的义务和责任,促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为高职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

其次,高职院校和企业应进一步完善机制,健全校企合作服务体系。学校和企业不仅在思想上要提高认识和重视程度,在行动上也要进一步完善机制,健全校企合作服务体系。

一是明确双方的义务和权利。一方面,学校根据企业在用人上的要求,与相关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将这些企业作为高职院校的就业基地,企业根据用人计划,每年从学校接受一定数量的优秀毕业生,只有畅通了毕业生就业渠道,才能扩大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另一方面,企业应履行义务,积极参与学院的教育教学活动。可由合作企业设计建设方案,并向高职院校提供仪器、设备和技术支持,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也可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需要,在厂区车间内设立“生产与教学合一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习期间,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

二是建立“校企合作专家委员会”、“行业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等机构,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高级职称教师等组成。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专业设置与调整方案,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大纲、技能训练大纲等教学文件,为相应专业提供就业指导等。也可由“校企合作专家委员会”制定各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情况的具体评价指导书,并把其纳入学校教学管理之中,以不断检验、改进校企合作工作。

三是夯实基础,增进感情,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学校和企业等定期举行联谊、各种交流活动。不仅能使行业企业全面了解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成果,扩大学校在企业中的知名度;而且能使学校进一步了解企业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从而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改革办学措施,还能疏通学生就业的渠道。总之,要发挥企业优势和学校优势,共同探索合作办学的新模式,营造良好合作氛围,促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2.3 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与企业要建立长期的战略型合作关系,采取“订单式”培养培训模式,实施产教结合,必须从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建设,到理论教学、技能教学、实训实习以及教师培养培训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应根据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建设思路,使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和校内的实训结合起来,确保高职学生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实训时间,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

进一步优化“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加强专业带头人及课程负责人的培养与引进,从行业企业一线聘请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选派中青年教师到行业企业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将人本工程落到实处,确保育人质量。制定高职院校教师双师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实践锻炼、继续教育、以老带新等。通过校企合作这个平台,派送教师及时了解市场需求,了解企业的工艺及产业发展趋势、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不仅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和经历,结合到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开发校本教材,从而促进今后的实践教学,促使学校不断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学校外聘行业专家、能工巧匠,无论是在车间还是课堂,传授经验、操作方法技能给学生。真正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

3 结 语

校企合作中,只有高职院校、企业统一思想,正确认识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发挥双方优势,明确义务和权利,在政府的协调支持下,实现学校资源和企业资源的有机整合,始终把人才培养定位在选拔后备人才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促进校企合作长远发展,才能把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落到实处,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马思援. 校企之间怎样合作办学[N]. 中国教育报,2006-02-27(007).

[2] 葛永明. 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中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

[3] 姜旭霞,成兰芳,赵燕萍. 落实校企合作 提高高职教学质量[J]. 科技与企业,2012,(15).

[4] 王运宏,易玉屏.发挥政府作用 推进校企合作[N]. 中国教育报,2007-11-01(004).

猜你喜欢

校企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